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升
本刊编辑部
随着中国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国内一些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先后开设了养老相关专业。2024年,我国首届养老专业本科生也将迎来他们的毕业季,养老服务的基层人员、管理人才、经营人才的培养问题进入大众视野,得到了众多媒体和老龄化研究学者的关注。
然而,直至现在,养老还只是一门小众专业。这个专业似乎从一诞生开始,就面临着社会的误读—— 一个“伺候人”“脏且不体面”的的专业。不少养老专业的学生就面临过转专业、转行的窘境。问及缘由时,他们提得最多的是,“因为家人反对。”
该专业的教师尝试为这门专业“正名”:养老不属于护理类,而属于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也不只有养老护理一条出路,还可以从事社工类、管理类的工作。而那些愿意深耕养老行业的年轻人也说,这个充满爱的行业需要年轻人的加入。
不过,最近几年情况正悄然转变。养老市场提供的就业面向日趋多元化,第一志愿报考养老专业的人数正在上升,养老专业教育的学历层级也在不断提高……
一边是尚存的刻板误读,一边是有爱的坚守与希冀,这样的拉锯构成了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一个缩影。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专业专场招聘会。图/受访者提供
2024年3月19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办了一场“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专场就业实习招聘会。
筹备招聘会时,该校管理学院副院长罗娟有些忐忑,“一些养老机构可能对新专业不了解,不愿来现场。”
但结果远超出她的预期——招聘会现场来了三十多家沪上养老机构,提供了包括副院长、院长助理、个人养老顾问、养老秘书等120多个岗位,而这些岗位都是为该专业首届32名本科毕业生准备的。
有关“四个岗位抢一个毕业生”“全国首批养老专业本科毕业生即将毕业”的报道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没想到有那么多人在关注我们。”
罗娟告诉《南方人物周刊》,首届毕业生中,除了个别同学选择出国深造、考研考编外,绝大多数同学都将进入养老行业工作。“至于毕业后的薪资,目前了解到的是,进入养老集团的几位同学月薪都在7500-8000元之间。”
在罗娟看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之所以能在养老专业本科学科建设中领先一步,除了政策支持,以及该校长期从事养老服务研究的教学资源、行业沉淀,还有更现实的社会需求。“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城市之一,目前常住户籍人口老龄化率达到36.3%,再不做人才储备就怕来不及了。”
开设专业之初,罗娟就与上海一些头部养老集团进行了多次交流。这些集团旗下往往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的养老机构,他们在进行扩张布局时,明显感觉到管理人才储备上的不足。“他们问我,现在养老机构急需高级管理人才,能否帮我们多培养一些专业的院长人才。”
“我们专业希望培养的是养老机构职业经理人、社区养老规划师和个人养老咨询顾问。”罗娟解释道,养老机构职业经理人指的是培养未来的养老院院长、养老集团总经理;而社区养老规划师则指在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养老机构负责配置和优化养老资源,以满足辖区内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等。
与此前国内多数高职院校开设养老专业的培养方向不同,这样的定位更具差异性。
罗娟表示,专科的养老专业更聚焦养老服务层面,侧重培养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而本科则将主要目标放在培养养老机构运营管理人才上。学校在制定本科培养规划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膳食营养学、认知症护理等“医养康护”知识,更注重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能力的培养,以及老年心理学、服务伦理学等素养的储备。
“2019年申报新专业时,国内开设养老专业的基本上是大专院校,没有本科院校,可参照的很少。”罗娟说,开办这门新专业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首当其冲的是生源问题,“2020年招收学生时,第一志愿报考率只占了33%,其他的都是调剂过来的。到了2023年,第一志愿报考率就上升到86%,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类似专业调剂等生源问题,在大专院校养老专业招生中更是普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副研究员崔开昌长期关注社会保障领域的研究。他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接受采访时,他对《南方人物周刊》说,国内养老专业招生存在瓶颈,除了有公众对新专业认知不足的原因,还有养老专业学历普遍偏低的问题。“一段时期以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只有高职院校开设养老专业,属于大专学历层次,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教育一直‘缺席。学生读完专科后,想继续深造就必须转专业,这也导致了学生报考积极性不高,对优秀年轻人吸引力不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安排养老专业的学生暑期到养老机构实习。图/受访者提供
