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歌剧创作生产模式研究

2024-06-24 04:30:58郭靖方
中国音乐剧 2024年2期

郭靖方

摘要:歌剧艺术作品的诞生包含“艺术创作”与“艺术生产”两个环节,歌剧艺术的创作生产模式涵盖由艺术家主导的创作过程、艺术管理者主导的制作与演出过程,以及使二者有机整合并科学运行的机制。本研究基于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体系,构建出艺术创作生产成长过程模型,指出艺术创作生产模式构建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歌剧创作生产模式的本质是搭建一个适宜高质量歌剧作品产出的艺术生态环境,助力艺术组织实现可复制、可循环、可持续的歌剧创作生产高质量发展道路。

关键词:歌剧艺术;大剧院;歌剧创作

一、引言

歌剧是一种由戏剧、音乐、舞蹈、建筑、美术等独立艺术综合而成的舞台艺术,其构成要素复杂多元,诸要素服从于歌剧艺术整体构思的同时,又保持自身的独特性。[1]歌剧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歌剧的制作难度,高质量的歌剧艺术呈现彰显了艺术工作者和艺术组织的创作生产能力。尽管近年歌剧艺术在中国出现了新的创演高潮,但中国的歌剧事业仍然在历史积淀、制作体系、生产能力、观众培养、艺术工作者队伍专业化上与西方有着较大差距。简而言之,中国歌剧的创作生产,最大的挑战并非艺术效果的实现,而是歌剧制作的可复制性,即构建一套规范、成熟的歌剧创作生产模式。歌剧创作生产蕴含“艺术创作”与“艺术生产”两个环节,“艺术创作”指以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过程[2],而“艺术生产”所涉及主体更加广泛,它包含了与艺术相关所有人类创造艺术产品的活动[3]。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创作生产模式”,既包含由艺术家主导的歌剧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的全部过程,又兼顾由艺术管理者主导的歌剧制作与演出的生产过程,同时涵盖使二者有机整合并科学运行的机制。

国家大剧院拥有国际一流的歌剧院舞台,以歌剧作为重点发展的艺术门类,已经建立起完整的歌剧制作体系及配套运行机制。该体系以八大板块为基础,辅以规范的项目制管理和流程化管理,涵盖歌剧的创作、制作和宣传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环节,使歌剧项目一旦立项,就能在世界范围内整合资源,投入生产。基于此,本研究从艺术管理学研究视角切入,以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体系为轴进行立体考察和多维阐释,揭示其体系构建与发展历程、逻辑与形成动因,沿其机理探究制作体系与运行机制以创作生产高水平歌剧内容的当代切实模式,回答“歌剧艺术如何高质量创作生产”的核心命题,为艺术组织构建创作生产模式提供借鉴。

二、文献基础

进入 21 世纪,歌剧研究的范畴从集中于歌剧理论,过渡到开始广泛涉及歌剧创作、歌剧表演、歌剧制作与传播等领域,歌剧的创作与生产问题成为当下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由于首演、复排歌剧作品的不断推出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4]的启动实施,学界诞生了诸多针对歌剧作品的个案研究,从中反映出近年更受市场和业内专业人士欣赏的歌剧作品类型有:中国经典歌剧、西方经典歌剧、复排的中国经典歌剧、中国民族歌剧和首演的原创歌剧,这为艺术组织选择制作歌剧的题材及其对应制作方式提供了指向性作用。

