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关键措施防控基层医院内感染

2024-06-16 00:00:00郭曼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4年4期
关键词:病原体医务人员规范

谈及医疗机构内部的感染防控时,基层医疗单位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加强预防措施、规范操作流程、严格监测和教育宣传,可以有效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什么是医院内感染

医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症状可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出现,也可能在出院后一段时间内出现。住院前发生的感染、住院时正值潜伏期住院后发病的情况不属于医院内感染。这类感染源于医疗环境,可能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

1. 感染来源

(1)环境因素:医院内部环境充斥着各种微生物,从通风系统到医疗器械表面,都可能成为病原体的栖息地。不完善的清洁和消毒措施为微生物滋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2)医疗操作:医疗操作需要接触各种患者的治疗过程,如手术、插管、输液等。这些操作可能将细菌引入人体,增加患者感染风险。手术过程中的创口、输液时的针孔,都可能让外界的病原体进入患者体内。

(3)交叉感染:在医院内,患者之间或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因接触而传播病原体是常见的传播途径。未洗净的手、共用医疗器械等都可能导致交叉感染,使病原体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

2. 感染部位与类型

(1)手术部位感染:手术切口感染是医院内感染中常见且严重的类型。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若未能有效控制切口周围的病原体,可能导致手术部位感染,严重时甚至影响伤口愈合。

(2)呼吸道感染:在医院内,特别是在呼吸科、重症监护室等环境中,呼吸道感染相对常见。病房内的气流、患者的咳嗽、共用的呼吸设备等可能成为呼吸道病原体传播的途径。

(3)尿路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易患上尿路感染。导尿管为病原体提供了一条通路,增加了病原体进入尿道和膀胱的机会。

● 基层医院内感染防控的重要性

基层医疗单位在医院内感染防控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1.接纳大量患者与流动人员

(1)患者数量众多:基层医疗单位通常接纳大量患者,包括初诊、复诊、急诊患者等。因此,防控工作的影响面广,需要关注的对象多。

(2)人员流动性大:患者在基层医疗单位之间的流动性较大,增加了医院内感染的风险,需要更严格的控制措施。

2. 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相较于大型综合医院,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资源相对有限,包括人力、物资等,因此更需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感染导致的资源浪费和负担。

3.保障患者安全与医务人员健康

有效的医院内感染防控不仅可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还直接关系到医务人员的健康。医务人员长期接触各类患者,若防控不到位,则容易受到感染,损害自身健康。

● 医院内感染防控的关键措施

1.洁净与消毒

(1)定期清洁与消毒:对医疗设备、病房、手术室等区域和物品进行定期清洁,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包括表面清洁、器械消毒和环境消毒,确保微生物在医疗环境中难以存活和传播。

(2)严格执行消毒规程:确保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消毒规程执行,包括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消毒时长、浓度等,保证消毒的有效性。

(3)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不同的环境和设备,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有针对性地杀灭病原微生物,同时尽量减少对设备表面的腐蚀或损害。

2.规范操作流程

(1)手术室和病房环境规范: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涵盖手术室和病房内各种操作流程,从患者接待、诊疗、器械使用到清洁消毒等,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范。如手术室内要规范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手术后的清洁消毒措施等,以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2)设备使用指南:为常用医疗设备制定使用指南,遵循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清洁消毒等步骤,确保设备使用安全和卫生。

(3)定期开展培训课程:设计针对不同科室的培训课程,覆盖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要求了解并能执行规范操作流程,包括理论知识、操作规范、手卫生、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等,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3.监测与报告机制

(1)建立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医院内感染监测体系,包括定期对患者、医务人员及医疗环境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源。

(2)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现异常情况后,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患者、加强清洁消毒、调整治疗方案等,防止疾病扩散。

4.个人防护

(1)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要求,如佩戴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确保个人防护用具的清洁:定期消毒或更换个人防护用具,避免产生交叉感染。

5.宣传教育

(1)积极开展宣传教育:针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医院内感染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向患者及家属传达正确的防护知识和措施,强调手卫生、咳嗽礼仪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信息传递和沟通:通过多种方式,如分发宣传资料、举办讲座、张贴海报等,向患者和家属传递清晰、易懂的防控信息,加强沟通和互动,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

● 挑战与解决方案

1.资源整合与提高利用率

(1)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根据实际需求和患者数量进行资源调配,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浪费。

(2)技能提升和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不仅涉及临床技能,还包括医院内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让医务人员具备防控医院内感染的能力。

2.信息化建设与数据共享

(1)建立信息化系统:通过医院内感染监测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共享,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医院内感染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实时数据分析:通过信息化系统对医院内感染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快速发现异常情况,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感染传播风险。

猜你喜欢
病原体医务人员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科学(2020年3期)2020-11-26 08:18:22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科学(2020年3期)2020-11-26 08:18:22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医学与法学(2020年3期)2020-09-18 09:21:28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7:58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