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老年大学讲课何以让年轻人如此沉迷

2024-06-17 04:02醉梦归
求学·理科版 2024年10期
关键词:银发年轻人老年人

醉梦归

进入老年大学,你可能会看见这样一番有趣的景象,以往刻板印象中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孜孜不倦授课的“老学究”换成了一张年轻的面孔,而底下一张张认真听课、充满求知欲的脸庞则来自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的中老年学生。

近两年,不少年轻人被各地的老年大学“圈粉”,还流传出一句话:老年大学是疲惫生活里的乌托邦。在这里,社交不再尴尬,压力全都消失无踪……许多“90后”“00后”争相前往老年大学当教师,随着年轻人不断涌入老年教育行业,“老年人学,年轻人教”的局面早已屡见不奇。

老年大学本该是老年人的专属,它到底藏了什么秘密,让年轻人这么着迷?

●跨越岁月鸿沟的两代人的“双向奔赴”

教比自己年纪大了三四轮的学生,是一种什么体验?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导演系、在老年大学兼职视频剪辑教学的“00后”闵乐谈道,入职老年大学后,对老年人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她的印象中,中老年人发的短视频很多都是“土土的”“用很多特效和夸张的模板”。但真正走进老年大学以后,她发现老年人其实也有对精致视频、漂亮视频的追求,只不过他们限于认知和经验的不足,很多基础软件和常规操作都没有听说过,更不知道“原来还能这样玩”。

在教授剪辑技巧之前,闵乐会花上一些时间普及常见的手机剪辑软件,帮助老年学员记住每一个图标符号的功能和位置。在课堂上,她一遍又一遍地教学员如何给视频添加字幕、选择配乐、增加特效转场,给老年人讲解“什么是蒙太奇”。

26人的班级,年龄最小的学生40多岁,最大的70多岁。“20岁的年龄差让他们的认知接受能力完全不同,有时候一个知识点要反复讲解三四遍。”课间休息时,也会有同学来向闵乐请教。“这些老年人的生活很简单,情感很真诚,学习态度也很认真,虽然没有强制要求做作业,但迟交作业的同学也会主动和我解释。”闵乐觉得,在老年人的身上,她看到了满满的能量。

闵乐说,选择成为老年大学教师并非“头脑一热”,她在大学时代就跟过几个剧组,从事编剧和策划工作,也去过互联网大厂做运营类的工作,但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沟通节奏,自己时常陷入迷茫和焦虑。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她选择了辞职,但不想一直闲下来的她很快开始琢磨找一份兼职。

她开始思考,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未来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每周两节课,教老年人拍视频和剪辑技巧,虽然收入并不算多,但是已足以让她发现生活的美好。

其实,年轻人走上老年大学讲台有诸多原因:一是,年轻人能够从老一辈们独有的人生阅历中,汲取积极能量和有益经验,感受到温暖和善意;二是,老年大学的工作氛围更加纯粹和松弛,许多年轻人渴望从复杂的传统职场中逃出来,寻找更加舒心、更有价值的事业;三是,由于老年大学的特殊性,经过层层筛选后,进入老年大学教课的年轻人,凭借在校任职经历,未来的职业生涯会更具有优势。

随着我国独居、空巢老人数量的日益增长,“养老难”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老年大学讲台,不仅为老年教育注入朝气与活力,赋予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多美好意义,也能让年轻人从老年人的人生智慧中收获新的启示和思考。这种跨越岁月鸿沟的两代人之间的“双向奔赴”,无疑可以实现“一举两得”的效应。

●掘金“银发经济”的万亿蓝海

CIC灼识咨询发布的《银发经济蓝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约2亿人,2022年起,我国将进入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阶段,预计到204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26%,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也将推动“银发经济”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的规模可达19.1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将达27.8%。数据之外,仅从感知上,我们也能感受到“银发经济”的蓬勃需求。新时代的老人,经历了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几十年,其中有不少人教育认知水平高,有钱有闲,可以算是当今时代净资产和消费潜力最高的群体之一。