歌剧理论研究多折射出社会性、美学性、民族性、哲学性等方面的思辨性特征,相关的讨论与争议彰显了歌剧研究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歌剧创作研究主要包含音乐创作研究、剧本创作研究、歌剧创作中理论问题的思考等,舞美创作亦有涉及但数量较少。歌剧的音乐创作研究和剧本创作反映出两点注意要素:第一,歌剧中音乐与戏剧的关系,对应到歌剧创作生产模式中创作阶段的音乐创作、剧本创作的先后与比重问题;第二,歌剧的属性,即歌剧应归为音乐范畴还是戏剧范畴,对应到歌剧创作生产模式中制作排演阶段音乐排练、戏剧排练的话语权归属问题,也即指挥与导演的关系问题。在歌剧创作中理论问题的思考中,与本研究关系较大的为“歌剧思维”,该观点一是考虑到歌剧作为一门舞台艺术的综合性,有助于在构建歌剧艺术创作生产模式时识别包含音乐、戏剧、舞台美术、舞蹈、表导演艺术及剧场等所有参与舞台的歌剧人员要素;二是指出所有参与歌剧创作的艺术家的最终目标——实践,即“创作”包含了展演、生产的意味,为构建创作生产模式的实践意义提供依据。除歌剧表演史的研究外,歌剧表演研究常见以发声唱法、人物塑造、表演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推介性评析,作为中国歌剧表演者们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法论,也有助于艺术组织识别一度创作、二度创作所涉及的所有创作生产要素,并对其进行细致的流程化管理。在国内歌剧演出市场繁荣和科技赋能艺术的背景下,有关歌剧制作与传播的研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诸多学者开始关注与歌剧共生且关联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学界对于中国当代歌剧创作生产的研究,关注视角与思想已经较为丰富,涵盖了“艺术创作”中歌剧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中的各个要素,对“艺术生产”中涉及歌剧生态环境的各环节、各方面均有所关照,但仍然缺乏将“艺术创作”与“艺术生产”有机整合的研究,尤其是歌剧创作生产过程中有关运行机制的系统性阐述。鉴于有学者提出近年歌剧创演之所以弊端频出,与第一责任人(院/团长、制作人)在某些操作环节上存在问题有关,且歌剧创作与生产问题的解决实为艺术家、艺术管理者的共同责任。因此,本研究聚焦于艺术组织如何以科学的创作生产模式推动歌剧创作、演出、生产的系统性运转,进而剖析歌剧高质量内容创作生产的背后机理,构建创作生产的成长过程模型。

三、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体系发展回顾

2007年至2023年,国家大剧院制作剧目数量达到100部,演出场次1820场[5],歌剧占比72%,在歌剧制作的数量、质量以及速度上领先业界。国家大剧院以歌剧制作充分展示了作为艺术生产机构的活力和特色,极大促进了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其歌剧制作体系发展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瞄准定位和发展策略的培育阶段(2007—2010年)

国家大剧院在歌剧创作生产初期,一无专业的歌剧制作团队,二无健全的歌剧制作流程规范。在对中西方歌剧文化客观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国家大剧院借鉴欧美歌剧院的制作经验,结合实际条件选择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审美观念和观众欣赏习惯的歌剧制作道路,如图1所示,以“歌剧制作三步走”方针度过了歌剧制作体系的前期试验期:

联合制作和独立制作对国家大剧院的歌剧生产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大剧院于2010 年前后分别组建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作为歌剧制作体系的基石,同时建立了包括选题制度、舞美制作制度、质量审核把控制度、财务开支制度、项目报批制度在内的各项歌剧制作配套制度,确保歌剧生产有章可循。

(二)建立科学管理运行机制的成熟阶段(2011—2015)

正确的歌剧制作生产道路需要科学的歌剧制作体系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支撑,以适应歌剧制作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2013年,国家大剧院将剧目制作业务从演出部分立出来正式成立剧目制作部,专门负责剧目制作的统筹策划和组织实施,这标志着组织架构完善、职责分工明确、协同配合有序的八大板块歌剧制作体系正式建立。

八大板块中的主创、主演、小角色板块主要强调包含编剧、作曲、导演、指挥、演员在内的艺术家的创造性发挥,制作和排演板块则主要强调艺术管理者的管理实践。其中,排演板块以剧目制作部组成的制作人为中心,涉及与歌剧创作中各个环节人员在排练和演出阶段的对接,需要对排练、演出质量,音乐、戏剧质量和舞台呈现质量各个环节的艺术质量进行监控和全方位管理。歌剧在制作过程中,从选题开始历经的生产要素有:音乐作业、音乐排练、戏剧排练、舞美制作、舞台乐队排练、彩排、首演、撤台、总结等数十个方面,其流程如图2所示:

国家大剧院为剧目制作部归纳培训的《歌剧制作排演中期“七条线”》[6],对流程中制作和排练、舞台工作和演出的各项细节进行了细致的起止时长和注意事项标注,对八大板块所涉及的所有艺术工作者起到了工具指南性的作用。

(三)逐渐发挥平台效应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016至今)

歌剧电影是歌剧艺术与电影技术深度融合的结晶,是歌剧呈现与传播方式的双重革新。2013年国家大剧院启动高清歌剧电影制作计划,邀请意大利和德国的音乐制作出版公司进行拍摄、出版和发行,并在世界范围内公映。2016年国家大剧院举办第一届“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电影展”,将歌剧电影作为展示制作实力、共享合作成果的重要载体,在歌剧艺术交流互鉴、歌剧艺术推广普及、科技与艺术融合方面做出了重要实践。

2020年国家大剧院开创线上演出系列,截至2023年五一假期,举办179场线上演出,全网总点击量累积超47.55亿次。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的供给方式从线下延伸至线上,包含了《茶花女》《长征》《阿依达》在内的60余部歌剧演出实况在古典音乐频道供观众线上观看。此外,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北京艺术中心)中的台湖舞美艺术中心,作为一座集剧目策划、创作、生产、合成、演出、仓储为一体的艺术中心,结合“世界剧院联盟”框架下的“三大论坛”(世界剧院北京论坛、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台湖舞美国际论坛)搭建的中外剧院交流互鉴平台,为国家大剧院的歌剧制作与运营积蓄力量,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歌剧创作生产模式构建路径分析

基于上述材料,从“动因—行为—结果”这一普适逻辑,对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体系的构建路径及其机理展开分析。

(一)阶段一:顶层设计,为创作生产模式塑造支撑的初创阶段

歌剧创作生产模式构建需充分考虑歌剧艺术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现状、艺术组织所在城市现状、艺术家和观众层面的供需现状,还需重点分析艺术组织自身的制作情况和优劣势:是否有人、财、物的资源倾斜?是否与艺术组织定位与发展战略相契合?是否有助于实现艺术组织的发展目标?国家剧院歌剧制作体系建立前,在理念、专业、组织、人员、财务、物质上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在制作经验、制作导向、制作背景、制作成本、制作团队上,仍存在不足或困难,以上构成了国家大剧院构建歌剧制作体系的“动因”。从“歌剧制作三步走”方针的实践中,研究得到歌剧创作生产模式初创阶段的三个要点:一是人才培养,培养专业制作人才,形成高水平团队;二是组织构建,明确制作团队的职责分工;三是结构规划,在积累制作资源、明晰制作流程、掌握制作规范的过程中,识别制作生产的基本规律,规划创生机制的各项结构要素。最终,艺术组织从“组织架构”和“建章立制”两个层面,为歌剧创作生产模式的构建奠定基础,其创作生产模式的支撑机理如图3所示:

(二)阶段二:科学运转,为创作生产模式确立规范的成熟阶段

创作生产模式往往在基本要素搭建完成后,迫于政策变化或行业竞争,面临快速成长的压力,这就要求创作生产模式不能只有骨架,没有各要素之间的科学运转的管理方法。对艺术组织而言,这是其所构建的创作生产模式是否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拐点,也是最考验艺术组织内艺术管理者能力与策略的时间节点。

项目制管理可以在一定时期内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资源,通过科学的策划、高效的组织、精细化的管理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使歌剧制作的质量、预算和进度可控,大幅提升歌剧的生产效率和制作生产能力。一个完整的歌剧项目从立项开始,就进入项目制作周期,项目组需跟进一度创作向二度创作推进的全过程,并按照立项时策划和制定的各环节目标,完成计划要求、时间节点要求、预算要求,取得良好的舞台呈现并不断完善制作技艺,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歌剧作品,直至首演结束和总结全部结束后,构成一个完整的歌剧制作流程。研究发现,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八大板块实为流程化管理的产物,将八个板块在一个歌剧制作周期里同时调动起来的管理模式就是项目制管理模式。

