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华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时代继承与发展,体现出一定的哲学价值与伦理价值,既是实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 应积极担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达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功效。对此,该文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将高职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合,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立德树人;传承;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5(b)-0133-05
Inheritance Path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U Guohua
(Nanjing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1800, China)
Abstract: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a long and profound history, has been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rough the times, reflecting certain philosophical and ethical values. It is not only a spiritual wealth for realizing the self-improve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but also a cultural fertile ground for the root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an important battlefield for talent cultiva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ctively shoulder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ake moral education as the foundation, carry out education on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play the role of culture in educating people,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educating people with culture and culture. This article takes Nanjing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is, it explores how to better integr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ctivate the vitality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alent training; Foster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Inheritance; Path
多年来,党与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传承创新、有效转化和多样发展,并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将之发扬光大。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秉持着“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更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1]。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
1 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状
1.1 传承取得的成效
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下简称“南铁院”)。南铁院传承铁路红色基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伟大铁路精神,传承“始终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铁路红色基因,南铁院坚持用铁路特色文化培根铸魂。
一是做好思想引领。以“庆祝二十大召开,学习二十大精神”为主线,部署开展了“铁色铸魂正当时 青春献礼二十大”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了“星火讲堂”红色故事宣讲,以及组织了一系列活动:铁心向党,“核”你健跑校园打卡;“学党史忆初心、明校史担使命”党史、校史知识竞赛;“厉害了,我的国”观影分享会;“喜迎二十大,逐梦正当时”书画大赛;“青春喜迎二十大,百年奋斗正芳华”主题摄影;“我以我手执心笔,我以我心回红旗”主题拼贴诗作品征集;“邮”“藏”颂党恩,喜迎二十大—铁路红色集邮收藏“云”观展;“红色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供工好声音,礼赞二十大”红歌大合唱;“铁色铸魂正当时,青春献礼二十大”主题图文展等。全校师生积极踊跃参与,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将铁色文化融入校园生活。高起点筹划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2]。精心举办了《铁路红色基因》《轨道上的江苏》《诉说中国高铁故事》和《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的百年逐梦》4个专题展览,共制作130余张展板,多角度展示恢宏的中国铁路发展历史,弘扬铁路红色基因。学院主题教育读书班和各二级学院分批次走进江苏省铁路教育馆开展实境课堂学习。
二是强化内外联动。联合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铁路办事处、江苏省交通运输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轨道交通类专业委员会,举办了“回首苏铁二十载 喜迎党的二十大”江苏铁路改革发展史主题征文活动。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南铁院于2023年5月举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校企大讨论活动,邀请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博物馆开展联学联建活动,围绕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等方面共商共学,共促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断激发广大师生和铁路员工投身交通强国建设的使命感,凝心聚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促进有机融合。为办好“铁色信仰”红色讲堂,先后举办了“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发新征程”和“青春献礼二十大”学生微党课大赛,开展了“培育工匠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职业教育特色活动和“回顾光辉历程 赓续红色血脉”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深刻领会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要求[3],严密组织了“红色周三”践红魂活动。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先后围绕“人才培育”“工匠精神”“教学竞赛”“铁路安全”等专题进行研讨,开展了“辅导员面对面”“校企结对子”“毕业党员谈心”“党员进课堂”等主题活动。为办好“红色周末”访红路活动,充分挖掘南京各类红色资源,先后组织学生赴渡江战役纪念馆、南京工人运动纪念馆、江北新区红色广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浦口火车站开展研学活动。
四是丰富教育载体。综合运用主题党(团)日活动、红色故事宣讲会、读书分享会、青年公开课、文艺作品创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形式弘扬红色文化。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期间,学校选送的反映中国共产党早期铁路工人运动的音乐剧《金陵火种》入选长剧类展演项目,剧目原创音乐组歌《人间柱石》成功入选2022年度南京艺术基金——舞台艺术资助项目[4]。利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际,推进理论普及宣讲、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5]及铁色文化等内容的实践项目,开展红色实践、铁色文化探寻、返家乡志愿服务、手绘乡村等多种形式社会实践活动。
