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华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也由单一技能型转向全面素养型。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任务。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核心素养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要把核心素养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作为一种有效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至关重要。通过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激发学生兴趣和情感共鸣,帮助他们内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春晓》为例,教师可在授课前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美景,让学生欣赏春天的壮观和温暖,激发他们对春天的见闻和感受。这样,学生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并产生兴趣与情感共鸣。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挖掘春天的特征和美感,找出描写春天的语句,体会作者情感,并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学生在过程中不仅能深刻理解课文,还能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增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任务引领的教学策略强调以任务为导向,以清晰的任务设计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及教学目标设计出富有挑战性,层次性,实践性强的作业。任务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要求进行,保证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得到全面锻炼与提高。以《草船借箭》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探究草船借箭的智慧”为主题的任务引领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将课文背景及主要剧情介绍给学生,再带领学生分小组去探索草船借箭中的聪明。各组可选不同视角探索,比如诸葛亮智谋,草船设计,借箭时机。探究时教师可提供有关材料与线索,并指导学生以阅读,讨论与分析的形式展开探究。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与方式,并在适当时候进行引导与协助。学生在完成探究任务时,教师可组织他们展示成果、交流成果,使他们共享探究过程、共享发现。通过这种以任务为主导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既能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又能锻炼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进而达到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目的。
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提升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教师应当深入剖析核心素养内涵,立足学生身心特点制定有效渗透与提升路径,助力学生成长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平陆县张店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