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 投稿时间:2023-12-28
项目来源:安徽三联学院校级科研创新平台项目(PTZD2021003);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SK2021A0812)
作者简介:王 博(1990-),女,安徽合肥人,讲师,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文学翻译、英语教学研究。
摘 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承载的是人们的认知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并由此发展了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两个被学界所熟知的理论以解释隐喻中的认知机制。借助这两个理论,本文详细研究了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概念隐喻的含义及其认知构建过程,建立了隐喻内容与含义间的映射关系解读了诗歌中深层次的认知运作机制。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概念隐喻;概念整合;诗歌隐喻
中图分类号:I71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699(2024)02-0030-05
引言
自1980年《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问世以来,隐喻研究开始从传统修辞学向跨学科交叉研究转变[1]。Lakoff和Johnson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隐喻研究的新范式。与传统修辞学的隐喻研究不同,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研究将隐喻看做是人类的思维及认知方式,是以具象的、熟悉的经验和认知方式来体验和理解抽象的概念、经验和事件。
诗歌和隐喻相互依存、联系紧密,诗歌中往往包含了大量的隐喻性语言以传达诗人的情感及对世界的认知;隐喻作为诗歌中的一项基本要素,体现着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基于现实世界的认知方式;诗歌和隐喻可以被看作是“同质的现象”[2]。因此,诗歌中的认知隐喻研究可以拓宽诗歌研究的视角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不同语境下的读者欣赏和理解诗歌。
作为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中大量使用了隐喻,其诗歌隐喻性语言的复杂性使开展相关隐喻研究极具价值,以认知视角进行隐喻研究也将为其诗歌理解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借助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系统分析了《蜘蛛捧着银色的小球》一诗中诗歌语言中的隐喻,探究认知视阈下的诗歌隐喻特点,通过建立隐喻内容与意义两者之间的关联,对其隐喻认知进行详细的解读并探究深层次的认知产生机制,加深对诗歌的鉴赏和理解,为狄金森诗歌中的认知隐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一、认知视阈下的隐喻理论
(一)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是源于诗学和修辞学的一个概念。传统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探讨的重点是修辞技巧的创造性、新颖性和艺术性。随着上个世纪末《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一书的问世,以认知视角的隐喻研究揭开了新的篇章。Lakoff和Johnson首次在此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这一理论,认为“隐喻并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抑或是几个词语;而恰恰相反,人类的思维过程大多数情况下是隐喻过程”[1]。这就意味着隐喻是作为一种概念根植于人们的认知系统中,本质上是从抽象概念域向具体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概念隐喻包含两个概念域:生动具体、容易理解的始源域和模糊抽象、较难会意的目标域。也即是说,始源域是人们所熟悉的、具象的、清晰的概念;目标域相较而言则更加抽象、复杂,需要依靠始源域才能理解。这一映射过程是将两个事物在大脑中以一种共性思维方式联系起来,通过认知加工了解客观世界,进而将这种映射转换成语言符号。比如,“Life is a journey”,“journey”作为我们所熟悉的始源域概念用来构想“life”这个抽象的目标域概念,即“生命是一场旅程”。再如,中文常用“起点”和“终点”这两个“旅程”概念体系中的具体概念描述抽象概念“生命”的“开始”和“结束”。这种概念的跨域映射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抽象概念。
