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淑娉 何茜
摘要:中国钢琴作品是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点,与西洋乐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钢琴作品从产生到较为成熟,经历了萌芽、发展到成熟的三个阶段,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不论从创作题材还是风格上看都有其鲜明的特点,走出了一条本土化、特色化的钢琴音乐创作道路。本文主要以部分典型古曲、民歌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为例,探究其审美特征以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渗透,对展现其美学价值与演奏这一类的中国钢琴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审美特征;美学意蕴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音乐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曾多次与其他民族发生碰撞,在输出自己文化的同时,也引进了许多其他的音乐文化,钢琴也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其作为一件西方舶来品,在传入我国后的一百多年来,中国的钢琴作曲家们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法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致力于钢琴音乐本土化的发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之紧密结合,产生了大量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它们大多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典型的中国审美特征、深刻的伦理思想……这些作品在中国钢琴作曲家的精心雕琢下,呈现出独特绚丽的审美色彩。本文将以一些中国钢琴作曲家用古曲、民歌改编的作品为例,研究其美学意蕴,有助于更好的体现其美学价值。
一、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简述
(一)中国钢琴音乐的萌芽与发展
据史料记载,钢琴是由意大利的一名传教士在拜见明神宗时所进献,但是其初步萌芽于20世纪初,1915年赵元任创作的第一首钢琴作品《和平进行曲》,这部作品反应了时代热爱和平的精神,同一时期赵元任还创作了《偶成》等作品。此外,还有萧友梅创作的《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等,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采用西方作曲技法,作品整体短小,构思简单。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钢琴音乐逐步发展起来,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俄罗斯钢琴家齐尔品在中国演出时,举办了“征求具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的活动,齐尔品共收到了20件钢琴作品,其中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和《摇篮曲》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也涌现出一批钢琴作曲家,如丁善德、汪立三、陈田鹤、江定仙、储望华等,而现当代,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现代的钢琴音乐作品在之前的基础上,巧妙结合西方音乐元素,创作出许多新颖的钢琴音乐作品。总体来看,中国的钢琴音乐作曲家们深深扎根于本民族文化,结合西方作曲技法,创作了许多体现时代性和当时艺术理念的中国钢琴作品,推动了我国钢琴音乐发展。
(二)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突出特点。
中国钢琴音乐在萌芽时期大多曲式短小、构思简单,还未形成自己鲜明的特点,但到了三四十年代以后,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呈现出一些突出特点。第一,模仿乐器音色,如《夕阳箫鼓》的引子部分模仿鼓声。第二,由民歌、古曲改编而来,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浏阳河》《长安古乐》《梅花三弄》等都以我国各地民歌的旋律或古曲为主进行创作,其中《长安古乐》是一首很典型的根据古曲改编而来的钢琴作品,音乐素材来源于隋唐时期,根据古曲的三个词牌名作曲家饶余燕改编出三首小品,整体格调古朴雅致,同时结合西方复调音乐作曲技术。第三,追求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巴蜀之画》《兰花花》《云南民歌五首》等,其中《巴蜀之画》具有鲜明的四川地区民族特色、作曲家黄虎威将钢琴看作“画笔”一般,将四川音乐元素巧妙融入这部作品中,开启了对巴蜀韵味钢琴音乐作品的探索,对于丰富我国民族钢琴作品具有现实意义。
二、中国钢琴作品的审美特征
(一)旋律美
中国音乐具有线性特征的特点,注重旋律线条的变化,是一种横向思维。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移宫转调理论,建立在音列关系的基础上,是一种横向的线的连接关系,这种丰富的宫调理论,正是线性思维的体现,通过这种方式表现旋律的高低起伏、轻重缓急,这也是中国钢琴作品旋律优美的原因之一。
中国钢琴作品《浏阳河》,是王建中根据湖南同名民歌改编而来,其钢琴作品保留了民歌的主旋律,采用E徵调式,每一段都在原民歌基础上运用变奏,加花装饰等手法使旋律更加丰富立体。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点是作曲家为了模仿民歌演唱时的声腔,运用倚音、波音等手法模仿民歌唱腔,突出作品主题,旋律处理得细腻优美,伴奏织体多用琶音、分解和弦体现旋律的婉转流动,进一步突出了横向旋律的美。
(二)意境美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古追求一种情感、心灵与自然相融合的意境美。重“意”而非“形”,“意”是主观范畴,“境”是客观存在,在中国钢琴音乐中,二者也可以统一于一个整体之中。音乐意境的刻画可以使听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中国钢琴作品多数情况下不单纯强调演奏技能的高低,更加注重的是所营造出的氛围感的强弱。意境美的审美范畴成为我国艺术家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许多钢琴作曲家也曾运用不同方式将作品意境通过钢琴表现出来,意境美的美学特征在传统音乐与文学、美术紧密结合的作品中特别常见。
