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俑和壁画是中国文物宝库中的两朵“奇葩”,极富表现力的特点使得陶俑、壁画类舞蹈能够跨越千年展现在今人眼前。文章在艺术考古视域下对陶俑、壁画类舞蹈的艺术风格进行探析,探寻古代舞蹈创作的发展与特点,总结不同时期舞蹈创作的不同风格,并解读陶俑、壁画类舞蹈创作原素材,为融合陶俑、壁画类舞蹈元素的创作探索与实践提供帮助。
关键词:艺术考古;陶俑;壁画;舞蹈创作
在艺术考古视域下,通过对陶俑和壁画类舞蹈形象的解读和分析,可以揭示古代舞蹈的形态、动作、主题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这些文物为我们提供了解古代舞蹈艺术的珍贵线索,并为当代舞蹈创作和文化传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启发。
一、陶俑、壁画类舞蹈的历史与背景
陶俑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殷商、西周、秦汉等时期的墓葬中;壁画是在古代墓穴、庙宇、宫殿等建筑物墙壁上绘制的图案和图像,始于殷商墓葬文化,在汉代、隋唐时期发展至巅峰。而舞蹈作为古代文化中十分重要的集体活动,具有表达艺术审美、传承文化记忆、传递宗教信仰的重要意义,因此在陶俑、壁画类文物中,描绘舞蹈场景的作品相当常见。它们以精美的雕塑和高超的绘画技巧,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象、色彩和纹理,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和享受。通过对人物、场景、动态等的刻画,如宴会、祭祀、农耕等,展示了古代社会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景,反映了古人对美、审美观念和艺术创作的追求,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特色和风格,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
二、舞蹈创作的历史演变与流派特点
(一)古代舞蹈创作的发展与特点
舞蹈创作的发展可以追溯至早期的彩陶时期和良渚文化时期,当时人们用特定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而真正的舞蹈表演则出现在商周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仪式、庆祝、娱乐等场合中的舞蹈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唐宋时期,宫廷舞蹈达到鼎盛,成为当时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舞者地位的崛起,也令唐代舞蹈的表演技巧和艺术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的动人场景也伴随诗人杜甫的创作而传承至今。其后的舞蹈创作也传承着兼容并蓄、优美典雅的中国舞蹈精髓,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在不同朝代的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丰富了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内涵和形式。
在古代,舞蹈大多是群众参与的,不论民间舞蹈、宫廷舞蹈还是祭祀舞蹈,它们都来自民间,因此普及度极高,也备受各个阶层的喜爱与欢迎,是一种具有浓厚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古代舞蹈创作的特点除了大众性之外,还有宗教性和技巧性。许多古代舞蹈是尊奉神灵或者祖先的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祈福、祷告的作用,因此在创作时往往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其精神感染力与情感表达力都极强。与此同时,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古代舞蹈创作在重视意境表达时也结合了多种技巧技法,如身体的协调和姿态的优美以及不同的步法和踏法、多变的手势等,可谓以形达美、形神兼备。
(二)陶俑、壁画类舞蹈的艺术形式探析