(二)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又称概念混合或概念合成理论)是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发展起来的认知理论。Fauconnier和Turner(1996)认为心理空间(mental spaces)是用于构建人类交流和思考过程的小型概念容器,而隐喻的映射是跨心理空间的[3]。实际上,概念整合就是选择性地将不同输入心理空间的信息映射到一个整合心理空间并构建出新的概念,从而创建一套整合网络。概念整合网络的基本形式包含四个独立且相联系的心理空间,即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s)、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整合空间(blended space)。这些心理空间可以随着话语的进行随时修改,并且与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知识相关联。首先输入空间提供想法或情境内容,通过跨空间映射(cross-space mapping)互动来匹配结构之间相对应的各种类型的连接;接着构建类属空间,并向两个输入空间进行映射;然后通过选择性映射(selective projection),将输入空间中能够相匹配的关系映射到整合空间;最后通过组合(compostion)、完成(completion)和细化(elaboration)在整合空间中形成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层创结构是在输入空间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高度抽象的结构,它整合了两个输入空间的信息并产生了新的概念,从而使人们能够更深入的理解隐喻现象。概念整合无处不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以常见的概念整合“computer desktop interface”为例,在这个概念中,它的两个输入空间分别为“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a desk”和“the world of computers”。电脑屏幕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桌子,但它可以被理解为桌子。在使用电脑时,可以随意移动电脑屏幕上的应用程序,也可以将文件放入文件夹,并且随时把不需要的文件及应用程序等放入垃圾回收站。这些在电脑上使用的计算机抽象语言与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在整合空间里进行合成,形成了抽象新颖的层创结构,使得抽象的电脑操作变得具象化。因此,概念整合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经常在潜意识中帮助我们通过整合的方式理解和思考概念。
二、《蜘蛛捧着银色的小球》中的隐喻认知解读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现存一千七百多首,其中词汇丰富睿智且独特的隐喻俯拾皆是,涉及感受、心智、大脑等多个认知主题,为认知视角的隐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库[4-6]。狄金森通过旧词新用和新奇隐喻创造出了风格和形式多样化且极具想象力的作品,细细读来不难发现概念隐喻在其诗歌中的重要作用。解读狄金森的诗歌,除了充分理解诗歌语言特定的语境和文化社会背景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感知诗歌隐喻的意义并基于人们的认知进一步感受这些隐喻所创造的概念[7]。本文将以《蜘蛛捧着银色的小球》为例,对其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解读。
The Spider holds a Silver Ball
蜘蛛捧着银色的小球
In unperceived Hands
— 用无形的手 —
And dancing softly to Himself
他轻轻起舞,独自一人
His Yarn of Pearl — unwinds
— 珍珠纱线 — 徐徐展开 —
He plies from nought to nought
— 从无到无 —
In unsubstantial Trade
— 他经营着无足轻重的事业 —
Supplants our Tapestries with His
— 将我们的织锦换成他的 —
In half the period — 只需前半段 —
An Hour to rear supreme
一小时就升起至高之物
His Continents of Light
— 他的光之大陆 —
Then dangle from the Housewife's Broom
— 随后便飘摇在主妇的笤帚之下 —
His Boundaries — forgot —
他的边界 — 已然遗忘 —
(一)概念隐喻解读
Lakoff和Johnson(1980)根据隐喻的认知功能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8]。结构隐喻是指用一个概念结构构建另一个概念结构。换句话说,在结构隐喻中,一个结构模糊的概念是用另一个结构清晰的概念来理解和表达的。借助结构隐喻,我们可以用与一个具体概念有关的词来讨论另一个抽象概念。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与“战争”这个概念相关的词去构建“争论、论点”等相关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对应关系。与结构隐喻不同,方位隐喻是指概念之间在空间上相互关联的隐喻。换言之,将物理的空间方向的“高低”“上下”“前后”“内外”等概念与人自身的情绪、时间、状态等较为抽象的概念相连接,让原本抽象的概念有了具体的方向或方位的内涵。这些日常生活中空间方位的体验形成了认知的基础,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并阐述了抽象的概念。本体隐喻是基于人们对于物质和事物的经验,即将抽象的概念映射到人们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及实际存在的一些具体概念。也就是说本体隐喻是一种将情感、想法或行为等抽象概念表示为物体、物质、容器或人等具体事物的概念隐喻。
在狄金森这首《蜘蛛捧着银色的小球》中,包含了大量的结构隐喻,通过蜘蛛织网的行为,与人类生活边界的交互,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互相作用和影响。这首诗通过“蜘蛛”的概念结构构建了“人”的概念结构。详细分析本诗的结构隐喻可以使读者对本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蜘蛛”作为创造者、织布者,吐丝结网,恰似“人”在自然界中的活动。“蜘蛛”从无到有,精心的编织结网,又像是“人”的辛勤劳作。通过描述编织网络的过程,展现了象征着人类的“蜘蛛”是如何与自然互动的。但是精心制造的网最终却被毁掉,“蜘蛛”侵犯了“主妇”的生活,忘记了自己的“边界”,正如作为“人”,我们无法真正地掌控“自然”。
