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听力保障美好“声”活

2024-06-16 00:00:00陈晨薛明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4年4期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内耳

视觉和听觉是人类感知这个美好世界的两条路径,不分高下、主次,然而我们似乎更关心视力而无意中忽视了听力。我们会在视力轻微下降后给眼睛配上眼镜,防止视物不清;而听力轻微下降后,我们只会放大媒体的声音,让别人说话大声一些,很多老年人几乎耳聋,也没有针对性干预。基于这种现状,我们更应该在听力良好的时候注意保护,关爱听力健康。

▲ 听力损伤的类型

临床分为以外耳和中耳病变引起的传导性耳聋、以内耳和听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性耳聋、耳与神经共同病变引起的混合性耳聋。

1.传染病源性耳聋。各种急性传染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可损伤中耳引起传导性耳聋,也可损伤内耳引起轻重程度不同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2.药物中毒性耳聋。多见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耳药物中毒与机体的易感性有密切关系。药物中毒性耳聋为双侧性,常伴随耳鸣,会损伤前庭功能。中耳长期滴用此类药物有渗入内耳的风险,应予以注意。

3.老年性耳聋。老年人血管硬化、骨质增生,导致内耳供血不足,发生退行性病变,或中枢神经系统衰退,导致听力减退。

4.外伤性耳聋。颅脑外伤及颞骨骨折损伤中耳、内耳结构,可导致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有时伴随耳鸣、眩晕。耳部手术误伤内耳结构也算外伤性耳聋。

5.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遭受噪声刺激引起的一种缓慢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耳聋,耳聋程度主要与噪声强度、暴露时间有关,与噪声频谱、个体差异也有一定关系。

6.爆震性耳聋。是由于突然发生的强大压力波和强脉冲噪声引起的听器官急性损伤。

▲ 类型保护听力的方法

1.避免噪声。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会造成内耳的微血管痉挛,使内耳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必要时可戴上耳塞,减少噪声对耳的伤害。

2.保持情绪平稳。如果突然情绪波动过大,神经会丧失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出现微循环障碍产生水肿,严重时可能导致听力锐减。

3.避免滥用药物。有些药物具有耳毒性,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红霉素、阿司匹林等。使用这类药物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

4.避免经常掏耳。可适当清除耵聍,注意使用清洁工具,操作轻柔、适度。掏耳不慎可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如果掏耳工具不清洁,容易并发感染,导致听力下降。

5.避免长期使用耳机。长期的近距离、大音量会对耳膜、中耳、耳蜗等耳内结构造成慢性损伤,尤其损伤听觉细胞,导致听力不可逆性下降。

6.避免水液浸泡。洗澡、游泳时水液进入耳内将头倾斜便于水液流出,并及时擦干,鼓膜在水中浸泡,在耵聍的刺激下容易引起外耳炎。

▲ 提高听力的措施

1.人工耳蜗。人工耳蜗是一种革命性的植入式医疗设备,它能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直接传输到听神经上,帮助重度听力障碍患者恢复或提高听力。人工耳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让越来越多的听力障碍患者受益。

2.辅助听力技术。声音芯片是辅助听力技术的代表,它可以应用于助听器等设备中,实现对周围声音的放大和优化。助听设备通过噪声抑制、方向性麦克风等技术,帮助听力障碍患者更好地辨别声源的方向和距离,提高听力。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助听设备能够自动调节和优化音频处理,为听力障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听觉支持。

除了医疗技术的创新,现代医学还注重听力障碍患者的康复和训练,帮助听力障碍患者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感音神经性内耳
How Do We Hear Sounds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听力下降也要查血脂
感音神经性耳聋及针灸治疗
恐龙内耳的秘密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基于“脑肠相通”理论探讨调和胃肠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机理
让鱼儿自己咬钩
快乐语文(2018年31期)2018-03-01 11:22:56
内耳显影助力眩晕疾病诊断
家庭医药(2015年10期)2015-05-30 16:56:41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磁共振对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术前诊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