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对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2024-06-26 09:35吴一平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4年2期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家

【内容提要】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通过培养新型劳动者、催生新型劳动资料、塑造新型生产关系可以重塑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动力系统。长三角地区通过在体制、机制、政策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实现了科技创新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条件,也对全球发展中国家结合自身优势选择发展模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发展,最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示范效应。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家

2023 年7 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中央财办在解读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了解读:“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因此,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着力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用好新型生产工具和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一、培育新质生产力重塑经济增长动力系统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主要归因于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和技术水平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长期高速增长,首要原因在于具有很高的资本积累率,依靠投资带来了中国经济长期的高速增长。在劳动力要素方面,人口红利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人口数量红利和人口质量红利。在技术进步方面,中国早期的进步主要是通过成本更低的模仿和购买技术实现外源驱动。但是从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资本、劳动力要素投入特征发生变化,技术进步速度放缓,经济增速出现下降,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凸显。人口红利逐步衰减和投资效率不断降低意味着传统的要素投入型增长已难以持续,技术和人力资本等要素的作用将日益扩大。由供给端生产要素决定的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和实质内容,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科学技术。国家经济增长的实质内容是生产力的发展。但脱离生产关系,即制度,就不会有生产力的发展。一套持续稳定的生产关系或制度体系将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泛的“试验场所”。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这些思想深刻揭示了生产关系或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因此,在新时代,就需要培养新型劳动者、催生新型劳动资料、塑造新型生产关系。

(一)培养新型劳动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部分得益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人口红利。改革开放初期,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大量涌现,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吸引大量乡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充裕的劳动力供给助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升,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当一个国家处于人口红利期,较高比重的适龄劳动人口将从两个方面推动经济增长:充足的劳动力供给能够延缓资本报酬递减,从而维持经济高速增长;较低的社会抚养比能提高居民储蓄率,进而有利于资本形成,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要素。从2013 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降为中高速。我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 年达到了9.4 亿峰值后开始持续下降,加上人口出生率也有所下降,劳动力成本呈现攀升趋势,人口红利正在慢慢减弱。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必须要转为依靠科技红利和人才红利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数字化和智能化机器设备正在进入现代生产领域,工厂中的体力劳动逐步被取代,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劳动者成为生产活动的主角。这些新型劳动者的技能能够契合新时代生产力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包括掌握现代技术、操作高端设备等。

如何将高学历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是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主要有三方面政策可以采用:首先,促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不断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吸纳更多的高学历人力资源。其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帮助各类人才选择最佳就业城市,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值。最后,政府和社会对于人才就业观念要正确引导。一方面通过学校和社会组织对于个人择业进行辅导和帮助,让学习应用技术的人才能够进入适合他们的企业工作;另一方面,对于进入地方重点制造业企业工作的人才给予就业补贴,以解决部分企业招聘不到合适员工的困难。

(二)催生新型劳动资料

马克思认为,劳动资料,尤其是劳动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当人类社会生产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劳动资料也发生了质变。自然经济时代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农业生产工具,工业经济时代则是机器装备等固定资本,信息经济时代则进一步发展为集成电路、处理器、软件系统等控制单元。

2023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型劳动资料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而催生新型劳动资料必须借助于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等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新质生产力代表的新型劳动资料呈现高智能化。例如,生产工具的革新带来了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和生产效率不断提升,EUV 光刻机的出现让7 纳米、5 纳米芯片制造成为可能,新能源汽车制造中的一体化压铸成型技术,让新车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等等。传统劳动资料与新兴科学技术相融合,涌现出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颠覆性生产工具,推动了社会生产体系的跨越式进步。

传统的制造业主要靠劳动力、资本等常规生产要素,未来的制造业还需要数据要素。数据要素介入生产制造会改变企业内部生态,推动内部结构不断融合裂变。为此就要建立以数据要素市场为代表的新型劳动资料交易系统。

数据要素流通市场发展的核心是建立高质量的数据要素流通体系和激活数据要素市场活力,目标是以数据要素交易为驱动力形成链条式联动机制,就是强化“前端的数据要素资源供给体系—中端的数据要素交易体系—后端的数据要素应用体系—保障端的数据要素安全体系”的数据要素流通链条。其中,数据要素资源供给体系是基础,数据要素交易体系是核心,数据要素应用体系是关键,数据要素安全体系是保障。

从长期来看,坚持“以数据要素改革助力数据强国建设、解决数据交易行业的痛点堵点问题、探索数据要素专有属性的制度创新”的改革原则,建立“数据要素资源供给体系—交易体系—应用体系—安全体系”四位一体的高质量流通链条,促进数据要素有序流通、高效配置,充分释放数据价值与红利,将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三)塑造新型生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只有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潜能,才能不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从科技创新体系来看,我国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与世界科技强国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估和政策反馈还没有形成闭环,需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型生产关系。具体包括:

