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团委党支部育人工作研究

2024-06-18 08:11:54赵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5期
关键词:团委共青团立德

作者简介:赵硕(1987—),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法学硕士,讲师,团委副书记,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摘           要]  高校共青团处于培养人、塑造人的前沿阵地和关键节点,N大学团委党支部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紧密融合,以紧抓立德树人为核心使命,以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共同体”和贴近青年生活“朋友圈”为根本依托,深化思想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夯实基层组织、拓宽发展路径,创建“有信念、有温度、有特色”三有支部,着力探索以高校团委样板党支部创建为标杆的高校共青团育人创新路径。

[关    键   词]  立德树人;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5-0169-04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寄语中指出,“共青团要肩负起党赋予的光荣职责,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高校共青团正是处于培养人、塑造人的前沿阵地和关键节点,在国家培养青年人才的体系中承担着艰巨的任务。[1]团委党支部发挥组织体系健全、工作时空集中等优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紧密融合,通过创建“有信念、有温度、有特色”三有支部,发挥政治引领,提升组织力,达到了样板支部“七个有力”的要求。

一、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的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学校团委要始终坚持帮助广大青年确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牢牢把握为党和国家事业引领凝聚青年的职责使命,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院共青团工作规律,以思想引领为根本,以“育人为本、服务同学”为宗旨,积极构建“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格局,切实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和服务管理。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是中国共产党在青年发展教育工作百年历史中形成的重要经验,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觉醒年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立德树人始终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中之重。[2]立德树人,本质上讲是以德为先,强调品德教育和能力教育的高度融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在教育领域的鲜明成果,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这不仅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还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新时期背景下,共青团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三全育人”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提升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积极开展共青团工作。

二、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高校各级团组织、团干部、团员和青年要忠诚党的事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融入“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立足服务学生需求,在“怎么干”的问题上善作善成,树立“愿为”的意识、强化“善为”的能力、保持“勤为”的作风,切实担负起党赋予的政治责任,要“脚往下走”“心向下沉”,用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供给”,精准对接青年学生的多元“需求”,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青年成长体系,切实增强青年学生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一)团组织: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工作方向

政治性是共青团的灵魂,是做好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保证。群团工作改革是新形势下对提升青年工作采取的新措施,是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基层组织建设是推进共青团事业发展的组织基础。高校各级团组织要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自觉把“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贯穿于共青团各项工作全过程,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切实增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使命自觉、行动自觉;要以对广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作为核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专题学习、宣讲报告、培训研讨、实践教育等活动,做到理论宣传与实践感悟相结合、线下宣讲与线上阐释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浸润相结合,真正让新思想在青年群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一批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党绝对忠诚的大学生骨干,把思想引领贯穿“三全育人”工作的始终,着力在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二)团干部:提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能力

服务青年学生是团学组织的工作生命线。广大团干部要苦练内功,实干担当,紧紧围绕团的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工作主线,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真抓实干,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目标,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主动提高工作能力,成长为思想上有深度、专业上有特长、行动上有活力、工作中善作为的团干部;要主动适应形势,重视对青年疑惑诉求的倾听与回应,重视对特殊青年群体的帮扶工作,重视解决青年成长成才的实际困难;要从学业成绩、学科竞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自强奋斗、道德示范等各方面培育学生典型,通过多渠道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学生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朋辈教育作用,在代表学生、服务学生中发挥凝聚引领作用;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工作,发挥学院学科优势,立足学院专业特色,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品牌活动,从而带动、吸引、凝聚广大青年积极参与,有效地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团员和青年:成长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青年学生是最具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的群体。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团员和青年要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培养高尚品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勤奋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要做起而行之的奋斗者,主动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科技创新的前沿,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团委党支部要创新选优载体和推优机制,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的行为特点与成长规律,紧密契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紧抓在校和假期两条时间线,通过思政教育、校园活动、寒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多矩阵打造全链条实践育人体系。

三、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团委样板党支部创建的创新路径

团委党支部紧抓“一核心两根本”,创建“三有”党支部,即紧抓立德树人核心使命,以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共同体”和贴近青年生活“朋友圈”为根本依托,深化思想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夯实基层组织、拓宽发展路径,做到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紧密融合,创建“有信念、有温度、有特色”三有支部。团委党支部以“引导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引领和繁荣校园文化建设、助推和服务学校跨越发展”为目标,继续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工作载体、深化工作内涵,努力开创党支部工作建设的新局面。

