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便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中西医防治

2024-06-24 13:47:30瞿刚碧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6期
关键词:中西医临床表现防治

瞿刚碧

摘要:仔猪便秘是仔猪肠道蠕动性减弱,肠道运动与分泌机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养殖中的发生率较高,可由多种因素引发,主要与疾病、饲喂不当和环境应激刺激有关。造成仔猪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加快、卧立不安等现象,最后仔猪排便困难,还可能导致尿闭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发生误诊,则可造成患病仔猪死亡。本文对仔猪便秘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介绍了其临床症状,中西医诊断,并提出了中西医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期更好的防治仔猪便秘,促进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仔猪便秘;临床表现;诊断;中西医;防治

近年来,各种猪类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特别是仔猪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弱,更容易发生各种疾病。仔猪便秘是仔猪养殖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多发于仔猪断奶后的1周之内,随后逐渐消失,但在仔猪长到20 kg时,又非常容易复发,该病的发生与动物肠道蠕动过慢,肠道的运动与分泌机能紊乱,致使肠内容物无法正常排出,滞留在肠腔内变得干硬后阻塞肠道所致。主要可造成患病仔猪出现肠阻塞性疼痛,对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提高对本病的重视程度。本文对仔猪便秘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控措施进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 仔猪便秘的发病原因

1.1 饲料饲喂不当

新生仔猪如果没有及时吸食到母乳,或者母猪在妊娠期间饲养不良,营养缺乏,则可能造成仔猪体质较弱、发育不良,引发仔猪便秘;如果仔猪断奶后使用饲料搭配不当,饲料中的粗纤维或者干硬饲料的含量较多,饲料中含有过多的泥土或者异物等,或者使用纯米糠饲喂仔猪,刚断奶的仔猪缺乏青绿饲料的供给,或者突然更换饲料等,均会诱发仔猪便秘。此外,饥一顿饱一顿、饮水或者运动不足等也可能导致仔猪便秘[1]。

1.2 饲养环境较差

由于仔猪的自身免疫能力非常弱,且胃肠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弱。如果养殖环境不佳,噪声过大,卫生不达标,通风、光照或者温湿度等不适宜,或者暴力驱赶等人为的不良因素,均会诱发仔猪发生便秘。

1.3 疾病继发所致

当仔猪发生某些传染性疾病或者热性疾病时,会导致自身体温升高,继发仔猪便秘;或者仔猪自身患有慢性肠胃病,也会继发便秘的症状,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等疾病,均可能诱发仔猪便秘。

2 仔猪便秘的临床表现

便秘仔猪发病初期,主要出现采食量降低、躁动不安、呼吸频率加快、腹围明显增大、频繁的回望腹部等临床表现,并且仔猪的舌苔发白、变厚。刚开始可以排除一些混有黏液的干小粪球,病情加重的患病仔猪会频繁努责,但很难将粪便排出。随着病程的延长,病猪食欲废绝,停止采食,精神沉郁、眼结膜充血严重,频繁的饮水,此时患病仔猪的肛门可见明显的突出。

3 仔猪便秘的诊断

3.1 西医诊断

听诊患病仔猪的腹部,肠道蠕动音不整、减弱,或者消失。触诊仔猪直肠发生明显的肿胀,并且能够触摸到其肠道内具有较多干硬的粪块,按压病猪的腹部会表现出明显的疼痛与不安。如果是病情严重的仔猪,则其肠道内滞留的大量干硬粪球会对膀胱颈造成压迫,造成仔猪尿路不通,而出现长时间无法排尿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患病仔猪的体温变化不明显。

3.2 中医辨证

热性便秘:常发生于夏秋两季,患病仔猪表现出舌苔厚、口津黏等症状[2];严重时兼有口臭无津、舌红苔黄等症状,病重者伴有尿短赤。

寒性便秘:常发病于冬、春两季,具有热性便秘的共同症状,同时兼具剧烈疼痛、恶寒颤抖、四肢不温等情况,患病仔猪舌干无津、舌微青、苔白且薄,腹围具有明显胀满感[2]。

虚性便秘:多发生于气血亏虚、体弱多病的仔猪,病程较长,刚发病时症状不明显,表现为腹部轻微疼痛,舌绵软无力,偶有口津减少。

4 仔猪便秘的预防措施

4.1 加强对妊娠母猪的护理

养殖场需要根据不同妊娠阶段母猪的营养需求,制定一套精准的饲料配方,确保母猪在妊娠期间摄入的营养充足均衡,能够为仔猪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料。同时保证猪舍内部的环境安静、温湿度适宜、通风条件良好,实现母猪与仔猪的统一精细化管理,减少仔猪发生各种疾病的几率,进而降低仔猪便秘的发生率。

4.2 加强仔猪的饲喂管理

对于新生仔猪,必须令其及时地吸食到初乳,得到充足的营养,获得母源抗体,增强自身的体质。对于断奶仔猪,则需保证仔猪的饮水充足,定期清洁水槽,并及时地提供干净充足的水源,特别是天气炎热的夏季,养殖人员需向猪群提供充足的洁净水及青绿多汁的饲料,同时在饮水当中添加适量的电解多维,提高仔猪的抗应激能力,以防止各类疾病的发生。在给仔猪更换饲料时,需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突然更换饲料,对仔猪的胃肠道造成刺激;尽量不要饲喂仔猪单一的米糠或者稻壳类饲料,这类饲料原料的饲喂比例最好不超过30%,并且粗饲料的添加量初期饲喂量要少些,逐步增加饲喂量[3]。如给仔猪提供的饲料比较干燥,或者含有的粗纤维比例较高时,则需将其研磨充分以后,最好添加一些微生物制剂,充分发酵以后再进行饲喂,可以促进仔猪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防止因难以消化而出现便秘的情况。

