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之抽丝剥茧

2024-06-20 08:54周政昌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4年21期
关键词:本质效率人生

周政昌

美文引路

低效率的必要性(节选)

◎贝小戎

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效率:假如两个工人三天能制造三百个螺母,一百个工人修一条两千米长的路……但现在大概变成了一个工人按动按钮,机器一个小时制造了一千个螺母,十个工人驾驶轧路机……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这肯定是提高、是进步。但效率被提高的同时肯定有什么遭到了挤压——行进速度快就看不清风景,阅读速度太快就掌握不了内容。

有哲学家说:“生活中最令人感到充实的方面,一定是效率低下的,或至少是无关效率的。如果被描述为高效的朋友、父母,你会感到沮丧,不是吗?”打篮球进球越多越好,但如果单纯追求进球,大概会被称为“进球机器”;创作越多越好,但不能简单地自我重复;旅行时多看几个景点是好的,但如果只追求拍照打卡,跟没去过差不多。

学者们说,在崇拜效率的年代,我们要意识到传统的低效率做法的好处。爱德华·特纳在《效率悖论》一书中说,比起在笔记本上手写,大学生用笔记本电脑做笔记的速度更快也更清晰。但实验发现,记笔记时效率相对较低的学生,在考试中的得分要高于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学生。太追求效率可能会损害我们形成记忆的能力,而记忆会帮助我们以后更有效地利用信息。

如果我们想学到什么,我们就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将其转化成自身的知识积累。这就像在体育锻炼一样,对大脑和肌肉来说,必须经过反复锻炼才能形成肌肉记忆。用笔记本电脑做笔记的学生通常会尽可能地按照字面意思复制老师的话,由于手写笔记无法跟上老师说话的速度,手写笔记的人不得不辨认和复述老师的主要思想,这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有更大的帮助。

电子书在传输、复制、检索时效率更高,读电子书时能更好地关注细节,但阅读印刷文本有助于更广泛地理解一部作品。

有些低效的做法已经过时,却成了奢侈品和时尚。科技记者戴夫·罗森伯格说:“奢侈品,是硅谷向往高质量精雕细琢的手工工具、服装和配饰的微妙追求的一部分,当普通人期待最新的未来主义身份象征时,技术未来主义者却在复古。”其他劳动密集型工具也是如此,比如,手工锻造的厨师刀大受欢迎。

(选自《扬子晚报》2024年3月7日,有删改)

◆技法借鉴

本篇文章采用了“抽丝剥茧”的逻辑分析方法,层层递进,深入人心。首先,文章新颖观点的淬炼,是作者从日常生活中大量的“高效”现象背后隐含着的“弊端”中抽取而来的。“效率被提高的同时肯定有什么遭到了挤压”,这是作者找准的“一根主线”,是被“效率”迷雾缭绕遮掩住的问题本质。其次,作者从列举高效率现象并肯定其是提高、进步起笔,落笔于发现被“高效挤压”之处,继而深入浅出、披沙拣金地论证观点,或引“哲学家说”,或引“学者们说”,或正或反,或现象事实(实证)或实验分析(原理),最后临门追加一脚,指出就是某些过时的低效做法,而今恰恰成了“奢侈品和时尚”,以此强调了“低效率的必要性”观点。

“抽丝剥茧”这个成语的本意是说,丝需一根一根地抽,茧要一层一层地剥,一般用来形容对事物的分析细致且层次分明。议论文写作中,“抽丝”指的是从复杂的事物中抽取一根线索或主要因素,“剥茧”指的是通过层层剖析,像剥开茧壳一样逐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真相。由此看来,议论之抽丝剥茧,必须注意三点:

1.找准一根主线。需要运用抽丝剥茧的论证方法,必然面对着纷繁复杂的问题。这就亟须从“一团乱麻”中理出头绪,抓住问题的本质,抽取那根事物真相的“主线”——被问题迷雾缭绕遮掩住的本质“中心”。

2.厘清一条路线。正因为面对着纷繁复杂的问题,我们就必须沉下心来,细致入微地分析问题的方方面面,并且梳理出这方方面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厘清其发展变化的路径,识破“杂乱”中的“条理”,“复杂”中的“简单”。

