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梦幻传奇看士子仕途矛盾心态

2024-06-21 06:36:49农静静
华章 2024年6期
关键词:入世儒家

[摘 要]唐代儒释道思想盛行,儒家积极入世,佛道二家宣扬出世,两种不同的仕途观念影响着士子们的人生选择。从《枕中记》和《南柯太守传》两部梦幻传奇可以看到唐代士子在儒释道三家思想盛行的情况下所呈现出来的仕途矛盾心态:入世为造福天下百姓,但是现实的黑暗却无法让士子们在仕途中“兼济天下”,从而转向“穷不失义”,直至不甘出世。因此,唐代士子们心中呈现出——入世不得志,出世不甘心的矛盾心态。

[关键词]儒家;入世;佛道二家;出世;《枕中记》;《南柯太守传》

在唐代这个历史阶段,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之间既呈现出互融共通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激烈碰撞与冲突。在初唐及盛唐时期,国家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经济状况繁荣昌盛,国力日益强大。此种背景之下,儒家宣扬积极入世理念,科举制度的施行更激发了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向上奋进之心。然而,在历经深刻且残忍的安史之乱之后,诸多文人身上原本充满自信、期望建立卓著功勋并造福万民的那个时代精神遭受极大打击,文学创作开始从关注虚幻世界转向深入探索现实人生。再加上佛教与道教思想蔚然成风,于是便有部分文人开始转变其原先主张积极入世的观念,而倾向于选择出世修行。其中,唐梦幻传奇中的两部盖世之作——沈既济的《枕中记》以及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极为生动且真实地揭示了唐代士人群体那种复杂的仕途矛盾心理,充分展现了他们在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交织影响下的仕宦生涯。

一、唐士子儒家积极入世的心态

(一)儒家仕途观内涵

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一直以来都是积极出仕的代表,自孔子以来,儒家学派思想家大多宣扬入世思想,鼓励士人积极参与政治。对于士人从政的目的,孔子曾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遵循“道”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君正、臣忠、父慈、子孝的理想社会秩序。同样孟子亦认为其弟子门人可以从政求取荣华富贵,但必须符合道义,并提出了一系列出仕为官的观点:“出仕为行道”“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以及“尊贤使能”等[1],成为了我国古代许多入世为官之人的精神准则。

(二)唐士子仕途心态

儒家倡导的仕途观念一直影响着后世文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促使唐代士人积极入世,在唐文化大背景下,士子可以通过科举、参军、举荐和隐逸征召等四种途径走上仕途之路,其中科举入仕是唐士子步入仕途最正统的途径。科举制度的实行让唐士子的入世热情更加高涨,为增加入仕机率大兴创作,行卷温卷之风盛行,进而促进了唐传奇的繁荣。通过唐传奇能窥见唐士子儒家仕途心态的两个方面:

1.荣华人生的向往——富贵合乎道。

《枕中记》主人公卢生和《南柯太守传》主人公淳于棼二人的入仕心态就是唐士子儒家积极进取入世仕途心态的典型代表,他们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仕途顺畅,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居高位,这也是两位作者最高的理想图景。

卢生最先实现的是娶清河崔氏女,清河崔氏为唐代五大姓之一,世人把与五姓联姻看成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只要和势族望姓联上姻,就为以后“出将入相”铺平了道路,这是唐士子步入官场、仕途顺畅的重要保证。

淳于棼被邀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这为他顺利步入官场、荣享富贵奠定了基础。而后出任南柯郡太守,任期内为百姓排忧解难,百姓称颂赞同,政绩出众,受到国王赏识,位居台辅,荣耀显赫,无人能比。

卢生和淳于棼的梦,从其侧面来说也是唐士子的仕途梦。他们进入仕途获得荣华富贵的方式合乎儒家道义,他们不像贪官那样通过贪污、剥削民脂民膏获得钱财,而是通过联姻和官场的有所作为取得荣华富贵,即儒家的“取之有道”。

2.世俗功名的追求——出仕为行道。

卢生和淳于棼的荣华人生并非他们乃至唐士子真正的入世追求和目的,唐士子们入世目的是行道,即“达兼天下”。

卢生第二年中了进士,进入仕途,短时间便由校书郎任陕州主政长官。黄河引流、立功边塞,为天下百姓尽心尽力,造福社会,将儒家“达兼天下”的入世理念诠释得淋漓透彻,同时也实现了他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理想,是唐代繁荣昌盛背景下士人恢宏进取意识的体现。

淳于棼身为驸马,出任南柯郡太守,在其管理南柯郡的二十年中,移风易俗的教令广为推行,百姓都得到了教化,为他歌功颂德、树功名碑、立生祠,同样体现了儒家正统思想,通过参政达到兼济天下、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这也是唐代士子历来苦苦追求的人生目标。

