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韩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2024-06-18 23:30吴诗
三角洲 2024年13期
关键词:韩国

文化部和人文中国系列活动组委会于2007年创办“人文中国”大型系列活动时提出: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视为“中国元素”。这一概括性说明是目前我国针对“中国元素”较为完整意义上的说明与阐释。而将“中国元素”细分,可以简单地分为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两方面。

中国元素的物质载体层面

五千年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可以将其物质载体大概分为以下四个方面论述:

一、饮食服饰

中国饮食文化通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传统菜肴拥有多种的烹饪方式,加上地大物博,长期地方间物产和风俗的不同,形成了较有代表性中国八大菜系。另一方面将饮食与传统节日结合又有了中秋月饼、端午元宵等,极具中国特色的食物代表。

服饰的文化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代表特色服饰,其中的文绣、锦绣、汉服等传承至现代。

二、景观文化

我国景观文化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我国幅员辽阔,景观类型多样,北方多巍峨山脉,南方多蜿蜒河流。人文景观中融入了历史沉淀,万里长城、桂林山水、北京故宫等中国风景名胜。

三、语言文字

汉字是历史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今天全国乃至华人社会广泛使用的字体。它不仅仅影响了我国文化,在古代传入日本、韩国时也对他们影响深远,以至于今天回头来看他们的古代建筑、古籍上主要使用的都是汉字。

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在韩国电影中比较常见的首先是粤语方言,这与香港电影在20世纪80年代对韩国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而后来较常见的变成普通话。

四、人物面孔

与在西方电影中的中国面孔所突出不同,中国与韩国同为黄种人,在长相上很难区分,所以对于韩国电影来说选择“熟悉”“有名”的面孔成为选择的原则。从港台张柏芝、舒淇到内地高圆圆、章子怡,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选择取向发生了改变,这也是与内地市场的繁荣扩大有关。

中国元素的精神载体层面

韩国与中国作为同属东亚圈的国家,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但它与我们是有区分的。自韩国的三国时代起,儒家思想随同作为儒学载体的汉字开始传入朝鲜半岛,其中间没有完整的儒家文化的割裂,于是首先具备了儒家文化诸如“仁义”“忠诚”“谦让”“中道”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同时由于面对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缘地理背景,它在进入近代以后先后融合了佛教和基督教等外来文化,在思想领域实现了对儒家核心价值的改造与异化,那就是使儒家的“忠孝仁义”伦理高度制度化。

然而中国元素精神载体层面是一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高度浓缩后的民族情感。如阴阳五行、化生万物、中和为美等理念。而我们文章中将主要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主要论述:

一、情感表达

在情感表达方面,中国人擅长“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儒家思想讲求“中庸”,并将“中庸”当作儒家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它强调行事“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在儒家文化的语言环境中,应该避免使用过于直接或过激的语言,这就要求人们使用含蓄、迂回、委婉的语言进行言语沟通。这种含蓄的心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谦虚礼让的心理状态的体现。

二、人际交往

“熟人社会”可视为一种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以血缘及地缘为基础的“初级群体”的联结方式,这是基于个人关系网,侧重于强调个体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构和社会资本的再造的角度来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如何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优良美德。

三、家庭伦理

对于宗法血缘关系得到长期遗存的社会来说,家庭的功能被极大地强化了,可以说它成为宗法社会的核心结构单位。这意味着没有家庭的存在就没有个人的存在,包括肉体和精神;没有家庭的存在也就没有国家的存在。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是社会的基石,社会的发展变化都会通过家庭伦理得以表现。

中国元素在韩国电影中的呈现与运用

短短接近二十年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韩国电影对中国电影、中国元素的接受和认同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可以分为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两个层面来具体看中国元素在韩国电影中的呈现。

一、物质载体层面

先从饮食服饰的角度来看,《老男孩》中的中国餐厅“青龙”贩卖的煎饺餐盘上龙形图腾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现代寓意着吉祥装饰纹样;而煎饺是我国北方地区特色传统小吃之一。服饰以《王的男人》举例,影片中李氏朝鲜国王服饰款式采用的是与明皇的完全相同,服制为亲王级,颜色用的红色,为四团龙纹袍,前后及两肩各织一金纹盘龙,没有十二章纹、皮靴、玉带相同。

再谈到景观文化,《我的新野蛮女友》就是在我国的威海和丽江取景,牵牛和星星到茶马古道与一段隐秘的家族旧事有关。丽江玉龙雪山是纳西族及丽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圣的山。

从《白兰》中的粤语以及繁体汉字,到《好雨时节》在成都取景完全的中文场景,都可以看到汉字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达的表意文字的魅力,以及不同地区的语言以及生活气息的魅力。

人物面孔的部分,《晚秋》是由金泰勇执导的第四版翻拍,这一版的安娜是华人女子,由汤唯饰演。而她的这次尝试助她在韩国获得了百想艺术大赏的“最佳女主角”。而《盗贼联盟》则使用韩港两地的顶尖演员,可以说是影帝影后集中。影片辗转于韩、港和澳三地拍摄,十位主要演员以群像的形式在电影中呈现,影片中的盗贼形象没有脸谱化、模式化,而是个个身怀绝技,每个人都个性鲜明,立体饱满。