一是整合碎片化的管理制度和分散化的扶持政策,提高创新支持政策的精细化程度。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创新资源整合机制,真正形成比较成熟的官产学研合作机制。同时,对于创新资金的使用从注重事前转变为全程追踪,真正实现创新服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这对于创新成果顺利产出并转化具有积极影响,打通了创新对产业支撑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以公共研发项目分包模式改革为引导,大力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在制造业的公共研发项目招标工作中,减少投标书中技术人员职称等项目的比重,真正以企业获得的用户反馈和社会评价为主。招标部门广泛征求行业内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的意见,将技术上可以进行拆分的重大科技项目分拆成多个细分环节和项目,通过降低研发项目申请的门槛来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公共研发项目,形成大中小企业公平参与研发竞争的政策环境。

三是构建精准性的技术人才政策体系,为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人才蓄水池。技术人才政策不仅需要关注以提高收入为核心的所得税减免和科技奖励,更应该关注与人才稳定和发展相关的高质量子女教育、住房补贴和技能提升培训等。同时,地区技术人才政策首先要立足于本地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以此为核心建立人才的梯次结构,避免紧盯最高端人才的方向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建立差异化的技术人才政策,在区域层面形成技术的合理梯次布局,避免出现人才竞争的无序局面。

二、培育新质生产力对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人口红利和低成本优势,我国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体系最全的国家。但是,近年来保护主义严重冲击着国际经济秩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冲击,国家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和发展位势不断演化。欧美等发达国家意识到制造业发展对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着眼于加强对先进制造业的前瞻性布局和以技术封锁为代表的产业保护,力图从中高端发力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发达国家实施的以重塑制造业优势为重点的再工业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常规路径。同时,新兴经济体利用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优势,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要方向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整体来看,国家产业分工逐步向技术端和成本端集中。

作为我国极具国际竞争优势的制造业,面对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压力,唯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才能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制造业强国之路。制造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成为当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这将有助于推动传统生产力升级形成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夯实制造业根基。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孕育新经济和新业态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通过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示范区,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高地,为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起到示范作用。上海市提出以工业互联网赋能数字化转型的“工赋上海”行动,大力推动企业进行创新工业互联网应用。上海作为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围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的“五个中心”建设,在区域产业升级、功能提升、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当前,长三角各省市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赛迪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 年长三角各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最高值为93.97,平均值为39.87,仅有8 个城市指数在平均值之上,长三角各城市间的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水平有待提高。长三角地区围绕数字经济产业战略布局,各地逐渐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数字产业集群,但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集成电路以及生物医药仍是诸多城市首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了加快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布局数字新产业、数据新要素、数字新基建、智能新终端等重点领域,打造代表性的数字产业集群带,在集成电路、数字金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形成若干个万亿级数字产业集群,重点从集群品牌、城市平台、出海服务等方面提升长三角地区数字产业集群经济量级、经济能级和文化能级,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高地,有几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建立健全战略性与针对性兼备的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规划体系,研讨各地区数字经济优势产业、目标产业等,形成互补互促、因地制宜的数字经济产业规划。同时,各省市财政、经信、商务等部门牵头对数字经济产业政策进行梳理,形成集成化的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扶持政策,避免重复叠加造成财政资金浪费,在直接货币形式补助的基础上提高要素或服务补助比例。此外,建立重大数字经济产业化项目落地的理想城市竞选机制,降低产业化的交易成本。综合国内外重大项目的选址经验,建立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产业政策透明度、主导产业的技术人才、产业配套能力、教育体系质量和生活成本在内的评估体系。

二是逐步推动长三角地区规则、规制、标准、管理统一。对于在异地设立子公司的高新技术数字经济企业,引入该企业的地区在得到上一级政府授权后可以采用信用承诺制方式,给予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并约定子公司应在3—5 年后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否则追还企业已享受的优惠政策并进行惩处。同时,加强跨区域税务数据共享使用,允许异地纳税记录在本地使用,降低企业跨地区经营的税务调整成本。此外,依托上海市数据交易所,整合各省市的数据交易中心,建立长三角数据交易所。在此基础之上,推动各地数据交易机构在数据要素资源确权与登记、数据产品流通交易和使用、数据资产入表等环节中形成共识,促进互联互通,提升长三角多层次数据要素市场的协同效应,实现数据要素作用和价值最大化。

三是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行业单项冠军梯次升级,逐步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将政策重点放在人才集聚方面,建设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储备库,提高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间的匹配精度。高校院所加强与专精特新企业合作,建立高端科研人员互派、互聘等人才柔性引进和使用机制。同时,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建立创新型产业政策体系,重点在构建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支持政策体系。在技术研发阶段,政策部门通过小额资助筛选出真正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对技术研发取得初步成功的项目,继续提供大额资助,以加快推进成功项目的技术成熟。当技术成果进入商业化阶段,积极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促进技术项目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助力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

四是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创新联合体的组织管理方式和激励模式。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工作的通知》,坚持“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要求,加快建设多主体全链条创新联合体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多元创新主体协同攻关的有效机制。坚持以企业作为科研攻关项目的出题者与组织者的核心地位,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平等市场主体身份参与联合体,政府负责筹建专项资金,在建设初期给予国家重点项目申报、高端人才及资源引进、核心平台建设等层面的支持,建立政府退出机制与长期绩效评价体系。

