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幻电影的中国式表达

2024-06-17 22:03杨东元
艺术科技 2024年9期
关键词:流浪地球中国特色科幻电影

摘要:目的:文章以《流浪地球》为具体案例,通过挖掘中国科幻电影的文化内涵,揭示中国电影产业在科幻题材上的创新尝试,探究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科技元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电影叙事风格。方法: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文化研究法,详细解读《流浪地球》的剧本内容、导演访谈记录及影评等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剖析电影的主题、情节、角色等元素如何体现鲜明的中国式表达。结果:《流浪地球》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中国科幻电影,其成功之处在于将中国的集体主义精神、家国情怀与科幻题材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语境的叙事风格。电影中,面对地球即将毁灭的危机,人类没有选择逃离而是选择带着地球一起流浪,这种“移山填海”的壮举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敢于挑战自然的勇气和智慧。电影对家庭、亲情的描绘也展现出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和亲情的传统美德。结论:《流浪地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在探索中国式表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它不仅展示了中国电影产业在科技、特效等领域的进步,而且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未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相信将有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电影问世。

关键词: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中国式表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9-0-03

1 立足全球化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本源优势

1.1 创新机遇:新时代新政策为中国科幻产业赋能

中国电影行业已实现了数字化发展,中国电影市场已成功跻身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然而,要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发达的工业体系以及强大的文化自信与国际影响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任务,具体包括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拓展国际发行网络和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克里斯蒂安·黑尔曼曾指出,科幻电影可以视作社会、政治和经济局势的“地震仪”。随着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在2015年获得雨果奖,中国科幻文学和电影产业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为中国科幻产业赢得了国际声誉,更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在这一背景下,2019年春节上映的《流浪地球》成为我国科幻电影新的里程碑。该电影总票房高达46.87亿元,创下了当年全国票房总榜第二名的佳绩,并在国际科幻电影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值得一提的是,《流浪地球2》的成功上映,不仅引来了科研制造业的“国家队”组团联动,而且其中的步履式挖掘机、酷似歼-20战斗机等装备都根据国产尖端装备改造而成。这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幻电影背后的底气,也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强大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1.2 电影强国:商业机制优化促进工业化新探索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可以看到电影生产力对工业体制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在这一框架内,科学技术成为电影制作的核心生产力。尽管我国科幻电影在国际舞台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好莱坞等世界领先的电影工厂的作品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科幻电影的核心在于利用现有技术展望未来世界,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则为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沃土。据《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截至2020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11 234.1万人,居世界首位[1]。进入21世纪后,中国航空事业高速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其重要支撑。2022年,中国宇航发射任务取得了54发全胜的辉煌成绩。此外,我国还制订了宏大的太空探索计划,预计在2030年前将航天员送上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并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这些宏伟的计划和成就为科幻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思路。

虚拟化流程不仅为电影制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而且能促进工业体制高效转型。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傅若清强调,文艺作品质量的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增强都离不开新型产业化与工业化的支撑[2]。如今,中国电影放映设备已全面实现数字化和国产化,中国自主研发的高格式电影技术已成为世界先进水平的代表。以《流浪地球》系列为例,该作品在拍摄技术和剧本创作方面均实现了质的突破。电影工业化的关键在于科学,而科学则涉及意识、管理及流程等多个方面。在《流浪地球2》的制作过程中,团队研发了虚拟拍摄流程,将虚拟场景资产、摄影机运动数据等导入UE(虚拟引擎),与视效团队掌握的软硬件进行匹配、兼容。此外,该作品还涉及800页的VI(视觉识别系统手册)、9989张分镜头画稿、5310张概念设计、超过6000个视效镜头以及102个科幻类主场景的搭建。这些工作都是在国家的支持下完成的,这为科幻电影拍摄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2 秉承命运共同体理念,建构中外融通话语体系

2.1 从IMDb、Rotten Tomatoes等网站看《流浪地球2》境外口碑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迅速崛起,系列化逐渐成为打造电影品牌的重要策略。尽管国内票房屡创佳绩,但中国电影在海外发行仍面临挑战。《流浪地球2》

作为一部科幻巨制,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却令人眼前一亮。截至2024年3月,《流浪地球2》在Rotten Tomatoes(烂番茄)上的新鲜度高达82%,相较于前作的70%有了显著提升。这一数据不仅凸显了影片的卓越品质,更折射出海外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认可与青睐。为了深入剖析这一现象,本研究从Rotten Tomatoes影评网站上精心选取了22篇专业影评和100篇业余影评进行词频分析。经过细致的总结归纳,提炼出了影评的核心要点。在电影内容层面,22篇专业影评中有18篇慷慨地给予了新鲜标记,显示出影片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其中,11篇影评深入分析并讨论了电影的内容,其中9篇对电影情节持肯定态度。而在业余观众影评中,有81条热烈讨论了故事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影评频繁提到“宏伟”“团结”“希望”“期待”等主题词,这体现出了海外观众对影片的积极评价。图1为《流浪地球2》在IMDb的影评词云图。

