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晋晖
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老年助餐服务是需求量最大的养老服务。按照3亿老年人口计算,有超过20%即6000万老年人有助餐服务需求。老年助餐作为我国养老事业中七大“急难愁盼”之一,写入了今年国务院发展银发经济的一号文件中。
2023年10月,民政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各地加大了老年食堂建设力度。今年3月以来,多省份密集出台省级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行动方案。民政部在4月、5月连续召开两次全国老年助餐工作座谈会,进一步细化完善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政策举措并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健康持续发展。
老年助餐服务已成为最迫切的需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
岁月厨香餐厅是成都市老年人助餐品牌“蓉颐助餐”的一家社区助老服务性餐厅。2018年,由二仙桥街道办事处和下涧槽社区、成都颐佳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打造,辐射周边126栋居住单元,为4264位长者及其家庭提供一日三餐营养膳食,每天来餐厅就餐人数超400人次。
自从岁月厨香餐厅开业以来,王均民(化名)老人几乎天天来这里吃饭,离家近方便、价格公道实惠、政府监管质量有保障,是他选择助老餐厅的三个原因。60岁以上老人每顿自助餐特价12元,8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还有3元补贴。不仅如此,他在这里还能找到“吃饭搭子”,与老同事老邻居们边吃边聊,让吃饭有了社交价值。
民政部对《行动方案》的解读中提出,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家庭少子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高龄、失能、独居、留守等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据抽样调查,22.1%的老年人有助餐服务需求,老年助餐服务已成为最迫切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之一。
老年人面临的另一个尚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是,我国老年人群膳食不合理、营养不良现象普遍存在。根据我国营养监测数据,在老年患者中,营养不良比例为16%(独居人群中,营养不良比例可达40%以上)。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指出,现阶段老年人营养不良主要不是由于贫困,而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特别是居家生活的失能、患病、高龄及独居老年人,普遍存在做饭难问题,而助餐服务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老年人做饭难、饮食单调、营养不良问题。
用公益理念和市场化运作实现可持续运营
吴玉韶认为,老年助餐服务是一项兼具普惠性、市场性、公益性的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政府统筹、保障基本。老年助餐服务本质上是市场性服务,政府要统筹扶持但不能大包大揽,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做好老年助餐服务,持续运营是关键,虽然各地都在加大对老年助餐的扶持力度,但也有一些老年食堂出现了经营困难甚至关张的情况。
业内的相关调研也显示,我国养老助餐行业的痛点主要在盈利点不够清晰,养老助餐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健全,社区助餐点少、送餐上门成本高,一些补贴或优惠政策门槛较高、落地周期长,对社会资本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等。
成都颐佳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怀阳认为,有些老年食堂经营不下去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选点时考虑得不全面,比如不临街、人流量不足、水电气消防等硬件不达标等;二是没有用市场化来支撑公益的理念。
“食材成本加上运营成本,20个菜的自助餐向老年人收12元,我们是不赚钱的,但通过分时段就餐,吸引社区居民、周边就业人群也来餐厅吃饭,年轻人收费为18元,这个差价就是我们盈利的空间。此外,我们还与旁边的社区、医院等达成合作,为病人提供营养餐、套餐等助餐服务。”黎怀阳说。
增强老年助餐服务的可持续性是民政部近期连续召开的两次座谈会的重点之一。4月12日的成都座谈会强调,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深化调查研究,杜绝“仓促上马”;注重试点先行,防止“一哄而上”等,以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健康持续发展。5月22日的天津座谈会提出,用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健康持续发展,推动资源可持续、运营可持续、服务可持续。
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着力增强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性。通过“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建立多元筹资、多方支持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各地从设施场地、财政投入、税费减免、人力资源等方面完善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保证供给主体适度盈利能力,解决实践当中存在的老年助餐需求不稳定、持续运营难等问题,切实防止“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确保助餐服务可持续。
黎怀阳认为,点位的选择对于老年助餐企业的可持续运营非常关键,建议区一级政府对点位进行整体规划,划定人口密集和老龄化严重的地区作为老年食堂的点位。另外,破解送餐上门成本高这一痛点,仅仅靠餐厅自有人员或是社区志愿者是不够的,最好能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将外卖平台接入老年助餐的网络中,使老年助餐服务更加方便地触达那些高龄或是腿脚不方便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