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探讨了扬琴新作品演奏中关于气息与肢体语言的配合、音色的探索与运用、特殊音响效果的创新等方面,强调了音乐表现和自我修养对演奏者的重要性。通过实践和思考,提出了新的观点,旨在丰富扬琴演奏的内涵和表现力,推动演奏者和创作者共同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希望为广大扬琴演奏者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共同推动扬琴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扬琴演奏;气息与肢体语言;音色探索;特殊音响效果;音乐表现与自我修养
扬琴,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击弦乐器,近年来在中国乃至国际音乐舞台上备受瞩目。随着音乐创作的不断创新和演奏技术的日益精进,扬琴的演奏艺术也在不断突破传统,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可能性。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扬琴演奏艺术的最新发展,包括气息与肢体的新默契、音色深入探索的新可能以及特殊音响的新效果等多个方面。
首先,我们看到,扬琴演奏中气息与肢体的配合逐渐受到了重视。传统的扬琴演奏更侧重于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而忽略了肢体语言在音乐情绪展现中的重要性。然而,随着音乐表演艺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演奏者开始意识到协调的肢体动作对于乐曲的深入和个性化表达以及舞台表演效果的重要性。这些动作应当与乐句划分、情绪变化和气息运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音乐的完美呈现。
其次,音色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扬琴演奏者们开始关注如何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和工具,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音色,以更贴近音乐作品所表达的音乐形象。他们尝试使用不同材质、重量和硬度的琴竹,甚至探索使用不同厚度的琴皮来获得所需的音色。这种对音色的深入探索,不仅丰富了扬琴的音乐表现力,也提高了演奏者描绘音乐画面的能力。
最后,对特殊音响效果的探索也带来了新的突破。通过尝试不同的乐器组合和演奏技法,扬琴演奏者们创造出与常规音响截然不同的新音效。这些特殊的音响效果为扬琴演奏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丰富了音乐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综上所述,扬琴演奏艺术在气息与肢体的默契、音色深入探索的可能以及特殊音响的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新的尝试和实验不仅拓宽了扬琴的音乐表现力,也促使演奏者对扬琴演奏的再思考和再出发。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的尝试和突破,推动扬琴演奏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在本文中,笔者将就混编民族室内乐作品《风回绮袖》展开论述。该作品创作于2022年,是应笔者之邀,由武汉音乐学院作曲家章琼老师来为扬琴、单簧管与钢琴创作的一首作品。此作品以荆楚文化特色之一“楚舞”为切入点,通过描绘舞者“折腰翘袖”的仪态,试图展现楚舞由静至动、由独至群、兼具雅俗的丰富表现形式。在创作过程中,作曲家力求平衡个人艺术追求与当代审美趣味之间的关系,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赋予作品创新意义与艺术价值。
以下,将分享笔者在演奏《风回绮袖》这部新作品时的五点思考。
一、作品内容呈现的新趋势
近百年来,随着我国乐器制造工艺的极大发展,扬琴作为我们民族乐器当中为数不多的定弦全律乐器,它的音域也在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各音区的音色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拥有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同时,演奏技巧的不断创新,使得扬琴演奏家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扬琴的潜力,为观众呈现出更为美妙的音乐盛宴。这些都为扬琴作品表现内容的不断拓展奠定了基础。
扬琴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改编自传统曲目和姊妹乐器传统曲目,如《渔舟唱晚》和《塔什瓦衣》等,这些作品在保留原有音乐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扬琴的演奏技巧和音色表现,赋予了传统曲目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二是源自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如《映山红》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我国民间音乐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通过扬琴演奏家的巧妙运用,将这些素材转化为独具魅力的扬琴曲目[1]。
三是以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和片段为素材,如《红河的春天》和《打起锣鼓庆丰收》等,这些作品既保留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原始风貌,又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使得扬琴音乐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具时代感和社会影响力。