广卫养老专业的学生在黄石街社工服务站开展实践活动。图/受访者提供
事实上,国内养老专业建设发展较为缓慢。1999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首开先河,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之后十余年,国内职业院校养老专业发展“不温不火”。直到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部门要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的相关专业和课程。正是在这一年,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卫”)开始在广东省打破“沉寂”,在护理学院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截至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开设养老专业点达到293个,但本科院校仍然缺席。同年10月,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引导普通本科高校设置家政学、老年医学等养老相关专业。
2020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山东女子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设立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此后三年陆续加入这一行列的本科院校有二十几所。与此同时,一些高校也开设了养老服务与管理相关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例如,2021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办了全国首个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既招本科生也招硕士研究生。
2024年3月中旬,木棉花盛开的时节,我在广卫白云区校本部见到了蓝立爱。
那一天,蓝立爱正好回校授课,上课内容是“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2020年从广卫毕业后,她一直在养老机构工作,从一线护理员到行政管理岗,一路晋升,现在是广州越秀某养老机构的客户部经理兼院长助理。
课堂上,这位“大师姐”为即将实习的师弟师妹详细介绍了养老机构各项岗位的职责、晋升路径,以及养老行业的前景、如何做好职业规划等等。
“她是我们这个专业最优秀的毕业生之一。”广卫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养老专业”)专任教师曾朱玲这样评价蓝立爱。在此之前,我以为曾朱玲强调的是蓝立爱工作后的表现和成绩。后来随着采访深入,我才明白,蓝立爱这些年一直没有转行,在同届的毕业生中已是少见——她告诉我,当年他们班上共有41个同学,最终只有10人留在养老行业,其余的一毕业就转行了。
这是大专院校养老专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在蓝立爱看来,养老本是“有爱、有福报”的行业,但从一开始,社会就给从业者贴上“端屎端尿”“伺候人”的歧视性标签,使得年轻人不愿从事这个行业。当初读养老专业时,蓝立爱曾遭到父母的反对,“现在薪酬、职位都上去了,父母的看法才有了改变。”
广卫养老专业学科带头人高华说,从2013年开设养老专业时的无人问津,到靠专业调剂开班,再到这几年有了更多学生愿意主动报考,她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
新专业开设初期,“很累很辛苦”。高华回忆,当初找专业负责人时,学校曾约谈过几位护理专业教师,最后找到了她。“因为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只好硬着头皮上。”
首先是生源问题,“知道新专业的人太少了,第一年报考的学生仅有两人,未能成功开班;第二年,学校通过专业调剂,终于凑齐四十多个学生,才正式开班。”紧接着的困难是师资不足。“新生第一学期上的是基础课程,还好;第二学期的专业课就开始捉襟见肘了。”
那段时间,高华一边恶补养老专业知识,一边通过各种关系四处打听,邀请有养老行业经验的人来校担任兼职教师。
蓝立爱返回母校广卫授课指导。图/受访者提供
2016年,因院系调整,广卫正式从广州医科大学剥离,开始独立办学,养老专业的招生计划被迫中断。
