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聪聪 张玉花
剪纸是我国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载体也是民间历史的记录者。徐州剪纸具有悠久的历史,也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而被赋予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使徐州剪纸成为我国诸多剪纸艺术形式中的一大亮点。徐州剪纸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出当地的民俗、历史与文化,研究分析其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将对该地区的历史文化、文化艺术研究起到促进作用。从徐州剪纸的形式、价值内涵这两大方面进行分析讨论,针对其发展现状与遇到的难题来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徐州剪纸概述
一、徐州剪纸的历史
徐州剪纸是江苏省徐州市的特色艺术形式,该艺术形式起源于汉代,并且在已发现的汉画像石中就有相应内容的记载。由此可见,徐州剪纸是一种由来已久的艺术形式,也为人们了解徐州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可视化的证明。
二、徐州剪纸的风格分类
徐州剪纸广泛分布于徐州地区,尤其集中分布在邳州市大部分乡镇、新沂市合沟镇及沛县敬安镇。徐州剪纸主要由两种风格构成。其一是邳州剪纸,其二是徐州市区所流行的风格。其中邳州剪纸的风格较为偏向传统的北方剪纸风格,构图紧凑且手法大胆,而徐州市区的剪纸风格则显得更为秀气和灵动。这两种剪纸风格相辅相成,使徐州剪纸艺术更具丰富性与完整性。
三、徐州剪纸的形式
单色剪纸是指采用单一颜色的纸张作为创作材料,具体的艺术手法是阳剪与阴剪。阳剪是指在剪纸过程中保留图案以外的轮廓,使图案与背景之间的对比更加强烈,更具艺术感。阴剪则是指保留图案而去除图案以外的轮廓,能够使人们更加直观地看见创作内容,更加方便人们的理解与记忆。徐州剪纸也会同时运用这两种剪纸方式,使二者进行结合来为图案服务。
换色剪纸主要是指将形状、颜色不同的单色剪纸进行拼接。在传统的徐州剪纸中最常见的方式是“五色换色法”。也就是将五种不同颜色的纸张剪切与“雕琢”后进行组合拼贴。
与单色剪纸不同,印花剪纸基本采用阳剪的方式来进行,且具有非常明确的艺术主题,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创作者根据设计出的图案来分别准备好剪纸的不同部分并在最后按照前后景别的顺序完成粘贴。
徐州剪纸的价值
一、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所带来的美观性和装饰性使徐州剪纸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从造型的角度来看,徐州剪纸以删繁就简的方式进行着画面的展示,剪纸艺术家们以概括化的线条和较大的形状来展示人物与环境,其设计语言与现代化的设计方式具有共通性。
从色彩的角度来看,徐州剪纸所应用的传统红色能够唤醒我们共通的记忆,红色的色彩不仅体现出节庆的热闹也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情。由此可见,红色的经典色彩不仅能给我们视觉刺激,而且也能带来情感上的共鸣。
二、应用价值
徐州剪纸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剪纸艺术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因此,在过去的时代中有着较广的应用场景和实际作用。脱胎于农耕文化的剪纸艺术作品传达了特定的情绪,有着较强的祝福含义与记录生活的功能。徐州剪纸中的一大批作品都反应了平凡朴实的农家生活内容,为人们了解当时的风俗民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剪纸艺术的应用性较强,其制作工艺相对来说较为单一简单,制作材料也相对更容易获取,因此成为徐州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淮河流域的农村中,遇到喜事与节庆时人们往往用剪纸来布置场景,与之相关的喜庆图案也更被人们青睐,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为人们提供了情绪价值。
三、文化价值
徐州剪纸具有独特的文化融合性。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因此同时受到南北两方文化的影响。这一点在其剪纸艺术中就有体现,徐州剪纸作品既能体现北方剪纸的豪放风格,也能体现出南方剪纸的细腻感,将看似不同的两种风格形式进行了巧妙的融合,从而获取独特的文化艺术美感。如图2-1、图2-2所示,分别代表了徐州剪纸的不同风格。图2-1所示的剪纸造型更加简洁干练,只通过较大的色块来构成整幅图。而图2-2所示的剪纸则加入了更多的装饰性的花纹与线条,使整体艺术语言更加细腻和丰富。
徐州剪纸的不同题材也体现了其丰富的文化性。徐州剪纸的内容包含了植物元素、人物元素等,非常丰富,既有传统的梅兰竹菊图案,也有诸如关公等传统的中式人物角色,创作内容也包含传统二十四孝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以及真实的农耕生活等,徐州剪纸采用艺术化的形式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记录。
传统非遗文化遇到的发展问题
一、徐州剪纸的发展现状
徐州剪纸虽早早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其发展现状并不理想。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在知网内搜索“徐州剪纸”相关的文献,仅出现18篇相关的文献研究。随着现代应用技术的普及,徐州剪纸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机械化生产方式在逐渐代替手工制作,导致真正具有传统韵味的作品逐渐减少,徐州剪纸的传承面临着挑战,因此,对其进行保护很有必要。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可以看见目前记录在册的徐州剪纸传承人仅有一位,这也意味着徐州剪纸的发展与传承陷入了困境之中。但徐州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希望唤醒人们对徐州剪纸这一非遗艺术的重视。比如在2018年11月29日,徐州工程学院举办“徐州剪纸”传承活动讲座。以及在2023年的9月,徐州美术馆策划了一场与徐州剪纸相关的展览,为宣传徐州剪纸起到了一定作用。也从中看出徐州剪纸虽遇发展困境但官方的机构有着“破局”的决心。
二、徐州剪纸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创作题材的局限性。传统徐州剪纸的应用场景以及题材略显单一。比如图案基本以传统的中式图案为主,并不符合现代化社会生活的需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脱轨导致了创作题材具有局限性。创作者可以适当地意识到剪纸是对生活的记录,增加其应用场景与创作题材,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徐州剪纸并为之消费。