另外,养殖场需根据仔猪不同的生长阶段,制定科学的饲料搭配方案,定时定量地饲喂猪群,切忌一次为猪群提供过多的适口性较好的饲料,防止仔猪一次性采食过量而引发便秘;同时需要保证仔猪的运动量,维持猪群良好的消化吸收机能,避免便秘发生。

4.3 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

养殖场需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为仔猪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确保猪舍的环境温湿度适宜、通风条件和空气质量良好。在夏季温度较高的季节加强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则需做好保暖,减少外界环境应激对仔猪健康的影响。同时注意仔猪分群后的饲养密度,避免发生斗殴和饲养密度过大导致运动量不足的情况。此外,需要保持养殖环境的安静,不可暴力驱赶猪群,降低断奶前后对仔猪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应激。

对于发病初期的仔猪,需要立即停止粗饲料的饲喂,增加温水供给,并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对于同窝未发病的仔猪,则需结合少量的青绿多汁的饲料进行饲喂。

5 中西医治疗

5.1 西医治疗

对于便秘仔猪,可使用温水或者2%肥皂水进行反复灌肠,也可使用10~50 mL食用植物油或者液状石蜡给患猪灌服治疗,同时适度按摩仔猪腹部,对于病症较为严重的,可配合2~5 mg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对于腹痛严重的患猪,可使用20%安乃近注射液3~5 mL加2.5%盐酸氯丙嗪注射液2~4 mL进行皮下注射治疗,2次/d,连续用药3 d;对于出现心脏衰弱的重症仔猪,还需使用10%葡萄糖注射液300~500 mL+10%VC注射液10~20 mL,静脉注射进行强心补液,2次/d,连续用药2 d[4]。

5.2 中医治疗

1)方剂治疗。热性便秘:主要以通肠泻下、清热润燥为治疗原则,可使用大承气汤。取枳实、厚朴各9 g,大黄15 g,芒硝25 g,加水煎煮后浓缩至200~300 mL的药液,给患猪灌服。也可使用调胃承气汤,取30 g大黄,60 g芒硝和40 g甘草,先将大黄和甘草煎煮后,将药液滤出,用以兑冲芒硝,给患猪灌服,大剂量调胃承气汤可以快速地缓解仔猪便秘。

寒性便秘:主要以温通行滞为治疗原则,可使用加味温脾汤治疗。取木通6 g,党参、制附子、炙甘草各9 g,干姜、大黄、厚朴、牵牛子各12 g,芒硝15 g,花生油60 mL,除芒硝和花生油外加水煎煮,滤出药液后兑冲芒硝和油,随后给患猪一次性灌服。对于体弱气虚的患猪,可外加肉苁、蓉当归各12 g。对于腹胀冷寒者,可外加9 g枳实。

虚性便秘:主要以润燥通便为治疗原则,可使用当归苁蓉汤治疗。取通草6 g,番泻叶、木香、厚朴、枳壳、香附、瞿麦各9 g,肉苁蓉、神曲各15 g,当归30 g,加水煎煮后,取药液外加60 mL的麻油,给患猪灌服。对于气虚严重者可外加黄芪15 g治疗。也可使用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各9 g,郁李仁、肉苁蓉各12 g,研磨成粉后,开冲冲调后给患猪灌服。对于气虚严重者可外加黄芪15 g治疗;对于血虚者,可外加当归15 g进行治疗;对于粪球干硬者,可外加枳壳、大黄各9 g,神曲、芒硝各15 g进行治疗。

2)针灸治疗。已有研究表明,针灸“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等穴位,能够有效改善鼠类便秘的情况,并且有临床应用显示通过针灸治疗便秘,效果、优势明显。但利用针灸治疗仔猪便秘的相关研究仍然不足,有待后续的进一步研究。

6 结语

综上所述,仔猪便秘在生猪养殖中的发生率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仔猪的育肥效果,由于仔猪便秘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情况密切相关,因此养殖户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措施,科学饲喂,减少环境刺激,发现异常及时诊治,以降低本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夏志映.仔猪便秘的临床诊断与防治[J].当代畜牧,2013(23):50-51.

[2] 刘永彬,张胜利,高伟茹.浅谈中兽医诊治仔猪便秘[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8):90-91.

[3] 李吉柱.猪便秘的原因、症状以及防治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20,36(12):104.

[4] 迟海华,孙玉婵.猪便秘的治疗和预防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22,24(6):3-4.

猜你喜欢
中西医临床表现防治
乳腺增生病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中医胃热证的研究进展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49:06
论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受热面磨损及防治技术
无公害农药在防治蔬菜粉虱中的应用
苹果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对某鸡场鸡白痢发病情况的调查及防治效果的分析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08:21
提高中西医儿科教学效果的对策
大肠埃希菌肠道外感染及其治疗的研究近况
上海医药(2016年7期)2016-05-09 23:05:50
成团泛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
上海医药(2016年3期)2016-03-23 23: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