此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专业作曲家和演奏家创作了一批具备创新音乐理念和丰富作曲技巧的作品,如《黄土情》《满乡随想》《觅》和《落花·夜》等,这些作品既展现了扬琴在演奏技巧上的无限可能,又突破了传统音乐框架,将现代音乐语言和观念融入其中,为扬琴作品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2]。
二、多种乐器结合的新尝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业作曲家投身于扬琴独奏、重奏、室内乐作品的创作,乃至与西洋乐器的跨界合作。此类创作超越了传统扬琴演奏手法与技巧的边界,旨在追求表现手法和演奏技巧的突破,以充分展现作品内涵[3]。这些作品融合了核心音乐、美学思想、配器手法等方面的传统及现代元素,展现了人们对扬琴作品创作思维的转变与全新认知。内容与形式的诸多变化,不断拓宽了扬琴演奏者的思维空间,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扬琴的表现力,推动了扬琴表演艺术的进步[4]。
在这一过程中,作曲家们深入研究扬琴的音色、音域、演奏技巧等特点,巧妙地将传统曲目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的扬琴作品。这些作品在保留传统扬琴音乐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新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为扬琴音乐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扬琴演奏家开始关注跨界合作,他们与西洋乐器演奏家、民族乐器演奏家、舞蹈家等合作,共同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跨界作品。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扬琴的音乐魅力,也让更多人认识到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此外,跨界合作还有助于推动扬琴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提升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力。
以《风回绮袖》为例,这首作品立足于荆楚文化精神,采用混编室内乐作为表现手法,并结合扬琴、单簧管及钢琴共同演绎,展现了楚风浓郁、韵味独特的音乐风貌。钢琴和单簧管拥有非常强的戏剧性和张力,是经典编制室内乐当中的常客,由这三件乐器结合来进行室内乐创作的作品,数量不多且内容精彩。
以往作品多侧重扬琴,其他乐器多为伴奏。这首作品构思之初便确定三件乐器组合,要求演奏者从宏观视角审视整个作品。各乐器在不同段落中担任不同角色,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从一开始就将所有乐器和声部融为一体,使每个乐器都能展现其独特功能。在表达自身之际,演奏者需倾听协同演奏者的声音,探寻其欲传达之意,最终将各元素融为一体,缔造出独具内涵之艺术成果。因此,我们应更加关注各声部的协调配合以及戏剧性效果的塑造等方面,以强调乐器间的对话和互动。
与扬琴或民族乐器室内乐团相比,与西洋乐器合作的小型混编室内乐更具挑战性,需了解其他乐器的声音和情绪表达方式。演奏者需敏锐精准地洞察作品结构、织体和音效平衡,克制个性,与队友默契配合。最重要的是贴近音乐本身,让听觉更加敏锐,获得更全面深刻的演奏和欣赏体验。
三、气息与肢体的新默契
在扬琴表演过程中,气息与肢体之间的协同配合至关重要。过去,我们倾向于关注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而忽视了肢体语言在音乐情感展示中的重要性。实际上,精心设计和运用肢体动作,对于更深入、个性化地诠释乐曲以及提升舞台表演效果,具有画龙点睛之妙。当然,这些动作需与乐句划分、情绪变化及气息运用同步完成。
在音乐表演艺术中,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奏者并非易事。笔者认为,要想达到这一境界,首先要学会成为一位出色的“舞者”。这里的“舞者”并非局限于舞蹈,而是指运用身体语言与音乐相互融合的艺术家。我们面对的观众艺术素养各异,有的经验丰富,有的仅出于兴趣欣赏。在演绎新颖且与传统民族音乐有较大差异的作品时,如何创新表演形式,提升表演的感染力,使观众能通过观察我们的肢体语言,更直观地感受音乐背后的故事,成为了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在这种新作品的演奏中,以气息驱动身体语言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气息运用得当,可以增强音乐的节奏感和动态变化,同时让听众更加投入。通过科学地调控气息,以及恰当的肢体动作展现艺术魅力,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作品之中,才能呈献给广大受众一场视觉与听觉的极致盛宴。
气息运用的培养不仅是呼吸,还涉及精神层面的情感表达。要达到身心合一,需要积累生活经验,加深对事物本质和音响效果的认知。正如著名小提琴家海菲兹所说:“我感到我对其他事情知道得越多,学习得越多,我就越能成为一位更好的艺术家。”可见,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奏家、艺术家,“内外兼修”是穷其一生的追求目标。
四、音色深入探索的新可能
笔者主张深入挖掘音色的多样化可能性,并善加运用,使之更契合作品所要传达的音乐形象。除了常见的正竹和反竹,以及各类材质的琴竹,如棉锤、木槌,甚至金属制的琴竹之外,如何在无需借助其他演奏技巧的情况下,使演奏的音色更为丰富,音乐更具层次感。在演奏过程和与作曲家的交流中,发现不同段落要表达的情绪对比可以通过尝试不同厚度的琴皮,挑选不同重量、硬度适中的琴竹来实现。尽管单个元素对演奏效果的影响可能微不足道,但将其融入整个段落时,便能感受到其独特之处和无穷魅力。