虽然古人用许多文字去描绘他们所喜爱的舞蹈,但要论对舞蹈之形、舞蹈之意、舞蹈之美的传递与表达,陶俑、壁画类文物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它们通过三维雕塑或平面绘画的方式,展示了古代舞蹈的形态、姿势和动作。相比文字记载或口述传承,陶俑和壁画能够直观地呈现舞蹈的形象和场景,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舞蹈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式,是对古代舞蹈的实物再现。通过欣赏陶俑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我们可以了解古代舞者的服饰、舞台布置、乐队伴奏等细节,以及舞蹈的动态表现。这些视觉信息为我们研究古代舞蹈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
1.舞蹈造型。不同朝代的文化基础、审美倾向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陶俑、壁画类舞蹈中的造型风格也有着鲜明的区别。如在西汉时期的陶俑和壁画中,舞者常常穿着长袍或宽松的衣物,这些衣物一般较简洁,以突出舞姿的流畅性。而到了唐代,陶俑和壁画中的舞者穿着则多为华丽绚烂的宫廷服饰,服饰上常有金银丝绣和各种装饰,以彰显唐代盛世的荣耀。
2.舞蹈动作。传统舞蹈动作虽然具有统一的“动而合度、形变神真”风格,多以优雅、舒展的动作为主,注重舞者身体的柔美线条和流畅的舞姿,但在不同朝代的传承与更迭中也分别演变出了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动作特点。例如,商周时期陶俑和壁画中的舞蹈动作多为手臂的舒展、身体的扭转和踮起脚尖等。而到了唐代,由于吸收了外来的波斯、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舞蹈元素,陶俑、壁画类舞蹈中的舞者动作更加夸张丰满,舞者常常以大幅度地挥舞手臂、旋转身体和跳跃动作来表达热情和喜悦。
3.舞蹈场景。在古代陶俑、壁画类舞蹈中,舞蹈场景常常是开阔的空地或宴会场所,舞者周围可能有观众或者音乐伴奏。随着舞蹈艺术创作的不断发展与兴盛,陶俑、壁画类舞蹈记录的相应场景也愈发丰富。如唐代壁画舞蹈常常与宫廷、宴会、宴乐等元素相结合,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繁华和豪华;元代杂剧俑一套数十个,除舞者俑外,还有吹笛俑、吹口哨俑、说唱俑、拍鼓俑、扛旗俑等,可见元代的舞蹈创作不光包含舞蹈动作,同时兼具音乐、声势、氛围等元素,舞蹈已经成为一门多元化、综合性的创作艺术。
(三)舞蹈创作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对比
敦煌壁画可谓是集各时期舞蹈艺术风格之集大成者,学界研究中多以壁画舞蹈呈现出的不同韵律与风格将之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其中,早期多以十六国、北朝壁画为主,其舞蹈多描述的是天宫乐舞,舞蹈动作丰富豪放,且有着较为鲜明的性别特征,女性舞者舞姿灵动飘逸,多做“飞天”状;男性舞者则姿态夸张,动作阳刚,呈现“恶鬼”态,透露出浓郁的宗教气息。中期则是壁画舞蹈辉煌发展的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的壁画舞蹈中舞蹈形式丰富,既有单舞,也有群舞,舞蹈风格也十分多元,既有节奏舒缓、姿态柔婉的软舞,也有节奏明快、姿态雄浑的健舞;舞蹈场景也愈发多变,既有幕天席地的市集广场,也有富丽堂皇的巍峨宫殿。可以说,这一时期舞蹈的影响和发展都无远弗届,舞蹈创作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此之后,就进入了敦煌壁画舞蹈的晚期,即五代至元时期。宋代生活富足,贵族往往以“慵懒”为美,耻于舞蹈,此时壁画舞蹈风格可见明显的中原舞蹈特征,多为宽袖长裙,动作舒缓,以上肢表现为主。至元代,戏曲的兴盛也影响到了舞蹈创作,壁画中舞者周围多见捧着各类乐器伴奏的乐者,而舞蹈动作则经常出现开胯半蹲的骑马姿态,充分体现出了蒙古族的马上民族特征。
通过敦煌壁画舞蹈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对比可以看出,在舞蹈艺术传承的道路中,往往受到各时期文化、民俗及其他艺术流派的多重影响,在舞蹈创作中也通常会融入时下的流行元素和审美喜好,从而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各具时代特色的中国舞蹈。
三、陶俑、壁画类舞蹈的解读与分析
(一)“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舞蹈形象解读
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出土于济南市无影山的一座西汉古墓中,由一块长形陶盘和固定在陶盘上的21个彩绘陶俑组成(图1)。在这件长67.5、宽47.5厘米的陶盘上,活灵活现地再现了西汉时期贵族观赏乐舞杂技的场景。
