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

2024-06-24 15:36:49周银环李长玲
科技风 2024年6期

周银环 李长玲

摘要:对水产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海洋大学)2016-2020年的建设与实践成果进行了分析,从示范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效、实验教师队伍培养、教改和科研成果、信息化建设和实验室安全管理、示范辐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在其成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示范中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示范中心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展望,认为示范中心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示范引领等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成效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201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根据教育部对示范中心的定位,即示范中心是“人才培养和实验教学重要的教学基地和示范平台[1-2]”,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4],示范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等综合能力为宗旨,以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为基础,完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软硬条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创新管理机制,经过多年建设,示范中心的教学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在水产学科学生人才培养当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实验教学平台功能和使用效益得以充分发挥,并对同类院校和社会相关企业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本文以2016—2020年水产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考核报告作为依据,研究中心在软硬条件建设、师生人才培养,中心信息化建设和安全管理、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指出了中心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为中心后续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一、完善实验室建设以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一)改善实验室硬件设备和平台建设

为了提高培养水产学科人才培养的支撑能力,提供实验实践综合平台,中心整合水产学院原有实验场地、校内实习基地,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建立了基础生物学、水产增养殖技术、渔业资源与环境、综合与创新技能4个实验分室,下设12个功能实验室,中心通过优化实验设备配置及实验场所整合,构建配置合理、多学科交叉利用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依据实验室的显微互动平台、组织学扫0描平台、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平台、饲料分析与检测平台、动物生理学平台、解剖学平台、微生物平台、渔业资源与环境平台、海洋生物实习基地等平台建设保证学院的实验实践开课率达100%。

(二)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示范中心平台建设和设备提升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中心利用多学科交叉实验教学平台满足了水产学院4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并在学科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依托上述平台,学院生物和病害两个专业方向科研、教学得以发展,从而促使2个专业方向独立设置了生物科学和水生动物医学2个专业;水产养殖和海洋渔业与科学技术依托示范中心,构建具有鲜明南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调整实践教学大纲,从本科教育发展到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此2个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水产养殖学成为国家级名牌专业。实验室建设也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利用新增的设备和平台,中心增设了新的实验课程,2020年开设的实验课程数是2016年的124%,实验项目数是315%;现代技术设备的投入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如中心投入建成的动物生理实验室,采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进行实验,比传统的实验方法取得了更好的实验效果,并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提供良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生了转变[10]。示范中心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以实验室+基地为平台,以“四层次”(基础知识实验、专业知识实验、专业应用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和“三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基地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为特色,构建出环节紧密衔接、内容相互补充、层次依次深入的实验教学体系,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目标服务。

在实验平台条件逐渐提高的情况下,中心年度实验项目数和教学人时数逐年提高,独立设置实验课程增加58个,很大程度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通过中心的综合与创新技能实验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验实践技能水平,学生人才培养成果显著。5年来,学生在各类专业大赛中获得318个奖项,发表论文102篇,授权专利13项。学生参赛成绩突出,如在2016-2019年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中,获得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2等和3等奖共6项,在2019年首届全国大学生水产技能大赛中荣获6个特等奖。

三、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是确保中心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5-6],高校的发展依赖于学校师资水平,人才队伍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本技术力量[7-11],中心从职称评定、聘期考核、绩效发放等方面引导一批高水平的教授投入到实验教学中。5年中,中心教师具有副高职称人员的占比提高了9.2%,具有博士学历的人员占比提高了19%,人才队伍经过建设,5个团队被遴选为广东省创新团队,4个教学团队获得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四、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示范中心在平台和实验室建设中,不但考虑其承担的实践教学功能,同时在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也充分考虑教师教学科研所需的软硬件,中心从人力、平台、财力和制度方面完善教学和科研保障机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把教师的教改项目融入其中,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鼓励教师把自己的科研项目和成果融入到学生的大创项目,生科竞赛、毕业论文中,示范中心以教学团队为基础构建科研团队、鼓励团队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把教师的科研和中心的年度考核结合起来,这极大的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中心的教学科研水平也显著提高。

五、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示范中心开放运行能力

示范中心信息化的建设,可为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为实验室管理提供科学、便捷的方法和手段。根据教育部的对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网站信息化的要求,中心进行了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示范中心管理平台和网站,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展示中心的风貌和动态,对中心进行科学管理。

(一)加强中心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新时期实验室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信息化的实验平台,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对仪器设备进行便捷的管理,同时,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增强师生之间的黏合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教学质量[8] 。

