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的突发事件情报感知研究

2024-06-23 01:45闫炳桦郑楠
传播与版权 2024年11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新媒体

闫炳桦 郑楠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为突发事件的情报感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情报机构快速、高效地掌握情报提供了支撑。文章探讨了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情报感知的优势,提出了人力情报感知、机器情报感知和人机交互情报感知三种突发事件情报感知模式,并对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情报感知的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述。通过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并结合人力和机器的智能化手段,情报机构可以更高效地感知突发事件的关键信息,为相关决策和行动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关键词]新媒体;突发事件;情报感知;情报感知理论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矛盾突出,突发事件频发。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公众接触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多样化,众多网民依托抖音、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网络媒体进行交流互动,极易引发突发事件的线上线下双重风险。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网络已成为突发事件的第二现场,网络舆情态势直接影响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情报机构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应对突发事件。情报感知作为情报工作的重要内容,革新了传统的情报工作模式,情报机构借助新媒体和人力知识经验判断,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发现并应对风险。尽快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情报感知机制,不断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情报机构无法忽视的一大议题。

一、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情报感知的基础理论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新媒体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传播信息和实现互动的一种媒介形式,它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是相对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客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式。”[1]根据这一思路,可以认为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视频媒体、音频媒体、社交媒体、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内容也丰富多样。因此,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全球化和多样性等特点。

(二)情报感知的概念和特点

国内学者通常将感知定义为:在信息收集、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中,根据客户需求,运用工具对情报进行信息提取,实现信息的认知与表达[2]。情报感知是一种认知过程,涉及信息的识别、过滤和获取,旨在最终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在情报领域中,情报感知作为一种思维贯穿于情报工作的始终,是对未知的情报任务和用户需求的主动探索,被认为是情报分析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从知识转化角度而言,情报感知是指导数据向情报转化的研究新理念[3],侧重未来预测,并且正在从感知泛化向感知细化方向发展[4]。

二、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情报感知的模式

(一)人力情报感知

人力情报感知指依靠人类情报工作者的经验、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通过收集、分析和整合各类情报信息来感知特定事件、情况或问题。作为最传统的情报手段之一,人力情报贯穿于情报发展的历程中。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为获取情报更倾向于采用相关技术手段,但我们仍不能忽视人在情报工作中的关键作用。虽然科技对情报的收集和分析至关重要,但其发展仍依赖于人类的引导和人的情报意识。情报工作者的个人经验是人力情报感知的优势所在。

(二)机器情报感知

机器情报感知指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赋予计算机系统自动收集、分析及理解各类信息的能力,以精准感知特定事件、情况或问题。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数据的日趋复杂化,传统的人力处理方式已难以应对,这促使情报领域的相关主体越来越依赖于机器的感知能力。相较于人力情报感知,机器情报感知在效率、数据处理范围以及客观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排除复杂环境的干扰。然而,机器情报感知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极度依赖数据,不准确的数据可能导致错误的分析结果。此外,机器情报感知在处理大量数据时也可能引发数据隐私和安全风险问题。

(三)人机交互情报感知

人机交互情报感知指通过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过程,实现情报感知、分析和决策的一种方式。人力情报感知受到情报工作者生理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偏差,加之在新媒体背景下面对海量数据,情报工作者难以迅速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做出决策。机器情报感知有效地弥补了人力情报感知的不足,但过度依赖数据也使其在面对错误信息时显露弊端。人力情报感知和机器情报感知各有优缺点,而人机交互情报感知则能综合两者的优点,弥补二者的不足。这一情报感知模式展示了人机协同的强大潜力,将机器的数据处理能力与人类的经验智慧完美结合,能够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情报需求,使突发事件的情报感知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和全面。

三、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情报感知的优势

(一)信息获取迅速,及时应对风险

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这主要得益于新媒体平台的即时性以及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因此,快速获取信息成为情报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因素之一。新媒体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及时传播,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信息能够迅速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开来,这使得情报机构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整合。例如,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情报机构可以快速筛选出与突发事件相关的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帖子等,为后续的情报分析提供基础数据。这种高效的信息处理方式使得情报机构能够更快地发现潜在的风险和威胁,为相关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信息来源广泛,增强风险防范

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渠道,包括社交媒体、手机应用等。新媒体背景下,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这增强了突发事件情报感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新媒体平台,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专业机构,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和传播信息。这种广泛的信息来源有助于情报机构及时发现新的信息和线索。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信息可能不完整,情报机构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可以提高发现新信息的概率,从而更快地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并做出应对措施。

