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建设农业强区现实困境与实践探索

2024-06-24 14:15徐祥伍
粮食问题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现实困境实践路径乡村振兴

摘要:建设农业强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基于农业建设的实际需求,也是维系自治区广大农民生计、提升其生活水平以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深刻理解建设农业强区重要性的前提下,依托广西农村建设的实际现状,提出农业强区建设中的实践路径极具现实意义。一方面,加快农业强区建设有助于解决自治区农业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广西在一带一路中农业领域的影响力,有助于拓展广西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提高出口水平。此外,从建设农业强区的实践路径来看,农业强区建设要体现地方农业特色,借助依靠科技创新建设与改革创新建设双轮促进农业强区建设,全面实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业强区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引 言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全国农业大区,加快农业强区建设,事关新时代建设壮美广西战略布局[1]。基于现有文献综述上,文章依托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理论方向,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发展现状,着重论述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建设农业强区的重要性与实现路径,以期在理论与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农业强区的建设更为清晰、更为科学与更加可行。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建设农业强区的现实困境

(一)广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发展面临保安全和保供压力

广西农业资源整体上人均耕地不足、土壤肥力破坏较大且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化的迅速推进使得大量农业资源被占用导致农业环境承受压力日趋紧张,从区内产品供给需求来看,在区内人口总量增长、城镇人口逐年上升和农产品消费层次升级等使得广西农产品需求量明显,农产品供求由间歇性短缺向长期偏紧衍变。广西农业发展面临产量产能低、农产品供给紧张等问题,为提高自治区保供能力,需要重点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关注区内环境生态的有效保护,鼓励和支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

(二)农业创新发展动能滞后,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受限

广西农业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业经济类指标等方面,其创新发展动力滞后源于广西农业专业化水平相对不足,未形成明显的品牌化和集群化发展模式。与东部沿海对比广西农业产值低、农民收入水平低,主要受到农业规模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农业劳动力素质等多因素的限制,影响了整体经济效益。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绿色转型滞后等问题。此外,广西属于西部民族地区,其教育资源匮乏,劳动者教育程度偏低。区域经济的限制以及劳动力素质水平导致先进农业技术普及面不高,农业生产率较低。在发展模式上,分散的一家一户生产模式导致化肥和农药过度使用,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发展度低,技术水平滞后,农户和专业化经营者对转型和创新认识不足,限制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自治区政策扶持不完善,农业发展配套设施缺乏

自治区农业强区建设缺乏系统性的政策扶持体系,且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滞后。广西农业发展在配套设施方面仍面临挑战,科技应用的普及率相对较低,现代化农业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待提升。村镇农业部门多困于经费少、设施旧和服务弱等问题,造成对农业推广与转型难度加大,进一步在农业资源整合与科研推广上缺乏有效衔接,难以实现强化农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满足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2]。自治区农林预算占区内总体支出比重较低,科技兴农、产业兴农等政策覆盖面过低,区内农业产业链过于单一,未能考虑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因此如何构建适应广西特色的政策扶持、配套设施以及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促进农业强区的重要前提。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建设农业强区的必要性

农业强区建设应兼顾我国农业强国的一般特征,并立足于自治区农情体现少数民族地域特色,可依靠科技创新与改革创新协同推进农业强区建设,从区内稳产保供、聚焦优势产业、农机装备提升、产业融合发展、经营体系完善等方面强化农业强区建设。

(一)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治区“三农”问题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农业强区中勇于开创新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必须立足广西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实际,推动理论创新并科学引导农业强区设实践。必须深刻认识广西农业发展从数量积累到质量飞跃的必然趋势,明晰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具备从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的基础,找准推动广西农业强区建设的突破口和独特策略。为实现这一目标,需抓住广西农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方面,全面考虑区内“三农”实际需求,精准识别现代农业建设的实际基础和存在的短板,明确区内生产保障、资源利用、科技装备、经营体系、全等关键任务,发展方向和优先级排序,杜绝盲目行动,使资源得以更加精准高效地运用,并对广西农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找到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3]。

