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转型教育的“一二三四五”模式探析

2024-06-17 08:43:45李东辉胡娟周佳赟薛羚伟周期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模式

李东辉 胡娟 周佳赟 薛羚伟 周期

摘要:文章以江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为例,探析大学新生转型教育的“一二三四 五”模式,即以立德树人中心,聚焦新生培养重点;开展全体新生情况调研、重点新生情况调研,摸清新生背景底色;提高新生转型力、学术力和职业力,夯实新生成长根基;推进“立德”计划、“攀登”计划、“破茧”计划和“悦己”计划,提高新生综合素养;建强班主任队伍、班团干部队伍、学生组织干部队伍、学业辅导员队伍和优秀朋辈队伍,完善新生支持体系。

关键词:思政教育;转型教育;“一二三四五”模式

一、新生转型教育的主要内容

作为大学新生入校后的“第一课”,新生转型教育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思想转型教育

思想转型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和爱校荣校教育。高校应通过形势政策课、中国近现代史等思政课程,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以主题观影、红色景点参观、主题班会等活动为抓手,重视发挥五四青年节等重要革命纪念日的育人作用,开展各种爱国主义教育。高校还需要通过校史馆参观、校史知识竞赛、新生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等形式,向新生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社会影响力,让新生加深对学校的了解,激发新生对学校、学院、所学专业的热爱,树立远大目标,向建校先贤、优秀校友和优秀朋辈看齐。

(二)学业转型教育

学业转型教育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的转型。与中学期间被动式、填鸭式的学习不同,大学教育在于引导学生树立主动学习、高效学习、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新生需要课前预习、课上做笔记、课后进行复盘和重点提炼。另外,和中学期间考高分的目标不同,大学毕业后存在出国留学、国内升学、考公考编、就业等选择,新生必须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所规划,才能在有限的大学期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提高自己为实现个人目标所需要的能力。

(三)生活转型教育

生活转型教育主要包括大学期间的规章制度教育、安全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首先,高校应解读学生管理规定、学籍管理办法、学分绩点制实施方法、综合素质测评办法、违纪处分规定等相关制度,让新生形成敬畏之心,明确大学生活的底线、红线。其次,高校要开展国防教育、反诈骗知识、安全知识讲座,让新生了解大学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熟悉应对危险的方式方法。最后,高校要通过班级破冰活动、团建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学生之间的熟悉度,提高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心理转型教育

心理转型教育主要包括抗挫折能力培养、积极心理培育等方面。高校需要建立常态化、网格化的社会支持网络,调动学校、学院、家庭、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和宿舍长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高校还可以通过心理主题班会、新生班级心理团辅、新生素质拓展、幸福教育、美育等活动,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素养,培养乐观、积极、心胸开阔的新时代大学生,提高他们抵御挫折和失败的能力。

二、大学新生转型教育的“一二三四五”模式

(一)围绕一个中心,聚焦新生培养重点

江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紧密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坚持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新生转型教育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后备军。

(二)开展两项调研,摸清新生背景底色

首先,开展全体新生家庭情况调研。学院通过线上访谈、填写入学登记表、制作新生照片册、线下约谈等形式,详细掌握新生的基本信息、家庭现状、思想观念、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从而制定“一生一档案,一生一计划”,对学生管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为新生提供精准的帮助和支持,增强目标性和实效性。

其次,开展重点学生情况调研。学院严格落实开展新生心理普测,根据测评结果及时跟进了解“心困生”基本情况,开展全过程的心理关怀和心理帮扶;通过一对一的谈话、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形式,摸清“德困生”性格特点、人际交往情况和行为方式,方便后续开展品德提升和行为矫正;通过开展学院期中考试、学业监测、早晚自习巡课、查课等形式,全面排查学困生人数,了解学困生需求特点。

(三)提高三种能力,夯实新生成长根基

首先,聚焦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转型力。学院通过“杏坛听语”关爱青春平台,邀请关工委老同志走上讲坛,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给予学生对人生有思考、对未来有期许的青年力量;借助“E”路潜行系列志愿服务平台,依托环境学科专业,开展校社联动、家校互通,引导新生走进中小学、社区,开展“日常+专项”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加强先进典型树立,发挥“环土之星”、先进班集体等争创活动示范引领作用,挖掘学院优良教风、学风、经验、做法,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

其次,加强学术科研素养,提高学生学术力。学院依托“金山环境大讲堂”“大国工匠面对面”学术交流平台,邀请院士教授、大国工匠、学者专家开展前沿知识讲座,加强新生学术科研素质启蒙和培养;通过“环聚一堂·青蓝互助”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知行合一”朋辈交流平台,邀请科研学术大家、国奖获得者等青年朋辈开展讲座交流,发挥朋辈引领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科研学术的兴趣。

