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奉国寺大雄殿是现今我国辽代佛教寺院遗存中最大、最完整的单体建筑,其殿内壁画精美,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壁画虽然历代都有修缮,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损毁面积大、保存状况差、施工难度高。文章以壁画表面污染病害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调查发现表面污染物分布范围较大、类型较多,总体上包括2种挂絮物、3种附着物和灰尘覆盖,共计6种表面污染物。研究旨在通过病害调查判断不同表面污染物的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清理保护建议,为后续的保护方案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奉国寺大雄殿;元代壁画;表面污染物
奉国寺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城区东北区域,是义县最重要的建筑文化遗产,也是辽代历史文化鲜活的实物见证。奉国寺始建时间为公元1020年,是辽圣宗在其母萧太后家族封地内所建的皇家寺院。大雄殿为奉国寺的主体建筑,起初称咸熙寺,又名七佛殿,是目前国内佛殿中现存最大的辽代建筑[1]。奉国寺大雄殿现存辽代的彩绘泥塑、石雕供器、石烛台等艺术品,辽代木构件梁架上饰有彩绘,大殿东南西北四壁绘有元明两代壁画[2]。
基于奉国寺的历史背景、过往修缮和前人研究,现今逐步进入分析具体病害与问题的阶段。本文聚焦的元代壁画表面污染问题是一类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病害,奉国寺壁画表面污染物种类多样、情况复杂,开展深入调查旨在为后期清理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基础支撑。
一、壁画概况
奉国寺大雄殿元明两代壁画面积共计534.2平方米,其中元代壁画有20幅,面积约为 466.7 平方米。东西壁各绘五尊佛像,佛像除手印和衣饰稍有不同外,形象基本相同,应为五方佛。佛像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背后皆绘圆形头光和背光,背光最外层绘有火焰纹。佛像为方圆面,头顶高肉髻,长耳,细眼。其身着右袒肩式袈裟,袈裟左领自左肩斜抹向右肋下,左手平置于腹部,右手于胸前作法印。佛像间绘有须弥山及云纹,经考证可能为《说法图》(图1)。北墙为八尊菩萨像,方圆面,长耳,头戴宝冠,头光周围满绘云纹,背光外围绘火焰纹。八菩萨像的壁画较为少见,按《八大菩萨经曼荼罗经》所述,八菩萨应包括文殊、观世音、弥勒等,但壁画保存较差,画面信息缺失严重且无题记,故难以确定(图2)。南墙所绘两幅十一面观音,自上而下共分五层,头部外围均绘头光,头光边缘左右对称各绘两尊小坐佛,坐佛以外左右绘法器若干。壁面空余部位满绘千手,其中主像双手上举,腕部戴镯,上臂着臂钏,左右分别持法轮和法螺[3]。除主像外,其余手皆较小,拇指在上,其他四指伸展;掌心向上,手掌心皆绘一眼(图3—图5)。因第四层头像为密宗护法形象,由此判断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密宗的影响。
二、壁画表面污染物调查与分析
(一)壁画表面污染物调查方法
奉国寺壁画病害主要包括裂隙、龟裂起甲、颜料层剥落、空鼓、酥碱、表面污染[4]。本次调查主要就壁画表面污染问题展开,出发点是基于奉国寺壁画表面污染物的特殊性、多样性以及清理防治的急迫性。目前奉国寺壁画存在的表面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大量的灰尘覆盖、附着物覆盖及挂絮堆积,严重影响了壁画的美观,在造成大量壁画信息的损失同时破坏了壁画的艺术价值。
研究壁画表面污染物的种类,首先在前期要对壁画进行整体的病害调查和现场勘察,而后针对表面污染物这类病害拍摄细节照片,通过照片对表面污染物种类加以区分和鉴别。拍摄时,以沿大殿逆时针拍摄一圈的顺序,依次对各面墙存在的表面污染物进行细节图片拍摄,每面墙采用从右至左、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各类不同的表面污染物加以记录。采集完毕后对细节图片进行整理归类,以形态、颜色、附着类型等大致区分出壁画表面污染物的类型。待分类结束后,对难以辨别区分、形态特殊的表面污染物,在便携显微镜200倍下调焦校准后进行拍摄,通过显微形态特征进一步对部分表面污染物加以鉴别和区分。最后对分类好的奉国寺元代壁画表面污染物建立档案,并对其形态特点进行归纳。
(二)壁画表面污染物类型分析
通过采集到的图片信息对壁画表面污染物进行分类鉴别后发现,依据表面污染物形貌和附着形式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表面覆盖物,包括灰尘覆盖和表面附着物;第二类是表面挂絮物。附着物主要包括表面棕色附着物、表面白色附着物和表面红色附着物三类;挂絮物包括团状污染物和带状污染物两类。总体而言,奉国寺元代壁画表面污染物可粗略地分为两大类和六小类(图6—图11),不同表面的污染物有其不同的形态特点(表1)。