2.2 空间理论下的中式共同体美学建构

随着电影空间建构理论的不断发展,福柯、列斐伏尔、爱德华·W·索雅等学者在空间理论领域的研究为电影价值赋予了新的维度。这些研究揭示了时空结构化过程与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后人类时代背景下,人类对生命的愿景和外部表现经历了显著的变革,这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人本主义转化后的新人类版图。与此同时,“中国科幻影像空间”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电影叙事指出了新的方向。段义孚提出的“三种基本类型空间”中的神话空间和抽象空间可以与幻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实体空间相融合。

《流浪地球》作为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科幻电影,其影像空间的建构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电影中,地下城喜迎春节的描绘、中俄共建空间站的设定,以及其中穿插的古诗词如“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都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人的伦理观和世界观。这些元素不仅为影片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进一步凸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在片尾的视觉设计中,地球穿梭在由文字构成的发动机与空间站之间,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地球离开太阳系的过程,更将“传承”理念与中国特色的活字印刷术相结合,衍生出更多具有科技感的文化概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意,在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3 后人类末日危机情境下续写中国神话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技想象为科幻文学埋下了民族性的种子。1938年由杨小仲执导的《六十年后上海滩》是我国第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剧情片,影片讲述了某大公司职员“穿越”到未来世界的故事,片中操控天气的设备、父子视频对话以及死而复生的情节,不仅展现了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无限憧憬和想象,更体现了中国电影人在艺术创新和技术探索方面的勇气和智慧。《流浪地球》是一部展现中华民族集体想象和传承中国精神的电影,影片中的“移山计划”来自中国愚公移山的传说,立足于生存危机的“异托邦”美学形态,其底色是儒家文化中的天下大同。

《流浪地球》成功将“守家在地”和“探索外界”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理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科幻美学。《流浪地球》深刻体现了“守家在地”的情感和理念。故事背景为地球即将毁灭,人类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将整个地球推离太阳系,以寻找新的生存空间。这种决定本就基于对家园的深深眷恋和守护,体现了人类对故土和家园的深厚情感。在流浪的过程中,人们也始终坚守着对家的记忆和向往,这种情感贯穿了整部电影。

2.4 语境理论构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多元视角

西方观众观看中国电影,存在难以理解电影文化及台词的问题。跨文化研究鼻祖爱德华·霍尔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了“高—低语境”理论,即高语境文化的信息交流主要依赖交际语境,与之对应的低语境文化交际信息的创造主要依赖交际语言[3]。因此,高语境文化比低语境文化更难以被理解。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美国文化及多数欧洲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流浪地球》作为一部在国际上备受瞩目的中国科幻电影,承载着传播中国文化的重大使命。如果字幕翻译不到位,可能误导观众,进而影响海外观众对影片内容的准确理解。

例1(原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本土翻译:Roads are countless. Safety is forest. Unr-egulated driving. Loved ones end up in tears.

Netflix翻译:Routers are countless. Safety is forem-ost. With unregulated driving, your loved ones might end up in tears.

国外网站的标语式断句翻译法,更符合欧美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以好莱坞电影为例,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被许多人视为经典之作。然而,其蕴含的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个人英雄主义,与中国倡导的集体英雄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需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深入理解并尊重他们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以确保信息的有效传达,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与共存。我国科幻电影属于后起之秀,只有最大限度打破文化壁垒,才能有效传播电影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中国形象,改变外国部分受众的刻板印象。

3 结语

深入研究科幻电影的中国式表达,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电影界在科幻领域的独特见解和创新实践。科幻电影的中国式表达,不仅体现在精湛的特效技术和叙事手法上,更体现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内核上。这些作品所蕴含的集体主义精神、对家园的眷恋、对人性的关注,都是中国式科幻电影独特的美学特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科幻电影的中国式表达为中国文化赢得了国际赞誉,不仅提升了全球科幻电影的多样性,也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壮大,科幻电影的中国式表达将更加丰富多彩、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北京日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继续居世界首位[EB/0L].光明网,(2022-06-27)[2024-04-23]. https://politics.gmw.cn/2022-06/27/content_35838669.htm.

[2] 新华网.(两会受权发布)傅若清委员:以光影书写人民史诗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EB/0L].中国新闻网,(2023-03-10)[2024-04-23]. 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3/03-10/9968789.shtml.

[3] 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4-99.

作者简介:杨东元 (1995—),女,研究方向:文艺传播学、语言传播、女性主义电影。

猜你喜欢
流浪地球中国特色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