(三)信息获取便捷,提升感知效率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相关信息会迅速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传播。这对情报机构提出了高效处理信息的要求,以在海量信息中快速筛选出与突发事件相关的关键信息。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平台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信息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这种多元化的信息来源有助于情报机构提升对信息的理解效率,从而更全面地掌握事件的发展过程。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来源复杂多样,既有各新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也有来自网民的碎片化、非结构化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比对,情报机构能够更准确地了解事件的真相和发展趋势。

四、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情报感知的层次

(一)数据感知

数据感知是情报感知的基础,涉及从各种信息来源渠道收集、提取和整合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数据感知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丰富的数据来源。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等新媒体平台汇聚了大量用户生成的内容,其中可能蕴含着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通过应用数据感知技术,情报机构可以实时收集、分析和处理这些新媒体数据,从而获取有关突发事件的情报信息。此外,通过实时监测新媒体平台上的数据,情报机构可以及时发现突发事件的苗头,评估其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然而,在新媒体背景下,数据感知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数据感知过程涉及个人和组织的敏感信息,如果情报机构不加以妥善保护,这些信息可能会被泄露或滥用,从而对个人隐私和组织安全构成威胁。

(二)情境感知

情境感知是对当前环境和背景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在突发事件情报的及时获取和准确解读中至关重要。顾君忠将情境感知分为直接的显示感知和内部的蕴含感知两类,前者涉及时间、位置、设备、环境等信息,后者涉及用户习惯、特点、喜好等信息[5]。从情境感知系统的角度来看,Giaffreda等将情境感知分为网络情境感知和应用情境感知两类,前者涵盖拓扑感知、移动感知和服务质量感知,后者包含服务感知、应用感知和策略感知[6]。在突发事件的情境感知中,情报机构通过对突发事件背景环境的解读,可以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新媒体时代,虽然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但也伴随着信息的碎片化和虚假性,因此情境感知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新媒体为情境感知提供了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支持。比如,情报机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自动筛选和分析海量信息,迅速识别出关键信息;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则能够预测事件的发展走向。进行情境感知需要情报机构综合利用社交媒体数据、新闻报道等多种信息资源,以获取全面、多角度的情境信息。通过整合多方信息资源,情报机构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事件情境,为相关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三)态势感知

态势感知指感知特定时空环境中的要素,理解其意义,并预测其未来状态[7]。具体而言,态势感知涵盖对环境中目标的认知、对其意义的理解以及对其近期状态的预测,是一种基于动态环境全面洞悉安全风险的能力,包括感知、理解和预测三个层次[8-9]。这个概念最初由美国空军提出,用于航天飞行的人因研究,旨在提高军事情报获取能力,后来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0]。在新媒体时代,为应对突发事件,在态势感知中情报机构需要综合利用多种现代技术手段。例如,情报机构通过应用人机结合的态势感知技术,可以更便捷地对多种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人的智能体现在事发前的无数据,而机器的智能体现在事发后的有数据。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信息进行情景模拟和预测,情报机构可以判断突发事件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五、结语

文章通过对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情报感知的研究,揭示了在信息爆炸时代新媒体平台的重要作用。新媒体平台不仅为突发事件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还为情报机构进行情报感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手段。借助新媒体,情报机构能够更迅速地感知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影响,为相关决策提供更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文章还分析了情报感知的模式,即人力情报感知、机器情报感知和人机交互情报感知三种模式,这些模式共同为突发事件的情报感知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和方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情报机构对突发事件的数据、情境以及整体态势的理解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熊宇澄,金兼斌.新媒体研究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赵志耘.深耕感知 刻画出新:评《情报感知论》[J].图书情报工作,2021(21): 26-30.

[3]曾文,李辉,陈媛,等.情报感知方法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05):19-22.

[4]周京艳,刘如,张惠娜,等.基于观点的情报感知方法研究[J].情报杂志,2019(12): 35-39.

[5]顾君忠.情景感知计算[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5):1-20.

[6]赵柯然,王延飞.情报感知的方法探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08):11-16.

[7]DoD.DoD Dictionary Of Military And Associated Terms[M].Washington D.C:Independently Published,2019.

[8]ENDSLEY M R.Situation Awareness[M]New York:Wiley,2021.

[9]GE L,LI Y,J Y,et al.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 situation awareness for high-qualit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A brief review[J].Energies,2022(03):1-24.

[10]许明珠,王克平,孙华伟,等.企业竞争情报态势感知关联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4(02):88-99.

[基金项目]2023—2024年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YJSKC2449)。

[作者简介]闫炳桦(1999—),男,山东济南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郑楠(1983—),男,河北廊坊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智慧警务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新媒体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融”时代的突发事件报道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