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秋
最近在读竹平和秀秀老师推荐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书中有这样一个角色,引起了我的注意和反思,它就是獾。
獾是蛤蟆先生父亲的老友,他在与他人相处时,一直处于“父母自我状态”。他不太会给予蛤蟆正向的鼓励与赞美,更多的是像父母一样指责批评,并且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在第八章“意外访客”中,獾来到蛤蟆家与其商量事情,而蛤蟆正在看电视,獾直接就说:“蛤蟆,你能把电视关了吗?影响我思考。现在看电视还早了点儿,不是吗?六点前我从来不开电视,开了也只看新闻,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蛤蟆听完,立刻把电视关上了。
接着,獾又开始了严厉的说教:“你还是老样子,蛤蟆,你要是听一声劝,改一改多好。”蛤蟆只能顺从地对他说对不起。
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这个獾先生似曾相识,他像不像总爱对学生进行说教的我们?
“不行,你不能这样!”
“你看,又是这个问题,咱们改改行不行呢?”
“这都是为了你们好……”
我们经常会为学生身上的“顽疾”着急,也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屡教屡犯”,明明每次都指出问题了,每次他们也都表示自己知道了,可是仍然不愿意做出改变,下次问题仍旧出现……
书中蛤蟆先生向苍鹭讲述了这样一个例子:
突然有一天,獾带着河鼠和鼹鼠来到蛤蟆庄园,非要他改一改自己的德行,别再为汽车着迷发疯了。蛤蟆记得獾把他带进了庄园的吸烟室,狠狠地对他进行了一番道德谴责,逼得他痛哭流涕地忏悔。训话结束后,走出那间屋子,严厉的獾变回了和颜悦色的慈父模样,这让天生有股韧劲的蛤蟆又恢复了本性。他认为自己没什么可抱歉的,他干的事情一点也不蠢,相反还很光荣。这让獾听了又惊又气。
看看这里的獾和蛤蟆,是不是更熟悉了?
书中针对这一现象也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蛤蟆意识到那时在獾面前的忏悔只是表象,其实他是在防御獾对他的攻击。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其实,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我们要处理的问题总是相似的,而每一次处理后似乎也都圆满解决了,但类似的情况仍旧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现在想来,这背后的原因就是上文写的,即便看似“圆满”,也很可能就像“蛤蟆先生痛哭流涕地忏悔”一样,并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东西,所以,也就不是真正的圆满解决。
那么,我们在教室里怎样才能做到真正“圆满解决”呢?
首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倾听和理解,看到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就像蛤蟆向苍鹭讲起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时,苍鹭只是在旁边听着,从不打断,并给予充分的理解。记得之前班里有个孩子,上课不听讲,作业也不做,做练习卷字都不会写几个。每一天我都会嘱咐他回家认真做作业,答应得好好的,第二天还是没有做。遇见这样的情况,多数老师可能会觉得是学习态度问题,当然,刚刚接班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随着对孩子的了解逐渐加深,他也向我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我才知道,他爸爸每天下班回来就喜欢坐在电脑前面打游戏,他看爸爸打,自己也打。爸爸有时候不让他玩,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不能玩。妈妈在超市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孩子。就这样,他每天回家最惦记的事情就是游戏。正因为父母很少有时间能监督孩子完成作业,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了回家不做作业的习惯,知识也就越落越多,课也听不懂,他就更不愿意学习了。
其次,要学会引导。书中獾的说教尽管让蛤蟆能够立马认错,但到了最后蛤蟆还是没有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前的认错仅仅只是表面的屈服罢了。然而书中还有一个苍鹭先生,他从来不对蛤蟆进行说教。出人意料的是,蛤蟆在向他咨询几次之后,竟然真的发生了变化。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原因就是苍鹭强大的引导能力,让蛤蟆在咨询过程中得知自己行为背后的源头,客观认识自己,并且想要真正改变自己,甚至在最后一次咨询中选择了“我好,你也好”,并许下了“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的承诺。同样的,对于我上文提到的那个孩子,在了解了他背后的原因之后,我给予了他一定的指导。先从其父母入手,改变父母的态度,然后再从学科知识上助他提升,让他树立自信心。就这样一点点地,他从不听讲、不会写字,到会写字、会背诵、会默写,甚至作业也能够每天完成了。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们本着“为你好”的心理,总会不由自主地对学生进行“说教”,最后的结果又如何呢?
蛤蟆先生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獾的形象更为我们提供了自我反思的镜鉴。在教育教学中,当我们发现结果不尽如人意时,不妨先停下来问问自己:今天的自己,成为“獾”了吗?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