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琪
摘要:“歌曲之王”舒伯特将音乐与诗歌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艺术歌曲旋律简单优美,具有抒情性,和声的配置具有半音化特征,采用变和弦、那不勒斯和弦、调式交替以及转调等一系列手法丰富和声的色彩性,体现了早期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特征。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半音化和声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的抒情歌曲的称统,这种歌曲以其结构简洁、歌词优美以及旋律和伴奏的高度艺术性而闻名。在18世纪末,德国引发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作家们以文字描绘了人们自然、纯朴的生活,并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在那个时候,音乐家们受到文学的启发,从浪漫主义诗歌中汲取灵感,探索全新的音乐创作手法。作曲家们通过不断探索,将诗歌与音乐巧妙地融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艺术歌曲。
舒伯特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一生中创作了超过600首艺术歌曲,推动了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的发展。舒伯特将诗和音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他用独特的技巧将艺术歌曲中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复杂的调式和创新的和声方式相结合,并融合了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传统和民间音乐素材,还丰富了艺术歌曲中的戏剧成分。艺术歌曲作为舒伯特音乐创作中的重要艺术形式,其创作手法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他的声乐作品代表作有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魔王》《冬之旅》等,其中包含的作品短小精致,旋律优美简单具有抒情性,和声色彩性丰富。
舒伯特在其歌曲中的和声配置受到了当时诗歌歌词内容的影响。早期浪漫主义的音乐创作技法依然是以古典时期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为基础,采用三度叠置和弦为和声构成的基础,但这时,为了能够使音乐作品更好地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与愿望,作曲家重视和声与音色的作用,开始发展和扩充新的和声结构,加强和声的色彩性,成为浪漫主义音乐区别于之前音乐创作的特色。在和声的创作上,舒伯特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采用各种手法如变和弦以及调式交替等手法来加强音乐的表现力。桑桐曾说过,“舒伯特的和声语言即以他艺术歌曲中最为丰富、最富表现力,无论在转调方面、变和弦的应用方面、和声的色彩对比方面、半音化的处理方面,都有大胆的创造”。
一、变和弦形成的半音化进行
变和弦是采用原调内和弦的临时变音,不改变它的功能的前提下,形成了增、减和弦,增强了进入主要和弦或某个和弦的趋势,推动音乐的发展。舒伯特经常使用变和弦,包括原调的变和弦和离调的变和弦,特别是在副属和弦转向临时主和弦的进行时体现出来,或者副属和弦直接进行到主调性的主和弦,做具有色彩性的半音化进行。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海滨》(Am Meer)中,前奏部分便采用了变和弦,形成和声声部半音化。如谱例1所示。
上图所示,谱例中的片段的调性为C大调,前两个小节采用相同的和声进行,即降六级七和弦第一转位进行到主和弦,形成了下属到主的进行。其中降六级七和弦采用了变音的方式,降A音和升F(降G)音倾向于主和弦五音G;升D(降E)音倾向于主和弦的三音E;C音做了持续处理,一方面加强了向主和弦的倾向性,另一方面又加强主音,明确了调性。在和弦结构的安排上,舒伯特还做了加厚处理,第一小节先采用八度叠置构成的主音C用以明确调性,在内声部构成和声的进行,第二小节则将七和弦的每个音都做了倾向性处理,加厚了和声层次。两个和弦的主音降A到C是大三度的根音进行,音色明亮,它的歌唱旋律是以大三度开始,具有明朗的色彩,其和声配置也伴随着歌唱旋律这一特点。放在前奏部分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加上两次层次渐强和声进行,塑造出海边黄昏的唯美意境。
