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2024-06-17 17:28:53王燕
天津教育·上 2024年5期
关键词:景物初中语文学科

王燕

在当前教育领域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贯彻落实新课程的标准教学理念,提高语文教学的深入性以及丰富性,教师应该重视挖掘大单元教学的深层内涵,使学生在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提高自身对语文知识内容的单元整体认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身语文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大单元视角下的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去深入挖掘语文学科中提升自我的机会。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顺应大单元教学趋势,反思之前的教学方式,从而使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发展与提高。

一、大单元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在当前大单元视角下,针对初中语文教学阶段,教师所采取的相关策略对自身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这一举措不仅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而且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利用这一教学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以达成高质量的语文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如果有兴趣作为支撑,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背诵,很容易因此对语文学科产生排斥心理,认为语文学习枯燥乏味,由此会降低自身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在大单元视角下,在教师适当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通过大单元教学将彼此相关的语文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有利于降低语文学科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当学生产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之后,就会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深入语文学科的学习,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对于一些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语文学科的学习不过是一些字词、文章以及古诗等,这些知识很难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由此导致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产生一种“学了没用”的错误想法。然而,在大单元视角下,教师通过相关的教学策略将知识串联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与此同时,这一教学举措还能够帮助教师实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以此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

在大单元视角下,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师采用大单元教学策略,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语文学科知识,由此创新语文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拥有良好的语文学科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所学的语文知识,最终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框架。

二、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开始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自身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实施,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从而降低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能力。

(一)知识板块较为分散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根据语文课本目录顺序来教授给学生相应的语文知识,相关的语文知识缺乏一定的连接,由此导致语文学科知识板块的学习较为分散,阻碍了语文教学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很难建立起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无法深入体会语文学科学习的魅力,继而影响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然而,这样单一且生硬的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学习氛围压抑,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压力,很难激发对语文知识的兴趣,甚至影响了教师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降低了教学效率,不利于教师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大单元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大单元视角下,教师对语文教学进行了一定的反思与重构,积极探求具体的教学策略,目的是满足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需求,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语文知识,深化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继而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语文教学目标。

(一)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知识框架

在大单元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语文知识框架,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除此之外,这一教学策略还能将相关的语文知识联系在一起,由此帮助学生降低语文知识记忆难度,同时从中获取对所学语文知识的深入思考,继而促进学生语文思考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关于“人物细节描写”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语文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杨绛的《老王》、李森祥的《台阶》以及欧阳修的《卖油翁》,由此进一步构建与“人物细节描写”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学生能够通过这一策略构建“人物描写”这一板块的知识框架,从而有效推动自身掌握人物细节描写的中心内容。

首先,教师引入细节描写的概念: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致刻画,往往能够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而通过对以上课文内容的整合,学生需要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即逐步对相关的事物或者人物进行细节刻画。其次,教师通过举例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写作方法,以此提升学生写作方面的水平。如“我看见了一个小男孩,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句话进行深入刻画,“小”到什么程度呢?怎么个“瘦”法?穿得有多“差”?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于这个例子进行细节刻画,最终写成:“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只有七八岁,瘦瘦的、苍白的脸以及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被冻得发紫的嘴唇,他的手臂和腿都像竹竿似的,头发很短,穿着一身灰扑扑的衣服,脚上只穿着一双破旧的草鞋。”如此一来,就将“小男孩”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在了纸上,让人物描写更加具有一定的特征,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整合知识应用,提升核心素养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具备灵活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以此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学过程无非涉及两个部分:读和写,而这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大单元视角下,教师需要将两者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从而做到“以读促写,相互补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除此之外,针对这两者的整合过程,教师还需要将其融入现实生活,通过让学生完成单元任务,进一步推动教学目标的落实,以此全方位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中,在教学第三单元关于“景物的描写”时,教师可以整合“读与写”的知识应用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语文读写基本技能,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首先,教师要明确本课教学目标:仔细观察景物,通过心感知的方法描写景物的主要特征,同时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法,从多角度描绘景物,让景物变得立体丰满起来。

其次,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一些高山原野、朝晖夕阴、花开花落的景物图片,由此导入“景物描写”的相关内容。同时,为学生明确景物描写的概念: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然后整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让学生深入感受景物描写方法,并要求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图画的场景。

最后,教师可以从不同的写景文章中选取一些景物描写片段,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赏析。如:在宗璞所写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中,“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一句,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紫藤萝的美丽和繁盛。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济南冬天雪的秀气和在阳光照耀下的秀美。由此,学生能够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应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语文品鉴能力。

(三)营造学习氛围,推动情境教学

在学科学习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有“质”的飞跃,学习氛围也是一种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大单元视角下,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教师们需要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推动相关的情境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去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知识,为高质量的语文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拥有更好的语文学习体验,从而更加专注地投入语文教学过程,大幅提升学习效率,同时让教师的教学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例如,在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学中,在教学第一单元“诗歌”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诗歌朗读比赛,营养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以此推动学生语文创造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师为学生设置三个学习任务:学习鉴赏、诗歌朗诵、自由创作。这三个学习任务包含阅读、实践和写作三个板块。其次,根据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比赛。需要注意的是,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每个小组的语文平均水平相当,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取长补短。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朗诵技巧,并选择课本中的一段进行反复朗读,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可以自由创作,并在小组内朗诵,最终推选出一名成员参加班级内的朗诵比赛。由此可见,在朗诵比赛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小组的力量学习到更多诗歌方面的语文知识,同时能够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提升情境创作能力。

(四)整合语文评价,完善教学模式

学科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科学习动向,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确保教学方式能够适应大部分学生。因此,在大单元教学视角下,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整合相关的语文评价,以更好地完善语文教学模式,由此创新教育体系,更好地推动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除此之外,通过多维度的教学评价,教师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四、结语

在初中阶段,大单元视角下的语文教学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语文教学方法,让教师合理地利用这一创新的教学方式推动整体化语文教学理念的落实。除此之外,教师将大单元教学融入语文学科教学中,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一积极的环境中拥有对语文学科学习的良好体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让教师在深入理解大单元教学深层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浓厚的兴趣,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宋行军)

猜你喜欢
景物初中语文学科
景物描写——雨
景物描写——风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学科新书导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写写冬天的景物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