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乡村旅游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

2024-06-21 02:39:58付岩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主成分分析法乡村旅游

付岩

付 岩. 呼伦贝尔市乡村旅游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J]. 湖北农业科学,2024,63(3):8-13.

摘要:为了研究乡村旅游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介绍了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振兴的概念及要求,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调查法、主成分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构建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效应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海拉尔区产业发展、生态适应、乡村文明建设、乡村治理建设和乡村生活质量5个维度的效应得分分别为3.004、3.003、3.003、3.002、3.001,其中产业发展对该地区的影响效应最明显;海拉尔区经济、环境、生态、文化建设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研究结果能为海拉尔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旅游;主成分分析法;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4)03-0008-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3.0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乡村旅游在中国迅速发展,成为推动乡村经济、文化及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1]。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乡村旅游年接待20亿人次,乡村旅游产值超过1万亿元,受益人群高达5 000多万人,并每年带动200多万人脱贫[2]。乡村旅游的火爆不仅给乡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农家乐、特色农产品等。乡村旅游的目标是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并加速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对地区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3]。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了乡村经济增长。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当地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也促进了农业发展。在乡村旅游的推动下,很多农民转变了传统的农作方式,将土地资源开发为旅游资源,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4]。乡村旅游还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并增加了农民收入。然而,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界定及其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并且需要明确乡村振兴发展的要求。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调查法、专家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来选择乡村文化影响指标,创新地引入效应指标体系来评价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效果。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综合研究,可以为乡村文化建设、地区经济发展及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 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振兴界定与要求

1.1 乡村旅游的概念与乡村文化发展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自然、人文资源为基础,融入农村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元素,通过创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来提升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农民收入的旅游活动。首先,乡村旅游主要围绕农村地区的特色资源和文化特点展开,以农耕文化、乡土风情、生态环境为主题,提供农家乐、农庄观光、农事体验、民俗文化展示等服务,吸引城市居民走出城市、亲近自然、了解农村生活、体验乡村文化,促进城乡交流与融合[5]。其次,乡村旅游以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为特色,强调与自然、与乡土的亲密接触。乡村旅游强调的是农村的原生态,追求的是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体验,强调的是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和民俗文化,更注重参与性和体验性,让游客融入农村生活,感受农村风土人情。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注重保护和传承农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再次,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困境。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新的机会[6]。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各地纷纷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和推广。很多地方通过打造农家乐、乡村酒店、农庄观光等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的城市居民前往乡村旅游,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对区域文化与经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创新关系如图1所示。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巨大,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返璞归真、亲近自然、舒缓压力的需求,同时也能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乡村旅游还可以促进城乡交流与文化融合,是振兴乡村文化、提升农村地区整体经济水平的重要途径。

1.2 乡村文化振兴的概念与发展要求

乡村文化振兴是指通过积极推进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以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幸福感的发展策略。这一概念界定在国内乡村文化振兴发展中尤为重要。相较于西方国家,国内对于乡村振兴研究起步较晚,早在20世纪40年代,英国实施城乡规划法案,其中在城乡发展中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例如,欧洲一些国家在推动乡村振兴时,注重通过农村经济转型来实现社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与之相比,中国乡村文化振兴起步较晚,在21世纪才大力发展城乡文化产业,中国的乡村文化振兴更加强调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注重通过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来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世界各国对于乡村发展都有不同的实践经验和策略,日本通过推动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复兴和社会建设。北欧国家通过加强本地社区和居民组织的力量来实现乡村振兴[7]。与之相比,中国的乡村文化振兴更加注重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发展动力,加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以乡村文化符号为发展点,通过丰富的文化资源来提升乡村社区的活力和吸引力。中国乡村文化往往与农耕文化、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紧密相关,而国外乡村文化可能更多涉及本土艺术、音乐、手工艺品等。通过与国外乡村文化的比较,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中国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创新点。

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综合概念,需要结合国内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外乡村发展的经验才能全面推进乡村文化的发展。中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要求集中在以下三点。首先是中国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需要优先解决“三农”发展问题,这样才能更好解决农村发展不均衡问题;其次要明确乡村振兴的基本战略要求,将“五位一体”作为发展的主导,将“三步”规划作为目标与方向,从而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与文化振兴;最后是政府相关部门明确乡村振兴发展要求,将振兴分三个阶段走,同时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时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明确规划需求,这样才能满足乡村文化振兴要求[8]。结合以上论述,制定乡村文化振兴“三步走”路线,如图2所示。