谱例2是舒伯特艺术歌曲《幻影》(Der Doppelganger)的片段。整首歌曲的调性是以b调开始的,但是其间包含多次A与升A的转换,形成了调性游离之感,表现了朦胧阴森的恐怖气氛。谱例所示这段歌曲中,和声的配置是以八小节为一个单位进行重复而构成的,每个乐句的最后两个小节的和声进行是统一的。在这首歌曲的第二、第四、第六以及第八句歌词的结束的地方,和声配置都有相同的从b小调三级级和弦进行到属七和弦第二转位的和声进行,形成了和声内部的半音进行。第四句的结束和声衔接其后。在第六乐句的结束处,旋律进行到第一次高点,舒伯特为了表达歌词中痛苦的内容,在原属七和弦第二转位的和弦降低五度音成为属变和弦。而在第八句结束处旋律的第二个高潮点G音处则改动了两个音,升C音变为了C音,升F音变为了G音,成为导和弦降三音的变和弦增五六和弦,造成了强烈的音响效果,塑造出阴森的气氛。
上图谱例3所示为舒伯特艺术歌曲《春梦》(Fruhlingstraum)中的片段。《春梦》讲述了流浪的人在严寒的冬日里的一场春天的梦,整首歌曲具有童话般的色彩,精采绝伦,共分为三段,第一部分讲述的是甜美的梦境,第二部分是被惊醒,第三部分则是悲哀的回忆梦境,伴随着大调到小调到大、小调的转换。谱例中所示的音乐片段玄子第二部分惊醒,在和声上采用了重属变和弦形成和声的半音化进行,其间多次短暂的转调,调性的变换为e小调、d小调、g小调最后再回到a小调,每个调上采用降五音的重属七和弦解决到了主和弦的第一转位作为短暂的调性停留,并形成模进,其中,e小调重属变和弦主音做持续进行,低音升F进行到升G,升A音和还原C音倾向于主和弦五音B,紧接着又进行到e调性的主和弦;第四小节采用下属和弦的连接是为了直接转调进入g小调,此部分中将重属变和弦到主和弦的进行强调了两次用以加深印象,并在最后一小节主和弦后采用了g调的五级d和弦,为进入a调做准备。上行的旋律线条和下行的和声走向形成鲜明对比,加上一连串的重属变和弦与主和弦的连接使整体音响的紧张度更为明显,整体塑造出春梦的惊醒、雄鸡的高鸣等动态美,展现了流浪人被惊醒后内心情感的变化。
二、那不勒斯和弦形成的半音化进行
除了采用变和弦之外,舒伯特还会使用那不勒斯和弦即降二级和弦来进行和声的半音化连接。
例如谱例4也是《春梦》(Fruhlingstraum)中的片段。这里采用了那不勒斯六和弦到主和弦的连接,调性为a小调,构成了降B到A音、还原F到E音的半音进行,和声连接塑造出的紧张感突出了歌词中所描绘的“黑暗与寒冷”,这是流浪人被鸡鸣惊醒了美梦,突然回到了现实,感受到了周围的阴森寒冷,但是他的心还在那美妙的梦里。
谱例5中也采用了那不勒斯和弦来丰富和声的色彩性,在第12小节中,从采用d小调的降二级第一转位和弦,紧接着解决到了d调的原位属和弦上,这种主和弦进行到降二级六和弦再解决到原位属和弦的和声连接,非常具有浪漫主义音乐的和声特色。
三、调式交替形成的半音化进行
调式交替手法通过扩展和发展调式关系,使得和声进行的种类更加多样化。调式交替手法通常包括同主音调式交替,指的是相同主音但是不同音列的两组调式在和声进行中交替使用,造成调性统一但调式色彩对比明显的特点。在舒伯特的作品中,这种手法常常体现为大小三和弦的衔接;除了同主音调式交替,还包括同音列调式交替,也就是在同一自然音列中的两个调式,采用变换中心音的方式形成了不同的主音,它的呈现方式可以是横向并置的,通常是调式之间强调不同的主音,也可以是纵向叠置的,可以展现出复杂的复合和声,增加和声的色彩性。第三种是不同主音不同音列的调式交替,这种情况下,不同的调式一般是并置出现的,塑造出听觉上的冲突和对比。
例如谱例5 中《忧郁》(Wehmut)的开始部分的和声配置为D大调主和弦到d小调主和弦,然后通过半音化进行到F调后马上又转回了D大调,舒伯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与诗歌歌词内容进行融合。歌词中写道:“当我穿过树林和草地,我感到无比的欢乐和忧郁充满在我的心中,当我看到草原上无比美丽和春天的一切的乐趣,一切在风中摇曳着,有些向着天空矗立,人们都迷恋的信仰者它展现的非凡魅力,但是这些都会逝去,都会逝去。”从歌词的内容中可以看到情绪是从高亢欢欣到低落惆怅的变化的,在旋律的设置上,前半部分比较高亢嘹亮,而后半部分采用下行的线条变现低落忧郁的情绪。在和声的配置上,也融合了这种情绪的变化:当歌曲进行到“欢喜”两字的时候,舒伯特采用D调主和弦进行配置,产生明亮的色彩,而到了悲伤一词时,又采用d小调主和弦进行配置,加强忧郁色彩。在伴奏织体方面,当歌词内容为事物在风中飒飒摇动时,和弦由原来的琶音转换为震音,节奏型的突然改变,一幅生动的微风拂过树梢、树叶摇晃的景象仿佛立马九展现在了眼前。
