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红 许睿 钟锭
摘要: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构建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对提升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CIPP模型,从背景、输入、过程、输出4个维度,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医药类高校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以推动医药类高校新文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建议医药类院校营造良好的新文科创新创业基础环境,增强教师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校创新创业理论课程教学质量,注重反馈激励机制构建。
关键词: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医药类高校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美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英国的“高等教育创业”计划也开展了三十多年。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近十多年才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与发展。医药类高校较理工类和综合性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时间相对滞后、经验相对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远未达到预期效果。
国内学者主要从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不同主体、评价方法、体系构建等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就不同的主体而言,冯艳飞(2013)认为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厚实的学术研究为支撑,更加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1]。刘慧姝(2020)与周泽炯(2019)等人分别立足于师范类与财经类专业建立了一套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2, 3]。关于评价方法,有的学者综合CIPP与柯式模型两种模型的优势探讨了教师培训评估的体系,提出评估指标应清楚、规范、量化[4]。还有人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了工科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5]。关于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确定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指标,并能适应时代发展,例如赵岩松(2020)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资源保障—运行实施—绩效评价”的闭环持续改进机制[6]。王静(2022)从创新创业教育背景、创新创业教育投入等四个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评价[7]。
可见,当前国内学者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做了不少研究,但专门研究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很少,更鲜有研究者着眼于医药类院校。如何科学的衡量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医药类高校与其他综合类高校是否应该有所区别?怎样区别?本文结合医药类高校新文科人才培养特点,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这对提升医药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我国医药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构建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是医药类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构建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是开展创新创业考核的前提。开展医药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构建科学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从而可以客观的对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现状、质量效果等进行评价;其次,构建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是跟随时代进步的内在要求,将促进CIPP评价模型自身应用外延的扩展。将CIPP模型用于医药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这也是CIPP模型理论上自我突破;这还将有利于提升医药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通过新评价指标体系,医药类高校以评价促改革,为医药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进提供决策信息,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办学理念等背景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办学理念与相关规划是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场所条件等输入评价是指标体系的计划,过程评价是实施的阶段,输出评价为指标体系提供了反馈,据此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影响。背景、输入、过程、输出是与创新创业教育关联最为密切的指标[8]。本研究根据已有文献,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的形式对指标进行筛选,充分考虑文科学生的特点,如:注重对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的评价,尽可能保证评估主体的客观性。此外,还合理控制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规模。结合CIPP评价模型以决策为导向、多种评价有机结合等特点,秉承着开发展性、特色性等原则,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其中背景评价涵盖了3个二级指标:环境背景、专业建设、政策保障。医药类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势必根植于本校现实条件,这主要包括环境背景与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作为高等院校的最基本建设,反映着学校学科水平。而相关条例、法规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政策保障。
输入评价由3个二级指标构成,分别是:师资投入、教学设施投入以及经费投入。师资投入包括: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等。优良的硬件设施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多便利,提高了学生创业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教学场所、设备条件等衡量。而高校中创业教育经费可以通过创业孵化专款进行衡量。
过程评价包括教学管理、课题建设与实践教学。教学管理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风学风建设是其教学管理的关键。课程建设包括了课程布局、特色课程以及精品课程。实践教学,各地高校实际情况各异,医药类高校应当结合自身教育的特点,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模式。
输出评价由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愿提升、创新成果转化2个指标构成。学生通过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改善了其相关想法,并通过学生创业意愿和新项目得以体现。在智慧与创新交汇的今天,培育创新创业思维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科技的发展,而创新成果转化可以通过申报专利以及孵化企业数量反映。
首先建立权重判断矩阵(见表2),本研究邀请了来自于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管理层以及从事医药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和研究的专家进行访谈,听取并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观点和意见,对评价指标的选取进行调整。通过九标度法反映各个指标之间的严重程度不同,对各个指标进行评分。由所建立的指标权重判断表,构造出了一级指标(F层),二级指标(F层—U层),三级指标权重判断矩阵,如表3至表7所示。当CR <0. 10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确定的权重有效。
λmax:4.0145;一致性比例:0.0054,CR = 0.0054< 0. 10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背景评价”对“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权重为0.0693;λmax:3.0324;一致性比例为0.0311,CR = 0.0311< 0. 10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
“输入评价”对“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权重为0.1234;λmax:3.0000;一致性比例为0.0000,CR = 0.0000< 0. 10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
“过程评价”对“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权重为0.3796;λmax:3.0037;一致性比例为0.0036,CR = 0.0036< 0. 10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
“输出评价”对“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权重为0.4276;λmax:2.0000;一致性比例为0.0000,CR = 0.0000< 0. 10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
上述的结果表明,4个关于文科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一级指标各指标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创新创业输出评价、创新创业过程评价、创新创业输入评价和创新创业背景评价。创新创业输出评价在创新教育指标体系中所占比例为0.4276,学生创业意愿和新项目、专利数目等指标作为医药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输出评价,综合反映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水平和层次。过程评价所占权重为0.3796,精品课程、实践教学等是与受教育学生联系最紧密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水平。输入评价所占权重为0.1234,创新创输入投入是医药类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所拥有的资源投入及实践效率,这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质量保障。创新创业背景在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为虽小,但在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内外部环境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也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将二级指标中的11个指标对高校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评价进行排序,评价中权重较大者,便为对于医药类高校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评价的重要性指标。在创新创业背景中的专业建设权重最大,医药类院校新文科的专业设置、专业发展、专业标志性成果有重要地位,营造良好的学校创新创业基础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断深化医药类院校新文科相关专业建设。师资投入与经费投入分别占输入评价的0.6与0.3,教师的水平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息息相关,要增强相关教师授课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性与多元性。实践教学与课堂建设在过程评价中也占比极大,要提升学校创新创业理论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医药类高校新文科专业的学生多参与创新创业类活动。输出评价中的创新成果转化对整个决策目标权重占比都达到了0.2851,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成效的直接体现,新文科专业学生创业意愿和新项目、申报专利以及孵化企业数量等,直接反映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水平与成果。遂医药类高校还应以目标为导向,注重对激励机制、反馈机制等全方面的构建,加强对创新创业资讯平台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冯艳飞, 童晓玲. 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与方法[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122-128.
[2] 周泽炯, 廖信林. 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对外经贸, 2020(01):133-136.
[3] 刘慧姝. 基于CIPP模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研究——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9,35(10):51-53.
[4] 毛乃佳, 林凤. 基于CIPP模型和柯式模型构建教师培训评估体系[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0,24(04):15-17.
[5] 陈帆. 工科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 未来与发展, 2015,39(05):94-96.
[6] 赵岩松, 朱伟, 刘毅. 基于CIPP的高校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0,11(05):113-118.
[7] 王静, 王美骄, 张妍. CIPP视域下基于组合赋权法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45(02):159-164.
[8] 张敏, 李安然. 基于CIPP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目标、要素及内涵分析[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1(06):48-52.
项目基金: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改课题《基于CIPP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研究——以医药类院校为例》
作者简介:刘金红(1994— ),男,汉族,安徽人,硕士研究生,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钟锭(1993— ),女,湖南人,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