非接触式智能测温研究

2024-06-26 11:43韩昌林郭金朋陆洲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13期
关键词:测温

韩昌林 郭金朋 陆洲

摘要:文章总结了当前常用的测温方法和工具,并对主流厂商的测温产品进行了归纳。随后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红外热成像的非接触式测温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较好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测温;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13-0124-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0 引言

当前,人体智能测温具备非接触式、快速检测、易于操作和管理等特点,在公共安全防范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从而被广泛地部署在机场、地铁站、大型综合商场、工业园区等场景的出入口,更加实时、准确、全面地为安全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1]。

1868年,Wunderlich[2-3]研究了发烧患者的体温,确定了体温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开启了精密仪器协助医学诊断。在新冠疫情期间,医疗界在开展预防救治工作的同时,及时总结COVID-19的临床特点,为COVID-19的救治工作提供指导。朱愿超等[4-5]在归纳COVID-19的临床特点时指出,发热为关键症状,发病患者体温通常大于38℃。在参与研究的患者中,发热患者占比83%。在对武汉地区住院患者的研究中发现,98.6%[6-7] 都有发热症状。Melanie 等[8] 对欧洲COVID-19进行研究,也发现发热与新冠感染强相关。发热是新冠肺炎主要症状之一,在疫情防控中可作为初筛指标。体温作为重要的参数随机被确认下来,其测量显得尤为重要。

1 常见的测温方法

根据温度的测量方式和传感器的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即接触式和非接触式[9]。在接触法测温中,常见的方法是热电偶法和等离子体法。这类测试方法操作难度低、设备简单,检测到的温度是检测对象的真实温度。例如水银温度计、额温枪等。缺点是操作人员需与被测对象近距离接触,同时低检测效率可能导致聚集拥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接触式测温工具如表1所示。

非接触式测温方法主要有红外热成像法[10-11]、发射吸收光谱法和光纤测温法等[12]。常见的应用包括红外热成像测温仪等。非接触法具有测温速度快(可在2~3 s响应)、远距离测温(3~10 m) 和检测准确度高(0.1℃) 等优势。从产品形态上看,常见的非接触测温产品有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测温门和测温人脸识别设备,如表2所示。

当前,非接触式红外人体测温仪在技术上得到了迅速发展。海康威视、大华、旷视、中电科11所、百度、格灵深瞳、宇视科技、同方威视等企业积极推出了多款智能测温产品。大华、格灵深瞳和高德主要关注于提供测温设备,以热成像测温仪为主,测温精度为±0.3℃,速度在15人/秒;阿里、旷视科技、商汤科技和百度则利用自己强大的技术背景,引进AI算法。这四家的主要贡献是结合自身算法研究的优势,开发出智能管理平台。

2 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设计

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设计始于1934 年,Hardy 等[13]阐述了人体红外辐射的生理作用,并提出将人体皮肤视为黑体辐射器的概念。他确立了红外技术对温度测量的诊断意义。在疫情防控中,红外热成像测温方法的优点包括非接触、探测距离远、精度高和响应速度快。基于红外热成像测温方法的测温系统在软件功能上较为丰富,可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测试目标进行人体检测、人脸抓拍识别、口罩识别、温度异常告警等功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1 红外测温的基本原理

自然界的物体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运动,这一运动的宏观表现就是热。一般我们使用“温度”来度量热运动。凡是具有温度属性的物体,都会向外发射电磁波。根据波长对电磁波进行区分,定义波长在0.001~1 mm的为红外线。凡是绝对温度大于零度(-273℃) 的物体都能辐射与自身性质、温度相关的电磁波能量,电磁波能量的交换方式通常以红外辐射的方式进行。分子、原子进行热运动形成红外线,因此称之为热辐射。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其辐射强度则与物体的温度相关。

在实际应用中,物体热辐射的红外线首先穿过光学镜头,而后由红外探测器接收。红外探测器探测出被测物体的红外辐射的强弱,并将探测结果传输给信号系统。信号系统根据红外热辐射的强弱与温度、图像值的对应关系,输出符合物体表面温度特征的灰度图像并显示出来,灰度的不同代表温度不同,如图1所示。