2017年,该专业恢复招生,并通过了“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二类品牌专业建设”的立项申请。立项后资金的到位解决了“燃眉之急”,学院有了充足的资金用于教师人才的引进和养老护理实训室的建设,“再也不用与其他专业共用实训室了。”
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高华就遇到过一次“转专业”风波。“当时50人不到的班级,想转的学生就达到一半以上。”
对于这次风波,学校采取了限制措施,最终留下了37名学生。事后,高华反思,问题的根源还是家长、学生对养老行业的认知偏见。在她看来,养老专业的毕业生不只有养老护理一条出路,还可以从事社工类、管理类养老服务工作。
当初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招收首届本科生时,罗娟也有同样的顾虑,担心学生对新专业认知不足,因为“学生对新专业从接受到认可有一个过程”。
大一新生入学时,学校就开设了“养老导论”课程,系统介绍养老服务的工作性质与内容、养老机构管理领域相关知识及案例等,旨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认知。
钰晨是上海工程技术学院的首届养老专业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就觉得“读了这个专业以后是不是要当护理员”。大一完成导论课程学习、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养老机构暑期实习后,“我才彻底改变了对养老专业的肤浅了解。”
对同班同学雨萱来说,令她最为触动的是上海每年召开一次的“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老博会”)。为了拓宽专业视野、保持对前沿领域的关注,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去观展,“我每次都去,因为喜欢智慧养老的理念。每次在展会上看到各种最新的智能化产品、适老化设计,我都会特别兴奋,这也是我未来的择业方向之一。”
2024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专业的师生合影。图/受访者提供
2020年,贝贝以第一志愿报考广卫的养老专业,被顺利录取。
贝贝是广东河源人。高考前,她的高中老师出了一些练习题,有几道是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提到国家出台许多支持养老行业的政策,“当时就觉得这个专业有前途,就第一志愿报考了——上学就是为了更好就业嘛。”
虽说是第一志愿报考,不过养老专业到底学什么,贝贝那时也不太清楚。当初一提到养老,她的印象就是敬老院,“老人生活在那里,条件不好,脏脏的,有的还存在虐老欺老现象。”
广州白云山脚下,一家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里,我见到了从事养老护理工作还不满一年的贝贝。入职这间高大上的养老院后,贝贝脑海里“脏脏的敬老院”的印象消失了。“就像住在高端的小区里,入住的老人大多是教授、公务员退休的,素质很高。而且,养老院对我们护理员的管理和考核十分严格,不可能出现欺老现象。”
“你看我们这里楼上有空中花园、楼下有活动广场,每天的文娱活动至少有两场。老人身边也有我们护理员、社工、康复师照料着,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贝贝说,要是自己以后能住上这样的养老院,“会觉得挺幸福的。”
不过,养老护理岗并不是轻松活儿。贝贝所在的养老机构规定,养老护理员每天工作时长12小时,一个月休6天。两名护理员需要负责一个楼层的22张床位,早晚轮班。
这天早上,贝贝6点就起床了。她赶在6点半前抵达养老公寓的二楼,准备好晨间护理所需的各项物资。所谓“晨间护理”,就是协助半自理老人起床、如厕、洗漱,并替无法自理的老人更换纸尿裤、洗漱等。做完护理差不多7点半,她将坐轮椅的老人推到餐厅就餐,又打餐到卧床老人的房间协助他们进食。等到老人们悉数用餐完毕后,她开始收拾、洗刷餐具。
早上9点到11点是老人康复训练和文体活动的时间。趁着房间人少,贝贝开始整理宿务,“院里规定了每天的宿务重点,比如今天除了打扫房间,重点事项是对马桶便池进行消毒。”忙碌完,午餐时间又到了,流程重复如早餐。
12点半是协助老人上床的午休时间;13点开始则是个人的午休时间,“这时可以喘一口气。下午两点上班之后,就是各种洗,帮老人擦身、协助老人沐浴,洗衣服等。”贝贝补充说,如无特殊需求,自理能力差的老人一般是隔天一洗。
洗完各种衣物后,贝贝把它们拿到公寓顶楼晾晒。等老人参加完下午场的文娱活动回来,差不多到了下午4点。接着,她给老人测量体温,如果有异常要上报护理班长。
很快,晚餐时间到了,流程又重复如中餐。
晚上7点半左右,贝贝协助老人睡前洗漱,有的老人要看一会电视,要睡觉的则协助其上床。之后,她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开始交班。
贝贝告诉我,虽然养老护理员的活儿累,但这是她主动选择的职业,家里的父母从一开始也是支持的。“养老院包吃包住,刚毕业能拿到税前5500的工资,算比较满意。”只是有时让她困惑的是,同龄人甚至身边老人对这份职业的偏见。
“院里有一位老奶奶,我心里很喜欢她。但她沉默寡言,每次到她房间,都没见过她跟旁边的人说话。有一天早上,我正在做护理,老人家突然开口了,问我的第一句话是,‘你年纪轻轻,为什么干这个?”
说到这个细节,眼前的贝贝低头沉默了一会儿。
“你是怎么回答的?”我问。
“因为我就是学这个的。”
业界一度有过这样一种争论:养老专业到底属于管理类还是护理类专业?
