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错金铜博山炉设计思想在当代香具设计中的转化

2024-06-21 10:20田晓琪
东方收藏 2024年2期
关键词:设计思想

摘要:错金铜博山炉作为西汉时期博山炉的重要代表,可谓设计精妙,在精神气度上体现出了这一时期的造物设计思想,也为当代香具设计提供了借鉴与启发。其所包含的“天人合一”“重己役物”“审曲面势”等传统设计思想,为适应现代社会对香具使用的实际需求而发生了新的转化,并体现在当代香具设计当中。

关键词:错金铜博山炉;设计思想;当代香具设计

一、西汉错金铜博山炉及其设计思想

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的西汉错金铜博山炉(见图),通高26、腹径15.5、圈足径9.7厘米,盖高12.3厘米。它的炉盖被雕刻成受汉代人崇拜的仙山——“博山”的形象,因此被称为博山炉。博山炉是熏炉的一种,这件熏炉因采用错金装饰工艺而得名为“错金铜博山炉”。

该炉的设计工艺巧妙、造型精致华美,整体呈豆形,炉盖高且尖。工匠采用透雕技法将其雕刻成山峦群峰的形态,象征着汉代人信仰的海上仙山——“博山”。对于炉盖的刻画则重现了2000多年前的狩猎场景,在丘壑林泉之间雕刻有各种野兽,它们神态体势警觉,而伺机捕获它们的猎人则隐匿于山林之中。错金工艺使得山间升腾旋绕的云气更加醒目,流行的云纹诠释了峰峦的边界,赋予整座山峰充盈的神秘感。底座有三条镂空的跃龙,以头部上仰的姿态托起炉盘。最底处的圆盘用以盛水,以助蒸香气。当香料在炉中燃烧时,烟气从山峦间的镂孔中冒出,给人以仙气缭绕、置身仙境之感。工匠巧夺天工地将绘画、雕塑、铸造等创作手法集于一体,把自然界各种美好的要素加以排列组合、重新再造,充分展现在博山炉之上。作品造型出神入化、色彩精妙绝伦,凝聚着汉代人独特的信仰以及深沉雄大、质朴自然的设计思想。

早在春秋时期,庄子就提出了“天与人一也”的思想,西汉董仲舒将其发展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进一步神化了天的存在,影响了西汉人的思想观念,并深刻地体现在造物活动中。荀子在论证人与物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提出了“重己役物”的设计思想。《考工记》提出了“审曲面势,以饬五材”的造物思想,为西汉错金铜博山炉的制作提供了基本的造物技术论,体现了人文观、生态观与审美观的统一。

(一)西汉错金铜博山炉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和理论基石。《庄子·外篇·达生》提出“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把天视为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又与东周五行色彩学说相结合,助长了谶纬神学的兴盛,使当时的人们对天神仙界的崇拜达到顶峰,促使艺术创作呈现出“生者、死者、仙人、鬼魅、历史人物、现世图景和神话幻想同时并陈,原始图腾、儒家教义和谶纬迷信共置一处”的局面[1]。人们开始向往神仙生活,追求超脱肉体之上的永恒不朽与幸福美满。

西汉错金铜博山炉得名于古代传说中的“博山”,正体现了汉代人对仙山的崇拜与向往,是汉代神仙观念在熏炉设计上的反映。该炉炉身所绘制的云气纹,用于代表宇宙中固有的气,同时象征着天和宇宙的概念。在宗教观念中,香是人神世界沟通的媒介,在点燃香料时所散发的烟雾徐徐而上,象征着人与天界的交流与连接。不仅如此,炉盖与炉身雕刻精美的祥瑞纹饰,还有精心雕琢的仙禽瑞兽,与底座三条以透雕而成的从海面腾飞而出的蛟龙,共同构造出缥缈广博的神仙世界。当香炉燃起,烟气缥缈伴随着熏香,博山的仙境世界在味觉与视觉的气氛中若隐若现,给人以“天人合一”的精神体验。

(二)西汉错金铜博山炉中的“重己役物”

