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亦章
摘要:《钢的琴》是一部由电影改编而成的原创音乐剧作品,是中国近三十年来原创音乐剧中的不朽作品,该作品被视为中国音乐剧找到其创造性词汇的一次成功探索。这部作品以其纯正具有风格性的音乐语汇和丰满合理的故事结构,获得了在作品内容与品质上的巨大成功,本文将从这部音乐剧的创作方式角度分析其与之带来的对中国原创音乐剧带来的创作影响。
关键词:原创音乐剧;钢的琴;音乐剧创作;音乐剧产业;音乐剧制作
一、具有特殊文化符号的现实主义题材中国原创音乐剧
音乐剧《钢的琴》早在2012年8月就开始创作了,当时创作与排演几乎是同期进行,不到一年,这部剧已经演出了一百多场,吸引了各行各业的注意。几位来自戏剧行业的同事从世界各地赶来观看演出,他们惊呼道:“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好的本地音乐剧!”国内音乐剧支付了超过十亿美元的学费,终于实现了中国本土化。中国音乐剧终于找到了在中国本地化的方法。艺术总监、作曲家三宝、剧作家关山、导演王婷婷带领一群创作者,运用音乐的震撼和激情,以及戏剧的深度和细腻,创作出一出音乐剧。
《钢的琴》在音乐剧版本之前有过电影和舞台剧版本。音乐剧版本作曲家、剧作家和创作团队的导演是最早创作中国音乐剧的人,在此之前,他们曾合作过几部音乐作品。剧作家关山和导演王婷婷带领创作者们以音乐、激情和戏剧的深度和细腻,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写照。《钢的琴》讲述着一群工人阶级的故事,主角陈桂林和他的失业工人决心建造一架钢琴以重新获得他们女儿的监护权。他在获得意义的同时,用双手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主角陈桂林和他的一群失业工人决心建造一架钢制钢琴,以争取女儿的抚养权。作为一部成功的本地化音乐剧,我们也可以探索其值得注意的地方。可以找到这部作品的成功因素。该作品的音乐风格和戏剧结构都是基于本地化的。人物是脚踏实地的,语言和歌唱是民族化的。因此,这部作品呈现出来包含了许多丰富而熟悉的表达方式。从二人组到民谣小调,红色歌曲到重金属音乐和抒情小调。
这个故事在时代的背景下讲述,具有更深的意义有待探索。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东北,故事发生在经济形势转型的时候,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的早期阶段。大量下岗工人的出现和社会阶级等级制度的出现,这与以前以工农为主要阶级的情况不同,它是二十年后在时代变迁下为观众讲述的一个故事。创作者和评论家已经确定了剧中角色的气质,“二”在中国文化中代表愚蠢和简单,一群比较“二”的下岗工人做了一些看起来“二”的事情。这个过程既温暖又勇敢,些许挣扎的同时又有凝聚力。《钢的琴》是一部处于中国音乐剧历史中期的作品,他有一个年轻的主创团队、导演、编舞和编舞,为最后的呈现增添了全球视野。剧作家和作曲家都是长期的音乐剧合作伙伴,经过几次合作,他们找到了这部作品的独特表达语汇。
音乐剧《钢的琴》的局部艺术特征分析
“钢的琴”反映了“草根文化”固有的多样性,即中国的地方文化和下层文化,也是在作品流行时的主流文化。在创作阶段,创意团队商议确定了主要的故事情节和适当的表达短语。由于剧中的角色都是工人阶级,创意团队选择选择一个关于他们周围人的故事还是讲述一个关于他们自己的故事。是讲一个带着同情我们试图关注的一群人的故事,还是站在群体中间讲述一个关于我们周围发生的温暖喜剧。它是关于一群人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斗,还是关于一个工人为成为一个“父亲”而战斗,一群兄弟试图实现一个似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一个对过去时代的回忆,还是在那个时代重返工作岗位时,工人阶级的成就感和劳动的快乐。是为了展示工人阶级在被解雇后的艰辛,还是在艰难中享受自己,忘记苦难。又或是哀叹这群人的艰苦生活,或者向观众展示在这样的生活中,去表达“我们仍然有生存的力量。”
音乐剧不是一场音乐会,独唱、二重唱、多重唱和合唱的各种形式,音乐必须从戏剧性的角度来表演,在一部音乐剧中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是使歌唱戏剧化。音乐剧中的音乐,无论是抒情的还是叙事性的,都适合人物的情感和场景氛围,从而使音乐在故事中流动。例如,在第一幕歌曲《我的女儿》中,男主角陈桂林和他的前妻为女儿的监护权争论,情感从抚慰到激动人心,歌词从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到深刻的感情,感染每一个听众令人动容。第二幕,“造钢琴的第一天”,是一个生动和有活力的表演,展现了由黑土滋养的人们的温柔和幽默。即使是最抒情的二重唱《夜很长》,也是对人物心灵的旅程的微妙刻画,抒情但不夸张,没有自命不凡的修饰。然而,更多的真实故事和这段音乐也成为了剧中最浪漫的部分,雪花和慢慢打开的工厂大门,以及远处的绿草和无尽的群山,仿佛是一条新路第一次发出了从火车里滚出来的钢琴的声音,在陈桂林的脑海中弹奏着音乐。管弦乐中的摇滚元素使音乐更加“沉重”和“深刻”,这种自然状态反映在剧中的演唱并不独立于情节而存在。演员们并不停止唱歌,而是像他们的生活一样唱歌,而且唱歌既有叙事性又有旋律。该剧的编舞不再是轻唱,而是强调力量,展示了工人阶级不屈不挠和顽强的天性。特别是在一些编舞片段中,传统的中国舞蹈动作是为不同的角色设计的,增加了一种熟悉的感染力。在广为传唱的男主角独唱《练习曲》中,画龙点睛之笔是前奏的经典钢琴曲,是音乐剧中戏剧性与音乐性结合的典范,前奏响起仿佛在那架被造好的钢琴前练习的女儿出现在男主角面前,激起了陈桂林的内心独白。