(一)有信念,坚定立德树人“使命感”

1.聚焦主题,理论“学”上去

团委党支部抓实“三个学习”,即以学习党章党规、学习党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政治学习,突出党性锻炼;抓强“四个专题”,即开展专题学习、组织专题培训、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专题党日活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抓新“读”“讲”“写”“传”党建学习新模式,以领导干部为“点”带头学,以相关科室为“线”小组学,以全体党员为“面”普遍学,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形成普遍学、有效学、创新学的交流机制,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养高、理论基础好的共青团干部队伍。

2.问题导向,理念“沉”下去

团委党支部加强对团学工作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研究,研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主动了解青年的思想政治状况,在联系、团结和引导青年大学生思想发展过程中,全局谋划,围绕党性修养、育人初心、担当作为、能力素质四个方面,鼓励全体党员将主动学习转变为工作思考,将工作思考转变为工作研究,将工作研究写出来、讲出来。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发挥思想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四大功能,把立德树人的成效融入内涵建设中。

3.注重浸润,工作“融”进去

团委党支部积极顺应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工作把握“五个中心”,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团员意识教育、素质教育、社会实践等方面将单一的主题教育多元化,将抽象的思想教育可感化,将思想政治教育具象为可学习、可参与的项目,增强活动的针对性、贴近度,推动各项活动更具特色、更富成效。要不断增强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实效性,在开展学生骨干培养、榜样选树、文化熏陶,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组织设置、创造支部活力、创树团员形象,整合网站、微信、微博、PU等网络平台等四个方面,发挥共青团联系青年的优势,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了共青团“四位一体”的联动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思想引领工作的质量。

(二)有温度,贴近学生生活“朋友圈”

1.联系青年,做到“身入”

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是各级团组织提高工作成效的关键,团的工作具有头绪多、涉及面广、协调面宽的特点,要坚持自主性,兼顾开放性,找准学校关切、学生需要、自身可为的结合点,积极融入学校中心工作,广泛借助校内外各类资源, 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多平台,构建开放、协同的工作体系;注重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结合是团员青年价值体现的具体要求,广大团干部要与广大青年保持密切的联系,结合青年特点开展工作,维护青年根本权益,引导更多的先进青年向党团组织靠拢,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注重事务性与研究性相结合是广大团干部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方法,团干部是团组织的骨干和核心,是团组织实现各种职能的保证,是团组织自身建设的主体力量,共青团干部要在事务性工作中寻求研究的价值,提升团干部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杜绝纸上谈兵,切实提升团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本领,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和促进青年工作,进一步彰显研究的优势,提升工作水平。

2.引领青年,做到“心至”

共青团工作要做到青年的心坎里,要始终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要对青年的需求有研判、有感受、有回应。团委党支部要强化服务意识,扩大团的工作覆盖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需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回应学生的重大关切,有效帮助学生反映意志诉求、真心为学生提供成长服务,竭诚帮助学生解决现实困难,更好地联系、服务广大青年,解决大学生的“急难愁盼”,用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供给”,精准对接青年学生的多元“需求”,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青年成长体系,切实增强青年学生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归属感,不断提升共青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服务大局的贡献度;着力打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乐于参与、勤于学习”的志愿服务品牌,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设情境,深耕基层教育,推动基层党建与精准扶志工作深度融合,展示基层党组织的良好形象,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推动“教育+”帮扶工程走深走实。

3.凝聚青年,做到“神会”

团委党支部要坚持动态调研与专题调研相结合、传统调研和大数据调研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锚定“最一线的青年思想动态能掌握、最新鲜的青年现象能解释、最前沿的青年热点能追踪、最棘手的青年问题能提供政策建议和支持”,积极调动团内外有生力量,把准青年痛点、难点、关切点和意识形态风险点。不断强化价值导向,服务学生思想进步和精神需求,凝聚思想共识,围绕营造优良校风学风、加强文明素质修养、创建优美校园环境等先后发布多篇倡议书,培养学生的爱校、荣校意识,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良好习惯养成;深入调研,畅通服务渠道,广泛听取并收集学生对学校热点问题以及教学活动、生活服务、校园文化、校园治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百余条,促进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拓宽广大学生参与学校发展、建设的渠道,激发青年学子爱校、荣校的责任感。

(三)有特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共同体”