3.明晰几个层面。抽丝剥茧,势必是渐进的,由浅入深,从表象到本质的,简而言之必然是“层进”的。譬如针对现实生活中“躺平”这个热点问题进行议论,可从“罗列现象”,到分析“产生原因”,指出“带来危害”,最后“揭示本质”亮明观点。显然,这一抽丝剥茧的逻辑分析过程,是层层递进的,极为分明。

学子佳作

说“赢”

◎冯梓航

前段时间《热辣滚烫》这部电影爆火,为了扮演好“乐莹”这个人物,贾玲在一年多时间里成功瘦身100多斤,令人唏嘘!对此,有人把这部电影看作减肥的励志片,亦有人说这不过是电影宣传的噱头。这些评价,都有失偏颇。依我看来,贾玲为了塑造好角色短时间内瘦身,是敬业。贾玲赢了,不仅指《热辣滚烫》在国内取得34亿多的票房,也不仅指影片冲进北美票房热榜;她更是赢在战胜自我,塑造了“新我”——这才是“赢”的真谛。

通俗来讲,“赢”指的是一般功利意义上的成功,诸如首屈一指、独占鳌头之类。再具体一点,如获得运动会冠军、成为高考状元……总之,赢就是要超越竞争者,挤垮甚至击败对手。将“赢”定义为胜利,本无可厚非;但是“赢者为王”这样的定义,就较为肤浅和狭隘——这是无视亚军、季军和其他一众运动员挥洒的汗水和竭尽全力的拼搏,无视他们都超越“自我”成就了“新我”。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索马里唯一的女运动员萨米亚,参加女子200米预赛,即便拼尽全力追赶,也改变不了小组最后一名的事实,即便在全组其他选手都已完成比赛的情况下,她依旧坚持跑完全程。全场观众无不动容,纷纷起立为她鼓掌加油。请问,谁还敢说最后一名就是“输”?谁还会轻易判定年仅十七的萨米亚没有“赢”?

对“赢”的世俗而肤浅的理解,轻则导致上下离心同行内卷,重则导致国家之间零和博弈血腥厮杀。唯有深谙“赢”的真谛,人与人之间才能真正和睦相处,国与国之间才会真正合作共赢。

真正的“赢”是超越自我,是在经历了所有的苦难和挑战后依然站起来的微笑和勇气。人生是一场旅程,一次次超越自我而“赢”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旅程。

习惯性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奢望“躺赢”,那是不切实际毫无前途的;只有你输我赢、零和博弈思维的“斗赢”,更是危险的。唯有合作共赢、战胜自我、塑造新我的“赢”才会让我们前程灿烂。

当然,我们还必须明白,赢没有捷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时间推移一步步积淀而成的。“赢”和“输”两字中都有一个“月”,“月”代表时间,无论是满足现状还是留恋过去,只会消耗生命沦为败者;反之抓住机会,规划人生,踏实前行,才会跑在时间前面。“一切都来得及,现在就爱自己!”《热辣滚烫》的主题曲唱出了赢的真谛:无论何时,只要努力,坚持到底,就会逆袭翻盘,成为人生真正的赢家。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这个乘风破浪的新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赢”的公平机会。对“赢”的重新定义也是对自我的重新定义,期盼着你我都有打出那一拳的勇气,勇于超越自己,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江苏苏州市望亭中学】

◆点评

作者持论坚定而鲜明,阐发抽丝剥茧而令人信服。揪住“主线”,轻松穿破“热议”迷雾之后,首先去破世俗之“赢”(一定要击败对手,脱颖而出才是赢)难关,有例有理,令人信服;进而揭示这种“世俗之赢”思维的危害性,振聋发聩,发人深省。行文至此,作者立论,呼之欲出,又轻轻一引,水到渠成:真正的“赢”是超越自我。接着用“当然”一转,还是手握“主线”进入一个新境界:细致阐发怎样才能获取战胜自我的“赢”,成为人生大赢家。作文浑然天成,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猜你喜欢
本质效率人生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