(二)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是推进自治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壮美广西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念与广西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的目标相互契合,共同构成了推动自治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壮美广西的战略要求。自治区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地理特点,注重保障国内市场的需求,加强与一带一路市场的合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强大的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并通过政策引导,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夯实农业强区建设有助于助推自治区融入国家现代化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是发展自治区高质量现代农业、加快补齐农村农业短板弱项的现实诉求

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的过程中,旨在推动自治区实现高质量现代农业的发展,迅速弥补农村农业领域的短板和弱项,以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紧迫需求。对自治区农业现状的深刻认知,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农业强国建设理念。要深刻认识建设农业强区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明确已经具备的农业发展基础,找准自治区农业强区建设的关键领域和独特策略,了解现代农业建设的实际基础及存在的短板弱项,确保关键任务、发展方向和优先排序的科学确定,避免盲目施策,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全面考虑自治区“三农”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和政策,推动自治区农业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建设农业强区的实践探索

农业强区建设,外在驱动在于科技,内在核心在于改革。从农业强区实践探索的路径来看,科技创新和改革创新是农业强区建设的两大驱动力。科技创新致力于提升科技装备的效能,增强产业的韧性,提高农业的竞争能力,并推动生态低碳绿色农业,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多元化需求。改革创新则着眼于强化农业经营体系、打造现代农业新型样板以及优化农业的经营结构。从内到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借助科技创新助推农业强区

依托自治区现有农业发展现状来看,自治区坚持以科技赋能农业强区建设,从科技攻关、种业振兴、技术革新努力向科技要增量、提质量上紧跟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具体路径在于要充分强化科技创新应用导向,着力推进自治区整体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完善,实现生态低碳农业产业链的打造,精准突破农机装备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等路径提升自治区的创新体系效能,强化自治区科技创新助推农业强区的建设。

1. 整合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协同。在自治区的农业创新体系中,应通过建立科研项目联合组织机制,实现各级科研机构资源的高效整合。建立科研资源整合评估体系,评估各科研机构在资源整合中的贡献,并制定相应激励机制。强化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建立企业与科研机构的紧密协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更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并在成果转化方面提供更多支持。针对广西农业发展需求,建设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着眼于广西的特殊农业生态环境,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本地农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以便于适应广西农业的多样化需求。建立多主体参与联动机制,推动政府、企业、机构与农户等主体的协同推动科技成果的共享与转化,实现科技创新与现实生产的有效结合[4]。结合广西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可加强地方行业协会、建立技术交流平台等手段,促进各主体之间的横向连接,以促进信息和经验的共享,有助于整合并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协同。

2. 强化科技应用导向加快成果转化。通过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强化成果转化覆盖面,以实现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其一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协同发力,发展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构建多元化、高效的科技服务网络充分整合各方资源,为广大农户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科技支持和培训,以满足其实际生产需求。其二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加大农机覆盖与购买补贴政策,通过建立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户共同参与农技推广,使科技成果更快速、广泛地渗透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可持续的市场驱动机制,以激发农户的科技应用热情。开展适宜于丘陵地区农业设备研发,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促进科技应用与企业农户对接,有助于提升广西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实施区内种业振兴农业发展行动。种子作为农业的核心,种业振兴是农业强区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基础。首先,实施种业振兴发展行动对自治区农业发展极具战略眼光与现实意义,种业振兴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种业科技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有助于应对粮食安全风险。其次,实施种业振兴农业发展有利于带动区内农民提产增收。借助种子的科技创新实现与广西自然环境相协调,使产量增加,实现农民增收。另外种业振兴有助于提高区内农业就业机会[5]。南宁马山县依托种业振兴为契机,联合种业公司建立“种子基地+种业公司+农业大户+个体农户”的新型利益联结模式,培育区内大批食品加工企业,为附近农户提高大量就业岗位。最后,实施种业振兴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代农业强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4. 塑造区内低碳绿色农业生产环境。结合自治区低碳绿色农业发展实际,积极助推区内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借助科技创新助推农业强区,塑造区内低碳绿色农业生产环境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持续培育农业低碳绿色发展,加大农业低碳技术创新并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不仅能提升区内农业生产效率,还能推动区内农业可持续发展,减轻环境压力。科技创新能够推动农业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引入生态友好型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模式,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建立低碳绿色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农产品加工有机转型,为农产品提供更为可持续且绿色的生产基础。