在本诗的第一节中,“蜘蛛”在自己的世界里专注着自己的工作,这个时候的“蜘蛛”并没有意识到其他人或物的存在。而“人”在与自然界相处的时候,对周围及外界的环境也常常置若罔闻。在“蜘蛛”这个概念结构下,使用了“无形的手”“银色小球”“珍珠纱线”这三个结构隐喻将“蜘蛛”的工作与“人”的活动联系到了一起。用“无形的手”这样一种闪烁着魔力的媒介将“银色小球”和“珍珠纱线”展开。把丝绸比作“银”和“珍珠”,这两种材料都是珍贵的,可以看做是“大自然的馈赠”。狄金森又使用了“轻轻地起舞”,这表明“蜘蛛”并不急于织网,他在享受着自己的工作,深思熟虑地编织它的杰作。就像是“人”在用着“大自然的馈赠”努力地试图去改造自然。
第二节的第一行“蜘蛛”从无到无,这意味着它所做的一切似乎都不重要,很容易被忽视,又像是一切的努力都在白费力气。恰似“人”自以为在改造自我生存的空间并征服了自然,但事实上可能只是劳而无功。在这一节中,结构隐喻“事业”被形容为“无足轻重”,视角转变,从他人视角来看待“事业”更多的是“蜘蛛”的孤芳自赏。即可被理解为“蜘蛛”结网这无足轻重的“事业”代表着孜孜不倦的“人类活动”,而这种试图改造自然的“人类活动”最终只能是担雪塞井。
第三节中,狄金森把“光之大陆”这样一个普通的词大写时,它突然变得非凡起来。“大陆”和“光”是矛盾的,“大陆”的概念是非常物理的,“光”被认为是不可感知的和不可测量的,所以有“光”的“大陆”象征着“看不到的边界”。也就是说,这里的结构隐喻“光之大陆”意味着“蜘蛛”对于“边界”的模糊。自然,“蜘蛛”花在织网上的工作就不会得到充分的重视,所以织网完成后就会被毁掉,“飘摇在主妇的笤帚之下”。对“蜘蛛”来说,网是隐喻“事业”的成果,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可是却“飘摇”在“主妇的笤帚之下”。因此结构隐喻“主妇”象征着真正的“自然”,“笤帚”表示“毁灭”。“蜘蛛”因为最终忘记了自己的“边界”,把自己的丝织网放在了“主妇的笤帚之下”,而这把“笤帚”最终会扫走“蜘蛛”精心编织的网。“蜘蛛”闯入了人类的生活,让人类欣赏它织网的技艺,“蜘蛛”的活动跨越“边界”走向“人类”的世界,最终被“笤帚毁灭”。也就是说“人”在改造“自然”的时候,侵犯“自然”的“边界”最终可能也会招致恶果。
大自然本身是看不到像墙壁或房子一样的“边界”。然而,狄金森用“蜘蛛”这样一个概念结构,构建了一系列的结构隐喻,将“人”与“自然”通过“蜘蛛”与“主妇”的交互联系了起来。把“蜘蛛”放在人类的房子里,以引起人们对“蜘蛛”和织网的特别注意,给原本没有“边界”的“自然”构建了房子这样一个受限制的物理空间,也是整个世界。“蜘蛛”侵犯了“主妇”的生活“边界”,恰如“人类”在“自然”中的肆意妄为。“蜘蛛”是宏观世界的微观视图,通过描述编织网络的过程,展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表1展现了本诗概念隐喻的对应关系:
表1 《蜘蛛捧着银色的小球》中的概念隐喻映射
[蜘蛛 人 银、珍珠 大自然的馈赠 事业 人类活动 光之大陆 看不到的边界 主妇 自然 笤帚 毁灭 ]
(二)概念整合解读
Fauconnier和Turner(1998)将概念整合空间网络投射分为四种类型,即简单型(simplex)、镜像型(mirror)、单域型(one-scope)和双域型(double-scope)[9]。其中,最为复杂的双域型网络是指始源域和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都能够映射到整合空间,对整合空间的结构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两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不同,选择性地映射进入整合空间后,促成层创结构的生成。
在《蜘蛛捧着银色的小球》中,“蜘蛛”和隐藏在诗歌含义中的“人”可以作为语义项分别构建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其中输入空间1中的“蜘蛛”是一个清晰的具体事物,而输入空间2则是具体事物在诗歌语境中所承载的引申义“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诗歌隐藏含义的缺省及人们对物质和事物经验的差异性,输入空间1经过跨空间映射或投射过程得到的输入空间2在诗歌语境中的引申义不具备唯一性,不同读者对诗歌基本隐喻进行完善和引申时会产生不同的选择,比如“蜘蛛”在诗歌中表达的基本隐喻可以是“捕食者”“主宰者”或“人(类)”。然而,在输入空间1中还有其他的具体事物如“事业”“主妇”“扫帚”等,当“蜘蛛”与它们相互组合时会彼此产生影响和限制,进而影响跨空间映射后的输入空间2并将所表达的基本隐喻固定为“人”。由此类推,输入空间1包含了诗中的“蜘蛛”“银、珍珠”“事业”“光之大陆”“主妇”“笤帚”展现了蜘蛛的活动跨越了人类的边界,侵犯了人类的生活并最终被主妇用笤帚扫除的命运。经过跨空间映射,产生输入空间2的“人”“大自然的馈赠”“人类活动”“看不见的边界”“自然”“毁灭”则描述了人类活动与大自然的联系,人类肆无忌惮的越界开发,打破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必将遭到毁灭的结局。基于认知的相似性和类比性,将“蜘蛛”和“人”这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概念关联起来,然后再选择性地将这两个输入空间共同的属性映射到整合空间和类属空间并完成“组合”“完善”和“精致”的认知运作。输入空间1中存在的框架是蜘蛛的活动从无到有,再到侵犯人类边界导致无;而输入空间2存在的框架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馈赠进行活动,触碰到大自然的边界并招致毁灭。因此,我们可以推导出类属空间为“活动跨越边界”“侵犯生活”。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视角对这首诗歌的解读如图1所示。通过两个心理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并有选择性的同时向整合空间映射,整合空间不仅保存了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属性和框架结构,还运用对人类与自然的认知,通过概念混合,产生了新的概念。通过组合、完善和精致的认知运作在整合空间中形成层创结构。将“跨越边界”的意义扩大,和人类试图挑战自然边界的意义相互关联,蜘蛛网最终被笤帚扫除和人类试图跨越自然的边界可能会得到的结果非常相似。从而得出“跨越边界的活动招致毁灭”和“人类无法控制自然”的隐喻。
