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探究

2024-06-25 10:21:51许月美林萍贾莉李文娟
广西教育·C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劳动教育高职院校

许月美 林萍 贾莉 李文娟

摘 要: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此,以新时代劳动教育为背景,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和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四个问题,依据调研结果提出通过构建“四位一体”劳动教育模式、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筑牢学校劳动教育主导地位、发挥家庭劳动教育指引作用、凝聚社会力量推进劳动教育等措施,推动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四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2-0135-07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贯穿高职学生人才培育的全过程,有利于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其成长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高技能人才。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总体要求。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落地。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战略部署。于高校而言,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抓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职业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1]。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包含劳动教育思想、劳动技能培育、劳动实践锻炼等,而高职教育的特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应努力培育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时代工匠人才。

然而,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基于此,笔者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水电职院”)为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和访谈,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其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调查与分析

(一)调研概况

1.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调查研究。

首先,以水电职院1 000余名在校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向他们发放问卷调查,试图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掌握该校劳动教育的开展状况。其次,为更深入地对现状进行分析,本研究还借助访谈法,选取20名具有代表性的教师和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开展访谈调查。之后,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具体的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2.调查内容

(1)问卷调查

学者曲霞、刘向兵提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是通过系统的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和劳动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的过程,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本文的问卷主要参考曲霞、刘向兵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维度的划分,从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思想教育状况、劳动技能培育状况和劳动实践锻炼状况三个维度出发,参照现有的较为成熟的问卷,整合与本文相符的内容,形成本文最终的问卷调查。

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个人信息,主要包括性别、生源地等。第二部分则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情况,从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以及劳动实践锻炼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共设计22个问题。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要求被调查者对每个问题进行1-5的评分。“5”表示非常赞同,“4”表示赞同,“3”表示一般,“2”表示不太赞同,“1”表示非常不赞同。问卷设计维度如表1所示。

(2)访谈调查

为多方面了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师生对劳动教育的看法及推进劳动教育的建议,本研究还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编制访谈提纲,针对不同访谈对象,有针对性地设计访谈问题。访谈对象共20名,其中10名教师分别为思政课教师、任课教师、共青团委教师、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和辅导员等,10名学生来自不同学院。教师为重点访谈对象,学生为辅助访谈对象。

访谈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从劳动思想、劳动技能和劳动实践三个维度出发,编制访谈提纲,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并针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做深入挖掘,补充半结构化访谈的不足。访谈的问题分类如表2所示。

(二)调研分析

1.调查结果及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文以水电职院学生为调查对象,借助问卷星软件,共发放、回收问卷1 100份,其中1 048份为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5%,基本样本信息如表3所示。

基于回收的调查数据,运用SPSS25.0软件对其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调查问卷以李克特量表计分法进行划分,均值以3,3.75,4.25作为临界值对得分高低进行判断。3分以下,效果较差;3—3.75分,效果一般;3.75—4.25分,效果较好;4.25分以上,效果非常好。

①水电职院劳动教育总体情况

从表4得出,三个维度的均值均未超过3,均在2.5—2.9之间。可知当前该校学生的劳动教育总体现状尚处于效果较差的水平,该校劳动教育效果有待提升。而这可能与学生自身劳动意识较为薄弱,不够重视劳动教育等因素有关。

另外,在这三个维度当中,均值排序分别是劳动技能培育(M=2.868 5)>劳动思想教育(M=2.704 2)>劳动实践锻炼(M=2.535 6)。从三个维度比较可以得出,相较劳动思想教育和劳动实践锻炼两个维度,该校劳动教育技能培育的效果稍好,但是三者均值均不高。尤其在劳动实践锻炼上,学生较为缺乏。

②水电职院劳动思想教育现状

由表5可知,水电职院学生劳动思想教育中,只有劳动价值观的均值(M=3.004 8)超过了3,其他都在3.0以下。这说明该校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现状处于一般趋向于较好的状态,大部分学生树立了较为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情感上是认同劳动的重要性的,但效果还有待加强。另外,劳动情感态度的均值为M=2.600 2,效果较差,这说明即使大部分学生认可劳动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学生并不愿意真正付出时间与精力在劳动上。而劳动品德的均值最低,为M=2.552 7,这说明学生更多的是将劳动当成是一种体力活,在劳动过程中的积极性并不高。

