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理论视域下“兽迷”群体的身份认同建构

2024-06-17 10:51陈玥
新楚文化 2024年11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亚文化符号

【摘要】兽迷(Furry)文化起源于欧美,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较快,其中兽设、兽装、兽展是兽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民族志的方法考察兽迷的入圈动机,表明兽设是兽迷的理想人格的镜像映射,作为前台的兽圈是兽迷短暂逃离后台现实的喘息之地。兽迷的网络社群有较为严格的准入标准,以符号作为表征的互动行为能够增强群体认同感,兽迷的创造性活动能够增强这种同一性。

【关键词】兽迷;符号;身份认同;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1-0078-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1.023

一、引言

近年来,“福瑞控”一词在社交媒体平台较为频繁地出现,引发了笔者的关注。“福瑞”是音译词,对应的英文单词是Furry,原意是“毛茸茸的”,在互联网语境下,Furry有两种释义:一是指拟人化的动物角色,如米老鼠、唐老鸭等;二是指拟人化动物角色的爱好者,即本文的研究对象。Furry在中文里头有很多种称呼法,包括“兽人”“兽爱好者”“福瑞控”“毛毛”等,其中“兽迷”(Furry fandom)是最为常用的称呼。据国际拟人化研究项目IARP的一项市场调研显示,中国福瑞爱好者占比11.1%,位列全球第三[1]。

兽迷文化逐渐兴起,但是作为一个亚文化的存在,大众对于兽迷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不高,还处于“圈地自萌”的状态。无论是从微博平台还是兽装的角度,研究视角单一,大众难以对兽迷这一群体进行全面的认识。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资料梳理,对国内的兽迷群体做一次全面深入的观照,结合符号互动相关理论,从“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兽迷是如何获得“身份认同”的,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兽迷亚文化与身份认同

(一)兽迷亚文化

兽迷是指那些对拟人化动物有着强烈兴趣的人,通常他们会将自己定义为不同于人类的动物[2]。兽迷喜欢拟人动物角色,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自我身份认同[3]。

“兽设”(Fursona)指兽迷自行创造的动物拟人化角色,既可以作为Furry文化作品,也可以作为设定代入者的形象。兽装(Fursuit)是指根据兽设制作而成的布偶服装,成为设定代入者兽设形象的寄托与外化,但由于其价格高昂,中国内地的兽迷仅约有20%拥有兽装[4]。兽迷汇聚而成的圈子叫做“兽圈”,相较于其他亚文化圈,兽圈准入门槛相较更低,更小众、更新潮,且每个人之间有着更深层次的情感链接,更强烈的自我认同和诠释。

(二)身份认同

曼纽尔·卡斯特认为,认同是人们获得其生活意义和经验的来源,它是个人对自我身份、地位、利益和归属的一致性体验[5]。“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身状态的一种认知和肯定,其中“身份”揭示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认同”本身包含了两种含义:其一是“本身、本体、身份”,是对“我是谁”的认知,另一种是“相同性、一致性”,是对与自己有相同性、一致性的事物的认知[6]。

身份认同可以看作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归属群体的认知以及所伴随的情感体验及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7],所以身份认同可分为“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两个方面。在自我认同方面,一般有意向与情感投射、角色展演、自我意象与他者评价统一几个维度[8];群体认同是指个人对群体所共有的价值、文化和信念产生共鸣并接受的态度[9],对兽迷来说,主要体现在社交活动和文化输出两方面。

三、兽迷的自我身份认同构建

(一)“兽迷”的入圈动机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兽迷的入圈渠道和原因,笔者记录了知乎问题“你是如何入坑Furry的?”[10]的102个回答以及“中国的furry爱好者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11]的39个回答,通过整理与概括,最终筛选出了96位兽迷,并将他们入圈的媒体渠道与心理动因进行了统计。进而得出:兽迷大多有一些共通的特点或者性格,比如擅长卖萌、喜欢可爱和毛茸茸,为人友好,喜欢动物……由于furry隶属于泛二次元,从动漫圈、知名动画IP进入兽圈的比比皆是,其中贴吧、B站是最主要的渠道。

(二)“兽迷”的身份想象

1.“镜像”理论与“理想”自我的建构

法国精神分析家雅克·拉康观察到婴儿着迷于镜子中自己的影像,提出了“镜像理论”。婴儿将“自己”(真实界)与“镜中的影像”(想象界)进行联系并发生转换,使得自我变成了镜中的自己。而自我的建构既离不开自身也离不开与之对应的“他者”,这个“他者”正是婴儿根据对自我的迷恋形成的。同时这个“他者”代表一种想象性的投射,镜像中的完整性是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正如拉康所说“主体是在一种幻象中预期看到其能力的成熟”。