图1 《蜘蛛捧着银色的小球》的概念整合网络
三、结论
本文从认知的视角,对狄金森《蜘蛛捧着银色的小球》一诗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并构建了研究新范式。通过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详细探讨了诗中隐喻的意义及其认知产生机制。首先,通过分析诗中隐喻的特点与概念隐喻之间的关系,解读了狄金森诗歌隐喻的深层认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主题与内涵;其次,通过分析两个输入空间选择性投射到整合空间中,形成了层创结构,展现了狄金森诗歌中隐喻创作的心理认知及内部逻辑框架建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 Turner M B. 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 Expanded version[M]. Stanfor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Fauconnier G, Turner M.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Cognitive science,1998,22(02): 133-187.
[3]Freeman M H. Momentary stays, exploding forces: A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 to the poetics of Emily Dickinson and Robert Frost[J].Journal of English Linguistics,2002,30(01):73-90.
[4]Hamilton C. A cognitive rhetoric of poetry and Emily Dickinson[J].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005,14(03):279-294.
[5]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6]Lakoff,G. & M. Turner.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7]陈明志.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诗性隐喻[J].外国语文,2012,28(01):19-24.
[8]何中清,赵晶.认知诗学视域下艾米莉· 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 隐喻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03):1-6.
[9]束定芳.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 研究目标与方法[J].山东外语教学,2005(05):3-11.
责任编辑:周瑜
A Study of Metaphors in Dickinson's Poetry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 Taking The Spider holds a Silver Ball as an Example
WANG Bo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Anhui Sanlian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Anhui, China)
Abstract:Cognitive linguistics believes that metaphor, being not a mere language phenomenon, carries people's cognitive process. Accordingly, two well-known theories of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conceptual integration were developed from it to explain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in metaphor. Based on these two theories, this study is focused on the true meaning of conceptual metaphor in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and the cognitive construction process reflected in them, and has figured out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taphouical content and true meaning to give a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cognitive operation mechanism in poetry.
Keywords: Emily Dickinson;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poetic metap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