从专业类别上看,养老专业因涉及老年护理、社会工作、心理学、管理学等诸多领域,应纳入公共服务与管理类专业。但早期不少医卫类职业院校都将养老专业设在护理学院而非管理学院,“广卫自然也不例外,因为学校护理专业实力突出,属于老牌专业。”
2016年,教育部公布了65个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名单。其中,偏护理类的“老年护理”专业超过一半,偏管理类的“老年服务管理”专业则不足20个;而且,在65个示范点中,医卫类职业院校占据多数。
早期养老专业与医卫类职业院校的紧密联系,无形中加深了人们惯常以为的“养老专业就是护理类专业”的印象。如今,这种情况发生了扭转,全国开设养老专业的20多所本科院校,均设置在管理类学院。
贝贝在养老机构照顾老人。图/受访者提供
“本科养老专业侧重培养管理型人才,是对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变化的积极响应。”崔开昌分析道,1960年代是中国人口出生的高峰期,如今这批“60后”正以每年2000万的规模步入退休阶段。与前几代人相比,“60后”受教育程度更高,积累的社会财富更多,更愿意投入资金用于改善自身的晚年生活。他们不再满足于基本的养老照料需求,转而追求更为精致、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这几年,养老产业加速发展,养老服务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机遇。高等院校在培育养老专业人才时,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康养护理知识,还要具备现代化企业管理思维,具有探究养老服务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的能力,也就是说,需要的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单就老人护理而言,长期从事养老护理教学的高华认为,养老护理应该走更专业化、精细化的路线。因为养老护理与大多数人眼中的“老人临床护理”不同,后者主要聚焦于老人的身体护理和疾病照护,而前者还包括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和心理关怀等多个方面。
高华告诉我,早期由于师资匮乏,养老专业的教学任务落在护理学院其他老师头上,“他们大都是医学背景,护理、临床、医学解剖的都有。实际教学中,这些老师往往以教授临床护理的方式教我们专业的学生。”
这给专业教学工作带来不小困扰。于是,在集体备课会上,高华反复强调新专业的定位,“我不断给上课老师灌输我们专业的学生不是只服务老年病,而是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而且,学生毕业后也不是去医院做护理,而是去养老机构、社工中心、社区居家长者服务中心等从事与养老相关的服务工作。”
为了扭转教学观念上的偏差,高华甚至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不许戴护士帽、穿护士服,“这会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将养老护理当成临床护理。”
谈及养老护理精细化问题时,高华举例道,“比如给老人喂食,一般人叫‘喂饭,但专业说法叫‘协助进食。这里有很多专业性的东西。首先你要评估每位老人的咀嚼功能,从而合理安排膳食;其次要评估老人的吞咽功能,避免出现噎食;同时,你还要关注老人是否有进食的意愿,心理状态又是怎样的;又比如,给老人换尿片除了常规的照护手法,还要懂得尊重、保护老人的隐私。”
2023年9月8日,在武汉民政职业学院老年护理实训室内,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操中学习养老护理知识。图/IC photo
2019年,广卫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养老服务技能) 中获得一等奖。图/受访者提供
广卫的“社区护理与老年管理”教研室里,每个老师的案头堆积如山,其上总会放着一些校本教材——《老年人安全护理与风险管理》《老年人健康照护技术》《老年社会工作实务》等,浅绿色封面、A4纸打印胶装。
参与教学工作后,曾朱玲负责的事项之一,便是主编《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校本教材,编撰耗时一年之久。
“养老专业起步慢,规模小,一些课程没有权威教材,只能靠(一线)教师来编写。”曾朱玲介绍,以前上课使用的是高职教育规划教材,但其针对的是社工专业学生,覆盖范围广,用起来不顺手。
“系统学习社工专业知识的话,至少要一千多个课时,但我们与社工专业相关的课程只有几十个课时,需要针对养老专业的特点及岗位任务,大幅删减内容,淘汰过时理论,引入最新的实务案例。”
在她看来,与规划教材相比,这类校本教材的优势在于编写流程相对简单、印刷周期短,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及时调整内容”。
在专业建设初期,罗娟颇为苦恼的事情之一也是“没有合适的教材”,“参与教学的老师只能‘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在学校长期从事养老服务领域研究时积累的大量资料及案例。”
