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富
【导语】
道义指道德和正义,是做人的约束、规范、规矩。在当今物质丰富、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提倡坚守道义,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十分必要。青年需有“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识与担当,自觉坚守道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美文赏读
新时代青年当“铁肩担道义”
◎尹卫国
新时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当代青年有“铁肩担道义”的情怀与志向。
1916年9月的一天,革命先驱李大钊给友人挥毫泼墨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并非李大钊原创,源自于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写下的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李大钊巧妙地将“辣”改成“妙”,并赋予这10个字新的含意,“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表达了一种崇高的革命理想与志向,“妙手著文章”意为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在中国宣传马列主义、宣传革命思想。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初的旧中国,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意义。但经历百年风云砺炼,这两句话已堪称经典名言,成为激励几代有志青年奋发、担当、奋斗、奉献及青春励志的座右铭,今天仍有着现实意义。新时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当代青年有“铁肩担道义”的情怀与志向。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嗷嗷待哺,继而走向少年、青年、壮年、老年、暮年,这是人生的一个轮回,其中青春年华是人的一生中最亮丽、最奔放、最热烈、最具活力、最富有朝气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时光。时代变迁、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或许会给青春烙上不同的印记与色彩,但任何时代的青春都离不开3个关键词,即理想、奋斗、成功。
理想是慰藉心灵的“鸡汤”,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年轻人心中一团激情燃烧的“火”。胸装理想的人,即便人生道路上遭遇千难万险,也会挺起胸膛,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缺失理想就会变成意志薄弱的精神“侏儒”,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畏惧不前,丧失信心。理想是人生的志向坐标,有理想的人必然志存高远,仰望星空,孜孜不倦地为实现人生目标艰苦奋斗。
理想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是建立在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人生目标基础之上,奋斗则是将理想变现实的唯一途径。说起奋斗,许多年轻人觉得奋斗就是干出一番大事,考量奋斗的标准就是成功,此乃对奋斗的曲解,是不全面的。奋斗就是努力、拼搏与进取,干出大事业固然彰显着奋斗的成果,但立足岗位,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同样是奋斗。不懈的奋斗意味着向成功步步迈进,只要经历了奋斗的过程,感受到了奋斗的酸甜苦辣,就不悔青春。
成功是当下热门话题,是年轻人所竭力追求的。关于成功,社会上有多个“版本”,有人说出名是成功、当官是成功、有钱是成功,但是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唯一的成功标准。什么算成功?见仁见智。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的哥哥是一个种地的农民,华盛顿的母亲逢人便说,我更为有一个种土豆的儿子感到骄傲与自豪。在这位母亲眼中,当总统算成功,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同样值得骄傲与炫耀。
成功靠水滴石穿,千锤百炼,坚忍不拔。急于追求成功的心态是一种浮云遮眼帘,会让人看不到成功路上的艰难险阻,容易放弃努力找捷径,投机取巧走歪路。而一味地将欲望、情感、行为锁在物质化成功的“牢笼”里,一旦不成功就会丧失斗志,甚至误入歧途,害己害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持之以恒地从点滴小事做起,吃苦耐劳,耐住寂寞,持续奋斗,成功的路就会变坦途。
重温李大钊名言“铁肩担道义”,更有着现实意义。于青年人,青春是多彩的,奋斗是它的底色,理想的阳光照耀着进取之路。奋进新时代,让青春的光芒在奋斗中闪耀,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青春年华。
(选自《贵州日报》2019年4月22日,有删改)
◆赏析
本文从李大钊的名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引入话题,论述新时代青年当“铁肩担道义”。当代青年,要心怀理想,不懈奋斗,追求成功,这是青年的青春底色,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挫折,都要持续奋斗,持之以恒,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文章一气呵成,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有感染力,鼓舞人心。
佳作风采
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
◎秦昱祺
何为道义?道即道德,义即正义,它从程婴救孤的大义中迤逦而来,在感动中国的故事里潜滋暗长,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性格。
回溯历史,追溯道义的源头。儒家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其中“义”被视为社会公正与道德秩序的象征,个人声誉也与此紧密相连,“坚守道义”已然成为了仁人志士的人生信条。道义,是昭君辞别汉宫,甘没胡沙换太平的勇毅;是关羽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的决绝;是辛稼轩典房卖田,武装义师,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豪迈……对道义的坚守与执着,千秋之下,余韵流芳。
程婴救孤的故事传唱千年,“义”字的一撇一捺,将由无数壮士的生命铺陈。遥记当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用鲜血在历史的幕布上写下道与义。“道义”二字,已成为深入骨髓的民族精神,虽历千劫而存续,虽穿寒秋仍独立,直指苍天,气贯日月。
再看今朝,道义之火仍熊熊燃烧。“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何玥在弥留之际,坚定地说出遗体捐赠的遗愿。生命即使在最后时刻,也要用最朴素的方式践行世间大义。“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中国核物理的开创者于敏的人生写照,他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道义是时代的扩音器,“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中华民族始终将道义作为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在不同时代赋予新的内涵。
我们唾弃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奸相秦桧;唾弃一朝富贵抛妻弃子的陈世美;唾弃贪赃枉法的和珅。历史的教训与现实的挑战并存,但只要我们坚守道义,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能寻得内心的平静和迸发向上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以道义为舟,穿越时代的洪流,塑造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道义的守护者,也是未来的创造者。
浩瀚青史,闪耀着中华脊梁之光;时代楷模,传递着人间正能量。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我们的前路必将光明万丈。
【江苏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岱山校区】
◆点评
这篇作文首先诠释了道义一词的内涵,并指出坚守道义是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统领全文的观点。行文围绕中心观点,展开论述,从古到今,道义贯穿始终,思路开阔,格调高远。行文举例丰富,论证充分,正反对比,态度鲜明。语言气势充沛,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较为扎实的语言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