二、精神载体层面

以《无籍者》举例,《英雄本色》中关于“暴力美学”的探索,历史渊源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对暴力形式美的追求。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摆脱逆境,因而对力量的崇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只要人类没有超越自身的限制,对力量的崇尚还会继续下去,而暴力恰恰又是力量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江湖义气、兄弟豪情也得到了大力的宣扬。吴宇森影片继承了这一文化传统,“情”与“义”的主题一直贯穿他作品的始终。两部电影都是通过浓墨重彩地表述兄弟之间的感情,有效地表达了人物的感情和心理。电影的主轴是兄弟感情,很详细地描述了矛盾、痛苦、冲突等感情上的细节。而不同的地方在于,《英雄本色》在刻画豪哥和小马哥之间的友情方面比较突出,更加体现的是江湖义气,而《无籍者》更加侧重兄弟之间的感情。

新世纪以来中国元素在韩国电影中的变迁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元素在韩国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个替代与淘汰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新的形式的出现是在前一个形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而新的阶段也是发展到一定成熟的程度才让观众熟知。

一、单方面元素取用

《老男孩》中“青龙”饭店的牌匾,中国料理煎饺作为主人公寻找自己被囚禁地点的线索反复出现在电影当中,还包括了餐盘上的花纹、店面中的图腾等都具有中国特色。而《王的男人》中从服饰、建筑到习俗似乎都有着中国的影子,这与我们文化同源是分不开的。取景方面,在合作电影中更是大量在中国取景:《好雨时节》在成都取景,花瓣如雨、幽深静谧;《盗贼同盟》则是以澳门赌场为背景,围绕赌场展开了故事叙事。

二、邀请合作出演或联合制作

与第一阶段单方面的元素取用不同,第二阶段的邀请合作出演或联合制作则是主动与中国方面合作。邀请合作出演从2001年《白兰》中的张柏芝(中国香港)凭此获得了第39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张震(中国台湾)主演的金基德导演的《呼吸》于2007年韩国上映,影片中由于张震不会说韩文,于是金基德设定了主人公自杀后喉咙失声的情节,正好弥补了张震的语言缺陷。2010年上映的高圆圆主演的《好雨时节》未得到好评,然而汤唯凭借2011年上映的她主演的《晚秋》在韩国获得了韩国影评奖、釜山影评奖、百想艺术大赏的“最佳女主角”获奖。2012年范冰冰出演了《登陆之日》,却没有获得预期反响,与她相似的还有陈柏霖(中国台湾)2016年主演的《致命恋爱》。我们可以看到从一开始的港台演员较受欢迎后,内地演员也渐渐受到了韩国导演的选择。

而联合制作出品的部分从2001年由章子怡主演的《武士》开始,2010年张瀚参演的《心心历险记2》中根据中韩上映作了版本的调整,中国的版本在中国的以及张瀚的戏份比较多。2012年上映的《盗贼同盟》从制作、拍摄地点到演员都有中国演员,电影上映时连续刷新韩国影史十七项票房纪录,位列韩国影史票房第一。2013年《分手合约》则是韩国导演和中韩联合制作,演员方面完全取用中国演员。《大明猩》2013年上映刷新了中韩合拍片在中国市场的票房纪录。而2015年上映的《第三种爱情》、2016年上映的《我的新野蛮女友》等,出现了一个联合拍摄的高峰,又同时存在众多拍摄了但是没有上映的影片。

三、剧本翻拍

韩国翻拍中国的电影主要是从《无籍者》开始。于2010年上映的《无籍者》是由宋海成导演翻拍自中国香港吴宇森导演的1986年的《英雄本色》。香港曾经是继美国的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电影制作基地,从20世纪80年代起对韩国社会造成影响。

除此之外翻拍的电影还有2012年上映的由李宰汉导演的《杀手》,同样是翻拍自吴宇森导演的《喋血双雄》,同样也邀请了吴宇森作为制作人,可惜的是并没有获得像《无籍者》一样的关注度和票房。而2017年上映的《沉默》则是翻拍自内地导演非行在2013年上映的《全民目击》;而2018年上映大获好评的《毒战》,则是翻拍自中国香港导演杜琪峰2013年的同名电影《毒战》。

四、影响中国元素呈现的因素

政治因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形成了中国崛起的现象,而中国政府的表述是和平崛起、和平发展、和谐世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有别于刻板的印象。

经济因素。中国经济内在发展能量充足,内需市场潜力巨大,而发展质量将持续提升。此外,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相对良好的表现和中国所展现的应对危机的能力都使得世界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影响力和实力,也使得更加客观地看待中国变成了一种需要面对的现实。

对于电影本身来说,需要票房来证明其效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加上人口基数优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为了打入中国市场,赢得观众的选择,抢有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考虑适当加入中国元素例如取景、选角等,以取得中国观众对影片的认同感和熟悉感。除了添加中国元素外,韩国电影也渐渐开始翻拍中国电影,除了吸引原电影已形成的受众市场,投资相对来说成本较低却较有可能赚取更大的利润,毕竟原电影已经通过市场检验规避了一些风险。

文化因素。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文化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岁月的积淀中,在这个过程中所慢慢凝聚形成的深刻历史内涵是许多国家无法比拟的。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文化随着互相交流的深入可以和谐共存。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元素在韩国电影中越来越多地呈现似乎是发展的趋势,中国开始走向世界舞台,吸引世界的目光,大家也许会通过这些中国元素的运用一改对中国的偏见,又或许会因为这些因素造成对中国更深的刻板印象。对于韩国电影试图借由中国元素走入中国市场来说,不置可否有一定的成效,但是过于集中泛滥的重复类似的商业片,似乎也无益于进军的推进。

作者简介:

吴诗,1997年6月生,女,广州人,研究生学历,广州体育学院体育传媒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影视文化、传播话语。

猜你喜欢
韩国
韩国之行话感悟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韩国进入共享出行时代
在韩国走马观花
韩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山东省一韩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韩国首尔成功举办
2013年韩国电影观察
揭秘韩国流
韩国的K1A1主战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