在诸多陶俑中,位于“人群”中心的两名彩衣小姐姐无疑是最吸睛的存在,她们也正是本场表演中的舞者(图2)。两人长发披肩,几无发饰,身着精美舞衣,一红一白,窄袖细衽,其上满布花形纹样,裙摆层叠,极富美感,传递出西汉简约拙朴、将实用性与观赏性融为一体的审美意象。在舞蹈动作上,可见两位女舞者面对而立,白衣舞者斜肩曲臂、长袖交叠;红衣舞者低头甩袖、长袖飘飘,正是典型的“翘袖折腰”,乃汉代流行的“长袖舞”中的招牌动作。长袖舞以长袖的流动、手臂的舞动和轻盈的舞步来传达美的意趣,舞者们通过灵活的手臂动作,如抚摸、挥动、旋转等,演绎出姿态优雅、形象丰满的舞蹈形态,营造出梦幻、恍若仙境的视觉效果。搭配一旁一同表演的杂技俑、乐器俑、歌唱俑,更是形象而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曲乐奏鸣、舞姿蹁跹的表演场景。
(二)“火宅喻”中的舞蹈节段解析
“火宅喻”是隋唐壁画舞蹈中的著名作品(图3),也是敦煌壁画中保存较为完整的舞蹈节段之一,位于莫高窟第154窟南壁下层西侧的“法华经变”,其讲述的是一位长者奋不顾身冒火救诸子的故事。
该舞蹈节段以群舞形式呈现,主舞者扮相华丽,身穿鲜红的长袖翻领宽袄,头戴花饰,周边舞者们手持乐器,如单簧管、小鼓等。乐器演奏与舞蹈动作相互配合,场面热闹而庄重,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
在舞蹈动作方面,舞者们的动作流畅优美、姿态协调,不论是红衣主舞还是手持乐器的乐舞,壁画中都呈现出其屈膝、探身、踮脚的动态姿势,配合众舞者有的手臂舒展、袍袖飞舞,有的双臂前伸、姿态灵动的不同上肢动作。由此可以轻易联想到当时的乐曲节奏明快,舞者们动作轻巧,各自有序地转身、扭腰、抬腿等不断腾挪舞动,展示了舞者的技巧和灵活性,也表达出火宅救子的故事性。
此外,在舞蹈场景上,“火宅喻”展现出了一个相当完整的“观看+表演”舞台。壁画中不仅描绘出了精美规整、围绕舞蹈平台而建的四方院墙,同时还有同样与主舞者一样身着鲜艳红衣的观众,其卧于榻上,单手支头,姿态闲适,可见其对舞蹈的欣赏与满意。
综上所述,“火宅喻”中的舞蹈节段展示了隋唐时期宫廷舞蹈风格的典型特点。舞者们舞姿优美、动作协调,展现出了舞蹈技巧和灵活性。舞蹈动作节奏明快,舞者们形成整齐划一的编排,呈现出华丽而庄重的舞台效果。这一节段不仅展示了古代舞蹈艺术的魅力,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
四、融合陶俑、壁画类舞蹈元素的创作探索与实践
得益于许多陶俑、壁画类舞蹈文物的传承,诸多古代舞蹈元素因此得到流传和继承,在现代的诸多舞蹈创作中也都有所体现。如著名的中国古典舞《千手观音》,就是编创者张继刚在长时间观摩、欣赏、分析敦煌壁画舞蹈后激发灵感创作而成的作品。将隋唐时期壁画舞蹈十分浓郁的佛教元素运用到舞蹈创造中,舞者们在造型上极大程度地还原了壁画所记载的舞蹈形象,如观音般的发型、衣饰以及手型、表情,都很好地表达出了壁画舞蹈中庄严、慈悲、虔诚的氛围。同时在舞蹈动作的编排上,张老师也充分把握了古代舞蹈注重身体的控制和平衡,将重心的转移和身体的协调性发挥到极致之特征,设计了柔软与刚健兼备的舞蹈动作,展现出了中国舞蹈独有的力量感和协调性。而要说《千手观音》最出彩的地方,无疑是对古代舞蹈编排结构上的一些借鉴。隋唐舞风盛行,场面宏大、多喜群舞,在陶俑、壁画类舞蹈上也常常呈现出对称的排列,形成整齐划一的舞蹈图案。《千手观音》正是借鉴了这一特点,以圆形、线性等不同的编排方式,在舞台上进行精彩的舞蹈表演。整个舞蹈过程中,舞者们不断变换位置和形态,增加了视觉上的层次感和变化,最终成就经典一舞。
在现代舞蹈创作中,通过借鉴陶俑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可以找到许多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动作元素,融合创造出富有创新性的舞蹈语言。这既赋予舞蹈作品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又展现现代艺术的流行风貌,令舞蹈更富个性和深度。
参考文献:
[1]李佳桐.敦煌壁画“乐伎”形象与中国传统舞蹈的发展[J].大众文艺,2023(15):223-225.
[2]高彦刚,梁洁.中唐舞蹈与敦煌壁画——经变舞伎之《反弹琵琶》 [J].百花,2022(08):40-42.
[3]胡红.成都地区汉代墓葬出土舞蹈俑刍议[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5(02):155-160.
[4]李琛.当代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文化思考[J].大观(论坛),2021(05):66-67.
[5]田湉.汉唐舞蹈剧场《俑》系列创作手记[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1,6(01):108-115.
[6]齐琛.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元素对当代舞蹈创作的启示[J].艺术家,2018(12):113.
作者简介:
刘春艳(1987—),女,汉族,甘肃临洮人。硕士研究生,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工程管理、革命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