2021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启动养老专业系列教材的编撰工作。罗娟邀请了有经验的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的人员参与讨论,分享实际的工作案例,共同编写教材。经过数年努力,《养老服务管理概论》《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养老金融》《智慧养老》等7本与养老专业相关的系列教材已编撰完成,“我们跟出版社已经签好了合同,文稿也校了好几遍,预计今年内出版,希望能引起业内的关注。”
目前,国内养老专业课程尚缺乏权威的统一标准,无论各大职业院校还是本科院校基本处于“自行探索”阶段。相比之下,一些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日本已在养老领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和课程标准,值得借鉴学习。
比如,2018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了新版的“介护福祉士”培养方案,将“介护”作为核心,涵盖人与社会、心理与身体结构、医疗护理等几个重要模块,并规定相应的课时占比要求。值得关注的是,这套培养方案具有明显的人文精神。例如,在“人与社会”领域,重视介护人员的伦理道德观念培养,并融入“自立支援”精神,尊重被护理人本人的意愿和想法;而在“心理与身体结构”领域,则强调对被护理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学习和观察,特别是对衰老、老年痴呆症等情况的理解,等等。
目前,广卫养老专业授课内容,除了养老护理,还涉及老年社会工作、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老年活动等多个课程。
早期,不少教师因缺乏与养老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指导和帮助,高华告诉我,“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困惑,甚至对老师提出质疑和挑战。”
2023年9月8日,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生命健康学院老师景丽为学生讲解养老护理知识。图/IC photo
为此,高华鼓励在校老师走出校园,到养老机构进修。“每年,我们会安排老师到企业进修一两个月,跟普通员工一样,每天正常打卡上下班,通过与企业管理者、员工的深入交流和互动,了解企业的运作和管理,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案例,使之成为日后的教学素材。”
在新增教师岗位时,高华也更倾向于引进有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社会工作经历的人员。
曾朱玲正是在这个时期来到了广卫。她本科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研究生在复旦大学读社工专业。之后在上海新华医院实习,从事逝者家属哀伤干预的课题研究。2016年回到广州,她先后担任过天河区员村街道社工站主任、广州市老人院(以下简称“市老人院”)驻区社工等职务。
2019年,她离开市老人院,正式入职广卫,担任“老年社会工作”课程的专任教师。
与学院派偏好理论教学不同,曾朱玲自称是“实务出身”,更喜欢真实情境下的教学风格,这与她此前的工作经历有关。
在市老人院负责安宁疗护时,她组建了“生命回顾”小组,通过协助老人制作“DIY相册”、撰写个人回忆录等,帮助老人改善情绪,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养老机构的管理大多是封闭式的,入住后老人与外界的沟通减少,时常会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了,情绪容易低落。”在曾朱玲负责的院区里,老人年均85周岁,以退休知识分子和公务员居多,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从心理研究成果看,让老人回顾生命过往,无论成就也好,坎坷也罢,都能明显改善他们的情绪。”
为此,小组成员采访了院区里的一些老人,整理出这些老人重要的生命节点,协助他们收集老照片、纪念品等,粘贴在相册中,并附上一两段感悟或人生故事,“这些相册会放在床头柜上,老人家时不时可以翻阅一下。”
在市老人院期间,曾朱玲还创造了一个经典案例,常被其他养老机构拿去借鉴和学习。院里有一位老人是退休干部,喜欢在房间里囤积杂物,“每到阴雨天,房间总会散发出一股(不好的)味道。”
“我们担心房间堆砌太多物品,老人行走时很容易磕碰;而且,我们院又是公办示范单位,经常有人过来参观。”曾朱玲说,虽然与老人多次沟通,但始终没有效果,不久就会故态复萌,“护理员没办法,社工班长也没办法。”
“市老人院那时候有一个老人自助委员会。在社会工作领域,我们提倡老有所为的理念,就是在老年人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发掘其潜能和优势,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社区事务,改善社区生活。这位老人正好是老人自助委员会的成员,于是,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开展宿舍评比活动。”
开展宿舍评比活动前,她们邀请院区负责人、老人自助委员会成员、社工班长、护理班长等,集体开会讨论,制定宿舍评比细则及评分标准,“评分最高的宿舍,会在门口挂上一面红旗。”
