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珊珊?余秋梅?李文送
在广东省湛江市沿雷州半岛海岸线上,红树林如绿色缎带般分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片绿意盎然的海洋森林与波光粼粼的海面交相辉映,共同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在这片红树林中,红树植物扎根滩涂,枝繁叶茂,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之地。它们的根系错综复杂,如同自然的守护者,守护着这片海洋的安宁。红树林以其独特的自然特色,成为我们开展自然教育研学活动极佳的“活教材”。我们深知,湛江红树林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叶子,都蕴藏着自然的智慧和生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细细探寻、去深入挖掘、去广泛弘扬。为此,我们的工作室团队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自然教育研学活动,带着学生一起去亲手触摸、亲自探究、亲眼见证这片红树林的神奇与魅力,共同探索自然的奥秘,感受生命的韵律。
一、游观:感受自然之美
晨光熹微,我们领着一群满怀好奇的学生,乘车前往海边,向湛江红树林出发。海风轻拂,吹散了清晨的薄雾,也为我们揭开了红树林的神秘面纱。
突然,一名学生惊喜地指着海面高喊:“老师,看!海上竟然长出了森林!”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大家仿佛看见一片翡翠般的绿色海洋,在晨光中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美得令人屏息。当来到红树林跟前,同学们又一阵欢呼:“哇!树上有很多白鹭!好漂亮啊!”只见那片绿色上还点缀这许多白色的精灵,特别耀眼。三五成群的白鹭正在红树林枝头上或矗立张望,或放声歌唱,或翩翩起舞,好不欢快啊!好像是在欢迎我们似的。我们向学生们介绍道:“白鹭是红树林的常客。红树林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安全的栖息地。”
“老师,我们快进去看吧。”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走进这片充满神秘的红树林。当沿着弯弯曲曲的栈道穿行于红树林之中,同学们再一次被眼前的生态景观所震撼。木榄、秋茄等红树科植物的“棒状种子”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散落在滩涂上,还有的已经在滩涂扎根,长出新的芽苗来。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红树科植物最奇妙的“胎生”现象,同学们看到的“棒状种子”,实质上是红树林的胚轴,它们的种子先在果实里发育,长成棒状的胚轴,胚轴发育到一定程度后,会脱离母树,落入淤泥中,有的胚轴几个小时后就能安家落户。如果有的胚轴没有来得及扎根淤泥就被海浪冲走的话,它们可以在海上漂浮1-2个月,等待适合自己的时机,就能稳稳扎根,向上生长。
我们继续深入红树林的腹地,学生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梦幻世界。他们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的树木,不时发出惊叹之声。“老师,我怎么觉得这两棵树长得不一样啊?红树林不就是一种树吗?”一名学生疑惑地问道。我们耐心地解释道:“红树林并非单一树种,而是由多种能在海水中生长的植物组成的特殊生态系统。眼前这两棵树,一棵是白骨壤,另一棵是红海榄,虽然同属于红树林,但它们的形态和特点却各有千秋。”
学生们围拢过来仔细观察,我们指着白骨壤说:“你们看,白骨壤的树干细长而柔软,能在海浪的冲击下弯曲而不折断。它的叶子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如镜,背面却布满短毛,这是它适应海水环境的独特方式。而且,白骨壤的根系非常发达,能够牢牢抓住泥土,防止被海水冲走。”接着,我们指向红海榄:“红海榄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它的树干粗壮而坚硬,树冠茂盛如盖。红海榄的叶片较为宽大,表面有着特殊的纹理,能够抵御盐分的侵蚀。而且,红海榄的果实可以漂浮在海面上,通过海水的流动传播到远方,这是它繁衍后代的独特方式。”
“老师,快来看呀,我发现了有很多小螃蟹在小洞洞里。”“老师,这里还有小鱼。”“那里还有虾!”同学们接二连三的发现,让大家兴奋不已。
在中间休息时间,我们引导学生思考从红树林身上学到什么,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体会。有的说,红树林虽然生活的条件比较艰苦,盐分高,但是它们不断进化自己,形成独特的排盐系统,从而活出生命的精彩与坚强,值得我们学习。有的说,红树林不仅用自己坚强的生命力守护着我们的海滩,保护堤坝,减轻风暴浪潮灾害,是“海岸卫士”,而且还是许多生物的家园。还有的说,红树林可以调节碳—氧平衡,净化水质,是地球的“绿肺”。
二、探究:发现生态之秘
红树林,这片神秘的绿色海洋,不仅仅是我们眼中的一道美丽风景,更是自然界中一个充满奥秘的生态系统。在惊叹红树林之美的同时,学生的好奇心也被瞬间点燃,提出的问题如潮水般涌来:“红树林并不红,为什么叫红树林呢?”“红树植物生活在海水中,它们是怎么应对海水的咸度的?”“红树林的种子如果落入海中,岂不是会被海水冲走?它们又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呢?”这些问题,都是对红树林生态奥秘的探寻。
面对学生们接连不断的问题,我们并未直接给出答案。因为,我们深知,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生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过程。于是,我们决定引导学生开展一场关于红树林的生态探究之旅。
我们首先指导孩子们整理出他们心中的疑问,形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并尝试从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查找相关的资料。他们认真阅读着每一份资料,用笔记录下关键的信息,努力寻找着答案的线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还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红树林的基本知识。
