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的市井生活

2024-06-23 06:54张家康
读报参考 2024年17期
关键词:雏燕房梁青石板

张家康

青石板街由东而西,自然而成一条甬道。到了夏天,太阳直射着,一点遮掩也没有,阳光转换成热浪,就在这窄窄的甬道内翻转。青石板已晒得发烫,人是不能赤着脚在上面行走了,只能侧着身子沿商铺屋檐的余荫彳亍。这时只要一场雨,那青石板就会骤然降温,由炙热炙热变成沁凉沁凉。这时候,你赤着脚在上面摩挲,凉意由你的脚底慢慢地传遍全身,甭提有多么舒爽了。

暑热难耐,那时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一首童谣说得好,“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有人问我借,要过八月中”。扇子是人们消夏解暑的唯一工具。白天热,夜晚也热。夕阳西下时,家家都搬出竹制的凉床,摆在青石板街上,一家家的凉床如接龙似的,几乎无间隙地连接,中间只留下仅容一人行走的通道。

各家各户的生活就这样在青石板街上“公开化”。晚饭时,谁家吃肉,谁家吃鱼,都明明白白地摆在凉床上了。饭后,聚在一起的人们,古往今来,山野村趣,扯起了闲篇。扯累了,夜也深了,便在这青石板街上过夜乘凉。小镇民风淳朴,一夜到天亮,男男女女相安无事,酣然入睡。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过了九月,南归的燕子纷纷应时而来。“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这条小街的店铺不少,至少也有四五十家吧,每家商铺高高的房梁上都是燕窝,那是它们的家。春去秋归,燕子很有归属感。房梁上已经寂静了很长时间,如今又叽叽喳喳地吵闹起来。

雏燕更是吵闹得不行,特别是老燕子为它们觅食未归的时候,燕子窝里的雏燕大概也是饿了吧,一个个呱噪不停,甚至打闹起来,稍不留意就被从窝里挤兑出来,掉落在柜台上。翅膀未硬的雏燕在柜台上蹦跶着,一副失落哀怜的样子。店员小心翼翼地用手托起雏燕,搬来长梯,搭在房梁上,轻手轻脚地把雏燕安然送回梁上的燕子窝。

商铺的主人从不因燕子的吵闹生厌,反而因它们筑窝高兴。中国人向以燕子筑窝为吉祥、和谐、添丁,祈愿燕子的到来给他们的生意、事业和家庭带来兴旺、发达和平安吉祥。

到了冬天,最美莫过纷纷洒洒的雪花、晶莹剔透的冰凌。和后街的泥土地不一样,青石板街上的雪不易融化,所以不一会儿的工夫,街上就积了厚厚一层,连道路都看不清了。雪只要一停,孩子们就会蜂拥着走上街头,堆雪人,打雪仗,手冻得如红萝卜,可玩得特别欢实。

一夜过后,开门就见一根根冰凌挂在屋檐下,齐齐整整,甚是壮观。它们都有五六十厘米长短,由东往西,两旁的屋檐下挂满了冰凌,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恍如行走在水晶宫中。

那时,街上没有路灯,到了晚上整条街黢黑一片。白天房门打开,邻居互相走动,到了晚上却都关上了房门。姐姐比我大七岁,她小时候喜欢看热闹,常在皎月满天的夜晚,和母亲扯个谎,拉着我走出家门,到青石板街上看高悬蓝天如圆盘般的月亮。

月光洒在青石板街上,柔柔的、亮亮的,非常温馨。我问姐姐:“今晚的月亮怎么这样圆哇?”姐姐告诉我,因为今天是十六嘛。她还顺口念出了童谣:“初一看,一条线。初二三,眉毛弯。初五六,挂银镰。初七初八,像小船。初九初十,切半圆。十五十六像玉盘。”

这一晚,姐姐带着我由西街走到东街,又由东街走到西街。发现月亮一直跟着我们走,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我不解地又问姐姐:“月亮怎么老是跟着我们呀?”姐姐说:“月亮在照应我们啊,要我们回家了。”回家的路上,姐姐教我又念了一首童谣:“月亮走,我也走,我和月亮交朋友,袋里装着两只蛋,送给月亮当早饭。”

故乡的青石板街,是我们这些与共和国年龄不相上下的人难以抹去的记忆,它早已先后被三合土路、水泥路所替代,轰轰烈烈地走入了历史,成为一代人的梦中风景。宽广平坦的马路,当然胜过狭窄的青石板街。回忆曾经的青石板街,是在回忆走过了的栉风沐雨的岁月,回忆自己曾经拥有过的锦瑟华年。

猜你喜欢
雏燕房梁青石板
雏燕
把梦乡挂在房梁上
雏燕学飞
父爱伴我行
跟踪导练
比刹那更永恒的
智救雏燕
砍锄把
云图青石板
共撑一片蓝天让雏燕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