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艺 刘军楹 叶少龙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对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2、4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2组NIHSS评分、PSQ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均 P <0.05),且观察组治疗2、4周NIHS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显著改善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针刺;中风;睡眠障碍;神经功能;睡眠质量;不良反应;康复
The Impact of Acupuncture Therapy on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and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 after Stroke HUANG Yi1,LIU Junying2,YE Shaolong1
(1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Rehabilitation,Quan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Quanzhou 362000,China; 2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Putian Children′s Hospital,Putian 351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s. Methods: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Rehabilitation,Quan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jian Province,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4.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with 31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eatment with Estazolam,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Both groups underwent treatment for four weeks.The changes in scores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 and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as well a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wo and four weeks of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wo and four weeks of treatment,both NIHSS and PSQI scores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P s<0.05),and the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both time points( P s<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neurological functions and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s,with a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It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settings.
Keywords Acupuncture; Stroke; Sleep Disorders; Neurological Functions; Sleep Quality; Adverse Reactions; Rehabilitation
中图分类号:R743.3;R338.63;R245.3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2095-7130.2024.03.016
中风后患者出现失眠的概率很高,是普通人群的2倍。失眠不仅会加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还会延长康复时间,导致生命质量显著下降,甚至会增加诱发再次中风的风险。因此,对于中风后患者的失眠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中风后失眠的机制可能是与损伤患者的睡眠觉醒中枢,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神经系统某些递质分泌失调,以及肢体活动障碍和某些药物影响有关[1]。目前主要使用苯二氮 艹 卓 类药物(Benzodiaze-pines,BZDs)对症治疗,但其不良反应大,易依赖。中医学认为,中风后痰火内扰、瘀血阻滞或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气血逆乱,气血不能顺畅流通,影响心神功能,从而引发失眠。由于中风后患者面临的身体功能障碍、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社会角色转变等,导致压力增加,情绪不稳,情志失调,进而影响气血平衡,加剧失眠症状。针刺治疗可以改善脑部供血,提升清阳,促进大脑功能修复,从而有助于改善睡眠。本研究探讨针刺对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61.85±8.22)岁,出血性中风16例,缺血性中风15例,病程6~15 d,平均病程(9.3±0.9)d。观察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61.05±7.63)岁,出血性中风17例,缺血性中风14例,病程7~16 d,平均病程(9.2±1.2)d。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中风病史明确,经医学影像学(如CT、MRI等)和神经系统检查,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出血性中风或缺血性中风的诊断标准[2];2)存在睡眠障碍,PSQI评分>7分[3];3)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全身感染的患者;2)患有精神疾病或严重认知障碍,无法配合评估和测试的患者;3)正在接受其他可能影响睡眠质量药物治疗的患者;4)近3个月内接受过针灸治疗或参与其他相关研究的患者;5)对针灸治疗有禁忌证,如出血倾向、感染等。
1.4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中风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艾司唑仑片(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248),2片/次,睡前口服,4~6次/周,治疗4周。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主穴:三阴交(双侧)、神门(双侧)、四神聪、神庭,耳穴神门(双侧);配穴:太冲(双侧)、内关(双侧)、太溪(双侧)。采用平补平泻法,1次/d,留针时间20~30 min/次,6次/周,连续治疗4周。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再使用其他改善睡眠的药物。
1.5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4]评估。该量表包含11个条目,总分42分。分数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2)睡眠质量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5]评估。PSQI包含19个自评项目,包括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入睡时间、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7个维度。每个维度计0~3分,总分0~21分。PSQI评分>7分被视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3)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记录2组口干、头昏、乏力、皮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比较 治疗2、4周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均 P <0.05),且观察组治疗2、4周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 P <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比较 治疗2、4周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均 P <0.05),且观察组治疗2、4周后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 P <0.05)。见表2。