制作方式的局限性。民间艺术的韵味大多依托于艺术家的手工制作,现代化的印刷制作技术在日益发展且越来越便捷,人们在购买诸如年画、窗花、对联等民俗产品的时候往往选择不易损坏的塑料制品代替传统纸张制品。徐州剪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这一问题,制作方式与材料的限制也会减少徐州剪纸的应用场景,从而使其传承与发展陷入困境。
应用场景的局限性。在我国传统的社会生活中剪纸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无论是日常的窗花装饰还是婚丧嫁娶时的剪纸都具有较大的需求量。而如今随着传统风俗的没落以及新兴塑料窗花的大量应用,人们开始忽略这一传统的剪纸艺术形式。徐州剪纸逐渐失去其应用场景。需求的减少也使得这项文化技艺逐渐没落。
具体的解决对策
一、增加相关的产品开发工作
要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就需要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与宣传科普等工作,这一方式已被应用且获得了证实。许多博物馆都开发了与馆内文物相关的文创产品来作为文化宣传的载体,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御猫系列文创IP、云南地区的瓦猫IP等都为当地的旅游宣传、文化宣传带来了较大优势。徐州剪纸亦可以利用这一方式进行宣传与文化的发展。比如在徐州剪纸中选取造型经典的样式进行明信片、钥匙扣、冰箱贴、剪纸体验材料包等文创产品的开发,增加人们的使用场景,将传统的非遗文化艺术形式融入人们现代化的生活中。另外,年轻的用户群体有在旅游地、博物馆等特定场馆内盖章打卡的消费习惯,徐州剪纸相关的场馆亦可以开发相关的盖章设施,将徐州剪纸打造成徐州旅游名片的一环,从而带动人们对徐州剪纸这一非遗文化艺术形式的了解和保护。
二、通过活态传承的方式进行宣传与保护
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和宣传的诸多方式之中,活态传承有着更为独特的作用。因为几乎所有的非遗文化形式都需以具象方式依托于人存在,是代表“活”的文化,因此,其本身就具备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地域特色传统文化向产品转化更能突出群体性活态传承的特点。也就是在活态传承的概念下受到保护的不仅是非遗技艺的传承人,相关的文化产品以及消费者都可以被纳入文化传承的群体之中。消费者通过参观、购买和使用潜移默化地吸收传统文化精华,这种文化链式传播可以使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向着纵和深两个方向进行发展。
三、针对目标人群进行相对应的宣传
非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们的了解与传播,因此,重视相关的宣传作用具有重要性,针对不同社会身份的人群可以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与宣传侧重点。在小学、中学阶段,许多学校会设置社会劳动课,具体的内容为去当地的少年宫体验传统的、特色的手工活动。徐州市可以利用这一环节让学生们从小知晓、了解这一技艺,使徐州剪纸拥有更加广泛的用户基础。针对具有消费文创产品习惯的年轻用户来说,可以针对其消费习惯推出相应的文创产品,以产品作为载体来宣传徐州剪纸的造型、内涵精神等。针对家庭用户则可以通过相应的文化场所来宣传与徐州剪纸相关的家庭体验课,从而增加人们周末与节假日的休闲体验方式,并达到传播徐州剪纸文化的作用。
四、建设相关的宣传展示场所
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各类场所的建设,如博物馆、美术馆等都可以作为宣传的场地。针对基于民间的非遗文化艺术形式也可以设立相应的场馆,在徐州民俗博物馆中就有针对徐州剪纸的藏品展。相较于传统的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的氛围更加轻松,所举行的体验互动类的活动也更多,能够为家庭活动、个人活动等提供去处。
徐州市成立了以徐州文化馆牵头、各个县(市、区)文化馆为传习所的全覆盖保护网络,徐州文化馆也举办了针对徐州剪纸的展览,起到了宣传作用。江苏省内的其他市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其他需要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城市地区来说具有学习借鉴的价值。有些政府也在逐渐重视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比如南京市建立了南京剪纸大师工作室与培育基地;与徐州剪纸齐名的扬州剪纸就在扬州东关历史文化旅游区设立了专门的传习场所,以此作为非遗剪纸的培训机构,达成了构筑旅游商业价值与文化传播价值的双重目的;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政府出资五十万元在春江镇中心小学建立了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以此展示和传播传统的非遗文化艺术形式,为当地特色剪纸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在此类平台与场馆的支持下,对当地非遗文化艺术的传播起到了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江苏省内各市所建设的宣传展示场所也可知,无论是旅游相关或是教育相关的场所都能起到传承的作用。
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兼顾美观性的同时也承担了文化载体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一大批传统的文化与艺术形式正在被人们遗忘,而这些独特的艺术形式却在文化传播的过程里承载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必要性。徐州剪纸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无论是技艺还是题材内容都十分成熟,既是民间生活的艺术凝结,也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更是南北文化融合交汇的重要形式,在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较于传统的博物馆、文化馆的保护工作,活态传承的保护方式更加灵活,能够让人们以更为亲近的方式去了解并体验一项非遗文化,在达成宣传、保护目的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与传统非遗文化的互动。这将使非遗文化的保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
乔聪聪,女,汉族,籍贯河北邯郸,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机械(工业设计方向);张玉花(通讯作者),女,汉族,籍贯山东寿光,教授,研究方向:设计与品牌传播策略。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