音色的多样化在音乐演奏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在演奏过程中,根据作品的需求和作曲家的意图,不断尝试和挖掘音色的多样化。通过选用不同厚度的琴皮、重量和硬度适中的琴竹等手段,实现音色的丰富性,从而让音乐更具层次感和表现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的内涵,将其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音色并无绝对的好与坏之分,犹如颜色,不能简单地评判哪种颜色优劣。画作需要各种不同的颜色来描绘,我们不能频繁更换颜料材质,而应尽可能运用同一种属性的原料创作,同时兼顾画面的场景、风格以及合理的明暗对比。音乐同理,不同风格的作品对音色的需求各异,关键在于如何选择使之更符合、更贴近音乐形象。因此,演奏者需具备运用不同音色描绘音乐画面的能力,通过技巧实现自由的音乐表达,从而充分发挥各种音色的潜力,传达情感,描绘意境,刻画形象,使演奏出的音乐和谐统一,色彩斑斓。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精细研究与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与进步[5]。
五、特殊音响的新效果
最后,我想分享一件趣事。在华南理工艺术学院笔者也曾演奏过这首作品,学院院长在听完演出之后,他问了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发现最后三件乐器一起奏响乐曲高潮段落的时候,那个音响效果是什么样的?”这让笔者当时很疑惑,院长接着说:“当时我脑海里就蹦出了一个字,就是‘笙。”他提到这段旋律的演奏、音响效果和民族乐器里的“笙”所使用的一种技法发出的声音特别相似。如此神奇,这种不是同一乐器而展现出来的同一音响或效果,让笔者觉得非常有意思。
所以笔者在思考,如何以全新的形式表达音乐的魅力,就像在这个作品中,“笙”这种乐器的音效一样。谁能想到,将几件风格迥异的乐器组合在一起,竟然能产生如此美妙的“化学反应”。
这个作品的成功演奏,让笔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作曲家、演奏者和观众之间的重要联系。只有当这三者相互交融,才能成就一部完美的音乐作品。过去,笔者专注于演奏技巧,后来尝试作曲,如今则深刻认识到听众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视的。观众不仅是作品的聆听者,更是推动作品不断修改和完善的参与者。正如笔者的恩师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黄河教授所言:“好的作品是经得起人民和时代的检验的。”
音乐是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作曲家通过音符表达心声,演奏者用技巧诠释,观众用心感受,这种互动使音乐成为永恒艺术。因此,在创作和演奏中,应重视观众,了解和尊重其需求,以实现音乐价值。同时,作曲家、演奏者和观众也要保持沟通交流,共同推动音乐艺术发展。
正如这个作品所展示的,创新的音乐形式需要多元化的乐器组合,而多元化的音乐表达则离不开作曲家、演奏者和观众之间的交融与互动。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美好的音乐事业不断努力,让音乐的魅力得以传承和发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机会,用心去感受、去创作、去演奏,让音乐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动人的旋律。
结束语
艺术需要新的发展和尝试。新作品的不断涌现,不仅丰富和拓宽了我们的技法、音响和内涵,更改变了演奏者的思维定式,推动了扬琴演奏者再思考、扬琴创作者的再出发!
演奏扬琴新作品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艺术之旅,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还能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本文通过探索扬琴演奏的各个方面,强调了演奏者对于音乐表现和自我修养的重视。从气息与肢体的配合,到音色的深入探索,再到特殊音响的效果,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尝试。这些探索不仅丰富了扬琴演奏的内涵和表现力,也推动着演奏者和创作者不断进步和发展。通过这样的思考和尝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扬琴演奏的艺术价值和魅力,也为我们未来的音乐创作和演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总之,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扬琴演奏者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共同推动扬琴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郜鹏.郑宝恒扬琴改革与创作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4.
[2]路敏.中国扬琴音乐文化研究[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06.
[3]梁江歌.论中国扬琴伴奏艺术[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4]索帅.浅谈如何提高扬琴作品中的音乐表现[J].剧作家,2008(2):125-126.
[5]张小洁.浅析扬琴演奏中的音色[J].音乐时空,2015(20):99.
作者简介:陈妍君(1994— ),女,汉族,湖北荆州人,华中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扬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