(三)壁画表面污染物分布情况
根据奉国寺元代壁画表面污染物病害图绘制和病害统计(表2)可以发现,该壁画中分布范围和分布面积最大的表面污染病害为覆盖物中的灰尘覆盖和挂絮物中的带状污染物,两种污染物均已遍及各面墙壁。其中,灰尘覆盖西墙尤为严重,覆盖面积可占西墙壁画的49%,其余各面墙的覆盖面积也都超过20%,从而造成壁画信息的大量损失。带状污染物密布于各面壁画表面,覆盖面积达50%以上,其中北墙尤为严重。其他几类污染物中,表面红色污染物与棕色污染物覆盖面积均较小,红色附着物见于北墙和南墙,东西墙未见分布;棕色附着物多见于西墙和北墙。白色附着物也较少,多集中于南北墙壁画中上部,西墙处较为模糊。团状污染物四壁皆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分布于北墙和拐角处。总体而言,奉国寺元代壁画表面污染物覆盖严重,尤以灰尘和黑色带状污染物分布最为广泛。
(四)壁画表面污染物成因及危害分析
经现场调查、后续评估和查阅历史资料可知,奉国寺壁画表面污染物的产生应与人为因素影响、历史修缮残留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灰尘覆盖的产生同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义县春冬两季风沙较大,大量的尘土以及积聚在木构件和大殿内的灰尘会随空气流动加重壁画表面的灰尘覆盖。从三种附着物整体来看,应当与历史修缮及人为因素有关,修缮所用材料的残留或施工时的操作失误造成棕色、红色及白色附着物的产生。对于带状及团状污染物的产生,初步判断可能为一类生物病害,产生原因估计和环境造就的一定时间内的生物共生关系有关,适宜的环境造就了包括蝙蝠[5]、昆虫、微生物的大量积聚,其代谢物及分泌物应当为带状及团状污染物的组成部分。动物、微生物及昆虫本身的生长以及产生的代谢物都可能对壁画表面造成一定的破坏,适宜环境下其数量也可能出现激增[6],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害。
对上述六类表面污染物的危害性综合评估判断后可发现,壁画表面挂絮物和表面灰尘这两种污染物的分布范围广、覆盖面积大且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对壁画表面颜料层及地仗层具有可预见的巨大危害性,因此需尽快制定保护方案并对其展开清理;对于壁画表面棕色、红色和白色的附着物,这三者性质较为稳定且覆盖面积小,可选择性地对它们进行清理。
三、结语
奉国寺大雄殿元代壁画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既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进程的璀璨结晶。奉国寺壁画表面污染物类型多样、情况复杂,表面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建议以调查情况为基础,针对六类壁画表面污染物进一步开展研究并制定清理保护计划。同时,由于壁画表面污染物清理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一旦去除就无法再恢复,因此在清理时应严格把握试剂的用量以及清理的方法和力度,一切以不对壁画造成进一步的损害为前提。正式清理前需在实验室多进行材料的筛选和评估,在筛选评估、模拟实验和现场预试验均完成的情况下再进行正式清理。清理前后应持续进行壁画及大殿的环境监测,观察、监测温湿度波动情况,开展并完善预防性保护工作。完成清理后,做好壁画的常态化保护、监控,并做好影像资料的记录,为后期保护、展示和虚拟修复等做好准备,从而让奉国寺壁画能够更好地保存下来,让其能够更好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参考文献:
[1]杜仙洲.义县奉国寺大雄殿调查报告[J].文物,1961(02):5-13+43+14-16+1.
[2]周鹏程.辽宁义县奉国寺壁画保存状态勘察与制作工艺分析[D].西北大学,2018.
[3]辽宁义县奉国寺管理处,《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编辑部.慈润山河:义县奉国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
[4]冯圆媛.奉国寺大雄殿元代壁画颜料层起甲病害研究[D].西北大学,2020.
[5]刘俭.辽宁义县奉国寺殿宇驱除蝙蝠纪实[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0(04):43-46.
[6]马淑琴.文物霉害和虫害的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孙斯羽(1995—),男,汉族,辽宁葫芦岛人。硕士研究生,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