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对于兽迷来说,兽设就是这“镜像”的化身。兽迷很难通过现实生活追寻到完美的自己,furry的迷人之处就在于进入到兽圈之后,可以抛去现实中所有的压迫和束缚,以兽的设定进行交流,这里更像是一个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之外的喘息之地,一个让人发现自己的另一面,寻找自己身上失去的那部分的一片净土。

2.“拟剧”理论与前后台身份转换

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了“拟剧理论”。他将社会生活比喻为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表演者,为了让观众满意就不得不隐藏“主我”,表现出符合观众期望的“客我”,只有通过“前台”与“后台”才能协调这一矛盾。兽迷也面临着“前台”与“后台”。

国内对兽圈的偏见使得很多兽迷只能把这一喜好藏在心里,选择在日常生活的“前台”隐藏起furry的身份,而在“后台”喜欢看兽人向本子、兽人向动漫的才是最真实的自己,如@Polar bear说,小时候以为自己喜欢熊是一个很怪的人,进了兽圈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爱好相同的伙伴。

对于另一部分较为狂热的兽迷来说,兽设是他们用来社交的身份,相对而言,兽身份是“前台”,现实生活可以被视为“后台”。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对自己的生活并不十分满意,遭遇过职业、感情上的打击,也有校园霸凌之类不好的回忆,希望能在兽圈找到认同感,弥补现实中经济和文化资本的缺失。当一个兽迷制作的作品(文字/视频)得到兽圈中其他兽迷的认可时,他会获得在现实生活中少有的成就感,他的“自我认同”也随即被建构起来。

四、兽迷的群体认同建构

社会心理学家亨利·塔菲尔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自我类化为某一群体,感受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并认识到群体内其他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可以说,群体是个体自我认知不可或缺的环境,个体离开群体就无法被描述。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兽圈既是一种自发性成立的兽迷组织,又是可以反过来给兽迷个体带来认同感和安全感的社群。

(一)兽迷的群体身份获得

在我国,兽圈最早的社群建立可以追溯到2013年12月在百度贴吧成立的“兽人吧”,至今已有百万多条帖子,内部又设置了不同的交流板块,包括绘画创作、小说文学、兽装、图片漫画、动漫游戏等,兽迷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和兴趣选择自己的参与部分,扮演自己在群体中的角色。

除了早期的百度贴吧组织,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兽迷逐渐活跃在QQ群、微博、B站、抖音、小红书等各大平台,只要搜索“Furry”就可以快速找到组织,但这并不代表可以直接加入组织。以笔者潜伏的一个QQ群为例,在进群审核时需要“说出你最喜欢的两个兽人名称”,这种筛选机制对兽迷身份作了区隔,兽迷也在这种边界区分中强化了自己的身份认同。

(二)互动行为实现认同

1.独特话语符号的表征

在构建了群体身份之后,个体需要与群体不断进行交流互动来加强群体身份认同。在网络平台上,这种互动建构主要体现在话语和文本表征上。在兽圈内部,有很多特有名词,形成了特有的认知符号,从而形成群体的独特性。如在兽圈对他人的称呼一般为“毛毛”,穿上兽装外出去参加兽展则被叫做“出毛”等;在社交平台furry专区,也常常能看到一些圈内话如“有没有喜欢毛茸茸的?”“这个毛毛好可爱!”“半装好好看”等。这类具有象征意义的专用名词和话术交流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兽圈与外部群体的一种语言区隔,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话语上的共同认知符号,通过共同话语符号的表征含义,加强了群体内部个体的群体认同心理,增进了群体成员的亲密度。

2.行为上的“效仿追随”

弗洛伊德曾这样解释认同,认同的过程不仅包含了主体的自我反省,也伴随着主体与客体通过互动趋近一致的行为过程。为了满足个体对于群体归属感的需要,主体通常会通过模仿榜样(客体)的行为来实现[12]。

兽展是兽迷线下社交最重要的活动。目前我国内地较大的两个展会是“极兽聚”和“野兽大都会”。在兽展中,一般会有与拟人化动物有关的讲座、摊位和画家巷展,以及锐舞、兽装游戏等,此外在兽展会见好友以及与其他参加者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活动[13]。对于兽迷们来说,参加兽展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是一种增强身份认同的实践行为。据研究调查,大约一半的兽迷每年都会设法参加一次兽展,甚至有不少人在参展后会出现“展后综合征”,即在展后几天或几周内出现心烦意乱、难以集中精力、沮丧、更加孤独等负面情绪。这种展后综合征就是群体归属感的短暂获得与缺失所造成的,但相较于其他群体,兽迷社群又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每一位兽迷都平等而自由。