1.思想引领显高度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团、教育青年,是共青团的首要政治任务和核心业务。团委党支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业,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自觉把“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贯穿于共青团各项工作全过程;聚焦学校建设、发展目标,切实贯彻思想引领,团结教育青年,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共青团工作的各个环节,大力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爱国荣校教育、立志成才教育;坚持品牌引领,深化以文育人,积极开展集思想性、专业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整合资源,提升文化内涵,围绕“一院一品”,遴选一批学校认可、具有院系特点的学科竞赛和文体活动,加强过程指导和管理,完善培育机制,逐步形成校园文化活动示范品牌;整合和精简学生组织活动,取消重合度高的活动,做到校园文化活动“求精、求新、求强”;加强交流与学习,汲取其他高校、领域、地区文化建设中的有益要素和先进经验,丰富校园文化样式。

2.组织育人抓深度

加强团组织建设已成为共青团的“活力工程”和“生命力工程”,在团的各项工作中占有基础性战略地位。新时代共青团组织工作必须坚持“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打通联系、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团委党支部要持续推进基层团组织规范建设,不断更新团的工作理念,完善各类团的工作制度,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工作靠支部”的理念,持续深化团学组织改革,不断充实基层工作力量,突出问题导向,优化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机制、规范选拔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要加强师生团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团组织活力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和对团干部提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的要求,胸怀中心大局,彰显担当作为,切实担负起党赋予的政治责任,以扩面、提质为重点,突出顶层设计,提高培养质量,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人才,从立体化教育培训、专业化实践锻炼、常态化关心关爱等多角度同向发力;持续增强团员青年的先进性教育,要积极创建团员日常教育、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等多维思想引领体系,依托专题学习会、专题组织生活会、主题团日活动、团员教育评议等形式,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共青团各项工作和活动,完善团员教育培养体系。

3.实践育人重力度

服务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创业,是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任务。团委党支部以实践育人功能导向,坚持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着力发挥社会实践的国情教育功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引导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应用自己日常所学的专业知识尽早地了解社会、服务大众、思考学理、探求新知、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以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推动高校团组织与地方团组织的紧密联系、资源共享和融合发展,结合学校特色和实际,发挥学院学科优势,立足学院专业特色,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品牌活动,广泛组织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带动、吸引、凝聚广大青年积极参与;要突出“就近就便”原则,着力改变粗放式、随意化、大呼隆的工作方式,帮助大学生力戒“摆拍走秀”“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务实、深入、持续地沉下心、扑下身、埋头干,力戒少数活动“空心化”“表面化”、形式主义等现象,破解少数学生“听实践”“看实践”“抄实践”的问题。

4.网络育人求广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即时、交互、个性”的新媒体正深刻融入和改变这代青年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成为做好青年思想引领的关键阵地。团委党支部要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融合团内外新媒体资源,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当代青年特点,深化大学生青年认同,持续释放青春正效应;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网上共青团”的育人功能,把新媒体建设作为提高团引领力、吸引力、凝聚力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新媒体工作模式,以“融入青年、代表青年、服务青年、发展青年”为工作标准,以价值引流为核心重构思政教育的场景和话语[3],积极融入青年学生的思想圈、朋友圈、生活圈;要深耕品牌,打造网文、视频、图漫相并重的新媒体产品,把大道理、主旋律与小故事、潮元素、新语态相结合,让思想引领更具感染力;多从学业成绩、学科竞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自强奋斗、道德示范等各方面培育学生典型,通过多渠道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学生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朋辈教育作用;着力打造网络育人队伍,着力提升网络引导力,着力培育网络思政产品,着力在互联网上为大学生提供组织归属和组织化成长空间,倡导青年文明上网、理性发声,打造天朗气清的校园网络空间。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学校的发展也在青年。高校团委党支部要一如既往地重视青年工作,重视团学组织建设,坚持政治建团、思想立团、固本兴团、改革强团、从严治团,着力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提升共青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裴孟.新时代群团改革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实效提升路径研究:以C大学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5):137-139.

[2]范春蕊.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三维逻辑[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3,33(2):26-33.

[3]刘刚.高校共青团要牢牢把握“一个核心、两个根本”[N].中国青年报,2020.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团委共青团立德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38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高校团委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10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关于如何做好企业团委工作的思索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42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中国共青团(2016年9期)2016-11-11 08:57:02
抗洪中的共青团
中国共青团(2016年8期)2016-11-11 08:22:44
新时期加强企业团委工作的若干思考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