示范中心主要通过多种手段进行信息化建设。建成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平台,依托示范中心网站,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教务系统等,全面展示中心信息,为学生提供便捷通道。学生可以通过平台选择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及时间,预约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可以进行师生互动,通过链接进行多种学习。中心通过改进教学手段, 使信息化建设深入教学及应用各方面。如示范中心建立了2个无线智能显微互动系统实验室,集显微观察,学生互动,师生互动,显微拍照,网络上传,教师端实验报告批改,学生手机端使用等功能,显微互动系统比传统的显微单一观察能够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示范中心通过建设省级精品课程网站及实验室虚拟仿真项目支持教学改革信息化;中心实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与水产专业需求相结合,自主研发教学软件和信息化教学案例,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专业应用需求,创新课程教学手段,如中心自主研发的水生生物CAI系统、水生生物学彩色图谱数据库、水生生物学习软件和水生生物虚拟3D立体模型4套教学辅助系统,不但使信息新技术贯穿整个水生生物学理论教学、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而且通过通过手机软件推向社会,已被行业内广泛应用。

(二)加强实验室安全,保障示范中心全方位开放运行

实验室安全涉及到师生的人身安全,关系到实验教学是否能顺利开展,是示范中心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心通过建立和使用各种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目前,中心建立和使用的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平台,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在线预约系统,门禁系统,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等,通过上述系统对示范中心实验室安全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

示范中心在课外时间,对师生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提供包括场地、设备、辅导人员等资源,由学生在预约系统里预约。在开放运行过程中,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对师生进行安全网络考试和现场安全教育、对实验全过程监管三个方面加强中心安全管理,中心5年安全培训师生8027人次,并且未发生伤亡事故。

六、加强中心示范平台的辐射功能

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平台,中心承担着探索引领实验教学改革方向、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任务[3]中心通过承办大型会议、技能竞赛、开展科普活动、接受校外人员进修、对外开展培训等形式承担起其示范辐射的责任。如示范中心成功承办首届全国大学生水产技能大赛,来自全国54所高校 的选手同台竞技,大赛展示了水产类专业学生的现场操作技能和专业综合素养,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大赛还得到了行业12家龙头企业的广泛参与和8家媒体的高度关注。 中心师生通过教师出国访学、外出进修,选派学生出国、出境学习、招收留学生、接待科研院所和企业参观考察,加强了中心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双向交流,扩大了中心的影响力,同时广泛的示范了中心的成果和经验。

中心教师通过深入生产一线,强化了中心社会服务能力。中心教师分赴广东等地,帮助企业与养殖农户解决生产问题。先后开展水产科技服务活动和考察调研活动超过120次,累计培训人数超过3000人,广泛发挥了中心示范作用。

七、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对照教育部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求和指标,中心还存在问题和不足,实验教材出版还未获得突破,仪器设备的研制和改装没有进展,需多种措施进行激励;中心硬件建设亟待加强,进一步推动实验室的改造与升级;示范中心的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要大力加强校内外资源的利用与整合,构建更加适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多学科交叉利用实验平台;需在校级虚拟仿真项目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建设需要,加快推进省级虚拟仿真培育项目建设,力争实现省级虚拟仿真项目零突破。

结语

水产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多年建设,着力搭建了“四层次”、“三结合”实验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优化各种资源,构建了配置合理、多学科交叉利用的实验教学及平台,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中心要对自身发展建设总结经验教训,积极调整发展思路,把示范中心的发展调整到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轨道上来,即“夯实中心教学体系,凝练中心文化,发挥中心的组织功能,提高师资素质,加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建设[12-13]”, 示范中心终将以“为高校实验教学提供示范经验,并带动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13]为最终建设目标,持续不断的进行建设和发展,更好地发挥其人才培养和示范引领功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教高厅〔2016〕3号[Z].2016-12-03.

[2]国务院办公厅.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国办发国发(2006)6号[Z]. 2006-02-09.

[3]高东锋,李泰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回顾、总结与展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1-5.

[4]宋雪龄.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5]陈兆夏,王恬.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51(15):26-28.

[6]郭春雨,孙聪,刘延波,等.船海领域高水平实验人才队伍建设探索[J].实验室科学,2020,23(1):138-141.

[7]魏永生,陈玲熙. “双一流”视角下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能力提升路径与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8): 39?41.

[8]张新祥,黄凯,周勇义,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成果与展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1-5.

[9]潘蕾.关于实验室内涵建设的思考[J] .浙江师范?学学报(?然科学版),  2008,31(3):357-360.

[10]董 毅,汪安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建设[J].教育科学,2021,(10),150-151.

[11]薛东.关于新升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电?测试,  2013,(22): 166-167.

[12]徐平,肖升,罗雪春,等.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主要任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6.

[1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2005〕08号[EB /OL].[2005-05-12 ]http://www.moe.gov.cn/s78/A08/s4532/201105/t20110512_120840.html)].

基金项目:2020年广东省教育厅项目“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建产业学院(粤高教函【2020】19号)”;2022年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项目“水产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安全关键点控制(GDJ2022106)”;2023年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农业高校分会研究项目“大学生实验安全全程教育路径探析(NYFH2022-07)”

作者简介: 周银环(1969—  ),女,汉族,河北定州人,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水产养殖及实验室管理;

*通讯作者: 李长玲(1964—  ),女,汉族,河南焦作武陟县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水域生态学研究、动物学和水生生物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