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政府审计风险管控策略研究

2024-06-20 15:17杨丽英
审计与理财 2024年5期
关键词:政府审计风险管控

杨丽英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政府审计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意义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应对信息安全威胁、增强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提升审计自动化水平方面。然而,信息化环境也为政府审计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包括数据安全与隐私风险、技术更新与整合的风险、员工数字化技能缺失风险,以及电子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风险。为应对这些风险,建议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利用技术手段进行风险预警,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以及构建风险应对和处置机制,确保政府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信息化;政府审计;风险;管控

一、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深刻影响着各个领域的运营方式,包括政府审计。政府审计作为公共财政监督的重要手段,确保了国家财务的正当使用和透明度。然而,信息化时代不仅为审计带来了先进的工具和方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过去的研究多聚焦于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流程,但在当前信息化的背景下,这些传统方法已不再完全适用。同时,新的技术也为审计人员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机会与挑战。例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更加精确地分析数据,从而更准确地判断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但这些技术同样带来了新的风险。鉴于此,在信息化背景下重新审视和研究政府审计的风险管控策略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提供了研究的空间和价值,期望为审计实践和理论提供新的思考和指导。

二、信息化环境下政府审计风险管控的意义

1.应对信息安全威胁

在信息化环境下,政府审计的风险管控逐渐显现其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应对信息安全威胁成为核心议题。信息安全在此背景下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关系到公共财政资金安全和政府公信力的关键因素。审计数据和信息高度依赖于电子和网络技术,使得数据泄露、黑客攻击和其他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审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风险。为此,审计机构需不断强化信息安全意识,更新技术手段,以应对不断演变的网络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信息安全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成为审计机构的首要任务。机构需要深入分析可能面临的网络威胁和漏洞,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策略,确保审计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每一次的审计都伴随着大量敏感数据的产生和处理,这些数据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公共财政资金的安全以及政府的公信力。

2.增强数据分析能力

信息化环境赋予政府审计以前所未有的数据分析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技术成为审计机构的有力工具。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审计的准确性和效率,还使政府能够更深入地洞察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在这方面,技术的引入使审计从传统的财务和合规性审查转变为更为深入的、数据驱动的分析过程。审计机构现在能够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处理大量的复杂数据,识别隐藏在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这种深度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审计更加精确、全面,也使得政府能够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政策。这一变化不仅提升了政府透明度,也加强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

3.提升审计自动化水平

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管控,其意义也体现在推动审计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自动化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也是审计效率和质量提升的关键。信息化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使得审计过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动化,减少人为错误,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在实际操作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审计人员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处理复杂、需要人工判断的问题,而常规、重复的任务则可以交给机器自动完成。这不仅极大提升了审计的效率,也保证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自动化还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干扰,使得审计更为客观、公正。审计自动化在信息化环境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通过不断优化技术和方法,审计机构能够确保其技术手段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化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应对信息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也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推动审计工作的革新和进步。

三、信息化背景下政府审计面临的风险

1.数据安全与隐私风险

随着政府审计的数字化转型,数据已经成为审计工作的核心。然而,在信息化背景下,数据安全与隐私成为了政府审计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首先,政府审计中涉及的数据往往是大量、敏感且多样的,这包括财政数据、税收信息、国家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等。这些数据如果遭到非法入侵或泄露,会对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甚至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后果。随着黑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攻击手段的日益多样化,政府审计部门的数据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例如,勒索软件的攻击会导致重要审计数据被加密,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进行。其次,除了外部攻击,内部人员的操作失误、管理不当也会导致数据安全风险。这些风险包括:误删除重要数据、未经授权访问或分享敏感数据等。这些内部风险往往更为难以预防和控制。最后,隐私风险也不容忽视。政府审计中涉及大量个人或企业的敏感信息,如身份信息、财务数据等。如果这些信息在审计过程中被误用或泄露,会导致严重的隐私侵犯,进而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2.技术更新与整合的风险

技术在不断进步,为政府审计带来了许多先进的工具和方法。然而,技术更新与整合的风险也随之而来,对审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技术更新速度快,意味着审计部门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和更新。这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会导致技术不兼容问题。例如,新的审计软件会与现有的数据格式不匹配,导致数据转换或迁移中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其次,技术整合的风险同样不容小觑。政府审计部门使用多种技术和系统进行审计工作,如数据分析工具、财务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如果不能顺利整合,会导致数据孤岛现象,即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难以形成统一的审计视图。此外,系统整合中的技术问题也会导致数据丢失、误操作等风险。最后,技术更新和整合还会导致审计人员的技能滞后。新技术的引入需要审计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但由于技术更新速度快,审计人员难以跟上技术的步伐,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员工数字化技能缺失风险

在信息化背景下,政府审计的方式与方法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然而,与这一进程相伴随的是员工数字化技能的缺失风险。数字化技能并非仅指使用基础办公软件的能力,而是涉及数据分析、编程、使用复杂审计工具和理解新的技术趋势等更为高级的技能。在政府审计领域,这些技能的缺失导致多种问题。员工无法有效地使用和理解新的审计工具和技术,从而降低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无法正确使用数据分析工具会导致关键数据被忽略,或者对异常数据的识别不够敏感。此外,技能缺失还会导致政府审计部门对新技术的采纳和应用滞后。没有相应的技能和知识,审计人员会对新技术持有保守态度,这将导致政府审计部门在技术上落后,无法充分利用技术带来的好处。再者,数字化技能的缺失会增加审计错误的风险。不了解或误解某一技术会导致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产生错误,从而降低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

