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让四朝婚服从古籍里走出来

2024-06-20 08:54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4年21期
关键词:北京服装学院复原古籍

近日,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现场,4对身着秦汉、盛唐、宋、明婚服的“新人”缓缓走来,或头上戴花钗、角梳,或以三白妆和珍珠妆饰面,或身着凤冠霞帔,或玄衣纁袡、执手盟誓。在这四朝婚服的背后,是北京服装学院服装文化与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教授梁燕带领团队两个多月的持续奋战。

游走古今之间,埋头古籍、文献与古画之中,历时两个月,梁燕带领团队参考全国40余所博物馆馆藏的110余件文物、200余册古籍及文献资料、300余张书画及壁画图片,围绕服装与礼制的关系,服装形制、用色、纹样复原、面料选用、模特妆容打造等,完成秦汉10件服装、唐代12件服装、宋代11件服装、明代13件服装,共计8套婚服、46件服装的婚礼服饰研究与复原。

在梁燕看来,当复原后的古代婚服走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民众不仅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基因,也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活传统的服饰文化符号,让中国传统服饰之美走进寻常百姓家,才是未来传统文化活化创新的归处。”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4年4月15日)

◆素材解读

1.“文化自信”并非一个口号。古代婚服的研究不仅用现代技术手段再现了古人的审美和社会礼仪,更是对传统文化发展史脉络的梳理。“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深入人心,能够为人们提供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

2.“活化创新”并非遥不可及。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创新”,我们要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利用崭新技术研发,以新的手段、新的方式激发文化发展新动力。立足于世界文明纵横相交的坐标点,我们要厘清中华文明根脉基因的传承,洞悉中华文明汲取取外来精华的发展,在创新中赓续,在交融中创新。

◆适用话题

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 彰显特色 文化审美

猜你喜欢
北京服装学院复原古籍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头大”的一天》系列一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野》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