这位老人好胜心强,开完会后就立即跟护理班长提要求,马上叫护理员帮他收拾房间。“一番操作下来,老人房间的卫生得到明显改善。”曾朱玲笑着说。
返回校园教书后,曾朱玲一直想开展社会实践性强的课程,“我是做实务出身的,有过社工站、养老机构的经验,就想着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多接触实务,在真实情境下为老人提供服务。”
按同事戴想华的说法,社工类课程早期教学时,注重的是理论灌输,但也安排案例小组讨论;慢慢地,在案例教学中引入了角色扮演的情境教学,“但扮演多了,跟唱戏一样,学生也不能入脑入心。”后来,随着实践资源增多、新教师的加入,这门课程才出现了“小组工作”的教学模式。
曾朱玲认为,要真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让他们与老人展开面对面交流,通过处理各类真实情境下的突发状况迅速成长,“而这些在课堂上是很难教出来的。”
由于三年新冠疫情的影响,这类实践课程一直被迫搁置。直到2023年,养老机构解封,“小组工作”的课程才得以落地。她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为广州市内的养老机构、社工中心等策划老年人活动。按课程要求,学生要提前调研,或电话咨询或实地走访,了解机构的真实需求;然后根据反馈,制作并提交一份老年人活动策划书。为了保证落地的效果,学生会在课堂上预先演练一遍,由老师和其他小组提出改进建议。之后,再联系机构落地具体事宜。
不过,在划分小组时,曾朱玲提出“额外”要求:每个小组必须搭配一名懂粤语的学生。在广州养老机构工作,与老人沟通,语言会成为第一道障碍。“因为入住的多是70-80岁的老人,有些甚至不会讲普通话。”曾朱玲还记得自己苦学粤语的场景,“当时在员村的社工站上班,从客村到员村,要搭乘的是地铁3号线。早高峰,在珠江新城站挤地铁(转线)要二十来分钟,我就利用那段时间,狂刷《外来媳妇本地郎》,刷到三百多集时,我发现竟然能听懂粤语了。”
戴想华曾跟随一个小组,到越秀的一家养老院开展活动,这场活动的形式是“打乒乓球”,“当时有一位患有帕金森病的老人,手时不时会颤抖。几次接不到球后老人情绪低落。一位学生看到了,故意演示自己也很难接到球,并说这不是老人自身的问题。在几番鼓励下,老人竟连续接到了好几个球。”
这次活动后,有学生反馈说,与老人互动时,认识到课程上说的“关注在场老人的心理状态”的重要性,而且也意识到自己沟通技巧的不足。
在小组活动结束后的集体汇报课上,曾朱玲也发现,汇报不再流于形式了,开始变得“深情”起来,“一些学生说着说着还哭了。看到那些失智失能的老人后,他们真心觉得这个行业需要年轻人。”
那么,养老专业本科教学又是怎样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呢?“本科课程上的教学还是以理论为主,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拓宽视野。我们将社会实践课程安排在暑假的实习中。”罗娟说。
据她介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注重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开设的专业要求与产业有深度的融合。养老专业设置之初,他们就与上海人寿堂、九如城、万宏、仙霞街道全国智慧养老示范点等单位签署了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产学研协议,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每年暑假,我们会安排学生到养老机构进行为期6-8周的企业实习,而这些实习经历会占到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学分的25%。”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学院制定了三个“工作学期”的阶梯式培养方案:大一是认知实习,学生会被安排到养老机构的不同岗位上轮岗,包括行政岗、康复护理、后勤保障、活动策划等,主要是让学生对养老机构的管理现状、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大二是专业实习,侧重与护理有关的服务实践,学生跟随护理员一起做基础的护理服务,熟悉护理流程,掌握基础的护理技能,“我们培养的是管理者,如果管理者都不知道护理员的护理流程,很难管理好一家机构”;大三是业务顶岗实习,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岗位,如对老年活动策划、老年营养膳食、养老营销等感兴趣,就安排到合作机构相应的岗位实习……
大学期间,雨萱就经历过几次暑期实习。大一时,她在上海人寿堂旗下一家养老机构实习,主要为患有认知障碍症的老人安排日常餐食、组织设计老人活动等。大三时,她选择了上海一家长护险定点居家护理服务机构,在护理站负责社区护理员的日常排班、收集服务对象的真实反馈等。而大二的暑期,由于新冠疫情原因,原定的护理岗位实习被迫搁置,当时她正在老家四川巴中,转而协助老师在当地开展“老年人数字鸿沟”的社会课题调研。
问及是否曾在护理岗位实习时,雨萱说,大学四年的课程中,养老护理属于选修课,不是必修课,学校也会邀请上海养老机构、医院的人员讲授养老护理流程和专业知识,但她并没有像一线护理员那样亲自照护过老人的日常起居。
“护理员岗位需要更专业的实操技能和从业资格证书吧!不过,我实习时接触了不少护理员,觉得做护理员的人都特别有责任心和爱心,沟通能力也很强,和老人相处非常融洽,我挺佩服他们的。”
