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2024-06-17 04:02范星盛
求学·理科版 2024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遗产文化

范星盛

在最近流行的影视与文学作品中,文化遗产越来越成为文化作品的鲜亮背景。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出现的多座历史城市和历史建筑,小说《千里江山图》中展现的浓郁的上海老城老建筑味道等,都引发了广泛关注,助推了有关城市的旅游热度。城市旅行、城市漫步渐趋风行,将城市文化遗产串珠成线。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间的关系如何,文化遗产当如何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详加讨论。(通过介绍新近流行的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的城市文化遗产受追捧现象引入论题,引入自然,主题突出)

首先,文化遗产为城市保留了历史记忆,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人,文化遗产是城市的“乡愁”所在,就如同故乡门前的老树,承载了儿时的回忆和家的温暖。世事变迁,老树仍在,人们和故乡沟通的纽带就依然存在。如南京文庙棂星门前的垂带石,是很多老南京人儿时游乐的场地,实际上构成了保留和生成城市群体记忆的“记忆场所”,在后来的文物修缮时被特意保存,并成了博物馆中的展示内容。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也集中整理了沿线居民对中轴线文物的回忆。(列举具体实例,证明分论点一:文化遗产为城市保留了历史记忆,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再者,对城市的新居民而言,体验、认知、熟悉城市文化遗产的过程,也是其融入城市文化、构建城市归属感的过程。地理学家段义孚曾提出“恋地情结”的概念,指出“作为具体存在的社会性的人,我们需要一些赖以养育和支撑并感到亲切的地方”,而“场所”正是“感知”的价值中心。城市文化遗产作为大浪淘沙般的城市变迁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历史印记,构建了新老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最终强化了城市的凝聚力。(引用经典言论,证明分论点二:城市新居民体验、认知、熟悉城市文化遗产的过程,也是其融入城市文化、构建城市归属感的过程。言论经典,说服力强)

文化遗产不仅面向过去,更指向未来,是生成城市新文化、新风尚的重要物质载体。近年来,我国一批具有特色的城市建筑设计、文化创意、文学书写的涌现,都呈现出和城市文化遗产紧密相连的新特点。上海结合城内不同时期的老建筑凝练了特色城市漫步路线,西安年轻人以明城墙为背景开展地方歌会,长沙围绕橘子洲区域形成了绚丽的城市展演,重庆依托山城建筑街巷打造了城市创意步道,景德镇在传统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孕育了新潮的瓷器市集……古今交融的城市景观中穿行着身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城市博物馆演变为人流涌动的教育、休闲公共空间,正在成为中国诸多大城市新的形象……大到城市建筑、文化景观等的营造,小到新兴街牌、冷饮、面点等的孵化,文化遗产成了城市新设计的重要来源,承载和催化了青年群体的创意,构成了中国城市新文化引人注目的新引擎。(广泛列举实例,证明分论点三:文化遗产不仅面向过去,更指向未来,是生成城市新文化、新风尚的重要物质载体。论据牵涉面广,支撑力强)

在新时代,文化遗产与城市的凝聚力、创造力息息相关,城市的经营者应当关注到这些进行中的新变化,加强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保存城市的历史格局与历史风貌,为城市文化传承守土尽责。此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借鉴和吸收“创意城市网络”等城市新发展理念,从多个角度为文化遗产与新业态、新青年的联结铺路搭桥,让城市文化遗产与智慧城市、基础教育、科技创新等多行业形成关联协同,使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令旧遗产为新城市的美好生活提供不竭动力。(总结新时代文化遗产与城市凝聚力、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号召大家保护文化遗产,让旧遗产为新生活提供动力)

(摘自2023年09月15日《中国青年报》)

本文阐述了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对一座城市而言,文化遗产保留了历史记忆,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对城市的新居民而言,文化遗产促使其融入城市文化,构建归属感;对城市文化而言,文化遗产是维系新旧文化、生成城市新风尚的载体。由此号召大家保护文化遗产,让旧遗产助力新生活。

高考链接

中华文化”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热门话题。2023年新课标Ⅰ卷,2022年全国甲卷、2022年新高考Ⅰ卷,2021年全国甲卷、2021年全国乙卷、2021年新高考Ⅱ卷等,其作文主题皆与中华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尤其是2023年新课标Ⅰ卷、2022年全国甲卷、2021年全国乙卷的作文题,更是与中华文化密切相关。这些作文题的命题材料大多源自中国的传统典籍,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从作文备考的角度来看,中华文化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写作模型

习要点:学习这篇时评文构思精巧的特点和“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从整体来看,文章采用了“引论—分论—结论”的结构模式——先引述文化现象导出论题,再综合运用例证、引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分析问题,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希望,思路清晰严密。

