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攒钱的北宋,最后钱都花哪儿了

2024-06-24 01:40楠书房
领导文萃 2024年12期
关键词:禁军变法

楠书房

提起北宋之富,那可真是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前有古人振臂一呼——每年钱财收入数倍于唐代,后有学者粗略一算——北宋经济总量遥遥领先、睥睨世界。《清明上河图》中,商馆林立、各业繁杂,北宋的富足之气溢于画外。

北宋攒钱也是“祖宗之法”

北宋的富足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朝廷攒钱吗?这个时代会省着点过吗?

我们常说北宋有诸多传统,如崇文抑武、内外相制、外戚宦官不干政等,称之为“祖宗之法”,可是大家往往没有注意到,勤俭节约也是家法之一。原来自宋太祖即位以来,就反复强调勤俭节约、恢复国力。一方面精简官员、精选将士,北宋初年机构少、官员亦少,但办事效率极高,且很多方面颇具建设意义,禁军只有近20万,但征战南北无坚不摧,北宋的版图主要成就于此时;另一方面朝野内外的器皿、赏赐都量力而行,避免铺张浪费,比如太祖将祭祀天地所用的金银器皿换成了陶瓷,将祭祀的美酒佳酿换成了井水。

北宋的节俭已然相当突出,那么攒下来的钱有规划吗?是纯粹的抠门,还是别有一番志向呢?这里就必须提一下北宋的远大构想——封桩库。原来自五代后晋石敬瑭割去燕云十六州之后,北方陷于无险可守的尴尬境地,于是契丹铁骑时常劫掠一番,甚至有攻灭中原政权的危险境遇。宋太祖为杜绝此患,做了两手准备,一个是苦练禁军,以过硬的军事实力收回失地,确保北方的安定;另一个则是储蓄天下财富,给出契丹人大为动心的价码,高价赎回,如若契丹仍视而不见,那么就用这笔巨资赏赐禁军,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相信光复大业无法实现。封桩库成了为国守财、心系大业的攒钱项目,以至于原本计划的铜钱三五十万,逐渐变成了宋太宗时代的金帛堆积如山,日后封桩库进一步与部分国库相融合,构成了内藏库,形成了北宋国力的重要象征。

王朝积蓄为何突然一空?

话说时至宋太宗时,国库已然相当充裕,新构建的内藏库也是喜人景象,如果国家财政平稳运作,那么王朝的富足自不待言。可是面对空前的财富,太宗燃起了光复燕云十六州的旧愿,怎料遭遇契丹骑兵的顽强阻击,结果功败垂成,大军溃散、军备尽失,这就是历史上的“高梁河之战”。太宗痛定思痛,本不再敢轻言战事,但架不住契丹老王驾崩,萧太后、辽圣宗孤儿寡母的形势诱惑,以为一雪前耻的机会到来,结果规模空前的三路北伐正式开启,然而前期顺风顺水、后期形势逆转,光复燕云十六州终成泡影,此事则被称为“雍熙北伐”。太宗朝的两次北伐,涉及数十万军队,军备物资、前线犒赏开销极大,而战争中的财产损失、战争后的防线构建也耗费无数。由太祖到太宗,积攒多年的财富底子,如今也兜不住了。

之后的真宗与仁宗朝也一度遭遇澶渊之盟、宋夏战争等颇耗财力的战事,但是王朝真正的无底洞却是“三冗”问题,即“冗官”“冗兵”“冗费”。

北宋建立之初,沿用五代旧官员、提拔心腹新官员,造成了机构与官职的名不副实,同时对于大权在握的官员严加防范,用其他职务来监督、牵制,以致凭空设置诸多官职,被宋人评价为“叠屋架床”,而北宋空前的科举热情,使得官员后备军多出数十倍,有功名无官职者、徘徊在低级官职难以升迁者比比皆是,“冗官”的局面带来了臃肿、低效与耗费,官员们的正常俸禄、逢年过节的优待、特别的宴请与恩赐成为王朝的沉重负担。

而北宋的禁军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一反太祖之时的精兵作战,太宗之后的历朝皇帝均围绕边防、征兵大做文章,甚至认为大灾之时应该招募难民,正所谓有叛民无叛兵,而城市中游手好闲之人,也一并招入军营,以免影响社会秩序,这样一来北宋军人的鱼龙混杂、数量庞大、不堪作战显得尤为突出,至宋仁宗时禁军数量一度高达80万人。军队的开支既有常规军饷,又有衣物恩赏,还有战事犒劳、老迈伤残的眷顾等,北宋的国力越发难以为继。

