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 崔贞爱 郭玉彬 白冰 姜龙
摘要: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同时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在涉及国计民生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促使我国农业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质的飞跃,但需要具有综合性才能的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需在现有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关键词:乡村振兴 吉林省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随着时代发展,城镇化率逐渐提高,社会经济水平也得以提升,人们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增大,导致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要群体的乡村人口外流严重,产业支撑严重不足,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三农”问题成为国家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重点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其中,农业、农村、农民并非是三个独立的问题,而是相辅相成影响我国国际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提出,要落实全方位推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1]。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培养具有专业性和管理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助力于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为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未来提供保障。吉林省在我国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逐渐将农业进行转型升级,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农村经济转型。
一、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现状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新型职业农民指从事农业工作、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群体。新型职业农民专注对现代农业科技进行统筹学习,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才能,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新型农业科学技术,相较于传统农民而言,更具有现代化理念,更善于运用现代化机械,通过经营产业,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生产资源消耗少、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带路[2]。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传统农业的创新者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者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更能顺应市场需求变动,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在农村经济转型、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以及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卓越之处
1. 具有较高的农业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新型职业农民能够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具有充分的实践经历,能够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2. 掌握较多的专业知识,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新型职业农民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科技创新。
3. 可持续发展理念较强。科学的农业生产能够缓解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和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例如有机肥料的运用、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秸秆还田以及生物防治等。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4. 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新型职业农民能够及时根据市场需求信息,进行资源整合、风险管理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2]。
(三)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对象主要是农村青壮年务农群体,对其他年龄段的涉农工作者和返乡农民工的培养相对较少,导致培养目标群体不明确。对农村中具有丰富经验的群体而言,错失了进一步提升的机会,也使农业发展错过了一批具有丰富才能的人才,不利于农村多样化发展;在城镇化率逐渐提高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却对农业的传统理念尚未改变,对新型职业农民这一职业的认知度较低。部分人认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就业面狭窄、以大量劳动为主、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工作薪资较低,导致农业生产发展缺少新鲜血液,不利于长久的发展;此外,吉林省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培训内容不全面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技术,而对新品种推广、农业环保以及市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相对较少[4]。培养方式单一,主要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对不同受教育的相关人群未进行针对性培训。实践操作、经验交流等环节相对较少,主要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限。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意义
1.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活力源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吸引了大批农村外出人员返乡就业,为具有农业生产专业知识的种植、养殖类人才提供就业岗位,缓解了农村人口外流。吸引和培养现代农业人才可以弥补吉林省目前农业人才需求的缺口,帮助农民提升综合素养,有助于建设现代化农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断提供力量。
2.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了解市场需求的能力。通过运用科学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种植及养殖,减少成本的同时创造出强大的经济优势[6]。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不仅为农村创造经济,也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的资源共享,拓宽城乡交流渠道,增强农村的吸引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农民可以学习现代农业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市场经营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较少资源消耗,有益于提高农村的经济文明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生产主体,乡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宜居等多方面都无法离开新型职业农民。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对策建议
1.明确培养群体。吉林省政府应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象扩招到每个年龄段的人员,尤其是具有农业生产经验的群体,通过培训加强他们农业生产的专业性知识和经济管理能力[2]。同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经营者等参与农业生产工作者的培养力度,从各涉农高校招聘动植物生产类人才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这一职业之中。
2. 加大宣传力度。吉林省政府应与社会组织以及各涉农高校加强合作,通过媒体、广告和在校活动等方式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宣传。树立高素质的农业典型,分享成功案例,激发涉农工作者的学习热情和工作动力,让人们充分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让更多的人了解政策、享受政策,吸引更多的人争做新型职业农民[5]。
3. 完善培养体系。吉林省政府应结合实际需求,培养内容与时俱进,增加智能农机使用、动植物新品种推广、信息技术、种养结合、农事生产和农业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现代农业培训课程,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现代农业生产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环保意识、经营能力与管理能力。构建培养方式的多元化,加强与高校、涉农企业的合作,提高师资力量。组织农民参观农业基地,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加强实践教学,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通过网上教育平台、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多元化渠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网上录制教学,方便农民随时学习,利于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2]。
参考文献:
[1]熊升银,陈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路的历程、经验与展望[J].大连干部学刊,2023,39(08):5-12.
[2]郑翠翠,普严婕.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新型青年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经,2023(18):43-45.
[3]蔡佳琦,刘晓霞.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对策[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2,36(06):31-35.
[4]段秀萍,丁冬.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31):176-178.
[5]王琳.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9):299-300.
[6]王媛媛.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院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17):245-247+256.
基金项目:2022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课题(2022ZCY251)。
作者简介:方文山,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畜牧兽医科研及成人教育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