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澍
现探讨云南民族地区深化全民阅读的实践经验与有效策略。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整理分析云南民族地区开展全民阅读的现状;其次,探讨云南民族地区深化全民阅读的有效路径并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强化顶层设计引导、推进多方融合发展、深化阅读品牌建设等,以期为云南民族地区深化全民阅读提供参考和借鉴。
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连续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着全民阅读工作的深入推进,书香社会建设进展明显,读书学习蔚然成风。云南省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自治地方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最多的省份。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云南省4720.9万人中,少数民族人口1563.6万人,占总人口的33.12%。云南有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共计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文化遗产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对云南民族地区深化全民阅读的现状与实践经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不仅可以为我国其他民族地区全民阅读的深化提供参考借鉴,也可以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坚定“四个自信”、增进“五个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开展全民阅读的实践经验
以云南省辖的八个自治州为例,探究其近年来开展全民阅读的实践经验。
完善阅读基础设施,补齐全民阅读短板
近年来,云南民族地区不断完善阅读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各级各类公共阅读场馆建设升级,优化基层阅读资源配置,补齐全民阅读短板。结合云南民族地区的特点,创新打造了一批体现民族文化、彰显地域特色、促进对外交流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红河州新华书店将服务链条不断延伸,在全州各县市开设了书城、红色书屋、国门书店等47个服务网点。与此同时,为满足乡村居民的阅读需求,红河州在乡村同步推广“农家书屋+”模式,“农家书屋+候诊室”“农家书屋+超市”“农家书屋+电影院”等新型阅读空间遍布全州。截至2023年初,全州共有农家书屋1466个,藏书量达282万册。
迪庆州图书馆先后在机关、学校、社区等地建设了19个分馆,9个图书流动点,在巴拉格宗景区、独克宗古城的几个网红民宿建立了雪域书坊,2021年还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建立了碧塔海生态教育图书馆,游客不仅能欣赏到当地美景,还可以通过书坊了解当地民族文化。截至2022年,全州建成3个县市级公共图书馆总馆,29个乡镇图书馆分馆,145个村社区服务点,实现了通借通还。
大理州有效利用独具大理特色的场所,积极打造“最美阅读空间”,涌现出先锋宾川三中纳溪书院、诺邓云上乡愁书院、沙溪白族书局等一批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精品阅读空间。为提高阅读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其覆盖面,大理州通过将农家书屋嵌入公共图书馆体系、与乡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相结合等形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截至2022年,全州建成了1146个农家(社区)书屋,收集图书200多万册、报刊3万多份、音像制品20多万盘。
楚雄州不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21年底,全州行政村农家书屋和文体活动广场的覆盖率达100%,文化馆达标率为100%。楚雄州图书馆内设有24小时开放的自助图书馆和“4D互动百科全书”数字阅读体验机。为满足视障人士的阅读需求,馆内设有“点亮心灯”视障阅览室。在阅览室内,视障人士可以通过图书馆微服务平台获取讲座、音乐欣赏、免费听书等服务。
德宏州大力推进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不仅建立了全省首家24小时开放的智能图书馆和6个“国门书社”,还在缅甸设立了中缅“友谊阅览室”和“胞波书社”,为中缅两国人民搭建起了文化交流的平台。
丰富阅读活动,打造全民阅读品牌
云南民族地区结合本土文化资源,不断丰富阅读活动,积极打造全民阅读品牌,有计划、有方向、有特色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从而不断提升阅读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云南民族地区在阅读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素质、增强了各族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
红河州每年制订下发《全民阅读工作方案》,以“书香红河·悦读阅美”为总品牌,按照“一县一品牌”“一地一活动”“一馆一特色”的要求精心策划,积极部署,以“哈尼梯田”“滇越铁路”“过桥米线”等为依托,打造了展现红河特征、彰显民族特色的阅读品牌。同时,红河州还结合本土文化,围绕各类传统节日、重大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不同类型的读书活动。2021年至2022年,红河州共组织阅读活动13878场次,参加人数达241111人次。
怒江州以建设“书香怒江”为目标,以怒江州图书馆、新华书店等为依托,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和线下阅读活动,把党的政策和党的关怀送到了各族群众的心坎上。2023年5月,在怒江州泸水市开展的全民阅读进社区活动中,宣传人员通过汉语、傈僳语双语诵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老年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让老年人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国家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
西双版纳州持续建设“书香西双版纳”,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阅读活动。2022年全年组织开展“书香西双版纳”“彩云杯”“好书相伴快乐成长”等全民阅读活动1000多场,覆盖人群超过10万人。这些阅读活动与党的二十大精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等紧密结合,让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阅读活动中得到满足。
大理州以“书香大理·阅享生活”为品牌,2024年全年计划开展36场全民阅读活动,按照春、夏、秋、冬四个篇章,开展“相约四季”专场阅读活动。计划在南涧无量山樱花谷,以“乡愁”为主线,展示“名家笔下的大理”相关书籍、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等;通过对《天龙八部》《徐霞客游记》等书籍的诵读分享、学习研讨,进一步挖掘大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风情之美;在剑川县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开展从史书中的“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学习交流活动;依托大理大学留学生群体,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增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友好交流。
德宏州以“书香德宏”为总品牌,深入开展读书节、读书周、读书月、阅读季等活动,进一步打造“国门书香·文润瑞丽”特色阅读品牌,以及“一县一活动”“一馆一特色”的区域性阅读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德宏州在全民阅读活动中还聚焦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青少年群体,通过开展“纠音小课堂”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其生动有趣的形式颇受青少年的喜爱。