1.2 传承存在的不足
南铁院近5年来招生主要采用“提前招生、普通高考招生、职教高考、3+3转段”招生相结合的方式。学校面向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招生,涉及高考改革省份9个,江苏省外生源占比25.0%。
据学生问卷调研统计,除了素质教育部开设的课程,其他学院课程内容基本以专业技能知识和实践应用为主,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几乎没有。素质教育部主要开设劳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基础课程,但由于部门成立时间短、专业教师少,兼职授课、外聘教师占比大。教师实际教学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传授给学生。从数据统计来看,大部分学生无论是文化基础知识还是学习方法、习惯都相对薄弱,尤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更是缺乏积极主动性。问卷中所设置的有关经典名句、国学常识及铁路文化的题目,只有24.5%的学生填写正确;“对于学校开设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课程量和相关文化活动满意度”的调查中满意及以上的学生占比只有78.8%;“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方式”的调查中有58.0%的学生选择课外实践活动,32.0%的同学选择网络课程学习,10.0%的学生选择教师课堂教学。根据调查,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但学校文化课程开设数量及授课方式未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此外,学生希望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开展活动获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围比较广泛,涉及铁路特色文化、文学与艺术鉴赏类、社交礼仪、地域特色文化等多方面。
2 高职院校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行路径
2.1 传承红色基因
2.1.1 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一是大力开展红色文化艺术教育。高职院校在深入挖掘行业特色的基础上,编创相关音乐剧、微电影等展现优良革命传统。二是积极打造校内实境课堂。例如:南铁院收集铁路红色历史资料、收藏品,携手中国收藏家协会举办“中国铁路文化收藏展览”,依托江苏铁路教育馆开展《江苏铁路红色基因》等图片展,努力构筑师生身边的红色文化教育阵地。三是打造铁路红色教育长廊。运用墙绘、图片等形式打造铁路红色教育长廊,展现铁路精神谱系,传播铁路红色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2.1.2 开发红色教育资源
一是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信息化建设线上教育场馆。结合自身特色建立教育馆、数字馆,通过数字化展示和互动交流,带动广大师生、社会各界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激发爱党爱国热情。二是用好新媒体平台。南铁院依托新媒体平台,编创红色教育作品,制作推送展现铁路精神的系列图文、短视频,重点展现我国铁路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和一代代铁路人胸怀祖国、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三是开发线上课程资源。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职业特色开发相关红色教育课程,例如:南铁院的《百年铁路》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铁路救国、兴国、强国的百年历程,展现了中国铁路的沧桑巨变,课程线上播放量超过200万。
2.1.3 组建红色文化传播团队,开展红色思政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可以组建高素质红色文化传播团队,成立由百名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组成的“宣讲团”,开展线上线下、校内外红色故事宣讲活动,通过一段段生动感人的红色故事带动广大师生、企业职工、社区百姓感知中国的沧桑巨变,激发爱党爱国热情[6]。
利用区域红色资源优势,结合区域党史事迹、革命先辈故事、革命遗址等,规划红色研学旅行线路,开展红色思政实践活动。一是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红色文化浸润青年学子。学校用好红色资源 ,让红色文化浸润青年学子。利用思政课课前5分钟时间开展“党史情景剧”“诵读红色家书”等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有思考;课中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故事融入教学内容,并设计问题链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有感悟;课后组织参加“争做红色传人”文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有行动。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不断坚定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二是开展“寻访红色印记”实践教学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区域丰富的红色资源,组织“寻访红色印记”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真切领会和亲身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勇做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2 传承工匠精神
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7]。高职院校可通过开展工匠精神活动、建设工匠学院、开启职业启蒙教育等途径传承与发扬工匠精神。
2.2.1 开展工匠精神活动
一是开展实地寻访活动。职业院校可以把党的二十大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劳动育人的实际行动,组织类似“身边榜样我来寻 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师生弘扬工匠精神、劳动精神,树立正确劳动观、就业观、成长观,激励他们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组织各二级学院青年师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前往劳模工匠和优秀毕业生工作地开展实地寻访活动,记录他们的工作日常,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感悟他们的奉献精神。二是开设工匠专栏。在校团委公众号开设“平凡岗位上的精彩人生”专栏讲述劳模工匠、优秀毕业生寻访对象的动人故事。
2.2.2 建设工匠学院
一是开展“工匠精神进校园”专题讲座。高职院校通过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全链条模式”合作培养,广泛开展“工匠助教”示范教学、“工匠精神进校园”专题讲座出版海报、技能比拼展工匠风采、赴技能大师工作室调研、寻访全国劳动模范等系列活动营造技能宝贵、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以此筑牢工匠精神的传承基础。二是加强产业学院建设。例如:南铁院2023年增设成立顺丰智慧、华住酒店管理等两个产业学院,继续开设火车头班、杰出人才班,由校内专业教师、产业导师、企业技术能手等组成混编教学团队,共同开展基于轨道交通工作场景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将铁色文化润在心、敏于行,校企共育“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工匠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出版了《轨道上的江苏记忆》等铁路文化研究专著,《列车调度指挥》立项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校内建立全国劳模工作室1个,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秦淮灯彩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坊被授予“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8]。
2.2.3 专业+志愿服务,开启职业启蒙教育