三、培育新质生产力对长三角地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助益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产业化和初创产业不断产生、成长壮大的过程,需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深度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于新发展格局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做了详细阐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因此,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阶段,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推动下,市场与政府向有效和有为的状态迈进,最终两者实现有机结合。该建议进一步明确指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这为新发展格局下政府与市场关系构建指明了方向,并且对于如何建立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实现两者有机结合提出了明确答案。

中国作为典型的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法律体系、税务体系、商业规则、语言文化统一,某类产品只要中国能够生产,马上就能大幅度压低同类产品售价,这是中国的突出优势。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独特优势,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加快各类要素在区域间顺畅流动,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动性。科技创新进入无人区之后,发展的方向是很难准确预测的,唯有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新技术、新业态等新质生产力才会不断涌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不可能拥有所有类别或最优数量的生产要素,充分的生产要素流动性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长三角地区在推动区域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方面取得了重要经验,主要包括:

一是成立专门组织机构,部分基础设施率先打通,尝试性开展部分专题合作。组织机构方面,在科技部牵头下,成立了由国家部委、三省一市部门及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的专责小组及其办公室。基础设施方面,辐射周边的高铁全面开工,高速省界收费站取消,5G 网络协同布局。政策协同方面,“协同扩大开放”30条政策、地区规则标准互认等政策相继出台。专题合作方面,线上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金融信息披露及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逐步启动。

二是创新阵地框架形成,产业联盟合作尝试启动,政策互认积极推进,要素流通壁垒努力消除,各城市在产业互助发展方面尝试形成合力。创新阵地方面,以创新链、产业链为纽带,周边城市各扬所长,推出产城融合示范园区,建立产业联盟体系。标准互认方面,周边城市准入标准共认、业务系统互联、数据资源共享,实现审批事项无差别办理,实行特色金融服务并逐步辐射长三角整个区域。要素流动壁垒方面,在城市群范围内尝试逐步打破行政界线,鼓励生产要素按市场配置要求自由流动。

三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周边城市积极践行“简政放权+ 互联网+ 店小二”十字要义,转变服务思路和服务方式,协力为企业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例如,积极推进“零距离”综合审批制度改革和企业证照“一网通办”。自2018 年“一网通办”平台上线以来,共上线152 项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累计全程网办超过684.4 万件,实现40 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电子亮证超过1430 万次,长三角数据累计共享交换达8.3 亿条。推出的长三角跨省通办远程虚拟窗口,通过在线“屏对屏”实现跨时空“面对面”,推动跨省业务属地远程受理、企业群众就近政务窗口办理,已覆盖上海16 个区和苏浙皖三省40 个城市。

四、对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以及以全球化和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业态,形成的聚合体就是新质生产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之“变”,既表现为生产力层面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它正在成为影响全球变局和大国兴衰的重要变量;也表现为生产关系层面的经济全球化调整,它正在引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收缩,重塑全球分工格局和治理体系。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世界各国遇到的技术和机制瓶颈会不断出现,只有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才能推动产业创新,塑造未来发展的新增长极。而采用保护主义政策,逃避科技发展的正面竞争,妄图通过打压其他国家创新的方式保持领先地位,最终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无人可挡。

长三角地区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重塑了经济增长动力系统,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形成示范效应。主要启示包括:一是在国家经济起飞阶段,通过改革开放深度拥抱全球化,集聚全球资源驱动生产力的发展;二是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逐渐提高,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区域市场竞争,从深层次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生产力需要;三是国家致力于建立法律体系统一、税务体系统一、商业规则统一、语言文化统一的国内大市场,整合内部的资源、人力和土地等要素,进而帮助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形成比较优势和竞争力。

长三角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模式对发展中国家选择适宜的技术创新模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助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一是多样化的经济增长极产生了集聚和辐射效应,引领区域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是中国三大增长极,其形成机理存在差异,但这不影响三大区域在技术创新方面对毗邻地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二是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单项赛道技术突破的主力军。“专精特新”企业是产业链强链补链的重要环节,引导中小企业聚焦实业、深耕主业,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梯次培育政策体系,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三是建立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新局面。诸多“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集聚在一批具有产业生态掌控力的龙头企业周围,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逐渐形成,起到了巩固夯实产业基础和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重要作用。

长三角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经验还对发展中国家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创新合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是从本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创新基础等出发,将“收益共享”和“成本共担”作为各方合作的基本规则,建立跨区域产业和创新合作机制。跨行政区合作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国内大市场、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开放、相互协调的市场体系。二是注重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培育地区核心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高“土壤”质量,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短期内难以建设完备的产业体系,但是可以对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营商环境标准,依靠软实力来吸引外部资源,逐步形成自生能力。

作者简介 吴一平,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猜你喜欢
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家
以科创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何为“新质生产力”?
支持科技创新成财政提质增效新出口 发展“新质生产力”蕴含投资新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
论长三角地区的再城镇化
TPP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依附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交易征税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原因及形成机制
上海金融集聚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