乡村旅游对推动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准确反映出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引入效应概念来分析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影响关系[9]。本研究通过对乡村旅游的现状与文献研究,同时参考相关专家学者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客观总结,从五大维度研究乡村旅游的最终影响。五大维度包括产业发展、生态适应、乡村文明建设、乡村治理建设、乡村生活质量。

2 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效应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将从乡村旅游的特点、发展现状和乡村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首先根据乡村旅游的五大维度定义各维度的指标,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乡村旅游对文化的效应指标体系。在生态适应维度上,描述了乡村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鼓励了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的旅游实践,促进当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也促进了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10]。在产业发展维度上,乡村旅游极大地推动了资源要素的流动,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推动了产业多元化,不仅增加农村地区的旅游收入,还通过促进与农产品、手工艺品等相关产业链的形成,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11]。在乡村治理建设维度上,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了乡村公共设施建设,提升了服务质量。居民的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了村落自治和社区建设[12]。在乡村生活质量维度上,旅游业的增长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居民教育、医疗和交通等公共服务需求[13]。在乡村文明建设维度上,乡村旅游带来了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机会,促进地方文化特色的发展和创新,推动乡村旅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14]。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振兴之间的效应指标体系。

[X=[X1,X2,X3,X4,X5,X6,?,Xm]] (1)

式中,[X]为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振兴影响的效应指标;[Xm]为第m个效应指标。

[Y=[Y1,Y2,Y3,Y4,Y5,Y6,?,Ym]] (2)

式中,[Y]为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振兴影响效应指标的方差;[Ym]为第m个效应指标的方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及专家法得到各指标权重,将[X]通过权重计算得到样本主要成分。

[T=[Tm×1,Tm×2,Tm×3,Tm×4,?,Tm×n]] (3)

式中,T为指标的样本成分权重;[Tm×n]为第n个特征值第m个效应指标的样本成分权重。

将特征值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选取前20特征值作为最终的效应影响指标,构建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效应指标体系,结果如表1所示。20个效应影响指标能有效反映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影响效果,将构建的效应指标体系应用于具体的案例场景,能直观准确显示出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促进作用。

3 乡村旅游案例分析

3.1 乡村旅游地区基本情况

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下辖乡镇展开案例分析。海拉尔区下辖7个街道、2个镇,共有156个村,面积为26.7 km2。该地区利用种植基地、休闲采摘、乡村旅游等产业,着力打造田园综合体,实现产业、基地、科技、生态共同发展。该地区在2017年后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友联村积极打造各类田园风光产业,建设大型花卉市场,推出了五谷丰登广场、联家休闲广场、向阳花海等网红打卡地,有效带动区域旅游经济产业发展。其他地区积极发展特色民宿、建设度假休闲山庄、开发生态公园等,村民的生活、经济及文化生活均得到显著改善。

3.2 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效应分析

为了有效评价乡村旅游对乡村地区文化振兴的作用效果,本研究以构建的效应指标体系为基础展开具体案例评价分析。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效应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因子分析法对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效应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克隆巴赫系数反映数据的可信度,当克隆巴赫系数低于0.600时,表明数据可信度不足,克隆巴赫系数在0.700~0.800时,表明数据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当克隆巴赫系数高于0.800时,表明数据可信度非常高。试验选取了2021年海拉尔区旅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检验数据的可信度。

由表2检验数据结果来看,克隆巴赫系数均高于0.800,表明构建的效应指标体系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同时,指标方差均在一个稳定区间,说明数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随后借助正交旋转法对主成分进行分析,得到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结果(表3),5个主成分的得分系数大部分为正值,得分系数越高则说明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振兴作用效果越明显。主成分1中产业发展的4个二级指标得分系数较高,X1、X2、X3、X4分别为0.262、0.263、0.242和0.182,主成分1主要通过建设特色农家乐、提升农产品销量、餐饮住宿数量及就业人数等指标来反映;主成分2中生态适应的4个二级指标得分系数较高,X5、X6、X7、X8分别为0.248、0.316、0.232、0.253,主成分2主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卫生、治理农村污水垃圾、保护生态环境、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等指标反映;主成分3中乡村文明建设的4个二级指标得分系数较高,X9、X10、X11、X12分别为0.284、0.361、0.212、0.253,主成分3主要通过村民积极投入礼仪文化队伍建设、村民诚信经营、地区民俗文化建设与宣传、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等指标反映;主成分4中乡村治理建设的4个二级指标得分系数较高,X13、X14、X15、X16分别为0.212、0.215、0.232、0.281,主成分4主要通过乡村基础设施改造、村民对外交流、村民参与技术培训及旅游服务培训、村民具有决策权等指标反映;主成分5中乡村生活质量的4个二级指标得分系数较高,X17、X18、X19、X20分别为0.362、0.323、0.255、0.131,主成分5主要通过村民实际收入、村民生活质量和品质、村民消费能力和幸福感、村民外出旅游次数等指标反映。

