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厦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从2006年至今已连续举办18届,成果显著。文章根据厦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发展历程,剖析厦门市“非遗”保护传承的创新举措、经验启示。方法:通过梳理厦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发展历程,分析活动的做法成效:市区联动,带动活动高质量举办,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非遗”搭台,各界参与,品牌活动亮点纷呈;健全体系,保护整体环境,“非遗”保护传承规范有效;利用多方平台拓展宣传模式,提升“非遗”传播力,现代化“非遗”传播格局初步形成。结果:文章以厦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为例,探讨厦门市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具体实践。根据厦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发展历程,总结出厦门“非遗”保护传承的创新举措、经验启示。结论:近年来,厦门市“非遗”宣传深入民心,政府、传承人、传习中心与市民共同推进“非遗”保护传承。文旅商的大融合推动宣传活动朝着文旅融合的方向前进,也为“非遗”保护传承创造了新的机遇。一是守正创新,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旅融合取得产业化经济效益;二是深入开展,进一步构建“非遗”传播推广体系,持续推进文化交流;三是丰富手段,拓展传播渠道,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关键词:“非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市;宣传展示活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9-0-04
1 厦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发展历程
厦门市于2006年举办第一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2006—2016年,是宣传展示活动1.0时代。2017年是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挂牌和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经研究,厦门市决定在各区轮流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自此,厦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从1.0进入2.0时代。2017—2022年,活动先后在思明区、集美区、翔安区、同安区、湖里区、海沧区举办,活动主办单位变为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区人民政府,经过六年时间完成厦门全市六个区的轮值。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的变迁,折射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每年活动的内容,折射出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工作的历程。变化的主题和不变的宗旨,体现了政府和人民携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心力和成效,体现了厦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和努力[1]。
2 厦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做法成效
2.1 市区联动,带动活动高质量举办,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2.1.1 主办单位变化,各区轮值激发主办区主人翁意识,提高全市活动水平
厦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从2017年开始各区轮值,活动主办单位加上了各区人民政府,真正开启市区联动的模式。各区积极参与活动策划和执行,举全区之力,力求完美呈现。每场活动策划,除了市里固定的主创团队,还增加各区的主创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打造了不同的亮点。同时,每一届活动都由市里团队“手把手”带领各区团队策划、执行,这提高了各区水平,也为辖区内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带动厦门市整体水平的提升。
2.1.2 举办地点变化,走进景区商场,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2017年主会场设在思明区前埔健身公园,2019年主会场设在翔安区新兴旅游点澳头小镇,2021年主会场设在湖里区旅游景点惠和石文化园,2022年主会场设在海沧区商业广场阿罗海城市广场。从地点的变化可以看出,厦门市的活动紧跟时代步伐,涉及公园、景区、商场、酒店、校园、社区等多个场所,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活动朝着文旅融合的方向前进,而文旅融合也为“非遗”传承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2.1.3 举办时间变化,改在夜间举办,助推夜经济发展,贴近年轻群体
2021年,厦门市首次将启动仪式提到前一天晚上,不仅避免了第二天全市各区活动扎堆、传承人赶场分身乏术等问题,更延长了展示时间,助推了夜经济发展,能吸引社会各界特别是年轻群体走近“非遗”。2022年,启动仪式和“非遗”大市集等配套活动都在前一天晚上举行,为“非遗+商贸”提供了有利时间,能带动年轻群体,点燃消夏经济。
2.2 “非遗”搭台,各界参与,品牌活动亮点纷呈
各区轮值的方式充分点燃了各界的参与热情,全市参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人不断增加。2021年,厦门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举办105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活动场次数量首次突破百场,为历年之最。全市联动,营造出浓郁的活动氛围。
2.2.1 打造品牌活动,提升活动影响力
厦门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期间,成功打造“童手画非遗”“闽台文化交流巡展”“非遗大市集”“厦门文化遗产IP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巡展”等品牌活动,提升活动影响力,促进“非遗”走入现代生活。这些品牌活动结合各年主题,提高“非遗”传播的质量,让“非遗”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2020年,跟随国家政策打造“非遗购物节”;2022年首次把启动仪式“开”进商业广场,为“非遗购物节”搭建完美场景,以“享传统文化 购非遗好物”为主题,“线上+线下”深度开展“非遗购物节”活动,通过整合线上店铺、打造“非遗生活市集”、搭建“非遗直播间”等方式,打通“非遗”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实现“非遗”消费交易额超百万元,逐步形成群众参与“非遗”保护、共享保护成果的文化消费品牌活动。
2.2.2 “非遗+”实践,激发“非遗”活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在活动中,“非遗”积极找寻并获得越来越强的当代契合性,广泛开展“非遗+”实践,赢得广阔的未来空间[2]。近两年活动,聚焦“非遗+党建”“非
遗+旅游”“非遗+夜经济”“非遗+文创”“非遗+闽台交流”“非遗+数字化”“非遗+商贸”“非遗+博物馆”等,打造“非遗搭台、各界参与”的创新模式,吸引社会各界走近“非遗”。
长期以来,厦门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支持和鼓励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开展闽南文化、“非遗”展示传播,统筹发挥政府部门、高校、企业、社团和个人等各界力量,积极发挥市场力量,共同推进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2.3 健全体系,保护整体环境,“非遗”保护传承规范有效
2.3.1 建立健全体系,加强闽台交流建设
支持台胞参与我市“非遗”保护和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工作。2020年,厦门市公布首位台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6位在厦台胞先后成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在近几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中,少不了台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台湾手艺人、台湾工艺品、台湾美食的身影。厦门市举办“闽台文化交流巡展”,利用各种平台提高台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参与度和曝光率,加强闽台交流建设。