60年前,中国每年的新生儿高达2000多万,近年来,这一代人陆续退休。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银发经济”成了下一个万亿蓝海市场。积极探索“银发经济”的“兴趣学习”领域,不仅符合政策导向,而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中国老年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消息显示,截至2023年4月,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已达7.6万所,参加学习的学员共计2000多万人。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办学网络体系已经形成,此外,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还推出了5本通识类统编教材,形成了15大门类、61个专业、298门课程等较为完整的老年教育立体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教师一般参照学校安排和规定的课程体系进行授课,主要有书画类、声乐类、语言类、器乐类、技艺类、舞蹈类、体育保健类、国学类、信息类等专业,部分老年大学还创新开设了收纳整理、街舞、老龄金融、母婴护理等课程,为老年朋友的生活和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如2024学年,宁波老年大学开设无人机航拍课,授课教师是一名21岁的行家里手。

老年大学,虽然名曰“大学”,其实更偏向培训班、兴趣班的性质。现实中,绝大多数年轻人去老年大学教课,也多以兼职为主,并且都属于短期任教、动态灵活。老年大学一般采用社会招聘、高校合作等方式,按基本工资+课时费(或课时费+学员人头费)等方式计薪,每次上课时长为60—180分钟不等,每周排1—3次课,课时费用一般为150—200元/节,部分教职工可享受学校的奖金或其他福利,平均月薪资大概在4k—8k(含保险),要求应聘教师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老年大学还会组织定期培训,帮助教师尽快适应老年大学的教学特点。

●老年大学教师真的是年轻人的就业“新出路”?

年轻人选择到老年大学工作,实际上是在开辟一条不同寻常的就业道路。但也有人认为,当前老年大学的教师待遇相对较低,前景还不太明朗,应该谨慎选择。尽管这个领域目前的发展尚未成熟、亟待完善,但它不乏自己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相对而言,在老年大学当教师算是非常稳定和安逸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入职老年大学后,完全不用担心融入问题,反而比教中小学更轻松,没有升学和评职称的压力,学生也对教师相对包容,不会提出太多过分要求;老年大学的学生学习态度一般比较积极认真,这能很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且教师还不用担心被“家长”投诉的问题,并能从学生的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中,汲取能量。

另外,老年大学教师在招聘方面不存在学历“内卷”,反而对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有一定要求,有一定名望的人应聘成功率更高。除此之外,普通高校毕业生只要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有相应的教学资质、特殊才艺,政审结果合格即可。

但由于老年大学的受教对象都是中老年人,其与普通学校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一是老年人记忆力减退;二是反应速度慢;三是生理机能(音域、体能、精力、气息等)远不及青少年;四是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对“固化”,不易转变;五是生源的不稳定性(每年不少新生加入),可能出现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业水平和进度不一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充足的耐心、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的能力。

目前来看,老年大学教师的确不失为年轻人的一条“新出路”,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学前教育专业将日渐冷门,老年教育则可能成为朝阳行业,面临较大的人才缺口。但这一行业也并非适合所有人,大学生还是要先了解清楚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与自身条件是否适配再做决定。

这也启示我们,大学生就业不要一门心思考公务员、事业编制,以及中小学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才有可能走得更远。热门岗位未必适用于所有学生,不要盲目跟风择业,一些小众的冷门岗位同样很吃香,就看毕业生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了。

编后语

年轻人在老年大学中扮演的“双重身份”,为老年教育带来了明显利好——作为教师,年轻人善用有趣、创新的教学方式,切实地带领老年人了解新技术和新事物,缓解科技时代背景下的智能鸿沟问题;作为晚辈,年轻人用满满的爱意和足够的耐心,拉近老年人与时代的距离感,帮助他们减少与后辈之间的有碍沟通,是构建更加包容、和谐的社会的重要一步。

猜你喜欢
银发年轻人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银发一族”消费升级
银发网红
年轻人如何理财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