在232份有效调查问卷基础上,采用克里特量表进行分值评估,对所有样本综合得分进行加权处理后,得到产业发展、生态适应、乡村文明建设、乡村治理建设和乡村生活质量5个维度的效应得分,分别为3.004、3.003、3.003、3.002、3.001,其中产业发展效应得分最高,表明乡村旅游对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最显著。图3为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效果,对5个维度的人数与占比进行统计,除产业发展外,其他维度在2~4分值的占比均超过80.0%,说明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促进作用较好,该地区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得到较好的开发与利用,具有一定旅游吸引力。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著,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海拉尔区在2021年的经济产值与人均收入相比5年前分别提升37.65%与21.68%[15]。由此可见,乡村旅游对乡村地区经济、文化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 小结

乡村地区以其特色乡土文化、宜人景色及特色产业吸引了大批城市游客观光。随着全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推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分析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引入效应评价体系,采用文献法、专家法及主成分分析法来构建乡村文化振兴效应指标体系。通过克隆巴赫系数对指标体系可信度进行检验,5个维度指标系数均高于0.800,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对海拉尔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效应分析,海拉尔区产业发展、生态适应、乡村文明建设、乡村治理建设和乡村生活质量5个维度的效应得分分别为3.004、3.003、3.003、3.002、3.001,其中产业发展对地区产业发展促进作用最明显。可见,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正向效应明显,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经济水平、文化建设、产业结构及环境保护的发展。未来还需要分析乡村旅游对本地村民生活的影响,从而全面评估乡村旅游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影响。

参考文献:

[1] 谭 明.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协调发展路径分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2,2(22):80-82.

[2] 杨雅宁,王百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会宁县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究[J].管理科学与研究(中英文版),2023,      12(4):50-56.

[3] 李芳林,谢镕键,陈 豪.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2):188-190.

[4] 徐海玲.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问题研究——以夏津黄河故道古桑群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3,40(1):57-61.

[5] 黄永林,任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55(2):115-124.

[6] SOUCA M L. Revitalizing rural tourism through creative tourism: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the local community[J]. Marketing—From information to decision journal, 2020, 2(2): 43-50.

[7] 张祝平.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目标定位、逻辑理路与路径选择[J].艺术百家,2023,39(2):58-65.

[8] 耿松涛,张伸阳.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23(1):61-69.

[9] 白 宁.文化旅游背景下太原阳曲小米直播营销策略[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18):225-226.

[10] 粟 娟,刘 蕾,赵 纯,等.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张家界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3,39(2):105-116.

[11] 刘保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北京市乡村旅游的民宿品牌化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9):116-119.

[12] 李 瑛.基于乡村振兴的卢氏香菇电商物流系统协同运作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10):229-230.

[13] 王彩灵,王 宇,银金香,等.呼伦贝尔草原牲畜异地“转场越冬”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38(5):458-462.

[14] KELFAOUI A, REZZAZ M A, KHERROUR L. Revitalization of mountain rural tourism as a tool for sustainable local development in Kabylie (Algeria). The case of yakouren municipality[J]. Geojournal of?tourism and?geosites, 2021, 34(1): 112-125.

[15] 张玉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核心区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内蒙古政报, 2005(6):47-48.

收稿日期:2023-10-27

基金项目: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科学研究项目(2020MYK06);内蒙古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项目(NZJGH2023020)

作者简介:付 岩(1984-),女,内蒙古满洲里人,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电话)18847023339(电子信箱)1214615898@qq.com。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振兴主成分分析法乡村旅游
以乡村文化建设助推龙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世纪桥(2018年8期)2018-12-21 12:34:38
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广播媒体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
中国广播(2018年12期)2018-02-16 11:39:1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西部论丛(2017年7期)2017-11-20 06:59:42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18:10
仙居湫山乡方宅村乡村旅游规划构想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49:08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