“重己役物”最早由荀子提出,以一种理性的道德规范确立了人在物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在设计时必然遵循的法则。《荀子·王制》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并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2]由此,荀子将自然界万物分为四个类别:没有生命的水火、有生命但是没有知识的草木、有生命也有知识的禽兽以及不仅有生命而且有义的人类,当中的“义”指的是依照人伦道德之理而遵循的规则与准则,是人类与自然界其他事物的根本区别所在。在中国传统造物设计中体现为人与物的关系,即“以人为本”与“重己役物”。

西汉错金铜博山炉的产生,可以视为古人改进不科学的燃香方式之后的产物。在博山炉出现之前,人们使用的茅草香料虽有散发香气的功能,但是浓郁的烟气会给人带来生理上的不适。汉武帝击败匈奴后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产自国外的树脂香料开始大量进入中原,丰富了中原的熏香文化,人们对香料的认知因此得以提升,使用香料的方法较之前更为科学,熏香文化也因此在汉代广为流行。西汉错金铜博山炉将熏炉的造型结构与使用功能完美结合,炉座与炉盘之间使用铁钉铆合成为一体,保持了结构的稳定与炉身的平衡。炉盖高而尖、炉盘大且深,便于放置体量更大的香料;炉盖与炉盘之间为子母口,严丝合缝,便于开合以取放香料;炉盖造型因循山势起伏镂空,在不破坏整体美感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保证烟气的散发,以达到更好的熏香效果。其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辟秽,成为汉代实用工艺的杰出代表。

(三)西汉错金铜博山炉中的“审曲面势”

在讨论古代设计思想时,要根据具体的技术、材料进行考虑。“审曲面势”的设计思想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考工记》中就有提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这里的“审”和“面”被看作是审视、直面,也就是强调主体要积极地构建设计的主动性,“曲”和“势”则分别指所设计的物体的形态和性质。换言之,在设计活动中要审视所用材料的质感、色彩、阴阳向背等外部显现特征,充分利用材料的纹理、性能、特点,因材施艺,使得器物呈现“真”和“美”的融合,从而达到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浑然天成”的审美趣味。[3]

“审曲面势”在西汉错金铜博山炉中的呈现,首先表现在其错金工艺上。错金工艺的使用使得熏炉整体呈现出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与西汉时期上层贵族的审美趣味完美契合。炉盖上高低起伏的山峦、野兽、祥瑞等图案,皆用刚柔相间的金片与金丝装饰;炉身通体错金,纹饰自然流畅,以金丝勾勒出升腾的云气;底盘圈足错金,作卷云纹。器物上施加的错金工艺改变了以往青铜器模铸纹饰的呆板和拘束,突破了传统的图形对称形式,出现了丰富的图案和纹饰,具有内容丰富、氛围清新脱俗的特点。熏炉整体使用青铜铸造,利用青铜熔点低、硬度高、易于铸造的优点,炉盖“山峦起伏”“重岩叠嶂”的艺术效果因此得以达成,山峦间猛虎扑羊、人兽搏斗等场面才被铸造得栩栩如生,使观者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都能看到独立的画面。

西汉错金铜博山炉的设计,注重利用材料本身的属性优势和美感,以达到工匠所预想的艺术效果,体现出“审曲面势”之妙。在雕刻过程中,工匠巧妙地运用传统错金工艺色彩鲜明、色调华丽的特点,与青铜铸造的复杂造型交相辉映,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意境。

二、西汉错金铜博山炉设计思想的当代转化

(一)“天人合一”: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

当代香具设计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阐释,已不再局限于宗教内涵方面,而是更加侧重于绿色、环保等概念的阐释,体现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思想。这一思想在美国设计师、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也有体现,他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包装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他提倡设计师理性与责任感的回归,为环境可持续发展设计,为保护地球资源环境服务。[4]维克多·帕帕奈克的“绿色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设计思想“天人合一”一脉相承,专注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构想。

依托科技发展,当代香具除了继承古代博山炉的基本功能外,还诞生了电子香薰等更加环保的产品。以往使用明火点燃香料的燃香方式会产生烟雾,而电子香薰使用陶瓷、紫砂等环保材料制作而成,通过用电发热炙烤香料的燃香方式取代明火,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散发香料气味,而且几乎没有气体飘出,避免因明火燃烧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减少了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和对空气的污染,同时定时炙烤的功能既能节省香料,又能避免过多的能源损耗。