③水电职院劳动技能培育现状

由表6可知,劳动技能培育中的劳动技能锻炼均值为M=3.046 3,劳动技能锻炼教育效果一般并趋向于较好的状态。而劳动知识学习的均值为M=2.750 0,这说明该校学生劳动知识学习的效果较差。相对劳动知识学习来说,学生更倾向于劳动技能的锻炼,大部分学生较认可实践让其劳动技能得到提升的看法,但是这种意识还相对薄弱。在劳动知识学习上,学生对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劳动权益以及专业中的劳动知识学习较少,认识浅显。

④水电职院劳动实践锻炼现状

由表7可知,从均值排序来看,劳动社会实践(M=2.652 0)>劳动习惯(M=2.419 2),劳动社会实践效果略微好于劳动习惯,这可能与该校重视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多参与志愿服务等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但学生的劳动习惯与劳动社会实践的均值均低于3,这说明,整体上,该校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及劳动社会实践的效果均较差。大部分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没有养成很好的劳动习惯,也很少参与社会实践与服务活动。

(2)访谈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文受访对象共20名,其中10名教师分别为思政课教师、任课教师、共青团委教师、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和辅导员等,10名学生来自不同学院。通过整理分析访谈结果得出,当前高职劳动教育现状总结为三点:一是学生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积极性较低,参与目的性较强;二是劳动教育效果难以量化;三是劳动实践活动形式不够丰富化,没有形成家、校、社的有效协同育人机制。具体访谈结果如表8所示。

2.调查结果验证

问卷调查最终完成后,本文采用SPSS25.0软件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的检验,得出结果如下页表9和表10所示。

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是衡量量表或测验的信度的一种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最常使用的信度分析方法。一般来说,克隆巴赫系数愈高,即工具的信度愈高。在基础研究中,信度至少应达到0.80才可接受,在探索性研究中,信度只要达到0.70就可接受。介于0.70—0.98均属高信度,而低于0.35则为低信度,必须予以拒绝。

如下页表9所示,由信度检验可知,问卷总信度及各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都大于0.8,说明问卷信度较好,测验的可靠性和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比较高,测出的数据稳定、可靠。

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是一种检验各个变量之间相关性程度的检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巴特利特球形检验通常用于比较具有不同组数或类别的样本方差,以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KMO(Kaiser-Meyer-Olkin)是用来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一种统计量,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常用的KMO度量标准为: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表示适合,0.7表示一般,0.6表示不太适合,0.5以下表示极不适合。

如表10所示,问卷中,KMO=0.873,明显大于0.7,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显著性值为0.000,小于0.05,球形检验结果显著,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以水电职院为例,通过对该校劳动教育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该校劳动教育开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劳动光荣”观念认同感弱化,劳动价值观出现偏颇

通过调查发现,水电职院多数学生认同劳动的重要性,觉得开展劳动是有必要的。但大部分学生仍旧将劳动归列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如问卷调查“我经常会在劳动过程中想出新的方法来完成劳动任务”的均值为M=2.35,可见学生对创造性劳动认识不足,劳动教育的认知方面有待加强。

(二)劳动技能较为缺乏,培育效果难以量化

通过调查发现,水电职院学生整体上缺乏相关劳动知识的学习,如问卷调查中“我了解劳动法规和防护知识”的均值为M=2.15,反映出当前学生相对缺乏劳动知识,劳动与教育未能很好地融合。而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在劳动技能培育方面,教师难以对开展的劳动教育效果进行量化,当前尚未有系统的劳动教育效果评价标准。

(三)劳动教育实践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较低

当前,水电职院劳动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的劳动实践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如“我有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的均值为M=2.08,而“我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均值为M=2.88,均低于3。而在访谈中发现,教师普遍认为当前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目的性较强,多数为了修第二课堂学分,当修够学分后,学生的积极性会呈现滑坡现象。

