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关系分析

2024-06-17 13:02宋佼佼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17期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融合

宋佼佼

摘要: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都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水平。对此,企业应充分重视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将两者融合,通过优化配置运营资源,增强竞争实力,实现良性发展。文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关系,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更多借鉴。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经营战略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对此,企业应转变自身的发展战略,重视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并将其纳入战略管理范畴,提升核心竞争实力。实际工作中,企业应设置完善的管理体系,融合战略管理与人力管理因素,通过两者的结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的良性运转。

一、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及两者融合关系

(一)战略管理

20世纪60年代,商业领域才开始引入战略理念,出现战略管理概念,并通过融合战略竞标、战略再造、战略联盟等因素,形成系统的战略管理思想。在战略联盟过程中,主要的竞争对象为产品、服务、管理因素,在权衡社会竞争现状的基础上,实行战略管理措施,选择合理竞争方案,体现自身竞争优势。同时,企业还应设立再造目标体系,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以获得优质的战略竞争资源,达到良好的管理与控制效果。

(二)人力资源管理

创造财富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资源,主要包括资本、人力、自然、信息等方面,其中人力资源属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且人力资源还可以体现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评价层面。具体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企业规范人力资源的过程,期间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内部规章条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保证生产力与竞争水平。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企业不但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还可以精确岗位要求,确定职责范围,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人力资源管理覆盖范围较广,主要包括人力资源配置、员工招聘、员工培训、薪资待遇、考核激励等方面,只有制定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方案,优化员工招聘流程,提升薪酬待遇,实现绩效管理,才可以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价值,促进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三)两者融合关系

首先,应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管理人员与决策人员应提前制定统筹战略,全面做好人力资源的筛选与规划工作,挖掘更多优秀人才并合理配置,确保全面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作用,高效执行企业管理战略,保证生产力,增强竞争效果。其次,人力资源规划属于企业战略管理的载体。为了严格执行战略管理方案,企业应科学预测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情况,制定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保证高效落实企业的各项发展方案,实现自身稳定发展。由此看出,人力资源管理与规划工作在企业实行战略管理、提升业绩方面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企业应匹配设置战略规划方案与人力资源规划方案,通过两者的融合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比如应以人力资源管理为载体执行企业管理战略方案,并通过战略发展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目标与方向,两者相互匹配,形成良好的融合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二、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的作用与意义

首先,两者融合可以促进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占据重要作用,为了达成预期的战略管理目标,企业应制定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对企业员工进行全面管理。期间企业应严格执行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实施计划,提升企业生产力水平。夯实企业的人力资源基础,才可以保证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关系,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维持良好合作关系,实现互利互惠。同时,执行战略性的人才计划,还可以助力企业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提升经济效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生产力价值最大化。且通过战略管理,可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开启多元化的职业通道,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个人素养,并获得加薪与升职的奖励,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其次,两者融合可以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通过高效执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助力企业实现发展目标,保证健康运营。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应遵循一致性原则,通过优化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达到预期的战略发展效果。同时,作为企业的核心支撑,企业应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制定科学的发展机制,提升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后,两者融合可以提升企业的业绩水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便是激励员工,提升业绩水平。在融合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培训各部门员工,保证每位员工均可以融入运营过程,提升工作效率,助力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企业在制定战略时也应保持长远目光,做到以人为本,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强大企业的人才队伍,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影响因素与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因素

一是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加大了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难度,面临更多挑战。二是行业差距的影响,调查发现制造业、零售业、贸易业具备丰富的资源,薪资待遇良好,且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成长前景,因此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这便导致行业间人力资源分布不均,部分中小企业的人力招聘难度较大,无法与战略管理融为一体。三是人才竞争因素的影响,各行业亟需综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现有的人才市场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压力,加剧了人才竞争,导致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难度不断增加。

(二)融合存在的问题

在融合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企业引入了较多方法,但实际整合期间依然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统筹规划与绩效管理体系,调查研究发现,部分企业并未制定科学的战略管理方案,统筹效果较差,直接影响着战略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同时,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占据重要作用,影响着人力资源规划效果,决定着企业发展实力。但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并未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为了节省用工成本,仅采用固定工资模式,并未引入绩效因素,以致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还会流失优秀人才,为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其次,企业没有正确认识战略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虽然针对两者融合也制定了实施方案,但并未进行均衡管理,部分企业会更为关注战略管理工作,忽视人力资源管理,也有部分企业更为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忽视了战略管理,两者之间存在较多歧义,不能达到预期的融合效果,更无法实现相互促进。同时,还有部分企业更为看重运营成本,一味减少开支,忽视了人力资源与战略管理工作,导致流失大量人才。最后,没有设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只有高水平的人才团队执行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才可以达到预期的融合效果。但当前企业严重缺乏综合素质较高的全技能人才,也没有制定可行的人才培养机制,以致影响了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效果,无法提升自身竞争实力。