如上图所示,舒伯特在《在远方》(In der Ferne)片段中采用了同主音大小调式交替手法。此段调性为B,他在低音部采用小调的半音下行,从b主和弦的根音b音半音下行到降B主和弦的根音降B,构成了同主音大小调式的交替,同时还包含了平行五度的进行,这在古典乐派中是极少用的进行方式,这里的平行五度的使用打破了古典乐派的创作风格。紧接着在第8小节进入三级和弦即d和弦,离调后回到b调终止式确定b调性。在这段音乐中,小调半音的下行是非常忧郁的色彩,其歌词中写道:嫌弃家屋,离别故乡,没有人祝福, 啊!继续他们的路途。描绘出远离家乡、颠沛流离的亡命人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心中悲伤的情感。
谱例7是舒伯特艺术歌曲《嫉妒与矜持》中的片段。《嫉妒与矜持》是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第十五首,故事描述的是一场以悲剧结束的单恋,歌曲以哀愁、绝望的心境为情绪底色。这一部分也采用了同主音调式交替的手法,与前边不同的是,这一部分是转调部分,舒伯特采用了调式交替的手法模糊调式。片段转到G调上,他的半音进行是歌唱旋律中的降B音到A音的进行,为结合旋律的进行,舒伯特在和声上做了调式的交替,前两个小节采用g小三主和弦到属和弦的连接,在第二小节第二拍采用G大三主和弦,色彩突然明亮起来,并进行到G调的下属方向,由于大小三和弦中间有属和弦做衔接。这里的调式交替手法不仅适应了旋律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描绘出了两个形象“猎人”和“少女”的对比。
四、转调过程中的半音化和声进行
舒伯特为了充分表达诗歌歌词中的内涵,他通常在较短的作品中采用单一调性,并可能使用一些离调和弦增强色彩性的对比,但不进行转调处理;在一些具有情绪变化的作品中,根据诗歌内容的含义,会做调性的偏离或者转换,有的不断发展变化,有的采用远、近关系调相互转换,
有时舒伯特会使用相同主音调式的交替或对置的方式来进行表达,有的时候还会将调性模糊。比如艺术歌曲《菩提树》,其整体的调性布局为E大调、e小调、E大调、e小调、C大调、E大调。E大调和e小调形成同主音调式交替的关系,大调描绘对菩提树的赞美和对美梦的回忆,小调描绘对现实生活的失落和对流浪生活的酸楚,色彩明亮与暗淡相互映衬。歌曲进入到发展部分时采用了C大调描绘主人公不惧严寒的环境,依然坚定向前的决心,最终回归E大调主调性。
在转调时,舒伯特常采用模进的手法,他利用半音调性关系组织转调,这种半音化的转调方式通常是短暂的,一方面用来拓展和声的范围,另一方面又适应了诗歌歌词内容和情感表达的需求,展现出了舒伯特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
上图谱例8《万能的主》(Die Allmacht)中采用了半音模进的手法,分别由降G调、G调以及A调上的三个短句子构成,其中,两个小节为一个模进组,每组由三个和弦构成。第一组是降G调上的属七和弦第一转位到降五音的属七和弦,再解决到主和弦的和声进行,以此种进行方式连续模进两次,虽然和声的调性是以半音下行方式进行的,但是和声线条的进行呈现下行半音的趋势,这实属巧妙之处。舒伯特采用的半音化手法表现了雷鸣电闪的景象,加上和声配置中低音部的震音和快速的音阶式上行的音符给人形象地展现了电光闪闪、雷声轰轰隆隆的感觉。
在谱例9中,艺术歌曲《年轻的修女》(Die junge Nonne)的调性变化为f调到升f调再回f调,谱例中前三小节为第一句,调性在主调f上,后三小节是第三句,转到了升f调上,他利用降D音与升C音等音方式进行转调。根据歌词内容例如“坟墓”二字,舒伯特减和弦结构塑造紧张感,在横向进行上采用了f调的六级音D到半音下行的降六级音降D,再进入属音C音,其和声的配置也伴随着减五度的半音下行,和声织体上采用柱式音型,增强雷声、暗夜的背景色彩。
五、小结
舒伯特的半音化和声技法充分体现了早期浪漫主义音乐对古典主义音乐的突破。他的艺术歌曲完成了诗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不仅在旋律的设置上具有独特的创新性,还利用丰富的和声手法将诗歌的内涵、人物的形象与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展现出了一个特定时代中贫穷、正直又向往美好生活的普通市民的现实生活和内心的情感。
(作者单位:临沂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桑桐.《半音化的历史演进》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3]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4]舒伯特.《舒伯特声乐套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