小欣正在广州的一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习。他对养老护理岗有“畏难”心理,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且,他有着更现实的经济考量,“我有了女朋友,以后要考虑结婚、生娃,在大城市买房,护理岗那点工资肯定不够。”
实习期间,他的工牌虽然写着“养老护理员”,但实际的工作部门是居家事业部。这个新部门的服务对象为居家老人群体,主要为居家老人提供陪诊代办、住院陪护、上门助浴等各类新型服务。
由于工作需要,小欣经常要外出跑动,“日常工作就是衔接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安排人员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有时候缺人手了,也会自己上,因为自己在学校上过不少护理实训课程嘛。这个工作虽然也很累,但好在有双休,做得好的话,每月还有两三千块的额外提成。”小欣说,相比于养老院的封闭环境,他更喜欢目前的岗位,可以“接触更多的人,学到更多的东西”。
目前在一家养老机构做销售员的邓生跟我分享他从业七年的观察。“这几年,广州养老机构越来越多,见到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这些年轻人有负责老年康复的、有策划老年活动的,也有做客服销售的,但大部分不在一线的护理岗。”
在邓生看来,那些愿意待在护理岗的年轻人往往具有明显的性格特征,“积极乐观,善于沟通,属于天生就有爱心的人。这样的年轻人在养老机构很受待见,晋升也快,干不到两三年,就当护理班长,或被调到更高的行政管理岗。”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布的《2023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从事养老护理员的多是中老年人,平均年龄为49.14岁。人数最多的是50-59岁,占比达51.52%;其次是40-49岁,占比为28.66%。
对此,蓝立爱认为一线护理人员整体年纪偏大,反而给专业技能强、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创造了机会,让他们更容易脱颖而出,“行政管理岗轻松些,但晋升慢;护理岗累些,但晋升快,原因就在这里。”
在她看来,如果年轻人想长期扎根养老行业,养老护理岗不会是最终的归宿,它只是必经的岗位,“这个岗位更考验一个人是否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而这些品质通常被认为是养老从业者不同于其他行业的重要方面。
2023年11月30日,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天津选拔赛暨天津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在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举行。图/新华社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7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9.4万张。按照国家标准养老护理员与老人1∶4的比例计算,国内至少需要养老护理员两百余万名。而目前养老护理员仅有三十余万名,缺口近170万名。
尽管养老护理员人才缺口大,但年轻人从事护理岗的意愿仍旧不高。为此,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养老人才的培训和补贴政策,以鼓励更多年轻人从事养老行业。
以广州市为例,2013年市民政局、财政局印发的《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就业补贴及岗位补贴管理办法》规定,高等职业院校全日制毕业生在养老服务机构从事养老护理、医疗、康复、社工等一线服务岗位累计满3年,给予一次性就业补贴11000元。
同年,广东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管理办法》,按其规定,养老护理员及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参加职业技能提升的,最高可获得3000元补贴。
除了政府的政策引导,养老机构也在积极探索留住年轻人的新办法。
华邦美好家园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减少年轻人对养老护理的畏难心态,他们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完善带教机制,安排经验丰富的资深护理人员担任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辅导;逐步搭建更加细致完善的职业发展路径,如根据养老护理技能和工作年限,设置不同的薪资等级和晋升渠道;鼓励年轻人参加养老行业技能大赛,在展示自己能力的同时与更多的同行交流,开拓眼界,增强职业认同感。