(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形成

学校作为劳动育人的主阵地,在劳动教育对学生培养负担着主要任务。通过访谈发现,该校教师认为当前的劳动育人工作尚未形成家、校、社的有效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在劳动教育上发挥了主导作用,但家庭、社会方面协同育人局面尚未形成。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社会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推进路径

以水电职院为例,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笔者认为,该校可结合高职水利院校特色,构建“四位一体”劳动教育模式(见下页图2),推进劳动教育走深走实。

(一)学生层面: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以“水文化”为底色,树立正确劳动观

水电职院可结合水利院校特色,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以“水文化”为底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让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深入人心。通过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新时代劳动观的重要论述、劳动教育课程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劳动的时代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劳动光荣”的理念。同时,通过聆听劳模故事,参与学校“我与劳模面对面”活动,加强劳模精神熏陶。此外,运用讲座、校园宣讲栏、广播、新媒体等渠道,主动学习当代劳动教育知识理论,以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最后,学生还应多渠道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深入了解我国关于劳动法律的条令条款,增强自身的劳动法律意识,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为今后的就业创业筑牢基础。

2.结合校内外实践活动,培养良好劳动习惯

水电职院可引导学生充分把握实践机会,主动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培养良好劳动习惯。如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勤工俭学、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服务性岗位劳动,通过劳动锻炼,亲身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在实践锻炼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另外,可通过参与知识竞赛、校园技术服务、日常实训等活动,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劳动实践中,让自己的劳动不再是“纸上谈兵”,从而加强职业素养的养成。同时,结合学校“三下乡”“三支一扶”“毕业实习”等活动,走进农村、社区、工厂等,积极参与实地调研、走访农户、文化宣讲、科技传播、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真正从课堂走向生活,面对真实的社会环境,提升劳动技能。

(二)学校层面:筑牢学校劳动教育的主导地位

1.构建“厚德慕水”文化浸润体系,转变师生劳动观念

为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成效,加强师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可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先进红色文化、校园水文化三层面,构建“厚德慕水”文化浸润体系。

第一,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结合“三月三”、重阳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学校传统文化第二课堂,开展“风情三月三”民俗活动、“别样粽情”暖心行动等主题活动。

第二,注重先进红色文化引领。以百色右江的红色河流文化为导向,将“新时代水利精神”贯穿文化育人全过程,开展“感党恩跟党走,助学筑梦成才”演讲比赛、“优秀校友大讲堂”事迹报告会等活动,讲述新时代水电人的奉献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内生动力。

第三,结合学校特有“水文化”系列活动,如“大禹杯”“饮水思源”活动等,将劳动教育元素全面嵌入校园“水文化”建设工作中,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成为校园“水文化”特有的一部分。

第四,运用传统校园文化宣传阵地如图书馆、广播室、宣传栏等,系统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如宣扬身边水利工匠、水利领军人物故事、历史治水名人故事等,为学生新时代职业精神培养树立典范和标杆。同时,采用海报、图板等方式,围绕节日主题定期宣传,例如三月的主题是“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四月的主题是“我们的节日——壮族三月三”、五月的主题是“我劳动我光荣我伟大”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劳动精神熏陶。此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例如公众号、小视频平台等,宣传劳模精神、行业知名工匠事迹、优秀学生成才事迹等。

2.劳动教育贯通课程体系,量化劳动教育效果

水电职院可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量化劳动教育效果。如把劳动教育课程列入必修课,制定并实施学生劳动教育方案,科学设置以劳动体验课程、劳动关系课程、劳动价值观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制定教学纲要和考评方案,合理分配学时,优化教学设计,将劳动教育考核具体量化等。在教学计划实施中,学校要具体规定班级劳动教学日程表,并对班级和学生进行每学期的指导与考核,推进劳动教育实施。

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要紧跟时代步伐,丰富课程内容。学校可通过微课程、微知识、微推送,发送劳动教育知识和政策解读,以此达到育人目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学习要求、不同年级的特色合理系统地实施劳动教育。对新生,需着重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对高年级学生,需加大劳动实践,引导他们深刻认识劳动的社会价值,激励学生多参加专业实习实践。

