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高中音乐教师愈发重视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质量,力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水平,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音乐鉴赏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势必要紧跟时代前沿,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不断更新、优化。教师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规划适宜的学习任务、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等方式开展音乐鉴赏教学,进而走向深度学习的音乐课堂,实现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音乐核心素养 音乐鉴赏 深度学习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充分研究音乐艺术与音乐课程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作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学生成长和终生发展的角度做出独特贡献。本文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理论依据,尝试探讨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从而让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真正落地。
一、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作了如下表述:审美感知是指音乐艺术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特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艺术表现是指通过唱歌、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和音乐创编等活动,表达音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文化理解是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途径,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中艺术的人文内涵。[1]
那么,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究竟体现在哪里呢?首先,音乐是一门关于声音的艺术,强调对音响结构的综合体验和感知能力。通过聆听、观察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感知音乐作品的体裁、风格与情绪,并了解其中的表现要素与表现形式,从而凸现出音乐的基因性质,强化音乐本体和学科独特性。其次,音乐是实践的艺术,音乐教育同样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通过音乐实践,学生在创设的环境中能够有效提升自身音乐表现力及创造力。例如,借助合唱、小组创编或者小型音乐剧等活动形式展现其自我才能和协作能力,这些艺术实践活动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人交流、参与集体,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同学们对集体、社会的责任意识。最后,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展现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内涵。在聆听音乐作品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其背后的人文底蕴、时代特征,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家国情怀。例如,在欣赏、表现、创造等实践活动中与姊妹艺术、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生活加以联系和融合,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在魅力与社会功能。
综上,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学科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并整合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表现。[2]它的确定既适应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体系,又遵循国家“以能力为先”“以实践为重”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学科核心素养一定层面上促进音乐教育观念的更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为我国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应获得的重要观念和关键能力,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本,丰富其审美体验并启迪智慧,凸显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
(一)打破教师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在以往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往往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进行教学,较少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的方式来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核心素养强调“以学生为本”,通过构建学习目标和指导学习方法为教学基础,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以便于在日后的学习中利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
(二)打破单一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多重感官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只有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去体会、去触摸,才能更好地感受其中的韵味与意境。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听、唱、奏、看、动、说”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能够打破单纯“听”的局限,使课堂教学从单一的聆听课扩展成为一个个由不同形式组成的综合实践课。这种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当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音乐学习的氛围当中,可将学生的音乐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课外,乃至更广阔的生活空间。[3]例如,鼓励学生参加表演、观看演出以及采风等,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音乐体验与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使音乐教学呈现出更为饱满的状态。
(三)打破浅层文化理解,增强学科育人效果
何为“文化理解”?就是将对音乐的认知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赏”转变为“鉴”,最终对音乐产生深刻的感悟。在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凸显“鉴”,让学生从感性入手,通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做到由表及里、由简到难,不断提升思辨能力,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探寻、触摸到音乐的某些本质。在分析音乐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本身,与其展现的艺术情境产生共鸣,在学习中受到启发,增强高中音乐鉴赏课堂的育人效果。只有这样,在音乐学习中才能获得更全面的音乐知识、技能与思维,并学会享受音乐的美,以促进自身的鉴赏能力。
三、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践探究
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作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对新时代的高中生来说有着积极且深刻的素质教育意义。因此,将核心素养理念贯穿于音乐鉴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以湘教版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中的“中国汉族民歌”作为教学主题,通过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梳理,从教学目标、学习任务、教育理念三个方面展开音乐鉴赏教学实践探索。
(一)做好前期准备,细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对教学活动具有引导、激励、评价、调控的作用。因此,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表述时,必须做到与学生发展需要契合,与音乐课程标准一致,并坚持可评估检测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功能。
