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类型电影的变革与发展

2024-06-17 15:45:04李泓燠
文化产业 2024年12期
关键词:学者研究

李泓燠

类型电影研究虽然几经变革,但仍存在类型定义混乱、类型电影发展后继乏力等问题。因此,寻找一个可以被广泛接受的稳定文本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类型电影研究要面对瞬息万变的电影发展,但其已经具备相当的理论基础。在商业化电影高速发展的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市场考虑进类型电影的研究以及类型电影创作实践的突破之中。现归纳国内外类型电影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研究现状,指出其面临的问题,以期促进类型电影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将艺术分为绘画、音乐、诗歌、雕塑等不同类型,“类型”一词首见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类型”是由各特殊的事物或现象抽出来的共通点,也可以说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20世纪四五十年代,“类型”这一概念被罗伯特·沃肖正式应用于电影研究方面。自此,“类型”成为电影研究领域一个重要概念,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这一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被正式引入我国,到了21世纪,类型电影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

国内外类型电影研究的历史发展

国外类型电影研究的历史发展概况

文学领域的学者在描述和区分喜剧、悲剧等若干文学形式时常常使用“类型”这一术语。自20世纪以来,随着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持续发展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类型”这一概念开始被引入电影研究领域。

20世纪上半叶,国外类型电影的相关研究较少。评论家反对电影创作的套路化与程式化,推崇艺术家的独特和创新。这种情况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了明显变化。罗伯特·沃肖先后发表了《作为悲剧英雄的强盗》和《电影记事:美国西部人》两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将类型电影描述为对美国大众意识形态的一种回应,从读者角度出发,分析了类型电影。这标志着国外类型电影研究的正式开端。

20世纪60年代,国外类型电影研究步入正轨。以安德烈·巴赞为代表的一群知名评论家开始赞赏一些当时的类型电影导演,如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美国高校也回应了这股风潮,纷纷建立了可以授予学位的相关专业。国外类型电影研究由此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

该时期的国外类型电影研究主要依托于结构主义以及叙事学的理论基础。此后国外类型电影研究又结合了许多其他思想流派的内容,如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等。国外类型电影研究经历了以文本内部分析为中心向外部语境分析为中心的转变,以及以类型程式识别为重点向类型程式功能为重点的转变。例如,格雷姆·特纳提出了类型理论,认为类型的产生与电影产业及其对于生产的时间把握、观众的期待和观影素养及文本对整个类型的贡献这三者有关。跨学科研究成为国外类型电影研究的一大亮点。

国内类型电影研究的历史发展概况

中国类型电影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在20世纪初,我国已经有了类型化电影实践。陆弘石指出,古装片、武侠片、喜剧片这些类型电影在20世纪早期就体现了较为鲜明的类型化趋势,由此形成了中国类型电影的第一次风潮。这种类型化电影创作风潮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有学者将中国早期电影类型分为戏曲片、喜剧片、伦理片、儿童片、社会片、侦探片、爱情片、古装片、武侠片、歌唱片、历史片等。我国早期的电影应当被称作类型化电影,而不能直接与现在所说的“类型电影”画等号。正如有学者指出,在好莱坞,类型电影的概念是高度专门化的,它并非只是对电影的一种简单分类。好莱坞的类型电影体现着电影工业的标准化、模式化、系统化生产,追求生产的效率。因此,好莱坞的类型电影划分服务于电影生产的需要,而这一时期对中国类型电影的划分则是为了方便研究人员对题材近似的电影进行分析。

1979年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类型电影研究。《当代电影》编辑部于1987年发起“对话:娱乐片”的讨论,当时引入的代表性文献包括达德利·安德鲁的《评价——对于类型和作者的评价》、查·阿尔塔曼的《类型片刍议》、维维安·索布切克的《类型影片:神话、仪式、社会戏剧》等。中国类型电影研究领域也有新的成果,如郝建与杨勇的《类型电影和大众心理模式》,被称为中国内地第一篇研究类型电影的学术文章。

国内外类型电影研究现状与问题

国内外类型电影研究现状

笔者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相关检索后发现,国外在类型电影研究领域论文发表数量增长显著,以收录论文为例,2000—2007年,每年发文20篇左右,2008年及之后平均每年发文数量超过50篇。国外类型电影研究的热门领域主要分为五类,包括科幻类电影研究、西部电影研究、关于类型电影与社会现实的复杂关系的理论研究、类型电影的叙事艺术研究、关于类型电影的观众及市场的电影经济学研究。对国外类型电影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的学科主要有广播电影电视学、文学、传播学等,国外类型电影研究引起了不同学科领域学者的研究兴趣,这有利于加强国外类型电影研究的理论多样性和跨学科性。国外类型电影研究领域的学者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研究机构以英国的伦敦大学学院、美国的爱荷华大学、西班牙的瓦伦西亚大学最为活跃。重要理论成果则有史蒂夫·尼尔的《类型与好莱坞》、哈米德·纳菲斯的《融合文化:新旧媒体的交锋》等。

进入21世纪,中国类型电影研究完成了从实用性到学术性,从注重道德教化功能到关注电影的娱乐功能,从引进、借鉴和参考西方的类型电影研究理论成果到尝试建构本土的类型电影研究理论的转变。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较多,一方面是针对国外类型电影的研究成果,如沈国芳的《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郑树森的《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聂欣如的《类型电影》。这些著作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国外类型电影的发展状态和面貌,以国外丰厚的类型电影为素材库。另一方面是针对中国本土类型电影的发展进程的研究成果,如朱家昆的《香港类型电影漫谈》、吴琼的《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陈林侠的《中国类型电影的知识结构及其跨文化比较》等,这些著作立足本土,对本土的类型电影进行了深度研究,得出了很多具有本土特殊性的研究成果。虽然中国类型电影研究领域欣欣向荣,但是也出现了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类型电影的定义难题

