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瀚
对于即将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焦虑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幼儿的气质类型、家庭的养育方式、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幼儿的性格特征,等等。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环境变化。
笔者认为,有效利用新生家长会和教师走访,将幼儿园的环境、作息时间、教育理念等传递给家长和幼儿,让家长放心,幼儿认可幼儿园,才会缓解家长和幼儿的入园焦虑。
“2个互通”,开启家园互通新大门
新生家长会——思维碰撞,互通理念
在开学之前召开家长会能够让家长很好地了解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一日作息、教育环境、特色文化、优秀课程和成果荣誉等,让家长对园所有所了解,从而产生信任,有了信任才不会焦虑。一个不焦虑的家长才会带出一个不焦虑的孩子。此外,新生家长会不能流于形式,可以举行“家长沙龙”,让家长将心中的疑问说出来,幼儿园安排专人及时解答家长疑问;教师也可以播放上一届小班在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视频,让家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幼儿园的课程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
教师走访——零距离,深沟通
实地走访可以帮助教师更清晰地了解幼儿在家的真实状态,并对幼儿的喜好、性格特征、生活作息、家庭情况、自理能力等有深入了解。在走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家长共享和沟通育儿经验;家长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育儿问题,教师用自己的专业帮助家长,形成家园沟通新纽带。
“2次体验”策略,探索家园共育新思路
对于家长而言,能够沉浸式地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更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是更好地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有效途径。家长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进入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进行零距离接触,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通过让家长体验的方式展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从而取得家长的信任,达成一致的教育观、儿童观,形成家园共育新路径。
沉浸式体验之亲子体验
在开学报到当天,我们都会邀请亲子体验。在这半天的体验活动中,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体验桌面游戏、区域游戏、角色游戏等,在和爸爸妈妈一起参与活动时,幼儿有十足的安全感,也渐渐地对幼儿园、班里的同伴和环境产生一定的认知,为后期入园奠定基础;对于家长来说,他们能够感受到幼儿第一次加入集体生活的情绪和表现,也能够对随时出现的状况和教师及时沟通和处理。在这样的活动中,家长、幼儿、教师都是轻松愉悦的、敞开心扉的,教师和家长的目的也都是一致的,都是指向幼儿,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幼儿园生活。
沉浸式体验之幼儿体验
除了有沉浸式的亲子体验之外,在开学第一周,我们将开学前三天的入园时间调整为半天,也称为沉浸式体验。这种沉浸式体验的目的在于让幼儿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在这样为期半天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情绪都比较放松,大部分幼儿能够被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和玩具吸引,小部分幼儿有短暂的分离焦虑;对于教师来说,能够更加密切地关注到每一名幼儿,了解他们的喜好、情绪特征等,从而有效地调整下一个活动;对于家长来说,他们能够将幼儿放心地交到教师手里,减少焦虑期的痛苦,同时也能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做好家园共育。
邀请家长以及幼儿以“半日活动”的方式参加体验活动,能够减少幼儿及家长的焦虑情绪,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这样互通的模式是家园共育带来的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
“2方联动”策略,共建家园联系新维度
家长、教师、幼儿是幼儿园三方联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三者之间的关系趋于平稳,家园共育的美好愿景才能有效达成。
教师的联动策略——尊重幼儿,关爱幼儿
教师应该站在与幼儿平等的视角与幼儿沟通、协商,对于刚刚入园的幼儿,我们尤其应该这样做。当教师俯下身来,平等地与幼儿沟通,能很大程度上让幼儿放下防备,放下紧张的情绪,放下焦虑的心情。俯下身来是第一个动作,可以瞬间拉近与幼儿的距离,给幼儿安全感。
接下来,我们要给幼儿一个拥抱。在家中,幼儿被所有的家庭成员包围。那么,在幼儿园呢?我们也应该将这一份爱继续传递,因此,拥抱是必不可少的,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和关怀。尤其是当刚入园的孩子哭闹时,来自教师的暖暖的拥抱能够让幼儿的情绪渐渐稳定,对教师产生信任。
家长的联动策略——给予机会,尝试放手
家长的焦虑情绪也能够引发幼儿的焦虑情绪。因此,家长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多阅读一些科学育儿的书,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可以给幼儿分享一些关于愉快心情的绘本故事,在放松幼儿的同时放松自己;也可以多带幼儿去人多的场合,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此外,要多鼓励和赞扬幼儿,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此,幼儿才能更加顺利地入园。
小班的幼儿已经有自我服务的意识,在入园前,可以引导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譬如学习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袜,当然,这些事情幼儿刚做起来肯定不怎么熟练,此时,家长和教师都要多提供这样的机会,引导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不再是一个小宝宝,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满足感,让幼儿有积极的动力,对长大有渴望。
以上是通过“2+2+2”家园共育策略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实践研究,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和家长的情况,随时调整策略,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