官场复杂,卢生和淳于棼为官期间也曾遭过挫折。卢生被当时的宰相嫉恨,以流言蜚语中伤他,因此被捕下狱,因其政绩显赫,免于死罪,被投欢州。淳于棼也是遭受谗言,被大臣陷害,皇帝对他渐起疑心,最后将他送回人间。但二人并没有在官途受挫时与其他贪官同流合污,而是始终坚持自己的美好品格与操守,体现了儒家“穷不失义”的思想理念。

《枕中记》和《南柯太守传》的立意是相似的,卢生和淳于棼在梦中经历的富贵人生是唐代士子普遍的理想生活,也暗含了作者对荣华人生的向往。

二、佛道二家出世的心态

(一)佛道出世观内涵

安史之乱是唐朝从繁荣过渡到衰败的明显标志。在此期间,诸如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宦官体制达到顶峰、党派争斗无休止以及边境动荡不安等问题接踵而至。另外,佛教和道教所倡导的避世主义及隐逸主义、官僚集团内部的腐败与欺诈等因素也让许多具有报国情怀的知识分子逐渐转变立场,从拥抱世界变为寻求内心的宁静。

从文化角度来看,佛教和道教对于文人之间的影响最为直接,它们共同描绘出了一种独特的出世心态,其内涵涵盖了“淡泊名利”“超越世俗”以及“人生如梦”等主题,这些理念在无形之中,对历朝历代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借由小说情节中的主要角色,传达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例如,《枕中记》与《南柯太守传》这两部作品,便是作者借助佛道的出世思想,通过丰富且充满想象力的虚构故事,巧妙地展现出官场中的种种现象,大力抨击官场的弊端,同时也深刻地展示出了自己对官场的无奈和绝望。此外,这些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出世思想,也成为了对自身现实生活中仕途不顺、生活境遇不佳、无法造福于百姓的一种自我解嘲和安慰。

(二)唐士子佛道出世观

佛道二家出世思想鲜明,人生如梦观念的宣扬,使得本就官场受挫的唐士子们更加倾向于逃离世俗,遁入佛道二家的空明世界。

1.梦如人生的幻灭感。

《枕中记》和《南柯太守传》虽然构建的故事题材不同,但都体现了唐代文人之间普遍流行的人生如梦的喟叹: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番宦海沉浮之后,都对功名富贵进行了否定,一致认为功名富贵只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梦破灭了,入世的心态也随之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佛道出世的心态。

《枕中记》无疑是道家出世心态的典型。卢生梦中被贬的经历,正是唐代士人普遍被贬命运的一种折射,虽然坚定儒家“为官,必忠君为国”的信念,却抵不住官场中追逐地位、互相倾轧的现实。梦中的卢生遭遇仕途险境,由天堂转瞬掉落地狱,万般痛苦,使他发出了“何苦求禄”的喟叹,这是对仕途理想的第一步否定[2],真正对仕途灰心则是在他醒后,方知享尽人世荣华富贵乃是大梦一场。故事的结尾意味深长:

生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也?”翁谓生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生怃然良久,谢曰:“……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3]。”

作者借梦境让卢生饱尝人间冷暖得失,感受到仕途的迷惘和虚无,最后画龙点睛地指出了小说的主旨思想——“人生之适,亦如是矣[4]”。由此,卢生也得出了自己的感悟:人生荣辱无常,功名如梦,人生想要自适,必须学会窒欲,学会佛道二家的淡然、平静,远离世俗污秽,最终他选择远离官场,去往道家的避难所。

淳于棼酒醉梦入大槐安国,娶公主,出任南柯郡郡守,位居台辅,荣耀显赫。然而,凡事盛极必衰,先是战事失利,而后周牟背发毒疮而死,公主害病而死,淳于棼护丧归京,日渐遭到国王疑惮,被遣人间故乡。“梦中倏忽,若度一世矣![5]”淳于棼猛然从梦中醒来,发现所经历荣华富贵、宦海沉浮只是一场梦,然后转向了道家的清淡无为与佛家的万事皆空。一个蚁穴所幻化的美梦,充斥着对现实功名富贵、官场黑暗倾轧的辛辣讽刺,同时也宣传了浮生若梦的思想。

作者借梦境讽刺、抨击现实,希望启发读者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思考,唐代许多士人都如卢生和淳于棼一般,怀着入世执政为民、造福百姓的愿望步入社会,却又在不公的现实面前遍体鳞伤,最终看清了仕途的坎坷、官场的险恶,以及富贵名利的虚幻和短暂,从而选择出世。

2.落寞人生的感喟。

中晚唐时期,政治弊端不断显现,唐王朝日趋衰落,奸臣当道,怀着强烈的进士及第、建功立业愿望的士子们面对黑暗的官场有心无力,无法改变这不合理的社会,因此只能将一切寄托于佛道思想,幻想得到解脱。《枕中记》和《南柯太守传》的两位主人公梦中的荣耀尊崇、造福天下百姓实际上是文人们内心理想世界的体现,作品暗含了文人在现实失意之后的无奈,寄情佛道多半只是他们的自我慰藉。