一是形成“铁色”志愿服务文化。南铁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将志愿服务文化融入人才培养之中,组建铁路志愿服务团,明确提出“精心、专业、奉献”的宗旨;同时,创新提出“三结合”育人理念,形成了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精神内核的“铁色”志愿服务文化,“无志愿不青春”[9]已成为南铁学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自觉。二是开展好“共青团号”值乘社会实践项目。发挥南铁院作为全国铁道团指委副主任单位优势,与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客运段团委联合开展“共青团号”值乘社会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加春运“暖冬行动”,周末、节假日常态化参与“时代楷模”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形成了“专业+志愿服务”的实践模式,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敬业精神和坚强意志,以“铁色实践”锻造铁的担当。三是服务取得一系列荣誉称号。南铁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荣获全国铁路春运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暖冬行动”优秀志愿服务团、2023年全国铁道团委春运立功竞赛优秀志愿者组织、长三角铁路志愿服务工作行动一致奖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徐硕、张子岩等全国铁路优秀志愿者,事迹被新华社、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人民铁道报、中国小康网等媒体报道。
2.2.4 宣传推广优秀职教学子,苦练技术技能
一是强化主题宣传。高职院校以职教周和技能竞赛月等活动为契机,多措并举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强化主题宣传,以“大师面对面,校友心连心”为主题,邀请多位技能大师和优秀校友来校分享立足岗位、服务奉献的亲身经历,激励广大青年学子苦练本领,用精湛技能服务社会。二是用好传播平台。利用微信、短视频等平台,宣传报道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并在微博平台上开展“青春的模样”大讨论,引导在校学生主动践行工匠精神、锤炼专业本领。三是用好特色文化场所。南铁院邀请中小学生走进江苏铁路教育馆、火车主题公园等铁色文化场所,向青少年展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和魅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邀请中江网等多家媒体的记者来校参观江苏铁路教育馆,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展现江苏铁路的发展历程,带动社会各界共同感悟轨道交通事业非凡成就背后的工匠精神。
2.3 传承行业优秀文化和精神
一是在学校文化中融入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学校党委强化顶层设计,在学校文化中融入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凝练“职教报国、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文化核心价值,确立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铁路基因”兴路强国时代新人的文化育人目标[10]。二是开发“五铁课堂”。学校强化文化育人载体,开发具有铁路行业文化特质的“五铁课堂”:以党委书记“铁色梦想”思政第一课等活动构成“铁色精神课堂”坚定铁的理想;以日常铁路半军事化管理构成的“铁色素养课堂”培养铁的纪律;以春运顶岗实习、志愿服务为主体的“铁色实践课堂”锤炼铁的技能;以具有铁路行业特色的原创文艺作品及活动构成的“铁色文艺课堂”培养铁的气质;以铁路教育场馆群构成的“铁色校园课堂”濡染铁的情怀。“五铁课堂”同频共振,推动文化育人工作提质增效。三是开发课程教材。学校开发《百年铁路》示范课程、出版《江苏铁路百年人物》《江苏铁路百年故事》《江苏铁路百年遗存》等选修课教材,从历史的视角讲述中国铁路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增强爱国爱路之情,砥砺兴路强国之志。
2.4 区域特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
一是精心筹划设计。通过劳动实践项目立项,将灯彩、扇面画、剪纸、缠花4项非遗传统文化技艺纳入大学生劳动教育课堂,占2023年劳动实践立项项目总数的13.3%。二是引入优质资源。借力“江苏省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2023年,先后安排京剧《骆驼祥子》和越剧《李清照》进校园表演,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传统戏曲之美。邀请越剧艺术家陶琪开讲越剧鉴赏课,邀请南京财经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段伟伟主任来校做“美与生活”专题讲座,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和心灵对待生活,在生活中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三是丰富教育形式。策划组织“雅韵中秋,团圆‘食刻”主题活动和“冰质蓝心,月饼传情”冰皮月饼制作活动,通过民俗主题“第二课堂”,营造共庆传统佳节的浓厚氛围,增进学生对传统民俗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2.5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
一是积极推进三年建设任务。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相关精神,积极推进完成“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秦淮灯彩项目)”三年建设任务,推动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和展示交流协同用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提供稳定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支持。秦淮灯彩相关作品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互联网+”最高奖项。2022年10月,江苏省教育厅组织验收首批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项目,秦淮灯彩项目被评为“优秀”。二是打造创新团队。依托江苏省职业教育秦淮灯彩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引进灯彩产业标准和技能,通过校企共建,将数字化全面融入创造、生产、传播、消费与参与等完整教学实践流程,聘请产业教授,培养传习人,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培养技术能手,打造“工艺精、技能强”的数字化灯彩教学创新团队。2022年底,相关团队参加年度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荣获高职组二等奖。2023年3月,“火车模型灯彩制作”特色劳动实践项目参评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荣获特等奖。
3 结束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集中表现。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高职院校要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继续积极探索、创新文化建设理念。通过构建全动力文化育人体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米文婷.高职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究:以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6(4):75-77,82.
[2] 费伯俊,施为飞.江苏边检主题教育入脑入心入行[N].江苏法治报,2023-05-18(A1).
[3] 郭如才.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J].学习月刊,2023(5):7-9.
[4] 何洁,张楠.南铁院原创音乐剧入选江苏省“大戏展”[N].南京日报,2022-12-15(B4).
[5] 王雨.把“大思政”课堂搬到田间摆进现场[N].贵州日报,2022-08-17(2).
[6]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用好铁路红色传家宝赓续铁路红色血脉[N].中国青年报,2021-12-23(7).
[7] 丁晓昌,顾建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72.
[8]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让工匠精神扎根校园点亮青春“匠心梦”[N].新华日报,2022-12-23(10).
[9] 王丽英.志愿·至善·致青春[N].中国教育报,2018-05-24(11).
[10]郑军.以“铁色文化”培根铸魂[N].中国教育报,2022-0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