四、企业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对策

(一)创新管理理念

首先,应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将人力资源作为战略管理的关键资源,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并深入分析各部门的人力资源情况,设立完善的制度条例。同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也应重视创新人力资源理念,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引入上下联动的工作模式,实时共享内部信息,提升管理效率,全面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作用。其次,应采用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部分企业在战略管理期间并未关注员工诉求,尤其忽视了绩效管理和职业发展通道的作用,日常工作中没有重视员工感受与建议,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无法促进企业的平稳发展。为了改善此问题,企业应在员工职业发展角度,调查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采用激励方案,重视人文关怀,真正实现动态化管理。且受经济效益的影响,部分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观念,注重创收,忽视了员工管理,增大了员工的工作压力,对此,企业应充分注重员工的话语权,面对重大决策时积极听取员工的建议,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最后,增强绩效管理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类型企业竞争力增加,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应形成可持续运行模式,在经营期间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挥人力资源的统筹能力。而这最为关键的便是重视绩效管理,结合经营现状,制定绩效激励模式,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快经营进程,增加经济收益。

(二)创新管理体系

企业应深入分析自身战略执行效果,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确定两者融合存在的问题,找到改进方案,以此确定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目标,找到两者联系的共同点,以此为依据规划人力资源与战略资源,在保证战略规划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创新管理体系,严控人力成本,杜绝浪费。

1. 强化薪酬管理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企业应明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员工发展需求,强化薪酬管理力度,保证薪酬福利的公平性,通过薪酬管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综合人才走进企业,提升岗位技能。在建立薪酬管理体系时,应综合奖金与股权等因素,制定规范的引导制度,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科学评估人才价值,为企业设定合理的薪酬范围。在设定岗位绩效体系时,应根据实际收入水平,引入薪酬联动方法,在保证稳定收入的前提下,给予物质与精神的奖励,发挥员工激励作用。同时,还应明确人才岗位的发展方向,对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并设置规范的薪酬等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2. 完善薪酬管理工作

为了全面发挥人力资源的职能优势,企业应设定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重视薪酬福利管理工作,在提高岗位人才技能的前提下,提高内部凝聚力。薪酬体系的基础在于设立健全的奖励机制,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使其可以在岗位中创造更多价值。据此,企业应引入多样化的奖励手段,包括疗养、加薪、实物奖品等方面,构建透明的薪资结构。为了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增加年休天数、安排公费旅游等合理的方式,保证员工在工作期间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增强对企业的认可度,主动积极投入工作。另外,企业还应认识到良性竞争的意义,在人力资源体系中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以发掘更多的优质人才资源。

3. 规范岗位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内容在于选拔与录用,为了保证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效果,企业应制定完善的选拔、录用机制,并强化岗位管理力度。企业应转变传统的招聘理念,在录用人才时不能仅考察学历、工作经验等因素,也应结合社会经济形势,精准确定所需的人才类型,保证录用符合要求的人才。在招聘期间应引导人才分享自己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经历,以此判断是否符合标准。选拔录用后还应强化岗位管理,设置不同级别的岗位,划定不同的薪资待遇,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在配置岗位人才时,企业应系统了解自身人力资源情况,优化管理与经营制度,并根据行业的发展动向,调整岗位设置。期间还应强化人才引进力度,调查了解相关岗位的市场劳动力情况,拓展招聘范围,打造系统全面的人力资源数据库,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个人价值。人才招聘期间,为了更符合岗位需求,企业还应以考试形式考察人才的技术能力与综合素质,将对应的人力资源安排至合适岗位中,通过“以老带新”的方法培训新入职员工,传授岗位经验,真正在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环节贯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三)重视培训开发

1. 培训基本流程

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企业应重视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工作。具体而言,企业应合理评估员工接受的培训课程需求,制定培训规划方案,之后开始正式培训,并审查、总结员工接受培训后的实际效果,总结反思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解决方案。首先,应评估培训课程,利用人力资源岗位开发方法,提前分析各种岗位员工的知识技能,确定最适合的培训方式。其次,结合企业的经营战略方向,制定具体的培训规划方案,设置培训计划。最后,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各部门领导给予充分重视,开始实施培训计划,最后检验实际的培训效果,进行反思总结。