整合阅读资源,助力全民阅读走深走实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云南民族地区日益重视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目前,不少地区已经形成了由党委牵头、各部门协同、社会各方扶持、媒体宣传和群众积极参与的全民阅读新局面。这种全民参与的阅读模式,不仅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也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红河州2020年组建成立了云南省首个全民阅读社团组织——“全民阅读推广促进会”。该组织由政府机构、县市图书馆、社团组织、公司企业及个人组成,是红河州专门的阅读推广平台。在此基础上,经州委宣传部牵头,团委、机关工委、少工委、妇联、文旅、教体、书店等部门形成了“多部合一”的工作机制。自2023年以来,红河州还号召全州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建立书香红河联盟。
大理州成立了“大理州促进全民阅读工作领导小组”,由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任常务副组长,各县(市)委宣传部部长、州文旅局等州全民阅读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州委宣传部及州全民阅读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业务科室负责人、重点发行单位相关人员等为成员,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全民阅读,充分发挥发行单位、阅读机构的作用,将优秀的阅读活动纳入大理州全民阅读中,形成全民阅读的最大增量。
西双版纳州推动全民阅读基础设施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级融媒体中心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有机融合,各县市依托学校、书店、机关单位,甚至返乡大学生,不断提高全民阅读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例如,勐海县在寒暑假期间,邀请返乡大学生,以课堂讲学和现场互动的方式,向孩子们分享书籍带来的人生启示,并推荐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目。在2023年寒暑假期间,勐海县开展活动160余场次,有近100名返乡大学生参与,有效激发了农家书屋的活力。
发展数字阅读,为全民阅读插上“翅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纸质图书作为知识的重要载体,已经无法满足各族群众不断变化的阅读需求。因此,数字阅读开始在云南民族地区崭露头角。
红河州图书馆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不断引入和整合各类数字图书资源。如今,滇越铁路数据库、“故事游红河”特色音频库、汇雅电子图书、超星学术视频库等丰富的数字资源已被红河州图书馆收录,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红河州图书馆还在州级各部门安放了图书自助借还机,群众注册为会员后就能在机器上自主操作。不仅提高了借还书的效率,还降低了图书馆的人力成本。
在文山州图书馆旁的全民阅读长廊里,最显眼的就是立轴式电子屏,读者只要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入浏览页面。全民阅读长廊设置了红色经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普读物等上百种电子图书,读者既可以现场阅读,也可以把二维码拍照留存备用。2022年,文山州将往年热闹的线下阅读活动搬到了“云端”。文山州图书馆以“阅读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线上听书打卡、名家名著经典展、天下书迷故事展、名句猜书等系列活动,破除空间壁垒,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在楚雄州,全省首届“喜迎二十大 书声彩云南”云上阅读分享会好评如潮。阅读分享会以“集体诵读+文艺演出+现场直播+云上分享”的形式,为现场与线上的观众诵读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和云南省优秀主题出版物,让观众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感受时代最强音。
云南民族地区深化全民阅读的有效路径
受历史因素和自然环境的限制,一些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全民阅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教育、引导和积累。为此,本文提出关于云南民族地区深化全民阅读的有效路径。
强化顶层设计引导,保证经费投入
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相对有限。要想在这些地区深化全民阅读,政府承担着关键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与规范引导。一是出台相关法规,让全民阅读的深化有法可依;二是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深化全民阅读领导小组,指导全民阅读活动深化工作;三是将全民阅读深化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以保障公民阅读的持续推进。对于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等阅读推广阵地,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日常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营。对于出版社、书店以及公益性阅读场所,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设立专项补贴、实行奖励等方式引导这些机构在全民阅读深化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推进多方融合发展,资源共建共享
云南民族地区在阅读基础设施建设、人均图书拥有量以及数字阅读推广普及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对此,应该整合政府、社会以及读者等各方力量,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企业积极参与公益阅读活动并提供物资资助,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组织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个人则可以通过参与阅读活动、分享阅读体验等方式为全民阅读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全民阅读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公共图书馆,应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资源、舒适的阅读空间和专业的团队,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出版机构、书店、学校等的合作,协同推进全民阅读的持续深化。
深化阅读品牌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阅读品牌集中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形象,是推动文化发展和阅读普及的重要力量。优秀的阅读品牌通过精心策划的阅读活动、优质的读物以及舒适的阅读环境,不仅可以吸引大量读者,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整个社会对阅读的重视程度。近年来,云南省持续深入打造“书香彩云南”品牌,各自治州据此打造特色全民阅读品牌,有的自治州甚至做到一县一品牌。这些全民阅读品牌通常以一系列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为支撑,这些活动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大,营造了全社会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氛围。各民族地区应结合当地实际和当地民族文化,设计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阅读活动,打造特色阅读品牌,从而满足各族群众的需求,进而推动全民阅读的持续深化。
民族地区深化全民阅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最是书香能致远”,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华大地各个角落都能书香四溢,全民阅读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今日民族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