2.2 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基本组成

根据红外测温的基本原理,工业界设计出了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其组成一般包括光学镜头、红外探测器、信号转换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等,如图2所示。

使用红外热成像摄像机测量被测物体表面的温度,其主要优势有:

1) 对大面积且温度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测量;2) 对限定区域内发现的过热温度(区域)进行快速标定。

根据红外测温的基本原理,热成像过程要经过大气、光学镜头、信号、图像等环节,最终热辐射被转换为热成像图像。由于环境因素和红外测温设备本身的性质,在将红外热辐射换算为温度值前,要经过一系列的修正,这一修正即校准[14]。校准的目的有两个:1) 对红外测温设备内部的热辐射进行补偿;2) 将被测物体的热辐射换算为温度值。目前,常用的校准方法是在红外测温设备前(2~3m处)安装固定的黑体。

普朗克于1900年建立了黑体辐射定律的公式[15]。黑体发射的辐射能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通过普朗克辐射定律和热像仪光谱响应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红外测温的关键是通过黑体建立红外热辐射和温度的关系,对不同温度值的黑体,将黑体精确温度值与测量值进行数学拟合,获取到校准曲线。在不同的参数(参数指环境因素、温度值等)条件下得到校准曲线,在测量被测物体进行温度时,找出对应的校准曲线表,得出被测物体的温度值。黑体对红外测温设备进行热源标定,降低成像过程中图像灰度值同被测物体温度之间的误差,帮助红外测温系统精确的测温曲线,实现实时的、准确的测温功能。

将黑体看作一个恒温目标,作为基准。在实际部署中,黑体安装在摄像机的视野里,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对黑体进行持续的温度测量,以此实时进行测温校准,以保证人体测温精度在±0.3℃的要求。独立使用热成像摄像机进行人体测温,其误差为±1℃,因此,没有黑体的热成像测温系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3 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的实现

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在部署时,应尽量避免暴露在室外,以减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本文设计的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中,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可见光摄像机和热成像相机模块。首先,在可见光场景下,通过人脸检测算法标定人脸的位置,然后将位置参数传递给热成像相机,在热成像图像中相应的位置标定出人脸。获取到温度参数后,将温度与设置的阈值对比,一旦超过阈值,则触发告警并抓取人脸截图。本文设置的阈值是37.3℃。系统流程如图3所示。

将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部署在市内空旷区域,室温维持在28℃,测试环境如图4所示。

测试时,模拟正常体温人员测试过程和异常体温人员,体温异常告警阈值为37.3℃。正常体温人员测试过程如图4所示,被测对象进入测试区域,如图(a) ,图5(b) 为被测对象对应的红外热成像图像,通过5人脸检测算法,判定被测对象为“人”,即标定被测对象人脸。在如图5(c) 所示,标定被测对象人脸并给出被测对象体温值为36.4°C,未超过告警阈值,图5(d) 是图5(c) 对应的红外热成像图像。

异常体温人员模拟测试过程如图6所示,被测对象进入测试区域前,接受太阳暴晒,提高体表温度,图6(a) 中被测对象进入测试区域,图6(b) 为被测对象实时的红外热成像图像,如图6(c) 所示,标定被测对象人脸并给出被测对象体温值为37.3°C,超过体温异常告警阈值,语音提示现场管理人员手动二次筛查,并截取体温异常人员人脸图片如图(7) 所示。图6(d) 是图6(c) 对应的红外热成像图像。

本文对系统进行了多目标测试,如图8所示,测得并行人数为10~15人。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测试取得参数如表3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对设计的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测试效果。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 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容易产生温度漂移;2) 系统部署需要严格的工程勘察;3) 智能化分析有待加强。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针对上述三点继续开展研究。

【通联编辑:唐一东】

猜你喜欢
测温
硬线测温探头在离心式压缩机组的应用
基于WiFi无线通信测温系统的设计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实时测温方法研究
变压器光纤测温探头的安装固定
乙烯裂解炉测温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测温系统
分段最小二乘拟合法在变压器测温中的应用
刍议热电偶测温原理和应用
三线制PT100热电阻测温电路的设计
铂电阻线性化和抗干扰测温模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