5. 精准攻克农机设备核心技术难题。应重点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促使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攻克技术难题,并建立联合研发平台以推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依靠产学研结合机制的建立,通过产业化推动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应用。同时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紧密合作,结合广西农业发展实际,提高自主研发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与园艺机械的能力。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为农机设备技术研发和生产提供支持[6]。同时,建立农机设备技术示范基地,通过示范效应推广先进的农机设备,并提供相应的补贴和优惠政策。在技术方上推动农机设备的数智化发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实现更为精准和高效的农业生产管理。

(二)借助改革创新助推农业强区

农业强区建设,需持续深化农村改革。通过激活农村集体资源、改善土地制度、优化农业经营、提升农民权益等方面的措施,用以提高农业附加值,确保改革红利更多地惠及广大农民,推动农业强区建设中实现更为可持续和高效的发展。

1.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区内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需促使土地资源更为灵活高效地利用,其涵盖土地产权明晰,推动农地流转,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农村土地市场体系,加强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和交易,确保土地资源流动,提高存量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确保现代农业发展用地。在完善区内社会保障制度方面,需要强化社会保障的全覆盖性和可持续性。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特殊性,确保改革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障网络,借助改革可有助于更好推动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农业强区的目标。

2. 聚焦区内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现代农业新型样板。自治区在助推农业上可聚焦林果蔬畜糖等优势特色产业,实施抓标杆、立品牌的战略,借助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五年行动纲领,着力培育自治区农业领军人物、领先技术和品牌企业,实现以品牌标杆带动群企发展,辐射引领全区农业水平整体提升。通过强化标杆带动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名录,重点打造本土品牌如农垦、力源等企业,强化其在区内产业主导地位,实现构建“标杆领航、品牌带动、群企发展”协同发展的局面,强化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努力建设全国现代农业提供广西样板。

3. 优化区域农业经营模式,开展适度规模农业合作。开展适度规模农业合作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宜于自治区农业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其一在于通过推动个体农户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其合作与联合进而催生农业合作发展的产业新业态,全面拓宽个体农户的发展能力与规模合作,推广与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其二在于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将分散的农田集中起来,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区域农业经营模式,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有助于提升农户增收空间[7]。

4.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区内农业投入强度。初步建立生态绿色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健全农业收入补贴、农业保险等长效激励机制,自治区部分预算应向农业农村发展侧重,落实到县域政府责任意识。集中区内财政引领优化专项资金投入,并开展惠农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拓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借助政策优势实现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引进,大力推进惠农金融产品创新,依托信贷、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多元化的惠农手段,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惠春,王雅婧.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农业强国的机理分析与实践路径[J].江苏社会科学,1-10.

[2]张红宇.建设农业强国要求下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J].农村经营管理,2023,(11):21-23.

[3]金文成,王欧,杨梦颖,龙婷玉.农业强国建设目标下的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与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3,(10):13-21.

[4]金福子,邢畅.由强省到强国:省级政府推进特色农业强国政策体系的异质性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1-15.

[5]党齐飏.努力走出具有广西特色的农业强区之路[J].当代广西,2023,(07):9.

[6]吉卫星.关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强区建设的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9,39(23):168-170.

[7]王洁若.传统农业大区向现代农业强区跨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践与启示[J].农村工作通讯,2014,(14):44-4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XSH011),2021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021KY098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徐祥伍(1995—)男,汉族,湖南常德,讲师。

猜你喜欢
现实困境实践路径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