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熟悉教材中“中国汉族民歌”模块的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它属于湘教版音乐鉴赏教材第四单元“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教学内容,对应的章节是民歌(1)。该部分由《澧水船夫号子》《赶牲灵》《小河淌水》《无锡景》四首歌曲组成。在审美感知方面,高中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后,对汉族民歌的三种体裁都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和理论知识,高中阶段更应关注如何区别三种体裁,并引导学生讨论、总结不同地域汉族民歌风格形成的原因;在艺术表现方面,大部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视唱简单歌谱的能力,学生可以自然有感情地演唱不同民歌体裁的主题片段,亲身感受汉族民歌不同体裁的独特韵味;在文化理解方面,高一学生已经对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貌特征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同时也具备了资料查阅能力,但是理解能力与知识水平仍参差不齐。学生在聆听、模仿及思考等音乐活动中,体验汉族不同地区民歌的美,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汉族民歌的喜爱与认同感,并认识到汉族民歌亟需保护的现状,产生传承和发扬汉族民歌的愿望。
确定章节整体目标后,还要将目标逐一细化,落实到每首作品教学中。如此一来,二者相互关联、相互检验,能够更为细致地把握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学生学习情况,落实教与学的一致性。
(二)选择教学方法,实施学习任务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习任务的实施是最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关键环节,也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必经之路。教师需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比重,科学设计教学环节,与学生共同探索其中的独特美感和人文内涵,以便于更好地帮助学生品鉴民歌的韵味。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环节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对课堂教学起着“定向”的作用。因此,该环节的设计应遵循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听课状态,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作好铺垫。例如,用当地方言相互问好拉近师生距离,随后带领学生演唱耳熟能详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在共同探索中引出章节主题——汉族民歌。通过特定的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氛围,使学生与音乐作品所展现的艺术情境产生共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认同感。
2.感知理解,形成思维方式
高中阶段是学生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其逻辑思维日趋发展。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其进行有效的启发,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的表象看到它背后的人文内涵、创作依据与创作手法,逐步掌握鉴赏音乐的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通过观看视频《搬运号子——搬木头》,学生感受并回顾号子的情绪、节奏、功能以及常见形式等。有了初步认知后,再学习、分析歌曲《澧水船夫号子》,更利于学生将关注点放在音乐作品本身,充分挖掘歌曲独特魅力;通过画旋律线或打拍子的方式感受《小河淌水》节奏自由、旋律舒展等特点,并提示学生结合谱例回答“为什么歌曲音高跨度大且句尾常用长音”,引导学生将旋律走向联想成连绵起伏的山脉和泛起涟漪的水面。由此有效地唤起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从分析弥渡“九山一坝”的地理条件入手,得出弥渡人唱山歌的习俗,更利于学生理解云南民歌背后的人文与地貌;而《无锡景》对于江苏地区的学生来说,其旋律风格和人文背景都较为熟悉,学生可结合自身已有的经验与前两首民歌对比聆听。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总结出三首民歌分别有什么特征、属于民歌中的哪种体裁。
总体来看,“先思考,后总结”打破了以往“先介绍,后学习”的教学顺序,这也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其独立鉴赏音乐的能力。
3.深入探究,驱动知识迁移
音乐中的“知识迁移”主要是指利用已掌握的旧知识启发学生去思考、解决未知的音乐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一抛出问题为学生搭建学习阶梯,促使学生产生知识迁移。以歌曲《无锡景》为例:①初听歌曲并关注歌词,提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描写的是什么地方?你对这个地方有哪些了解?②复听歌曲,感受曲调是高低起伏的还是优美细腻的,并说明理由。③对照乐谱复听,乐谱中出现了几个音符?④歌曲有几个乐句?是什么结构?⑤歌曲中有哪些衬词?学唱并感受衬词处的旋律走向。⑥全曲用哪种方言演唱?
将环环相扣的问题贯穿于教学始终,有助于学生更为系统的学习音乐作品,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外,还可以创设不同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选出适宜的音乐片段当背景音乐,促使学生将课堂中的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这也大大延伸、扩大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
4.创意活动,调动课堂氛围
将具有创意的实践活动贯穿于音乐鉴赏教学中,能够调动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根据本章节“艺术表现”目标:“要求学生自然有感情的演唱不同民歌体裁的主题片段,亲身感受汉族民歌不同体裁的独特韵味。”那么,如何达到“艺术表现”目标?又如何让实践活动新颖、有趣?在学唱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活动设计。例如,以“歌唱的呼吸”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演唱三首音乐作品时,思考每首作品换气点的位置。通过感受、演唱与比较得出:《澧水船夫号子》乐句短小、多衬词,具有“一领众和”的特点;《小河淌水》速度较慢、节奏自由、乐句不工整,是一首典型的西南色彩民歌;《无锡景》曲调优美细腻、乐句较工整,具有说唱叙事的特点。
5.真实评价,检查掌握情况
真实评价需要落实在教学当中,这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及学生的掌握情况紧密关联。教师可以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2个观测点:①学生在民歌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②借助学习任务单、学习反馈表等评价工具检测学生的真实掌握情况。
(三)关注学科动态,深化大概念意识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在此指引下,教师可以将“汉族民歌”划分为“汉族民歌体验官”“汉族民歌践行家”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对自然单元的学习体验并区分汉族民歌三种体裁的风格特征重点培养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第二课时结合《音乐创编》教材中第二单元“曲调的转变”,鼓励学生通过改变节奏、节拍及“加花”“减字”等手法进行二次创作,以促进艺术表现素养的形成。
将这两个相关课时进行融合,既符合民歌即兴创作的特点,又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没有太多经验的青年教师来说这也是一项巨大的考验,需要多推敲课程标准内容、多听专家讲座、多看相关文献,做到真正理解大概念,在此基础上将理念转化为实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小结
综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基于学生情况、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的合理展开的,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具体方针。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学科核心素养回答了“树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促使音乐教学形成“核心素养--立德树人——育人模式”的逻辑线索。这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为学生终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旨在通过“中国汉族民歌”进行实践研究,从教学目标、学习任务、教育理念三个层面入手,尝试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核心要求具体贯穿于课例中,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进而构建深度学习的音乐课堂。实际上,教材上每一首音乐作品本身就具备灵活性的特征,教师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及体验的准确程度。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加强音乐专业知识、更新教育理念以及提升相关素养,对教材进行深度研究。同时,依据学生喜好及能力制定适宜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就一堂真正的音乐好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王安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韩忠岭,张妙言.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22(10).
作者简介:刘少婷,南通大学艺术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时代新人培育视域下儒家乐教思想的转化和发展研究》(22YSD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