4.电子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风险

电子数据已经成为政府审计的核心资源。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电子数据完整性和真实性的风险,这在信息化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一是电子数据的完整性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如系统故障、人为误操作或恶意篡改,数据会遭到丢失、破坏或更改。这意味着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无法获取完整的数据记录,从而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或片面。二是真实性问题。在数字环境下,数据可以很容易地被修改或伪造,而不留下任何痕迹。恶意的内部人员或外部攻击者会篡改或伪造数据,从而误导审计人员。此外,由于电子数据的复制和传输相对简单,数据的来源和真实性往往更难以验证。三是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问题还会导致审计的公信力下降。如果外部利益相关者对政府审计中使用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持有疑虑,那么审计结果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会受到质疑。

四、信息化背景下政府审计风险管控策略

1.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政府审计部门面临着诸多复杂的风险。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审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第一,政府审计部门需要定义并标准化风险的类型和级别。这意味着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明确哪些风险会影响到审计的质量和效果。此外,也要对风险进行分级,以确定其对审计工作产生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后续的风险应对提供参考。第二,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是关键。这个团队应当由经验丰富的审计和风险管理专家组成,他们的职责是协调和执行风险管理策略,并确保这些策略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得到有效实施。该团队应与其他审计团队紧密合作,实时掌握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从而做出迅速反应。第三,要确立风险通报和反馈机制。在风险出现时,及时将其上报给相关部门,并获取反馈,是确保风险得到妥善管理的重要环节。为此,可以建立一个数字化的风险报告平台,使得风险信息的传输更为迅速和准确。第四,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还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持续监测。由于技术和法律环境的不断变化,政府审计部门面临的风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为了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必须对外部环境进行持续的监测和分析。

2.利用技术手段进行风险预警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为政府审计部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来及早发现和预警风险。为确保审计工作的精确性和高效性,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进行风险预警已成为现代审计的核心要素。首先,实现风险预警的核心在于建立和完善数据收集系统。数据是预警的基石,只有当政府审计部门拥有足够的、质量上乘的数据时,才能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这包括来自各个审计项目的数据、行业报告、以及外部公开数据等。将这些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便为后续的分析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借助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这些技术能自动检测数据中的异常模式,从而实时预警风险。例如,通过分析审计对象过去的财务报表,机器学习模型可以识别出与历史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的部分,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审计风险。再次,与传统的审计方法相结合是关键。虽然技术手段能提供快速而深入的风险分析,但人的判断和经验仍是不可或缺的。当技术系统发出风险预警时,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人工分析,确保预警的准确性并确定其紧急性。最后,预警系统的实时更新和优化也极为重要。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技术的更新,预警系统应能够适应这些变化并持续优化其性能。这涉及到对模型的定期训练、系统的升级和维护等。

3.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

在信息化时代,政府审计部门应重视风险的持续评估和监控,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时效性。定期的风险评估可以确保审计部门及时识别和应对新出现的风险,而实时的监控可以为风险管理提供及时反馈。为实现持续的风险评估,政府审计部门需要建立一个标准化的风险评估流程。这一流程应详细描述如何识别、评估、量化和分类各种风险。此外,审计部门还应确定评估频率,比如每季度、半年或年度进行一次,以保证与实际风险环境的同步。在具体评估过程中,应使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定性方法可以借助专家访谈、团队讨论等方式收集风险信息,而定量方法则可以使用数据分析、统计模型等工具,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风险信息。两者结合可以确保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此外,实时风险监控同样至关重要。政府审计部门可以考虑引入风险管理软件,该软件可以实时收集、处理和分析与审计相关的各种数据,从而及时发现风险的迹象。例如,如果某个审计项目的某些关键指标突然发生大幅波动,风险管理软件可以自动发送预警,提示审计人员关注。为保证监控的有效性,审计部门还需要确保其人员经过适当的培训,并了解如何使用和解读监控工具提供的数据。此外,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风险监控策略应是动态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的调整和优化。

4.建立风险应对和处置机制

面对信息化背景下的政府审计风险,仅仅依靠识别和评估是不足够的,还需要一个具体、系统性的风险应对和处置机制来实际干预和管理这些风险。第一,政府审计部门应对每种已识别的风险制定一个明确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包括避免风险、减少风险、转移风险或接受风险。选择哪种策略取决于风险的性质、影响和应对的成本。例如,对于会导致重大损失的风险,选择避免或转移策略更为恰当。第二,为执行应对策略,需要为每项策略分配必要的资源。这包括人力、资金、技术和其他物资。资源的分配应当与风险的严重性、紧迫性和所需的应对措施相适应。此外,应考虑风险的潜在影响和回报,以确保资源使用的最大效益。第三,为了确保风险应对策略的有效执行,必须建立一个执行机制。这包括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制定明确的执行时间表,以及确立必要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同时,要建立一个持续的监控系统,实时跟踪风险应对的进展,确保策略的执行与原定的计划相符合。第四,风险应对的结果需要经过彻底的评估。这不仅可以验证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还可以为将来的风险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如果风险应对策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应及时调整策略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五、结束语

在信息化浓厚的背景下,政府审计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也随之增多。通过系统性地研究风险管理和管控策略,政府部门能够更加高效、准确地进行审计工作,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众利益的保护。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持续优化和更新风险管控策略将成为政府审计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丁晓蓉.信息化背景下政府审计风险管控策略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8):167-169.

[2]王璇.政府审计风险成因及管控探索[J].财经界,2023,(7):168-170.

[3]丁思聪,杜娟.信息化背景下政府审计风险管控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18):83-85.

[4]李雯秀.政府审计风险控制探讨[J].会计师,2022,(2):69-71.

[5]张颖.信息化背景下的政府审计风险管控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7):134-135.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湖雾镇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政府审计风险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政府审计职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风险与防范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失控还是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