然而,我们知道,书本上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奥秘还隐藏在红树林的深处。于是,我们再次带领学生走进这片神秘的土地,让他们用全新的视角去探寻红树林的奥秘。
在红树林的栈道上,学生的身影再次活跃起来。他们或蹲或站,或观察或记录,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例如,第一小组的学生正在探究红树林为何能在海水中生存。他们仔细观察着红树植物的叶片,发现叶片上有一些微小的颗粒。通过查阅资料,他们得知这些颗粒是红树植物为了应对海水咸度而进化出的泌盐功能。同时,他们还发现红树植物的根部有许多气生根,这些气生根可以帮助它们在水中进行呼吸。同学们兴奋地交流着他们的发现,仿佛揭开了红树林生存的秘密。
另一小组的学生则在研究红树林的颜色之谜。他们仔细观察着红树植物的树皮和枝叶,试图找到变红的线索。突然,一个小伙伴发现了一株受伤的红树植物,它的伤口处流出了红色的液体。同学们围在一起,仔细观察着这个神奇的现象。他们明白了,原来红树林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红树植物在受伤后会分泌出红色的物质。
还有一组学生正在研究红树植物如何繁衍后代。他们寻找着红树植物的果实和种子,试图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当他们发现红树植物的种子具有特殊的漂浮结构时,他们惊讶地叫出了声。我们为他们解释这种结构的奥秘:红树植物的种子可以在海水中漂浮,当遇到适合生长的土壤就会生根发芽。红树通常生活在浅海盐滩中,生存环境特别险恶,周围满是松软的淤泥,而平时涨潮的海水也很可能将种子冲走,再加上水淹环境缺氧,为了提高生存的机会,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红树种子具备了先在母体身上萌发,落地固定后就能生根发芽,这就是它们独特的繁殖方式——胎生。学生们无不为红树这一生存与繁衍的本领而惊叹。
在探究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发现了红树林的生态奥秘,还学会了如何观察、如何记录、如何分析。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眼睛去感知这个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生命的奇迹。
通过这次生态探究之旅,同学们不仅对红树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且他们明白了红树林不仅仅是一片美丽的风景,更是一个充满智慧和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他们学会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也学会了与自然和谐共处。
我们相信,这次生态探究之旅将成为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他们将会带着对生态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望,继续探索这个神奇的自然世界。而红树林,这片充满生态奥秘的绿色海洋,也将继续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它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枝条、每一个果实,都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故事,引领着学生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三、创写:咏唱红树之歌
夜晚,我们轻轻翻阅着学生们在红树林的活动照片。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他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笑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看着这些照片,仿佛再次置身于那片迷人的绿海,红树林独特的魅力萦绕心间。我们想,何不带着学生们再去一次红树林,带着一支笔,一张纸,一双眼,一颗心,去记录下这份美好呢?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带着学生再次踏上了红树林之旅。沿着蜿蜒的小道,我们又一次和红树林热情相见。阳光透过树梢,洒在我们身上,带来一丝丝暖意。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海水的清新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学生们迫不及待地穿梭在树林间,或仔细观察树根盘根错节的姿态,或俯身探寻树下的生物世界。作为老师的我们,则静静地在一旁观察着,时而给予一些指导和建议。
“老师,你看这红树的叶子多特别!”小华兴奋地指着一棵高大的红树。我们鼓励他仔细观察并记录在自然笔记上。小华认真地写着:“红树叶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表面纹路细密,如绿色小扇轻舞。”
不远处,小彤正专注地观察一只小螃蟹。“老师,这螃蟹壳上的花纹真好看!”我们提醒她记录螃蟹的行动特点。她点点头,写下:“小螃蟹行动敏捷,钳子挥舞有力,仿佛向我展示其威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渐渐沉浸在这片红树林的神奇世界中。他们用笔和纸记录着自己的所见所感,文字间流露出红树林的生机与活力。午后,我们坐在树荫下,开始分享自己的自然笔记。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了与红树林的亲密接触和内心感悟。有的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红树林的美丽景色,有的则用生动的语言记录下了自己的探索过程。听着他们的分享,仿佛看到了学生与红树林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这次活动不仅传授知识,更引领学生们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
学生们带着红树林的自然笔记,满怀激情地回到学校。时隔多日,红树林的绿意与生机依旧鲜活,我们灵机一动,如果让音乐与红树林相遇,将会是一次多么美妙的邂逅啊!何不将红树林化作歌声,传递出去?