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创作生产模式可以确保艺术组织的高效运行,保质保量地产出高质量艺术内容,充分释放艺术组织的艺术生产效能,其创所生产模式的运转机理如图4所示:

(三)阶段三:创新发展,为创作生产模式拓展外延的升级阶段

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体系在项目制管理和流程化管理的过程中,涉及除剧目制作部外,舞台技术部、管弦乐团、合唱团、戏剧演员队、院办公室、行政事务部、艺术交流部的参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集文字、影像、图画、声音等多种介质于一体的数字多媒体技术逐渐应用于歌剧的制作生产,加之生产模式平稳运行的过程中不乏风险危机事件的发生,契机与危机都构成了艺术组织为创作生产模式拓展外延的动力。研究发现,艺术创作生产模式的基本完成并不意味着创作生产模式的生长静止,该模式是伴随文化政策改革、艺术市场环境、人民精神需要变化而应不断更新的动态机制,唯有在自我迭代中不断拓展外延、创新理念,通过多部门的协同配合,才能以升级版本的创作生产模式应对时代发展和行业风险,从而持续创造高质量的艺术供给,回应艺术市场需求和人民美好精神需要,其创作生产模式的升级机理如图5所示:

五、研究结论

基于上述讨论,本研究将艺术创作、展演与生产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探明艺术创作生产模式构建的三大阶段及其主要特征,得出艺术创作生产模式成长过程模型,如图6所示:第一阶段初创阶段,主要指通过调研其他艺术组织或艺术门类的创作生产模式,以学习、模仿或合作的方式,充分识别本艺术组织主打艺术门类在创生机制里的所有构成要素,分板块搭建并对其做出结构规划,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制作团队。第二阶段成熟阶段,指通过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将创作生产各个要素串联,使该体系运行起来,这一步着重强调艺术管理者顶层设计的重要性。艺术组织通过执行创作生产模式,投入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所有要素,稳中有进地产出高质量的艺术内容,达到艺术质量与产量的双重领先,意味着该艺术创作生产模式的构建基本完成。第三阶段升级阶段,主要指在面临变化与危机时,创作生产模式在围绕主打艺术门类坚持高质量艺术内容产出的同时,仍要开拓视野,充分调动艺术组织内部的其他部门,开发艺术衍生内容或核心艺术内容的新型表达形式,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可复制、可循环、可持续的艺术创作生产高质量发展道路。该模型可以为艺术组织展开艺术生产提供从单个艺术产品到整个创生链条的全局视角,为艺术组织构建创作生产模式提供参考。

艺术创作生产模式的本质是搭建一个适宜高质量艺术内容产出的艺术生态环境,对于艺术组织来说,即在计划、执行、控制三个层面构建艺术生产计划、艺术制作系统、艺术制作控制系统、艺术传播营销系统、艺术行政保障系统共同协调运作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该体系中艺术家负责提高和保证艺术水准,艺术管理者通过管理实践尽可能使艺术家的艺术水准全面发挥,最终实现效果即为该轮艺术创作、展演、生产的艺术质量。

艺术创作生产模式的作用在于保护艺术作品内容质量的下限,使艺术的创生不依赖于任何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个人,而是在科学运转模式的保证下,只要投入一定要素就能保证持续不断的艺术内容。表演艺术的艺术内容永远蕴含着自身的更新迭代,展演与生产也在适应市场和人民群众精神需要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这样的动态发展引导着艺术作品、艺术家和艺术组织的良性互动。构建艺术创作生产模式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质艺术内容持续不断且均衡供给的关键问题,让艺术精品不断涌现,推动中国以高质量艺术内容供给为核心,实现艺术高质量发展,并成为世界艺术版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基金项目: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艺术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 23ZD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歌剧美学论纲》,居其宏著,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2]顾建华,张占国主编《美学与美育词典》艺术创作词条:“指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还特别指出,艺术生产是人的生产,是为人的全面发展而生产,“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5页)。

[4]指2002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2020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5]《国家大剧院2022年报》摘录。

[6]参见陈平著《剧院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