最后,着力生涯规划引导,增强学生职业力。学院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举办“职来值往”系列讲座,进行考研备考、面试技能培训等相关内容的宣讲;结合学科特色、专业优势、学生特点,深耕生涯教育,设置常规的生涯咨询通道;打造劳动教育思政品牌,推动劳动教育融入学风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与多家单位共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增强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

(四)推进四项计划,提高新生综合素养

首先,做好“立德”计划,加强思想引导。学院开展“薪火燎原”思政课,邀请党政领导、思政骨干、校外辅导员、优秀学生骨干,为新生讲“四史”故事,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党荣党向党的意识,引导新生学党史、感党恩、践党行。学院还借助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校史馆参观,宿舍走访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

其次,做好“攀登”计划,加强学业辅导。学院持续聚焦大学生主责主业,积极营造良好的学风,开展“薪火相传”系列讲座、新生研讨课,邀请系主任、优秀的学生科创团队和实践团队作经验分享,加强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持续推进、完善学业辅导员制度,开展朋辈学业帮扶,针对有学业和发展需求的学生进行帮扶或指导,发挥优秀朋辈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开展学籍管理规章条例解读、转专业介绍和推免政策解读等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高校学籍管理的认识和了解,明晰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

再次,做好“破茧”计划,加强生活指导。学院秉持“适应、稳定、充实、提高”八字育人方针,大力开展大学生规章制度解读、安全知识和职业规划讲座,就校纪校规、学生管理、宿舍管理和安全知识等方面展开讲解,让新生懂规矩、讲规矩、做规矩人,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学生,促使新生做好大学规划和职业取向。

最后,做好“悦己”计划,加强心理疏导。学院积极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常规活动+特色活动的有机结合,多角度、多维度和多方位地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稳步推进常规性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心理知识讲座、班级破冰和团辅,充实新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库,熟悉心理疏导方式和心理求助渠道;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幸福主题教育,引导新生正确认识什么是幸福,培养新生的适应能力,提高新生心理抗压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五)建强五支队伍,完善新生支持体系

第一,建强班主任队伍,育人工作有帮手。学院颁发班主任工作条例,推动班主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明确班主任的岗位职责和考核要求,以青年教师学术论坛、班主任工作会议、年度考核为抓手,从常规管理、育人能力、安全教育、生涯引导、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落实“一岗双责”,努力锻造一支业务突出、主动性强、执行力强的班主任队伍,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职能力和水平。

第二,建强班团干部队伍,班级工作有助手。学院把好班团干部队伍的入口关,通过学生自荐、教师推荐、资格审查、班级公开投票等流程,健全班团干部选拔机制,保证参选人的综合素质符合要求;做好班团干部队伍的培养,通过青马工程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途径,增强班团干部的能力水平和道德修养;完善班团干部队伍的考核关,通过季度考核、民主评议等形式,加强班团干部的考核评议。

第三,建强学生组织干部队伍,学生活动有推手。学院严格规范干部选拔和管理制度,通过公开竞聘、答辩等形式,建立科学、公正的干部选拔制度,维护选拔程序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确保学生组织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示范性;通过破冰活动、主题团建、青马工程培训班等渠道,加强学生组织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综合素养。

第四,建强学业辅导员队伍,学业帮扶有抓手。学院加强学业辅导员的配备与选聘,招募一批思想素质好、学习成绩好、责任心强、热爱学生工作,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新生担任学业辅导员,定期开展学业辅导员学业帮扶情况统计,对表现好的学业辅导员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的,及时进行谈话、调整或解聘,保证学业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和先进性。

第五,建强优秀朋辈队伍,榜样引领有能手。学院重视培育和选定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环土之星获得者、科研竞赛能手、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优秀朋辈队伍,为新生搭建了师生互动、生生帮扶的平台,鼓励和支持开展多种帮扶服务,提供个性咨询和深度辅导,设立学业与职业发展规划、考研辅导、学习沙龙等主题辅导,实现学业帮扶精细化,助推优良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程荣晖.高等教育生态视角下大学新生转型教育体系与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27).

[2]沈九兵,王蛟,刘巍.论大学新生转型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8(45).

[3]郑旭.大一新生转型教育中的家校合作机制探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

[4]沈文明.高校新生教育的反思及实践转向[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2(6).

[5]沈文明.学生工作视角下高校新生转型教育探讨[J].职业技术,2022(12).

[6]王莉梅.从辅导员角度浅议大学新生转型教育[J].理论观察,2018(1).

基金项目: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探析高校心理育人实施路径”,项目编号:2023SJSZ0454。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模式
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37:33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浅议信息化管理对会计的影响
珠三角西岸精密制造产业新城规划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