就作者沈既济的官场经历而言,卢生的经历正是他官场沉浮的写照。据考证,《枕中记》为被贬之后所作。年轻的他怀抱着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几次上书皇帝,对时事政治提出独特的见解,只是未被采纳,之后受杨炎牵连被贬。种种经历让他深受打击,对官场仕途失去了原有的积极进取精神,又因佛道出世思想的影响,内心对佛道二家的仙乐世界有着向往。《枕中记》一文借助道家的神仙之术使卢生入梦经历宦海沉浮,又含有佛家看破红尘的色空观念,人们向往追逐的富贵人生不过一场梦罢了。

李公佐创作《南柯太守传》时还是一介布衣,生活并不如意。据史书记载,李公佐于宪宗元和年间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判官,公元813年春罢职,845年为扬州录事参军,848年受吴湘狱案件牵连,被削两任官。入世不顺畅,出世不甘心,只能借文字来宣泄心中的苦闷。《南柯太守传》中作者通过梦让淳于棼靠意外的姻缘飞黄腾达,又因婚姻消亡而权位崩散,表达了作者对朝廷中旁门左道势力的鄙视与嘲讽,也是佛道思想中人生如梦观念在作品里的表现。

沈既济和李公佐的官场经历是唐士子仕途的典型代表,他们满怀治国平天下、造福天下百姓的理想步入仕途,但却因官场黑暗、小人谗害、国君不明理等使得他们逐渐缺少了振奋精神和投向朝政的劲头,现实没有给他们提供实现“兼济天下 ”的条件,又受到佛道二教“功名富贵如梦”“超脱世俗”“浮生若梦”观念的影响,从而转向了出世,这也是中唐精神对盛唐精神的否定。

三、唐士子仕途矛盾心态——从积极入世到不甘出世

自安史之乱过后,唐代的统治状况已经无法恢复至繁荣时期的稳定与公正。尽管此时并未出现具有识人之慧眼的明君,那些胸怀大志的人才常常不得不面对贬谪生涯,甚至逐渐忘记了他们当初踏入官府的坚定信念。然而,尽管他们并不情愿就这样离开政坛,却仍然使用文学作品来表达内心缠绕着的矛盾心态。如《枕中记账》及《南柯太守传》中所描绘的卢生与淳于棼那追逐富贵功名的美梦,实际上便是士人们对于当时社会腐败和官场黑幕的辛辣讽刺。尽管如此,这种讽刺并未能阻挡这些志士对官场生涯的追求。沈既济先生与李公佐阁下虽然亲自体验过官场的险恶,但是仍然在宦海之中不忘追求名誉地位,这便证明了在小说创作中,他们描写卢生与淳于棼两人对官场仕途失望之后投身宗教的结局不过是在自我慰藉之时对个人仕途的不满的反映。而事实上,他们仍然热切地渴望能够通过仕途实现儒家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

唐士子们一面感叹现实的黑暗不公与官场险恶,另一面又在功名富贵、达兼天下的道路上苦苦追寻,对现实的清醒与对美梦的求索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隐含着儒家积极入世与佛道出世之间的深刻矛盾。现实的不如意让士子们弥散出出世的想法,他们想要看破红尘但却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儒家入世思想仍然广泛影响着他们,他们依旧怀抱着“富贵荣华”“功成名就”“造福天下”的儒家积极入世态度。这反映出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对唐代士子的深刻影响,体现了唐士子们入世不得志,出世不甘心的矛盾心态。

结束语

唐传奇向人们展示了唐代社会的真实面貌,也是作者现实人生体验的反映,有着极深的含义。通过对梦幻传奇《枕中记》《南柯太守传》中表现出来的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分析,展现了当时士人对仕途追求的矛盾心态——入世不得志,出世不甘心。二者看似矛盾,却是相辅相成。文人在艰难困苦时可以获得理想的慰藉与解脱,又可以得到激励重新振作奋发,这对后世文人在仕途的表现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宗棠.论孟子对孔子仕文化理念的继承与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10(4):135-138.

[2]宋煜.梦里展开的故事和人生的痛苦:析《枕中记》[J].各界文论,2007(6):142-143.

[3]焦垣生,张蓉主编.中国古典小说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黄亚欣.议《枕中记》与《南柯太守传》[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出版,2005(1):61-63.

[5]张燕瑾.中国古代小说专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农静静(1993— ),女,汉族,广西兴业人,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本科。

研究方向:文学、党建。

猜你喜欢
入世儒家
梁启超与他的时代
传记文学(2023年2期)2023-04-13 08:42:22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持守——《诗词五首》整合教学设计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12
奇酿出汉塞,银樽入世巅——银色高地酒庄
收藏界(2019年3期)2019-10-10 03:16:48
中国入世“日落条款”法律效果的“善意”解释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江淮论坛(2017年2期)2017-03-30 10:15:31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天府新论(2015年2期)2015-02-28 16:41:23
民主抑或王道:儒家与现代秩序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