音乐老师闻讯而来,她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听说你们在红树林有了许多感触,我们一起尝试创作一首红树林之歌,用音乐传递你们心中的爱,如何?”学生们眼中一亮,纷纷表示赞同。
语文老师也加入了讨论,她微笑着说:“我们可以从自然笔记中汲取灵感,将红树林的美景、生物以及你们的感受融入歌曲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你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学生们听后,纷纷开始翻阅笔记,寻找创作的灵感。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和尝试,学生们逐渐找到了歌曲的主题和旋律。他们描绘着红树林的绿意盎然,倾诉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渐渐的,一首悠扬的歌曲——《心中的红树林》唱响了:“门前那片红树林筑起绿长城,大海染绿风光美蓝碳生态好,鱼虾贝蟹海鸥飞鹭海天竞自由,你的理想在召唤我们把你追,根相连枝相牵坚毅的海卫士,迎日出送晚霞潮起又潮落,小身躯大梦想心中的红树林,共成长同奋进你长我也长,你长我也长……”
在歌曲创作完成后,学生们又开始了MV的拍摄。他们选择了红树林作为拍摄背景,将歌曲与美景完美结合。在拍摄过程中,学生们用心捕捉着红树林的每一个细节,将自己对红树林的敬意和感激融入其中。
画面中,红树林的美景与歌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学生们的歌声中充满了爱与温暖,让人感受到了红树林的魅力与生命的价值,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并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四、守护:植播一方之绿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湛江,深情地察看了那片美丽的红树林,他语重心长地说:“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这一嘱托如春风拂面,给湛江这片土地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学生们听后,更是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珍贵的红树林。
每个周末的晨曦,我们老师和学生一起组成的志愿者团队都会携手走进红树林清理海洋垃圾。我们指着那些翠绿的树叶,对学生们说:“你们看,这些红树林的树木,它们不仅是自然的守护者,更是我们湛江的骄傲。我们要一起努力,让它们茁壮成长。”
学生们纷纷点头,他们手持垃圾袋,沿着林间小道认真捡拾着垃圾。每一次弯腰,都是对红树林的深情呵护;每一次将垃圾放入袋中,都是对环境的尊重与爱护。
“老师,你看这个塑料瓶可以回收吗?”一个学生捡起一个塑料瓶,疑惑地问道。我们微笑着接过塑料瓶,仔细查看后说:“是的,这个塑料瓶可以回收。我们要将垃圾分类,让可回收的垃圾得到更好地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守护行动的深入,我们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海洋垃圾——废弃的渔网、破损的塑料瓶、变形的金属罐……这些垃圾不仅破坏了红树林的生态环境,更对海洋生物造成了潜在的威胁。每捡起一片垃圾,都仿佛听到了大自然的喘息与呼唤。随着活动的开展,学生也逐渐成长与变化。他们不再是初来乍到时的懵懂与好奇,而是变得更加成熟与坚定。他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分类垃圾,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更学会了如何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与脆弱。
经过一段时间海洋垃圾的清理,这片曾经被垃圾侵蚀的红树林,在孩子们的辛勤劳动下重焕新生,显得更为美丽而宁静。然而,学生们并未停下脚步,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环保行动远不止于此。于是,在清理完海洋垃圾后,我们满怀期待地迎来了下一个挑战——种植小红树。
阳光洒在柔软的海滩上,学生们身着校服,手持树苗和工具,兴奋地聚集在红树林的边缘。“老师,你看这棵树苗怎么样?”一个学生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棵小红树,向老师征求意见。我们微笑着接过树苗,仔细端详后说:“很好,这棵树苗很健康,只要我们好好照顾它,它一定能茁壮成长。”
“老师,这棵树苗要放多深呢?”另一个学生抬起头,满是疑惑地问。我们微笑着走过去,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浅,就像我们的青春,需要刚刚好的呵护与成长。”
学生们挖坑、种苗、培土,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认真而专注。这些小红树,不仅仅是学生们种下的树苗,更是他们青春的见证与陪伴。它们与学生们一同成长,一同经历风雨,一同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每逢去清理海洋垃圾的时候,就会多一个任务,看望我们种植的小红树。当发现有被海浪冲倒的小树苗,学生们就会自觉地去扶正、修剪枝叶,甚至还制作了宣传牌,以提醒过往的游客不要破坏这些可爱而可贵的生命。
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小红树会越长越高,越来越茂盛。而学生们,也会像这些小红树一样,茁壮成长,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这片海滩上,红树林将郁郁葱葱,成为海洋生态的坚强守护者。而学生们,也将带着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继续前行,为守护和建设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而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红树林、保护红树林,让这片神奇的绿色海洋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蔡珊珊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余秋梅、李文送 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