2.3.2 制定保护规划,出台相关法规,坚持依法保护,注重普法宣传
2015年《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办法》正式实施。2020年《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地方文化保护专项法规。2021年《厦门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厦门坚持依法保护,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在各大报纸媒体提高能见度、在培训班邀请领导专家解读,并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期间广泛宣传。
2.3.3 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强理论研究,注重成果推广
近年来,各级文旅主管部门、“非遗”保护机构、传承人和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厦门市群众文化学会、厦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等社科单位、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和团体,深入开展闽南文化和“非遗”调查研究,提升理论研究水平,编辑出版了大量“非遗”理论成果。《厦门学导论》获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课题立项,《闽南童谣》《闽南童谣100首》被国台办评为全国十佳入台宣传品。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都会为当年出版的书籍举行庄重的授书仪式,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2.4 利用多方平台拓展宣传模式,提升“非遗”传播力,现代化“非遗”传播格局初步形成
2.4.1 吸引主流媒体主动报道,联合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吸引了学习强国、中国文化报、中国新闻网、厦门电视台、厦门卫视、厦门新闻广播、厦门日报、台海网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厦门市联合主流媒体,开设“非遗传承的力量”等专版专栏,开设《不凡非遗 华彩两岸》等广播系列节目,加大“非遗”宣传力度。
2.4.2 新媒体广泛深入参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传播
通过“厦门文旅”融媒体平台,“厦门文化馆 厦门美术馆”等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平台发布各级“非遗”相关单位和传承人群的“非遗”保护传承活动。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数字化技术手段,拓展“非遗”服务形式,促使更多年轻人关注“非遗”、热爱“非遗”,进而加入“非遗”保护传播的队伍。
2.4.3 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模式
厦门市利用线上直录播、互动等,大大增强活动的吸引力。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暨闽台文化交流巡展再次刷新线上观众数,全网总观看量高达853.7万次。借助数字技术,“非遗”突破传统传播壁垒,受众范围大幅拓展,传播影响力、深度和互动性均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
3 启示与思考
3.1 守正创新,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旅融合取得产业化经济效益
应充分认识、高度重视“非遗”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拓展让“非遗”活起来的有效途径,促进产业发展,重点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进以闽南文化为特征的文化旅游业态,不断提升厦门“非遗”知名度、影响力和产业化水平。
厦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经过1.0、2.0时代,跨入3.0时代,从面向民众,落实、宣传“非遗”保护概念,变为以“非遗”为媒介,促进文旅融合,让“非遗”活起来,让文旅融合实现产业化经济效益。借助6月全市“非遗”宣传的热情,炒热“非遗”文旅市场,立足厦门,辐射福建,带动“非遗”旅游产业发展,提升“非遗”活动参与度、知晓率和满意率,形成一套可持续、可复制的文旅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样本”。
3.2 深入开展,进一步构建“非遗”传播推广体系,持续推进文化交流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期间持续举办“童手画非遗”“闽台文化交流巡展”“我们的节日”等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提高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的展演频次和水平,将传统舞蹈、体育、游艺纳入全民健身活动及旅游体验;重视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使其有更多展示、实践的场景,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加强对台对外联络,厦门充分利用和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国家之间血缘相亲、文脉相通的优势,积极探索共同保护机制,继续办好“闽台文化交流巡展”等品牌活动,与台湾民间联合举办闽南童谣、歌仔戏、宋江阵等项目传承活动,发挥台籍代表性传承人的影响力,充分发挥“非遗”在增强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中的独特作用。
3.3 丰富手段,拓展传播渠道,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依托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拓展“非遗”传播途径,用多元化的传播手段让“非遗”焕发活力。利用各级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开展“非遗”培训、展览、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3]。用多维度的线下活动,培育“非遗”传承人。更要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传播手段相融合,使“非遗”在融媒体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彰显新媒体传播的巨大力量。鼓励各类新闻媒体设立“非遗”专题、专栏等,做好“非遗”推广传播工作;引导公共场馆、社会团体、志愿者等开展“非遗”传承,加深与老字号、曲艺家协会、群众文化学会等社会组织的联系;带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教育培训,普遍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4 结语
本文以厦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为例,深入探讨“非遗”保护传承在厦门的实践。通过对活动的全面分析,明确其对“非遗”保护传承作出的重要贡献。然而,“非遗”保护传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厦门的实践只是一个缩影,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投入。应当继续加强对“非遗”的研究与保护,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同时,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让“非遗”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此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经验,也是推进“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途径。总之,“非遗”保护传承任重道远,但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断努力,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厦门乃至全国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高舒.面向民众,演进生活: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变迁记[J].中国艺术时空,2019(4):3-9.
[2] 孙丰蕊.线下传统与线上传播:基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观察与思考[J].非遗传承研究,2022(2):33-36.
[3] 苏锐.山东:数字技术助力乡村非遗闯市场[N].中国文化报,2023-04-17(4).
作者简介:吴菲 (1984—),女,馆员,研究方向:“非遗”传承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