音乐剧也可以表达悲剧性的主题,并赋予它深刻的意义。西方的音乐剧与歌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呈现的内容和形式更加轻松和娱乐化。《钢的琴》的故事让观众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所感动,他们是一群工人阶级,被时代的火车抛弃,不再拥有昔日的荣耀。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伤和痛苦。他们保持彼此对生活的信心。从他们每一个人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我们周围的人的形象,并默默地问: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谁是世界的主人?对沉重生活的有趣呈现是这部音乐剧成功的另一个因素。原戏充满了黑色的幽默,陈桂林是最“二”的人,用来给工人们一次又一次没有实际能力但又有深度关怀,所以这组很“二”的人开始一起做一件“二”的事。也许在某些方言中,“二”有贬义,但这部剧陈桂林和他的同事们无论成败都以坚韧的毅力,最终完成了造一架钢琴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二”的气质代表了人物更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充满生活紧张和生产荣耀的时代。看着整个戏剧的起起伏伏,观众可以感觉到一丝人性美好光环的存在。它不仅是荒谬的黑色幽默,还是工人阶级的文艺梦想,以及三宝等当地音乐创作者的“两种”精神。它不仅是荒谬的黑色幽默,也是工人阶级的文学梦想,最好的喜剧常常伴有悲伤的眼泪,而最好的悲剧常常让我们哈哈大笑,这是生活带给我们的最高的艺术,也是音乐剧赐给生活最高的艺术。从这部音乐剧中,我们从中学到的生活哲学可能并不复杂。走进剧院并不是要走进一个会议室,让人们深刻思考的方式或许是感受和灌输。三宝和他的团队此次完美的艺术盛宴。让更多的音乐剧探索者将能够从中学习。
二、中国音乐剧开启现实主义题材篇章
《钢的琴》是中国20年来原创音乐剧中的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该作品被视为中国音乐剧找到其创造性语汇的一次成功体验。在此之前,主创团队已经根据中国古代神话寓言进行了多次尝试,如《蝴蝶》《金沙》《三毛流浪记》《虎门硝烟》,这些作品并没有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由于音乐生产的投资成本巨大,中国音乐剧主要由国家文化机构提供的生产资金,所以创意主题有限,作品改编自中国经典故事,有文化宣传的功能。虽然《钢的琴》也是一个这样的作品,有积极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影响作用。这部剧与《比利·艾略特》有一些相似之处,首先它们都是电影改编的,最相似的一点是故事中的罢工结构,一个关于特定社会时期的坚持和勇敢的温柔故事。
在此之前,中国观众一直把音乐剧视为像歌剧这样的高级艺术形式,这导致了中国音乐剧主题的局限性。《钢的琴》之后,音乐剧开始在中国观众眼中“阶级”下降,主题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戏剧接近现实生活,音乐剧产业和市场变得越来越积极。
总之,《钢的琴》的诞生为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增添了信心,之后中国观众越来越相信中国有能力创作出高质量的原创音乐剧作品。这部作品还让音乐剧的同行们了解了什么样的中国故事值得被讲述,以及如何以音乐的方式很好地讲述它们。这也提出了中国音乐剧的创作需要如何改进和中国音乐剧的语言符号的问题——此外,中国音乐剧制作部门的漏洞以及如何规范其发展。目前,中国音乐剧产业在全球的发展还不成熟,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成长。但在《钢的琴》后也进展迅速,整个行业发展如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一样日渐强大。如今,中国音乐剧又走过了十几个年头,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和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现实主义题材的原创音乐剧作品也越来越多,很难评判它们是否有学习《钢的琴》这部作品的创作规律,但优秀的原创音乐剧作品它们都饱含与《钢的琴》一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
(作者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新瑜.一架铿锵有力的“钢的琴”——浅析音乐剧《钢的琴》的本土化艺术特色[J].戏剧丛刊,2014(01):32-33.
[2]杜琳.市场需求下中国原创音乐剧创作要素的问题探析[J].北方音乐,2017,37(04):11.
[3]杜琳.市场需求下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民族化道路探索[J].北方音乐,2017,37(05):23.
[4]谭志红. 音乐剧《钢的琴》有笑点有泪点[N]. 中国文化报,2012-10-23(011).
[5]王绍凯.新时代音乐剧发展的观念碰撞与本体思考——“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本土化发展”对谈[J].戏剧文学,2022(12):4-9.DOI:10.14043/j.cnki.xjwx.2022.12.013.
[6]王婷婷,王琛.一首“二”的练习曲——音乐剧《钢的琴》导演创作思考[J].歌剧,2014(03):54-59.
[7]张萌.音乐剧《钢的琴》中表演创作分析[J].艺术品鉴,2023(09):142-144.
[8]朱英航.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民族化发展路径探索[J].戏剧之家,2022(01):26-27.
[9]周映辰.用音乐剧讲述中国故事——兼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主体性建立[J].艺术评论,2019(12):143-148.DOI:10.16364/j.cnki.cn11-4907/j.2019.12.019.
[10]赵怡轩.他们造的不是钢琴,是梦——简评音乐剧《钢的琴》[J].歌唱艺术,2013(06):55-58.
[11]赵艳.缕缕沉香断桥情——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地域性[J].戏剧文学,2018(03):61-66.DOI:10.14043/j.cnki.xjwx.2018.0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