3.强化劳动实践体系建设,打造劳动实践精品项目

水电职院可结合水利院校学生专业特点,将劳动教育融入实习实践。运用“水情实践基地”“节水灌溉实践基地”等劳动实践精品项目,强化学生劳动技能;与大型企业合作,如大藤峡水利枢纽、百色水利枢纽等大型项目,安排学生到岗位实习,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光荣,提升专业知识。利用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优势,开设校企订单班,与企业签订协议,分派学生到企业中实习实训,帮助学生在生产劳动场所学习职业技能知识,掌握相关工作经验。同时,依托“第二课堂”,充分运用学校后勤服务队、平安校园服务队、徐虎小分队、鲁班建筑技术服务队等社团协会,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强化学生劳动精神和服务意识,打造劳动教育实践精品项目。最后,构建“生命之源”社会实践品牌项目,结合乡村振兴、国家节水行动等重大工程,进行调查研究,开展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科技服务、学术研究等,培育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劳动技能。

4.五育融合,形成一体化育人体系

劳动教育应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发挥五育兼容并蓄、同心同向的作用。该校可在学生的品德修养中融入劳动精神内涵教育,引导学生涵养工匠精神,培育学生崇尚劳动、吃苦耐劳的品格。在知识学习与技能培育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在体力劳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如在日常的实训与社会实践当中更多地去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思考,从而将脑力与体力更好的结合。同时,让劳动走入体育课堂,发挥体育课堂的教育作用,达成强身健体与劳动技能培育的双重目的,如通过自制体育器材、布置体育场地以及搬运体育器材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劳动创造美,学校既要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创造美、感受美,也要在美育过程中激发创造力,如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特有的校园展板设计、宿舍水文化走廊建设等活动,将劳育与美育结合起来,以美益劳。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学校将五育相融合,形成一体化的育人体系,则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家庭层面: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引作用

1.转变教育观念,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在我国,在应试教育大环境长期影响下,多数家庭在子女教育中存在着轻视劳动教育的倾向,常常向子女大力灌输学习文化的重要性,而对劳动教育却较为轻视,甚至觉得可有可无。因而家长应转变偏颇的劳动教育观念,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可片面认为脑力劳动优于体力劳动,树立劳动平等观,并从思想上意识到劳动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2.家长督促,引导学生重视劳动教育

我们要充分发挥家长在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指引作用,发挥劳动教育在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大学阶段,家长要重点引导孩子提升劳动素养,学习劳动技能,加强劳动教育实践锻炼,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事业观、职业观奠定基础。

(四)社会层面:凝聚社会力量推进劳动教育

1.加大媒体宣传,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

在新媒体时代,学生接收信息的来源主要来自网络,社会媒体关于劳动教育的宣传,对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影响重大。社会应营造重视劳动的社会氛围,通过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以当前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切入,加大宣传力度,传播“以劳为美”“以劳为荣”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

2.强化社会责任,丰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载体

我们要加强学校和社会劳动育人的融合,发挥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各级部门应发挥自身的社会公共职能和优势,积极为高职学生接受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如和学校联动,以“五一”劳动节、实训周等为契机,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技艺大比拼”“趣味农运会”等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意义重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将劳动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上,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劳动教育的规划设计、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师资培训、过程管理、总结评价等;加强支持保障,对劳动教育所需要的师资、场地设施、经费投入等,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为劳动教育的实施创造必要条件;加强专业研究和指导,组织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研发,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与使用,从而建立明确的育人目标,发挥出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优势,发挥劳动教育的实践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劳动情怀,促使学生认清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2).

注: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研学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专项重点课题“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与优秀乡土文化整合的实践研究”(2022ZJY1885)的研究成果。

(责编 蓝能波)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劳动教育高职院校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财经(2016年32期)2016-12-05 17:33:06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求知导刊(2016年24期)2016-10-14 12:35:07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信息管理专业ERP“四位一体”课程体系之慕课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21: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