绿色设计不仅需要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通过使用更多的环保材料与节能技术,才能更好贯彻“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给使用者带来更加优质的体验和感受。

(二)“重己役物”:香具功能的多样化

在我国古代设计中,设计者注意到人的主体性,强调人要发挥主导性。其中,“重己役物”思想在西汉错金铜博山炉中主要体现为熏香和装饰室内。如今,特定场景下一物多用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在香具设计上,这种需求多表现为基本的熏香功能与音乐、灯光、手机支架等附加功能的结合。由天津美术学院吕铁元教授设计、监制的多功能香插,造型简洁典雅,同时具有香插、手机支架、墨床等功能,符合当下人们更多的使用需求。该香插使用珍贵木材,纯手工制作,既保留了中国传统香具的韵味,又与时俱进增加新的使用方法,因而成为文人学者书房陈设的雅器,更是朋友之间表达友谊的馈赠佳品。

为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当代香具的造型设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得物App与国内潮玩品牌瘾申工作室(YEENJOY STUDIO)联名设计的陶瓷香炉“獬豸”,其造型来自《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獬豸,在底座设计上融入得物App经典的鞋盒造型,而獬豸以极光蓝点缀的双瞳更是整个香炉设计的点睛之笔。该香炉将潮流文化与中国传统焚香文化融为一体,不但迎合了当下年轻人追求潮流的生活态度,而且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可谓香具设计在当下对“重己役物”新的诠释。

(三)“审曲面势”:新材料与新技术的运用

对于“审曲面势”的理解,从西汉错金铜博山炉的设计上来看,是指要因材施用。现代工业设计关注的是设计的经济性,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运用为设计的表现提供更大的自由度,正如中国美术学院杭间教授所说:“一个产品应该活在一个时代里,古代农耕时代的香具与农耕社会的生活相适应,但是在如今后工业、信息化时代中,如果还继续生产和制造农耕时代的香具,那毫无疑问是没有价值、没有生命力的。”[5]

洛可可公司负责设计的“观鱼”和“独钓”系列香台,结合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文化,将禅意、诗意融入香台的设计,利用倒流香燃烧时向下流动的特性来代表流水,使燃香的过程看起来极具水墨质感。使用石材与合金的材料制造香台,合金表面镀钛以防止生锈。与铸造西汉错金铜博山炉的传统材料青铜相比,合金的熔点更低,更易压铸成型,从而实现香具造型的多样化,以符合大众多种多样的审美需求,而且合金质量轻、产量大且硬度高,能够更加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求。这种传统的燃香方式与现代工艺材质及处理手法相结合的传统香具再设计,实际上是对传统“审曲面势”设计思想的新解读与新运用。

设计首先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也是追求一种时代诉求下的生活方式,材料与工艺只是实现生活需要的技术手段,我们更应关注生活中蕴藏着的实质内容及其功能需求。简单地说,“审曲面势”在当代既是对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更要求设计要适宜时代与民众生活的需求。

三、结语

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的西汉错金铜博山炉,可以说是博山炉乃至中国古代熏香炉中的精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提供了有利的实证,其设计思想也为当代的香具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6]当代香具设计应当重新审视当代设计的价值取向与心理动因,因此人们需要重新寻找科技和人文的平衡点,以更好地彰显人性。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2][春秋]老子.老子(第十一章)[M].扬州:广陵书局,2004.

[3]宫旭红.《考工记》“审曲面势”造物观在寿山石雕工艺中的体现[J].福建艺术,2022(10):33-35.

[4][美]维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著; 周博译.为真实的世界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5]洪徐菁.“审曲面势”——当代锡制日用品设计研究与实践[D].中国美术学院,2015.

[6]魏洁,顾平,刘琛淼.古代香炉造型设计的和谐理念[J].包装工程,2014,35(20):126-130.

作者简介:

田晓琪(1998—),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美术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外美术史。

猜你喜欢
设计思想
从《天工开物》看中国传统色彩观
包豪斯对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小学古诗词设计思想与教学方式探微
关于建筑设计构想中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应用分析
古典园林元素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
楞次定律的活动探究式教学设计
中德设计教育的特点和区别
关于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技术的研究
现代建筑设计构想中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