在“冗官”“冗兵”共同作用下,“冗费”是难以避免的,北宋初年精兵简政、充实国库的刚健有为渐渐远去,留下的只是负重前行、疲于喘息的王朝背影。

北宋财政的续命与断命

神宗之时,王安石堪称少有的理财大师,“熙宁变法”融入了广开财源的卓越气势,既有把农工商蛋糕做大的构思,又有国家干预从中获利的举措,可以说此次变法犹如棋盘上的一招妙手,将不堪重负的财政局势强力挽回。如果说宋太宗时每年收入铜钱一千六百万,就有“太宗皇帝以为极盛,两倍唐室矣”的感慨,那么“熙丰变法”期间每年的最高额竟有铜钱六千万,同时粮食、盐茶、布帛等均有大幅度提升。

然而,变法“续命”的立足点是开源而并未真正实现节流,冗官、冗兵的系列问题只能说有心无力,宛如一个偌大的水池,一侧是不断注水,另一侧却是不断漏水,当变法的脚步逐渐放缓时,北宋国力的水池必将再度回到捉襟见肘的局面。果然,神宗死后,“元祐更化”将轰轰烈烈的变法成果一笔抹杀,哲宗、徽宗两朝新旧两党交替,变法已然没有了兼顾国运与民生的初衷,转而走向了争权夺利的斗争,“熙宁变法”之时的国力只能拯救一时,却无法周全一世。

徽宗上台后,形势急剧恶化,作为一代艺术皇帝,他在琴棋书画上有过人的品位,但在治理国家上却不知量入为出、勤俭持家,百年基业可谓毁于一旦。

于内而言,徽宗接受蔡京的贪图享乐思想,肆意挥霍钱财,大兴土木。

对外而言,宋徽宗始终力主开疆拓土,做着恢复燕云十六州的大梦,他让童贯等人常年出兵青海、甘肃一带,以经略河湟扩大疆域为名,满足建功立业的虚荣心,后来在宋金夹击辽朝的过程中,童贯率主力进攻燕京一带,结果面对守城残军被打得溃不成军,只得灰头土脸地请求金人帮忙,以每年奉以岁币并额外添加一百万贯赎金的代价,得到了一座破损不堪的空城,金人早已将城中钱粮与劳动力掳掠而走,时称“城市邱虚,狐狸穴空”。

大兴土木、挥霍无度的后果就是国库空虚,“熙宁变法”的家底算是空空如也,徽宗君臣决心羊毛出在羊身上,加大了对民间的压榨力度:一方面推行苛捐杂税,如支移、折变、预催、和买、和籴等变本加厉的举措,家破人亡者、愤然起义者数不胜数;另一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索取,如为了打造“艮岳”与宫廷园林,向南方征调“花石纲”,所谓纲是指十艘运粮的大船为一纲,可见每次向汴京进贡的力度极大,奇花异石为之一空,而借选取花石直闯民宅、劫掠财富的现象比比皆是,又如让朱勔设置应奉局,搜刮江南民财,让宦官李彦负责西北供奉,甚至“数根竹竿,即用一辆大车,牛、驴数十头牵引”。

自民脂民膏所得的不义之财并未成为进一步挥霍的资本,反倒为北宋的灭亡敲响了丧钟,百姓在压迫中揭竿而起,一时间各地起义如潮水一般,方腊起义更是席卷东南,为镇压起义,军事预算一再升级,国家财政难以为继;同时金人在灭辽期间,猛然发现了北宋的国富与军弱,挥师南下抢掠财富已然成念,果然靖康元年金兵围困汴京,北宋以巨额赔款收场,靖康二年金兵卷土重来,北宋终究灭亡,仅有的国库钱粮、金银玉帛被押运而走,只剩下愁云惨淡的城池,与哀声不断的民众。

故而观一朝之财政,不在于数据的多寡,而在于钱粮从何处来,是否有爱惜民力之心,在于钱粮向何处去,是否有造福苍生之念。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禁军变法
诗词创作中的诗意翻变法
徙木立信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基桩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法与高应变法的应用探讨
徙木立信
追求颜值毁了大宋禁军
追求颜值毁了大宋禁军
北宋禁军热衷“颜值”
北宋禁军:选拔注重外表
北魏城门校尉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