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口干3例、头昏1例、乏力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9.35%(6/31),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在普通人群中,睡眠障碍普遍存在,其发病率高达20%[6]。而对于中风患者来说,睡眠障碍是他们康复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国外调查数据显示,中风患者合并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达78%,而国内的数据更是高达91%[7-9]。睡眠障碍影响中风患者康复,它不仅仅侵蚀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使他们饱受疲倦、焦虑和抑郁的困扰,更在无形中阻碍着身体神经功能的康复进程。长期失眠还可能诱发或加剧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进一步加剧患者中风复发的风险。因此优化中风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睡眠障碍非常重要。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入了解其影响因素。内源性因素是主要原因,由于中风患者的脑部受到器质性损伤,导致脑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参与睡眠调节的中枢神经递质的平衡和调节机制的障碍。外源性因素主要指环境的改变、心理压力过大、白天睡眠过多以及睡前过度亢奋等。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调整作息时间、放松身心等方法改善这些外源性因素。为了更好地帮助中风患者克服睡眠障碍,需要综合考虑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包括药物治疗、心理辅导、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康复训练等多种手段。同时,加强与中风患者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中风是中医病名,现代医学称为卒中,特别在老年人群中频繁出现。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中风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其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在中医学理论中,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为中风的主要病机,其病位主要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而睡眠障碍则归属于“不寐”范畴。《景岳全书·不寐》论述不寐的根源可归结为邪正二字。当体内存在邪气时,多表现为实证;而若无邪气侵扰,则多为虚证。对于中风患者而言,由于五脏气虚、气血两虚、阴阳失调、脾胃不和以及痰瘀互结等多重因素导致不寐。心,作为人体的主宰,掌控着意识、思维、肢体活动、面色表情、目光眼神以及言语应答等重要功能。因此,在维护良好的睡眠质量方面,保持心的平衡与和谐至关重要[11-13]。当中风患者出现气血亏虚的情况,加上忧思伤脾,导致生化无源,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自然难以入睡。同时,阴阳失调、阳不入阴也会导致不寐。此外,气血逆乱、血溢脉外或瘀阻脉络导致气滞血瘀,加上长期卧床导致脾胃不和,酿生痰湿,痰瘀互结,扰乱心神,也可以导致不寐。长期依赖西药治疗会带来诸多不良反应,从而影响康复效果。睡眠是人体各功能得以恢复和整合的重要环节[14-15]。而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还会导致抑郁情绪和高血压等疾病。
现代中医学认为,中风后的睡眠障碍的核心病机是阴阳失调。治疗的关键在于疏通经络,以实现阴阳平衡。观察组采用针刺疗法。选穴包括三阴交、神门、四神聪、神庭以及耳穴神门。三阴交具有调肝补肾、健脾益血的功能,可发挥安神作用,帮助患者进入深度睡眠;神门穴安神,能调节自律神经,使心神安定;四神聪治疗失眠、健忘和其他神志问题;神庭清头散风、镇静安神,可治疗失眠、头痛、眩晕等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SQI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证明针刺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疗效优越。此外,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的降低程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说明针刺治疗不仅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睡眠质量,更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展现了其独特优势。安全性方面,针刺治疗后并未出现任何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艾司唑仑作为苯二氮 艹 卓 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镇静,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大脑的兴奋状态。这意味着它能够降低大脑的活跃度,从而使患者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并提升其睡眠质量。但是常见口干、头晕、嗜睡和乏力等不良反应。服用西药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高达19.35%。进一步证实了针刺治疗在中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安全性。
综上所述,与艾司唑仑比较,针灸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对神经功能缺损及睡眠质量具有显著改善作用。需要注意针刺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风险,需谨慎操作。
利益冲突声明 :无。
参考文献
[1] 宋洁,胡宪文,陈齐,等.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血清疼痛介质PGE_2、SP和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23):4536-4540.
[2]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高和.《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慢性失眠障碍的诊断标准[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5):555-557.
[4]佚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简介[J].临床荟萃,2009,24(8):685.
[5]殷睿宏,谷永霞,唐冬梅,等.电子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信效度测评[J].医学美学美容,2014,19(12):610-610.
[6]孟燕,闫改霞,周益新,等.加味黄连阿胶汤改善心肾不交型中风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2):73-76,86.
[7]刘凯,赵志华.安神补心丸联合氟西汀在合并睡眠障碍中风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右江医学,2022,50(12):935-939.
[8]梁雪松.针刺联合酸枣仁汤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23):87-89.
[9]毛毳,柏强.中医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研究进展与思考[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12):143-146.
[10] 马巧琳,杨帆,胡斌,等.中风后睡眠障碍系统康复方案的真实世界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22,14(23):108-112.
[11]麦冬燕,李继全,杨雷,等.调任通督法针刺联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及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影响[J].中医研究,2022,35(6):66-69.
[12]吴旻键.“通任调督”针法联合耳穴压籽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22.
[13]张野,丛德毓,汲广成,等.推拿结合运动头针对中风后痉挛患者的睡眠、抑郁、疼痛相关因素影响研究[J].吉林中医药,2022,42(5):599-602.
[14]何婧柳,李培真,徐晓萌.通任调督针法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的近期随访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22,31(4):381-383.
[15]肖愉枝,黄允香,黄兰花,等.朱琏指针点按抑制手法联合艾灸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2,30(19):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