(三)群体创造性活动增强同一性

费斯克认为,“生产性受众”挣脱世俗的文化条框的束缚,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14]。在兽迷文化体系中,创造性活动是其破圈的关键。

1.二创“出圈”背后的同一性

在兽迷社群中,最主要的创造活动就是兽设和兽装,创造主体是画师(绘画兽设的插画师)和装师(制作兽装的人),也可以说是兽圈文化的核心成员。以兽圈较火的@银碳Gintan 为例,穿着兽装跳热门舞蹈使得该形象火速破圈,在B站,银碳给自己的定义是“挖煤小老虎”“知名舞蹈UP主”,在视频评论区有不少对furry的科普,也可以看到“福瑞控狂喜”“首先我是个furry”等带有一定身份认同的弹幕。在这种基于创造性破圈的情境下,兽迷社群对外界就会表现出极强的欣喜和自豪,强化个体在心理上对群体的同一性。

2.社群空间的鼓励机制

微博的furry超话也是一个极具创造力的社群空间。一方面,很多兽迷们会在超话中分享自己的兽设作品,不论优良,基本上都可以收到来自其他兽迷的肯定;另一方面,微博超话中的每个人都会根据经验值被赋予一个等级头衔,如一根毛毛、两根毛毛、一撮毛毛、一坨毛毛、一堆毛毛等,十分具有象征性创意。而经验值会与原创能力、互动能力、圈粉能力等三个方面相关,每个指标都被具体量化,这种社群内部的鼓励机制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兽迷的身份认同,并有利于个人在群体中创造价值。

3.网络社群的利他主义行为实践

除了互动社交平台的创造活动,兽迷们还自己打造了一个兽迷专属的维基百科网站Wikifur。早期信息传播是单向的,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参与式文化今天已成为网络文化的一种显性形态,并逐步内化为网民的一种思维观念[15]。维基百科作为一个开放的、共享的参与协作式知识生产模式的网站,其建构成功的本质原因和人们乐于分享、利他主义的天性和精神是分不开的。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纳,结合参与式观察和文本分析,从“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两个维度,深入分析了青年亚文化群体“兽迷”的身份认同是如何构建的。

在个体层面,本文关注到了兽迷的入圈动机、兽迷的身份想象以及兽迷的实践行为,结合传播学中的“镜中我理论”“拟剧理论”对兽迷的自我认同进行阐释。在群体层面,本文发现网络社群对兽迷群体的身份和边界进行了区隔,通过符号学原理,阐释群体成员是如何通过互动行为实现群体认同的。结合“生产性受众”的传播学概念,群体的创造性活动能够增强同一性,而二次创作行为、社群空间的鼓励机制和利他主义行为实践也都强化了兽迷的群体认同。综上,随着市场对兽迷群体的关注,兽迷文化有望成为新的文化热点,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更多人了解兽迷文化和兽迷群体。

参考文献:

[1]玩世代自媒体.FURRY控(兽控)怎么看待最近出现的“福瑞控”表情包这个梗?[EB/OL].(2022-04-01)[2024-01-10].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3855479/answer/2450589845.

[2]Conway S,Paolone N,Privitera A,et al.Furries from A to Z (Anthropomorphism to Zoomorphism)[J].Society & Animals,2008,16(03):197-222.DOI:10.1163/156853008X323376.

[3]复旦大学知和社.走进Furry世界[EB/OL].(2021-05-01)[2024-01-10].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1109801/.

[4]辰风-Chenf.兽圈情况调查-结果分析(第二部分)[EB/OL].(2020-09-02)[2024-01-10].https://zhuanlan.zhihu.com/p/212489713.

[5]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5.

[6]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02):37-44.

[7]陈瑶.初入职的成人教育教师身份认同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6):93-96.

[8]邓惟佳.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D].上海:复旦大学,2009.

[9]梁玉晶,卢鑫.浅析当代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1):104-105.

[10]你是如何入坑Furry的?[EB/OL].[2024-01-10].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669637.

[11]中国的furry爱好者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EB/OL].[2024-01-10].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438439.

[12]李金芳.《创造101》迷群身份认同研究[D].南京:西华师范大学,2020.

[13]wikifur.兽展[EB/OL].(2020-06-16)[2024-01-10].https://zh.wikifur.com/wiki/%E7%8D%B8%E5%B1%95.

[14]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5]刘喜梅.从维基百科看互联网语境下的知识生产与传播[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陈玥(2001.6-),女,上海人,上海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智能媒体。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亚文化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变符号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