对于留不住年轻人的问题,崔开昌认为,关键在于提高从业者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当前养老护理员学历偏低,整体薪资维持在较低水准,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要想提升养老护理岗的薪酬,还是要养老产业发展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没有规模效应,企业经济效益上不去,工资也难以提升。”因此,他建议政府应该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事业,包括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无论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还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及不同规模和专业水平的机构,投身其中,充分激发养老服务的市场活力。
“另一方面,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可通过完善社会荣誉体系来实现。尽管目前已有国家级别的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及企业内部推行的星级评定、月度优秀护理员等机制,但在社会层面,仍缺乏更进一步的荣誉体系构建。比如通过设立‘养老服务人才节或‘养老护理员节等,表彰优秀养老护理员,分享他们的工作故事与专业成就,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正向传播,逐步消除公众对养老职业的偏见。”
与养老机构打交道时,崔开昌还发现他们普遍存在企业管理上的短板,“需要摒弃缺人补人的粗放型用人方式,往系统化、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过渡,诸如人员管理、培训体系、薪酬管理、绩效考评等机制要建立起来,制定更精细化、标准化的规范。这样,年轻人一进入养老机构,就能清楚企业的晋升路径和激励机制,完善自身的职业规划。是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是一家养老机构能否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2023年9月11日,河北省滦州市王店子镇海洋养老中心,医务人员陪护老人们在庭院中散心。图/新华社
不过,对年轻人来说,目前阻碍他们选择养老护理岗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家长的“不支持”和社会偏见。“缺乏尊重”是我在采访中经常听到的词,高职院校养老专业的教师几乎表达了一致的困扰——“尽管学生对养老护理员的接受度比以前高了,但由于社会对养老护理员缺乏尊重,导致不少学生择业时还是缺乏信心。”
毕业后就决定待在养老行业的春谕,现已是广州粤华孝慈苑的行政主任。
在春谕看来,与其他行业相比,从事养老行业更需要情怀,也更能实现个人价值,“行业正处于早期阶段,对年轻人有更大包容度,会给予他们更多成长空间。”
她说,当初从事养老行业,家人非常反对,“觉得女孩子应该考公务员或者教师。不过现在我的待遇都上升了,他们对养老行业的偏见也慢慢转变了。”
跟春谕一样,越来越多坚守在养老行业的年轻人正在努力“突围”。2024年3月,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在广州举办,高华受邀担任选拔赛的裁判。其间,她见到一位来自市老人院的“95后”男孩马俊。在这次选拔赛中,马俊获得一等奖,“这位选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他在给老人换尿片时,会一边唱歌,一边逗老人开心,并没有觉得很脏很累。这样的典型形象对年轻学生很有感染力。”
2021年,蓝立爱也开始自学短视频制作,并在抖音上开设个人账号,记录下养老院的日常工作,以及与老人互动的精彩瞬间。她给自己的标签是“95后养老人”,“之所以做抖音,就是想打破人们对养老院‘脏乱差的陈旧印象,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这些青春养老人。”
高华认为,社会对养老护理员的偏见只是暂时的。目前各大高职院校都将“老年服务与管理”改名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这意味着智能化将是未来养老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通过智能设备和系统,养老护理员可以更方便地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智能机器人可以协助护理员完成一些重复性、体力性的工作,从而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真正到那个时候,对养老护理员的专业要求会更高,养老护理员会更加注重与老人的沟通和交流,关注老人的情感需求,以更为人性化的方式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
蓝立爱说,自己还会继续坚守在养老行业。她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养老市场会迎来爆发期,“养老是社会的刚需,养老行业是朝阳行业,只是目前还是起步阶段,这个行业需要年轻血液,只要我们愿意在这个行业沉淀下来,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机会。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熟悉这个行业,等待下一个红利期的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