中国钢琴作品《平湖秋月》,由作曲家陈培勋根据广东同名音乐改编而来,作品整体上的风格古朴典雅,旋律跌宕,感情细腻,向听众呈现出一幅湖面平静、优美的夜色景象,刻画出静虚淡远的意境。作曲家在创作时使用了意象手法,意象可以承载主体的意识、情感,其中“月”“水”的意象内涵较为丰富。中国人自古对月亮有深深的情怀,而作曲家在写这个意象时主要通过空洞协和的音响为主线,频繁使用纯五度音程作为低声部。作曲家在《平湖秋月》中,对“水”的描写非常丰富,曲谱右手旋律经常以密集且连贯的三十二分音符刻画水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流动的音响。王建中先生的《彩云追月》也是根据广东同名音乐改编而来,作品采用中国传统五声音阶创作,但作曲家巧妙地运用琶音、主旋律八度呈现以及保留原旋律等手法,动静结合地展现出一幅和谐、寂静、闲适的意境,当作品结束演奏后仍让人意犹未尽。
(三)气韵美
“气韵”是许多艺术家、文学家追求的审美境界之一,同时也是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目标。我国自古以来在美术、诗歌、音乐等领域的艺术审美一脉相通,比如美术与书法领域的气韵之“气”,就是指创作时的“胸中之气”,正应了“内得于心、外应于器”。中国钢琴作品的灵魂也因其“气韵”而美,演奏者需要具备扎实的民族知识与文化修养,丰富内在气质,才可能更好地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呈现其独特的民族气韵,很难想象一个文化贫乏、内心世界空白的人能演奏出感动心灵的声音,即使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华而不实,无气韵之美,很难展现音乐的生命力。
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把“气韵”阐释好是理解领悟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开始演奏前,演奏者要调整好自身演奏状态,专注地沉浸在音乐情境之中,心无杂念,将呼吸与乐曲融合,贯通气息,使得作品的精神内涵得以生动展现。
(四)民族文化美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中国钢琴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因此音乐艺术与其姊妹艺术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比如音乐与文学、绘画和书法等艺术都有着一定程度的融合。
音乐在发展的初期就与文学密切结合,比如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国钢琴音乐在发展中也呈现出这一特点,如钢琴作品《新霓裳羽衣舞》,这部作品是萧友梅根据白居易的诗改编而来,与文学紧密联系。从语言角度看,方言对本地音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方言一字多音、多声调的特点也间接渗透到了钢琴音乐中,比如《平湖秋月》中跌宕起伏的旋律代表了广东方言音调的特色。汪立三《他山集》中《#F商:书法与琴韵》,与书法艺术相结合,将书法的草书与中国音乐的线性思维特征相联系,使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个性化音乐语言,将民族文化的美展现出来。钢琴音乐发展到现代,也可以从作品中看到中国文化对之产生的深刻影响,赵晓生创作的钢琴作品《太极》,太极本身最早出自《庄子》,后见于《周易》,这部作品整体给人神秘,古朴的色彩,突出了中国文化“思”的深刻含义,在作品中把64卦与64音级呼应,也以此为元素创作了“太极和弦”,作品饱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智慧与崇尚均衡的哲理。
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体现也着中华民族具有包容性的文化精神,从宏观上看,它可以将西方的作曲技法与中国的文化融会贯通,从微观上看,其又可以与其他艺术学科紧密联系。
三、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渗透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古人发现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远远超过其想象,这种特定的外在因素使得中国人与大自然形成了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独特关系,进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其思维方式是一种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点的宇宙总体统一的发展观。它不同于西方把人当作自然的征服者的观念,将自然界与人类相对立,“天人合一”的观念不是以神为中心,而是以人作为中心来观察宇宙的发展。儒家音乐的代表性著作《乐记》强调“乐者,天地之和也”,“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等等都是以人作为基础,论证封建伦理和礼乐教化的合理性。
最具典型性的是中国钢琴作品《夕阳箫鼓》,其用朴实的语言和淡雅的格调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夕阳箫鼓》是根据古琵琶曲改编而来的钢琴作品,共有十段,具有标题性,其借景抒情,注重对山水意境的描写,表达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由于中国音乐线性思维的形态,旋律占有重要地位,作品直接采用同名古曲的旋律,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韵味,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了多种装饰手法,将旋律线条细腻化处理,将典雅的旋律线条贯穿始终,以此弥补没有立体和声的空白。作品的引子部分体现出中国钢琴改编曲的一个突出特点:模仿民族乐器。《夕阳箫鼓》一开始采用同一音高与节奏变化的方式模仿鼓声,以及鼓声的余韵在山谷中远近回荡的意境,给人一种主观精神与客观的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将听众带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作曲家在改编这部钢琴作品时通过调式、旋律和织体等的变化保留了民族音乐的意蕴美,同时加入自己的想法,将原作中忧伤低落的曲调加以改编,赋予作品更积极的思想情感,不仅向听众展示出一幅山水画卷,还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二)传统哲学中“循环往复”的思想