2. 培训开发方案

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应为企业划分不同的培训方案,包括新入职员工的培训与老员工的培训。在培训新员工时,应带领员工熟悉工作岗位与企业内部环境,了解工作流程。在培训老员工时,应针对性提升职业技能与知识。或者可以根据管理层次划分培训内容,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人员等,其中在培训高层管理人员时,应采用专题讲座、参加公开课、参观交流等形式,重点提升宏观决策与综合协调能力,可以做到创新管理。在培训中层管理人员时,应侧重培训经营理念与经营方法,采用参加公开课、专题讲座、参观交流等方法,整体培训时间不宜太短,应该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培训基层员工时,应重点提升员工的岗位技能,划分岗位职责,通过专题讲座、培训班、自学等方法,引导员工学习岗位技能与知识,培训时间多于40小时。培训期间包括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方法,要求员工在本职岗位或者休息时间学习培训课程。脱产培训则指的是员工离岗后,专门接受岗位培训。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员工培训工作可以分为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等方面,要求员工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不断提升自身的复合能力。或者可以引入大学角色,要求员工进入专门的大学中学习专业知识,并出定评定报告,包括课堂活跃度、出勤率、学习成绩等情况,并将报告反馈至企业,帮助员工及时发现自身问题,找到解决方法,调整工作方式。

(四)绩效管理战略

1. 绩效管理分类

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分类划分绩效管理内容,包括激励型与管控型,其中激励型绩效指的是通过采用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适合刚入职的新员工。管控型绩效适用于年龄较长的员工,适当采取管理措施,提升工作效率。综合采用两种绩效方式,可以保证员工的切身利益,也可以促进企业的稳定运行。

2. 绩效管理内容

绩效管理期间应遵循“两降一减”的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在降低账款周转天数与账款余额的基础上,建立KPI考核模块,为不同部门制定不同的考核比例。比如考核销售人员时,应设置销售额、回款天数、毛利率等指标,考核采购人员时,应设置存货周转天数、采购品类、采购数量、滞销库存等指标,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灵活调整。之后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确定销售人员的回款情况,标出行业成本,分析绩效下降原因,为此后的转型发展提供依据。除了考核财务指标外,还应根据员工的性格特点、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因素,进行绩效考核管理,设置绩效化的培训课程。且还应根据绩效考核管理结果,科学发放薪酬,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设置不同水平的薪资,但保证公开透明,以确保员工遵循薪酬管理制度。

3. 考核管理实施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目标、年度经营计划、部门职责等因素确定绩效考核目的,并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促使员工了解绩效考核效果,在促进员工成长发展的基础上,顺利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同时,还应以绩效为导向,设置定量与定性考核方法,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人力资源部门制定考核方案,并综合性完成政策解释、组织实施、员工申诉等工作。且还应划定企业绩效考核的对象与周期,包括年度考核与半年度考核,其中,部门负责人应遵循半年度考核标准,其他员工应进行年度考核,每年考察一次,并将考核结果挂钩晋升、评聘、调岗、薪资计算、年终奖计算的依据。各部门应根据企业的年度经营计划,设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流程,领导讨论确定最终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由各部门责任人签订后,分解落实。分解期间,各部门领导应将考核目标划分至各个岗位,与员工签订工作责任书,督促员工完成。考核等级包括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方面,完成考评后,领导直接与员工沟通交流,找到工作不足,并制定改进方法。另外,还应注重动态考核,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制定不同的战略管理目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对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层设定考核方法,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以确保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达到最佳的融合效果。

五、结语

为了实现持续长远发展,企业应制定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深入认识到战略管理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市场发展需求,严格落实多样化的管理路径。期间还应合理调整薪酬与福利待遇体系,注重培训工作,合理优化岗位人才,通过战略性的管理对策,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周颖.劳动经济学视角下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2):115-116.

[2]王涛.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要素、模式与路径[J].中国劳动,2021(12):35-47.

[3]王鹭婷.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及创新趋势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1):95-96.

[4]乔丽.金融经济背景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理论基础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1(11):88-90.

[5]秦霄.共享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探究[J].商业观察,2021(09):76-78.

[6]汤颖娇.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办公室业务,2021(07):148-149.

[7]朱谈莞.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外企业文化,2021(06):59-61.

(作者单位: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浅析《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执行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