从局部来看,文章主体部分每个分论点的论证,都采用了“提出观点—分析论证—总结归纳”的结构模式,观点、论据、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严密,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一句话素材

“中华文化”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热门话题。2023年新课标Ⅰ卷,2022年全国甲卷、2022年新高考Ⅰ卷,2021年全国甲卷、2021年全国乙卷、2021年新高考Ⅱ卷等,其作文主题皆与中华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尤其是2023年新课标Ⅰ卷、2022年全国甲卷、2021年全国乙卷的作文题,更是与中华文化密切相关。这些作文题的命题材料大多源自中国的传统典籍,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从作文备考的角度来看,中华文化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学习要点:学习这篇时评文构思精巧的特点和“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从整体来看,文章采用了“引论—分论—结论”的结构模式——先引述文化现象导出论题,再综合运用例证、引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分析问题,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希望,思路清晰严密。

从局部来看,文章主体部分每个分论点的论证,都采用了“提出观点—分析论证—总结归纳”的结构模式,观点、论据、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严密,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出现的多座历史城市和历史建筑,小说《千里江山图》中展现的浓郁的上海老城老建筑味道等,都引发了广泛关注,助推了有关城市的旅游热度。

2.在文物修缮时被特意保存下来的很多老南京人儿时游乐的场地——南京文庙棂星门前的垂带石,在今天已构成了保留和生成城市群体记忆的“记忆场所”,留住了人们的乡愁。

3.地理学家段义孚曾提出“恋地情结”的概念,指出“作为具体存在的社会性的人,我们需要一些赖以养育和支撑并感到亲切的地方”,而“场所”正是“感知”的价值中心。

观点一:任何一座现代城市都应当现代气息与文化韵味并存,要有各种先进的设施让人们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方便,更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使之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观点二:任何一座城市都应当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这种个性大多是由自己独特的文化风貌所决定的,而文化又要依靠市民的打造和岁月的积淀。

观点三:文化遗产是城市精神的精髓,即使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也可以找到城市发展的文化脉络,而这种文化脉络将成为一座城市独一无二的精神象征。

/ 富于思辨 /

中国城市应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城市的“新陈代谢”中,要统筹好发展与保护,让古韵新风融会贯通。无序拆旧建新、忽视传承保护,不仅扰乱城市的自然纹理,也破坏城市的气质气韵。历史文化遗址的活化利用,不仅可以保护凝固的城市印记,也可以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城市浓郁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时刻滋养着市民的精神和生活。推窗看见历史,呼吸感受文化。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要服务市民“诗意地栖居”,让历史文化遗产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不仅要保护好古城古建古迹,更要优化发挥其实际功能,保障居民安居乐业,继续让城市历史延展,让城市文脉延续,让百姓生活获益。

(摘自人民日报《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 文采斐然 /

一座城市,要有自己的“魂”,要有自己的“名片”,如此才能傲然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

就像西安的古朴典雅、深圳的朝气蓬勃、苏州的清秀玲珑、济南的名山秀水……这些都是你见到这些城市后铭记于心的城市特色,是这些城市向你递上的“精神名片”。而这些城市特色无不建立在富有个性的城市文化之上。震撼人心的兵马俑、巍峨耸立的大雁塔支撑起西安数千年的历史,市中心林立的图书馆、雄健壮硕的拓荒牛让深圳充满积极向上的活力,巧夺天工的拙政园、充满烟火气息的观前街让你全身心沐浴在浓浓的江南文化中,大明湖的荷塘月色、趵突泉的碧波荡漾让你在济南有一种息心往返的心境……

如果你的城市记忆里只有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声浪叠涌、五彩霓虹……这是不是一种悲哀?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 王彦博)

/ 乡愁乡情 /

犹记得,我们当时住在一座江南的小镇中。

在每个落雨的午后,我与祖母都躲在滴着雨的屋檐下磨芝麻、包汤圆。我不时地飞奔过院子,倚着门框,朝巷口张望。倘若巷口出现了一抹隐约的红,我就知道是母亲回来了。这时,我便会朝院内大声叫唤,让祖母将包好的汤圆下入锅中。母亲文弱,加之害怕小巷中愣头愣脑的青石瓦撞破她的纸伞,那段短短的路程她便会走得格外费时。待她走入家门,白玉似的汤圆也出锅了。然后,在江南滴着雨的屋檐下,我们祖孙仨便坐在小桌边,吃汤圆,闲磕牙……

江南的石板路上覆满青苔,雨一落便吸足了岁月的沧桑古韵。天色灰蒙的背景中,古意犹存的石板路上出现的那一抹红,宛若明黄和深红精心调和出的太阳,明丽耀眼。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 陈宇辉)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文化遗产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谁远谁近?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文化遗产保护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