传统哲学中的循环往复思想,以其持续变化和相互联系的特点,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辩证统一,仿佛一条永不止息的奔流。西方音乐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具有严谨的结构和逻辑推理,如果站在艺术创作的角度看,西方音乐或许更恪守均衡统一的标准与注重逻辑的结构性原则,重点体现在奏鸣曲式中体现戏剧性冲突,是一个辩证的逻辑过程。而中国传统音乐是一种注重感性思维与直觉的艺术,是一种与艺术特质更贴近的思维方式,所以,其结构原则比较注重协调性、自然性,集中体现在其散体结构特征之中,具体表现为散—慢—中—快—散的结构原则。中国哲学史辩证法的儒道两大系统认为“循环往复镌刻在意识中”,因此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布局形成的原因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传统音乐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受某种结构原则的限制。钢琴作品《夕阳箫鼓》,全曲共分为10个段落,黎英海为了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内容,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中的一些曲式结构加以整合改编,速度整体上看比较自由松散,但散而不乱,结构上采用了一种循环往复的变奏方式,呈现出散—慢—中—快—散的布局,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再到回到无序的发展过程,正对应了中国古代儒道哲学辩证法“循环往复”的思想。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在创作中所运用的起承转合手法也有些类似的含义。
(三)“美善合一”的审美观念
美善合一的审美观念对中国传统音乐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美善合一。“美善合一”的审美观念在传统哲学中被广泛讨论,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它认为要在追求美的同时达到善的境界,而追求善的同时,我们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美的价值。这种审美观念倡导人们在追求美的同时,注重道德和伦理的理念,以实现人与世界之间的和谐共生。屈原也认为,真正的美是内在人格的善表现于外的东西。儒家以音乐为中心的美善合一观也是孔子音乐思想的突出贡献,将美和善作为不同的范畴加以区分,并认为两者结合是音乐美的基本原则。美和善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属于艺术范畴,后者属于道德范畴,但经孔子统一与礼乐思想后,却对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我国古代音乐的角度看,美善合一重内容、轻形式,其最可靠的表现方式其实是声乐。我国一些钢琴作曲家以古曲的内容为创作题材,由于这种观念注重内容的特点,因此中国钢琴作品实际上也可体现出这种美学思想。
中国钢琴作品《梅花三弄》最初是一首古琴作品,它传达的核心精神是通过对梅花不畏傲雪特征的刻画,借物抒怀,对古代文人高雅、清远的高尚品德表达崇敬。后来作曲家王建中将古曲改编为钢琴曲,梅花一直以来就被中国人看作是高尚品格的象征,也在美术、文学等各个领域被艺术家以不同的形式赞美。王建中改编的《梅花三弄》通过对梅花动静两方面的描写,运用丰富的演奏技巧、模拟性的装饰音以及独具特色的和声语言,通过钢琴再次呈现出东方的神韵,刻画出原作品本身要表达的美好意境,以此借物喻人,作品通过傲骨梅花不畏严寒、傲骨清雅的姿态,赞美具有坚贞不屈、高尚情操与品格的人。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受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影响,吸“中古”之精华,一方面保留了我国古曲的气韵之美,另一方面拓展了钢琴的演奏技巧,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属于自己的道路,彰显了我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不仅在本民族得到了极大的认同感,在世界范围也得到了许多国家与民族的肯定。本文从美学角度对一些中国钢琴作品进行了简要分析,呈现出中国钢琴音乐的审美价值和文化魅力,对演奏中国钢琴作品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郑淑娉,女,山西省运城人,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键盘演奏;指导教师:何茜,女,北京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硕士学历,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教授,音乐表演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钢琴表演与教学法、世界民族音学。】
参考文献:
[1]张楠.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的美学意蕴研究[J].黄河之声,2021(19):141-143.
[2]李静.中国钢琴曲中的“和”与“善”[J].黄河之声,2019(21):63.
[3]薛翔.论中国钢琴音乐的本土化发展[J].喜剧世界(下半月),2018(04):30.
[4]范晓荣,王佩玉.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现状及研究[J].北方音乐,2016,36(11):21+24.
[5]刘佳. 中国钢琴曲的创作特点与美学意蕴[D].西安音乐学院,2014.
[6]程乾.蔡仲德先生《中国音乐美学史》再读札记[J].音乐研究,2014(02):63-74.
[7]丁姗姗.中国音乐美学视角下钢琴演奏中“情”与“理”之思辨[J].音乐生活,2012(12):63-65.
[8]张俊杰.一种基于艺术精神的“礼乐思想”——论徐复观的“礼乐乡愁说”[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29(04):99-106.
[9]王昌逵.论“中和”文化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传承[J].社科纵横,2009,24(07):134-136.
[10]王次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J].音乐研究,1991(04):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