类型电影研究是当代电影研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类型电影研究也存在定义难题。众多批评家都对类型电影有不尽相同的定义。在类型电影研究领域耕耘已久的美国学者托马斯·沙兹就指出,电影类型的形成过程不是一个由单一因素主导的单调叙事,而是由作者、观众、批评家三方力量交互影响的动态网络的结果,类型电影不但有关作者的美学思想和技巧,与批评家以及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和解读也有非常大的关系。有的批评家是从意识形态和文化方面考虑,认为类型电影具有双面性。有的批评家则尝试从电影本体的角度论述类型,英国学者爱·布斯康布认为类型的主要特征是其视觉性的构成因素,电影类型是一种形式上的规定和模板,它代表着一系列在视觉上的历史惯例。

不同学者的定义造成了“类型”一词在使用上的混乱,而且各种解读也使得类型电影的定义问题始终无法达成一致。以美国学者罗伯特·考克尔和澳大利亚学者理查德·麦特白的定义为例,有学者指出,他们的定义太过狭隘以至于不能解释类型电影的诸多状况,忽视了类型电影的通约性,无法对类型电影文本自身的程式提出一个有代表性的模型。有批评家甚至建议放弃“类型”这个术语,而以“重复”“系列”“循环”“趋势”“模式”等术语代之。

中国学者在类型电影定义的具体论述方面,大多数中国学者都赞同关于类型电影“模式化”的解读,即电影在长期发展中诞生了以类型来划分的相对稳定的框架,在情节安排、叙事技巧、视听特征等方面都有某种公式性和近似性。“类型电影”建立在观众与创作方普遍默认并共同维系的理念基础上,是电影的生产方、传播方、接受方都认同的一套惯性系统。

将类型比作惯性系统,是观众对类型电影反应的概括,也是将类型电影本身看作文本进行解读的结果。这也是目前受到中国学者高度认可的定义之一。在许多研究性文章中可以看到类似的描述“电影类型的范畴是电影本体特性的产物,是作为电影类型的类型表现:电影类别的分类原则主要依附在电影的本体特性上,电影类型主要是依据影片的题材对象所作的分类,而类型电影(类型片)则主要是电影的产业特性所作的分类。三者之间具有不同的稳定性、独立性和兼容性,并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备变异性”。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中国学者对类型电影的模式较为认同,但类型电影的定义难题,始终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共同探讨。

类型电影发展后继乏力的问题

在有关学者所做的研究中,近十五年来类型电影研究领域文献中被引用频次最高的五本著作分别为里克·奥特曼的《电影类型》(1999)、托马斯·沙兹的《好莱坞类型电影》(1981)、琳达·哈钦的《论改编》(2006)、史蒂夫·尼尔的《类型与好莱坞》(2000)、皮埃尔·布迪厄的《区分:一个对于品味评价的社会批判》(1984)。这些著作大多发表于2000年前,此外,类型电影研究领域引用频次较高的学者如里克·奥特曼、大卫·博德维尔、史蒂夫·尼尔、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吉尔·德勒兹、托马斯·沙兹等都是活跃于20世纪的学者。相较之下,青年学者并未在21世纪提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类型电影研究成果。因此,青年学者应深入研究已有的理论成果,结合当前类型电影的发展,为类型电影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的本土性难题

中国的类型电影研究关注国外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符合中国文化和电影发展状况的本土类型电影理论。在进行类型电影研究时,也应看到对类型电影的解读中,既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相同因素不同的解读,也存在全人类普遍特质中对相同因素趋同的感受和解读。正如有学者指出“影调色彩引起的反应,构图给人的感觉,前景在构图上的重要性,黄金分割的运用,不同运动形态,不同光色镜头的组接。以具备一般文化水平的人为标准,这些对各国观众具有普遍意义”。如何判定和正视民族文化色彩在类型电影研究中所引发的问题,也成为当前尚待解决的难题。

当前,我国对国外类型电影研究文献的引进较少。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查·阿尔特曼的《类型片刍议》在当前研究中仍然被频繁引用,而对国外类型电影研究的其他重要著作以及新成果的引进较少。例如,里克·奥特曼《电影类型》、史蒂夫·尼尔的《类型与好莱坞》、琳达·哈钦的《论改编》等均缺少中译本。此外,中国学者的研究视角多集中于宏观文化研究,对以文本为中心的内部研究较少。

目前,类型电影研究已经具备相当的理论基础,并且有广播学、文学等各领域学者参与。在积极吸收各思想流派内容的基础上,类型电影研究已经在电影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世界电影市场逐年扩大,随着社会文化的交融及科技的发展,类型电影的发展也呈现出综合性特征。早期类型电影的边界已经慢慢消融,更多的学者将目光聚集于类型电影与非类型电影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逐渐形成的融合类型、亚类型影片也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对象。新时期的类型电影会呈现出何等风貌,观众对于类型电影的美学接受又会产生何等变化,这些问题还需时间的考量。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猜你喜欢
学者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学者介绍
管子学刊(2022年2期)2022-05-10 04:13:10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管子学刊(2022年1期)2022-02-17 13:29:10
学者介绍
管子学刊(2021年4期)2021-11-16 08:54:34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本刊学者简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